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国内很多专家都说,"中国茶叶多了,贵州茶叶淡了",这是为什么呢?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人均茶叶消费量仅排在世界的第19位。我们的茶人什么时候为我们的老百姓、为我们的父老乡亲做他们喝得起、愿意喝、放心喝的茶?习近平总书记说,"贵州要坚持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茶叶,是贵州目前找到最为成功的连接生态和发展这两条底线的路径之一。所以,贵州茶人身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通讯》,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1980年成立《贵州茶叶》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考虑到与湖南省茶科所办的刊物同名,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40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叶乃至全国茶叶做  相似文献   

3.
4月25-26日,在首席专家杨亚军研究员带领下,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阮建云、梁月荣、黎星辉、林智、李尚庆和遵义综合试验站的王家伦、王国华等来到贵州凤冈县举办"国家茶叶技术体系科技西部行"茶产业技术咨询活动。在凤冈县茶叶生产专业镇永安镇田坝村举行的启动仪式上,首席专家杨亚军表示,支撑茶产业发展、促进茶农致富一切工作是国家茶叶技术体系出发点、落脚点。包括贵州、四川、云南等省份的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茶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科技西部行计划,旨在针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通过科技咨询、培训、指导等科技服务工作,帮助解决茶叶产业发展中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通讯》,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1980年成立《贵州茶叶》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考虑到与湖南省茶科所办的刊物同名,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40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茶叶》创办于1972年,始创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更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委办公设在贵州省茶叶研究所。1983年定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创办至今已184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茶叶》创办于1972年,始创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更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委办公设在贵州省茶叶研究所。1983年定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创办至今已180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  相似文献   

7.
根据贵州茶叶加工业与国内外比较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以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生产潜力、良种和品牌为基础。浅析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十一五”期间,贵州茶叶栽培面积将稳定增长。加工规模不断扩大;茶叶消费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的提升将促进茶叶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茶叶深加工是茶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茶叶加工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通讯》,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1980年成立《贵州茶叶》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考虑到与湖南省茶科所办的刊物同名,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40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方法,以及茶文化、历史、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方面的信息等,主要栏目有综述专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通讯》,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有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1980年成立《贵州茶叶》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考虑到与湖南省茶科所办的刊物同名,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40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方法,以及茶文化、历史、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方面的信息等,主要栏目有综述专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3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6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4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6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5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9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1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  相似文献   

17.
随着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茶叶的多样化发展将会成为贵州茶叶发展的一个途径。普洱茶属于黑茶中的一员,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对贵州的茶树资源、种茶环境、历史地位等方面阐述,分析了贵州发展普洱茶的优劣所在,为贵州发展普洱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69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叶乃至全国茶叶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方法,以及茶文化、历史、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方面的信息等,主要栏目有综述专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8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方法,以及茶文化、历史、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方面的信息等,  相似文献   

20.
<正>1解放初期贵州茶场情况贵州茶场早期,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规模都不大。解放后的贵州,只是接收了国民党遗留下的湄潭茶叶试验场、西南垦殖公司(现平坝果树园艺场)及图云关林场(现贵阳森林公园)保留的成片茶园,分别为36hm2、2.7hm2、3hm2。当时的湄潭茶叶试验场也仅有初制厂,工人20~30人,从揉到烘,用笨重手工方式生产,每年生产红绿茶1t左右。2农垦系统茶场为了保证城市供应、为出口服务,贵州省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