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是天水市秦州区4大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历年种植面积8万hm~2左右。本文在分析了天水市秦州区马铃薯产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天水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天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天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是:建立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尽快建立马铃薯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完善马铃薯加工销售体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8—2014年的马铃薯单产数据资料,对天水市37 a来马铃薯单产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水市1978—2014年马铃薯单产的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马铃薯单产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年际波动较大。产量增加的年份略多于减少的年份。  相似文献   

4.
随着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应用不断扩大。2011年天水市种植脱毒种薯6.6万hm2,占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99%;总产量达13.69亿kg,平均单产提高了25.3%,极大地促进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近年来,天水市相继在原种及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天水市秦州区马铃薯主要病虫害为例,分析了病虫害持续发生危害的原因,总结了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马铃薯种薯质量、降低病害,加快天水市马铃薯优质化进程,试验应用种薯脱毒技术,培养无毒马铃薯组培苗,在提高马铃薯产量、保证品质的同时,进行了马铃薯微型薯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天水市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是天水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7.0万hm2左右,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全市共推广脱毒种薯3.60万hm2,201 1年达6.47 hm2,种薯需求量逐年增大.但目前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体系比较落后,脱毒种薯普及率低,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加强了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的研究,以促进天水市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满足市场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介绍了天水市秦州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马铃薯脱毒种薯市场监管及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9.
2007年天水市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特点与综合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7年天水市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特点和流行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农业科技》2008,(12):F0004-F0004
天水市农科所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生物技术研究、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及脱毒苗和脱毒微型薯、马铃薯产业化开发与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的根本出路。本文主要介绍了天水市秦州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为当地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水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特点,提出了农业、物理、化学三个方面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怀滨 《甘肃农业》2016,(17):20-21
马铃薯是一种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多用途经济作物。天水市秦州区属暖温半湿润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快,产出的作物品优味佳,且土壤条件良好,富含有机质和钾素,适合马铃薯原种繁殖和大面积种植,马铃薯生产面积和生产水平在天水市及全省都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当前秦州区马铃薯生产存在单产低、种子退化严重、品种混杂等问题,为筛选适宜秦州区大面积种植且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的马铃薯品种,特安排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薯块大、干物质含量高、食味上乘,适宜于天水市温暖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种植,通过研究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挖掘马铃薯的增产潜力,从而发挥其生产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天水市秦州区地膜早熟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和地块、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马铃薯、玉米后期管理及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地膜早熟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南部为秦岭山地,是长江流域的西汉水上游。由于地形复杂,夏季短促,冬季干燥,雨量稀少,雨热同季,降雨集中且相对变率较大,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干旱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最大因素,导致全区马铃薯产量低而不稳。实践表明,天水市秦州区马铃薯大幅度增产,可实现全区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可带动全区向小康社会迈进,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CARAH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模型在天水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及时准确预报马铃薯晚疫病在天水市的发生与流行,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天水市秦州区中梁乡何家湾村马铃薯基地,运用DAVIS自动气象站收集马铃薯主要生育期内温度、湿度及降水量数据,运用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模型进行分析,以确定马铃薯主要生育期内,晚疫病病菌生成潜在侵染的次数和代数,准确地预报发病期,确定最佳防治期及防治次数。2013年在马铃薯生长期间(5月20日至9月30日),晚疫病病菌共繁殖15代,共产生39次侵染,其中轻度侵染9次,中度侵染8次,重度侵染4次,极重度侵染18次。根据预警系统预测结果,用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作为保护性药剂,用687.5 g/L银法利悬浮剂作为治疗性药剂进行防治,平均防效达78.4%,比大田对照提高11.1百分点,平均鲜薯产量达27 833.3 kg/hm2,比大田对照增产17.19%。  相似文献   

18.
1978—2009年天水市耕地及粮食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8—2009年耕地及粮食作物面积统计数据,对天水市耕地及粮食作物面积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水市耕地面积呈线性减少趋势;粮食种植面积总体呈波动减少趋势,其中小麦面积总体减少,而玉米、马铃薯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在天水市秦州区呈加重发生趋势,已严重威胁到马铃薯生产安全。如何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预报,掌握其流行规律,是科学指导防治,提质增效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天水市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从种薯基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密度和方法、田间管理技术、收获贮藏及种薯调运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