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燕 《农机化研究》2023,(1):229-233
传统的温室大棚种植主要依靠人工监测完成环境参数的监测,监测数据不全面,且实时性不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业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温室大棚的产量和质量。为进一步提升温室大棚效益,引入了云计算技术,深入研究了云计算各服务层次之间的关系和云架构基本原理,完成了基于云计算的温室监控系统的优化设计。同时,将云架构体系应用在温室监控系统总体方案中,分别从接入层、云服务层、传输层及感知控制层分析温室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完成了温室监控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并对温室监控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云计算的温室监控系统能够实时准确获取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土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及光照度等环境信息,且通过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对温室大棚的远程控制和监控,保证各个温室大棚之间的数据共享。云计算技术在温室大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有效推进了农业生产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对实现智慧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业物联网的智能温室系统架构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物联网能实现农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精准化,基于农业物联网的温室监控系统可实现温室环境的远程监测和智能控制。通过分析温室监控的特殊需求并参考物联网的标准架构,提出了智能温室物联网的架构方案。根据该架构方案设计了完整的温室监控物联网:感知控制层基于Zig Bee和RS485传感器网络及计算机控制模块,并针对可靠性、可扩展性和低功耗进行了优化设计;网络传输层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和数据同步机制,建立了系统层间数据枢纽;应用层包含数据中心、WEB服务器和智能控制策略系统,提供了基于Hadoop和My SQL的海量温室历史数据的云存储解决方案、高可用免维护的云服务器和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控制策略;终端接入层采用WEB前端技术和React Native为系统提供了可视化界面。该智能温室物联网系统在连栋塑料温室实验基地的长期工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有效提高温室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能化农业设施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农业设施管理和环境监测能力不足、农业生产相关数据积累不够、农业生产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以农业温室大棚为对象,应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一个能够实时采集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等环境信息,并通过WIFI技术接入互联网云端控制平台或移动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显示、存储和共享,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判断、自动调控喷灌电机和加热设备的智能化温室大棚系统。实验表明,系统具有安装简单、界面友好、实用性强、易扩展等特点,Android客户端及微信公众号实现系统的远程移动管理,良好的数据接口有助于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够适应智能农业的大数据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从智能感知与云管理的设计思想出发,研制一套基于iOS平台的温室大棚物联网云管理系统,用于农业温室大棚植物栽培监管。给出温室大棚物联网云管理系统的系统总体结构,研制硬件装置和软件编程,并基于iOS操作系统构建用户手机APP的移动互联操控平台。通过智能感知温室大棚环境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酸碱度、光照度、视频图像监控等,对排气扇、遮阳帘、喷淋泵、滴灌器、水帘智能控制,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实现近/远程操控。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果蔬农业大棚环境数据感知不强、现场维护工作量大、无线覆盖区域受限、生产管理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模糊PID控制的NB-IoT果蔬农业物联网系统设计。以STM32L475VET6超低功耗芯片为主控芯片,通过NB-IoT和ZigBee双协议融合组网技术和环形缓冲队列算法组建广域无线网络,设计现场监测终端与远程云监控平台,将局域终端节点采集的环境因子信息接入云服务器进行统计与分析。系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调控反馈控制设备,达到低功耗模式下的广域覆盖监测并智能反馈调控果蔬大棚环境因子的目的,实现感知层、网络层到平台层和应用层一套完整的果蔬大棚物联网系统设计。将模糊PID控制算法应用于温棚环境调节的仿真测试表明,系统平均丢包率为0.088%,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子参数平均相对误差保持在0.5%以内,NB-IoT休眠功耗小于9μA,能实现智能反馈控制并保证系统多节点部署、多参数检测、低功耗工作、广覆盖通信的条件,使系统具有更高的复杂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物联网及智慧农业的内涵,结合农业智能化生产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智慧农业物联网架构,主要包括物联网感知层、物联网网络层和物联网应用层.同时,通过农产品疾病识别与治理系统,具体研究了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农业大棚环境信息的实时远程监测和管理,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测系统。系统依据物联网架构设计,感知层通过单片机实时采集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与光照强度6个环境参数,通过GPRS将数据传输到网络层。网络服务层基于云服务器,提供业务逻辑管理功能,建立数据中心。应用层采用Bootstrap和ECharts等网页技术,提供响应式布局的可视化交互界面。系统实现农业大棚环境信息采集与远程监测,提高农业大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农业生产的劳动成本,使农业朝着智能化发展,笔者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大棚控制系统。该系统以树莓派为控制核心,利用无线互联网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将大棚的环境数据传输到远处的移动终端。同时,树莓派会实时分析大棚的环境数据,通过控制电扇、卷帘等器件对大棚内的环境进行调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温室物联网监控系统的温室物联网网关的设计方案,网关使用STM32F107作为主控器,运行μC/OS—Ⅲ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无线传感网与互联网两种异构网络的互通。本设计兼容LAN、Wifi、GPRS、EDGE等多种接入手段以及实时数据本地存储,保证通信灵活和数据完整。实际应用证明设计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兼容性、易扩展性,实现大棚环境的实时监测控制,提高温室监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MSP430的温室大棚温度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温室大棚的温度远程监控系统,系统以MSP430F149为控制终端的核心控制器,采用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利用GSM通信网络传输温度、故障等信息至农户手机或监控中心上位机。同时,详细阐述了系统温度采集、控制终端系统、GSM短信息系统和上位机监控系统等硬件设计思想。试验样机在某农户的蔬菜大棚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很好地完成温度控制、故障报警、GSM短信息传输功能,具有操作简单、智能化和人机界面友好等特点,在农业领域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突破农业领域数据采集困难与智能化程度低等技术发展瓶颈,建设农业物联网,制定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利用嵌入式技术、PLC技术、ZigBee组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物联网技术,通过搭建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的网络链路环境,设计了物联网技术的四层结构图,包括硬件层、网关层、云平台层和应用层。设计了智慧农业网络链路、大棚种植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和安防监控子系统。【结果】通过建设实时、动态的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多维、多尺度的信息实时监测,实现农牧业智能监控、智能控制以及农业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结论】在智慧农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信息共享等功能,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业温室大棚的智能化管理是现代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物联网的ZigBee应用技术,依据温室环境农作物生长不同阶段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的需求,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的农业,通过对大棚内相关参数的实时监控,以及采用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及异常告警等措施,更加精细的实现了对温室内农作物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管理中能够实现农业数字化和精准化,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通过分析温室大棚监控的指标提出基于农业物联网的智能温室标准架构方案:感知控制层由无线传感器模块检测土壤水分、环境温湿度和光照度,利用数据融合的相关知识,并提出无迹卡尔曼(UKF)算法用于感知数据的处理,启动滴灌、喷灌、补光或通风等控制设备;网...  相似文献   

14.
胡天让 《南方农机》2023,(12):51-53+60
【目的】传统模式下的农田灌溉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对农田进行灌溉,随意性较强,水资源利用率低,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实现传统农业向智能农业的转变。【方法】笔者结合物联网技术,从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块设计、终端控制模块设计以及无线传输模块设计、上位机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了一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田滴灌远程控制系统。【结果】该农田滴灌远程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当中能够保持正常运行,满足不同类型环境的需求,尤其适用花园、温室蔬菜大棚等封闭的环境,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充分满足了农田区域化的灌溉需要。【结论】该农田滴灌系统实现了对农田中的电磁阀启停控制以及节水灌溉任务,保障了农作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推动了农业增产增收,实现了智能化精准农业,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基于ESP8266的低成本物联网连栋温室控制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物联网温室自动控制水平较低,管理模式落后,通信结构复杂,建网成本高等缺点,设计一种基于ESP8266的低成本物联网连栋温室控制管理系统。首先,给出系统的总体架构,并详细设计环境因子感知层、控制传输层和应用管理层;其次,以STM32作为温室内的控制器,对系统的硬件结构进行设计;进而,基于Qt Creator开发环境,设计远程监控端控制管理软件;最后,通过搭建物联网温室模拟试验装置,对本文所设计系统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所设计的低成本物联网温室控制管理系统可有效实现各环境因子的实时采集、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某智能化农业系统中,使用OPC技术将iFIX组态软件监控的蔬菜温室大棚系统,以及组态王软件监控的智能养殖系统的数据统一传输到总控室。该技术能够在总控室实时监测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同时监测温室大棚内部各类辅助设备状态信息及作物生长状况信息;又能在总控室实时监控到智能养殖系统自动上料机、自动清粪机、供氧机、通风设备、灯具等的参数信息,为提高种植技术、养殖状况改良提供数据依据。依此来阐述OPC技术在智能化农业系统中的应用,给智能化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通讯方式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变电站施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文章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理念,构建前端感知设备+智能分析处理的智慧工地系统,设计了系统架构,阐明了系统功能,提供了实施示例。智慧工地系统通过构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实现施工现场状态感知实时化、服务在线化、监管透明化和分析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智慧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无人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传统温室大棚栽培、经营模式正逐渐向智能温室大棚发展。智能温室大棚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技术特征和配套优势,重点介绍了卷帘与湿帘控制中的透光增温模块与增湿降温模块技术及原理,分析了精准灌溉技术在智能温室大棚中的技术应用形式与结构组成,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智能温室大棚的室内环境控制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笔者基于Arduino平台,设计了一款智能农业远程检测与异常预警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分析光照、土壤湿度、温度、空气湿度等数据,并在远程控制终端(手机APP)上显示,根据作物生长所需的环境进行实时干扰。实验表明:利用远程传输技术突破地域限制,打破传统的农业监测模式,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对温室环境进行监测和调节;当农业大棚由于自然或其他原因出现异常情况时,遥控终端可以实时显示和报警。  相似文献   

20.
沈艺敏 《农机化研究》2022,44(6):209-213
为有效提升我国温室种植环境监控系统工作的智能化与精准化水平,以农业物联网为应用平台,针对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研究.以温室种植的功能需求为切入点,采用物联网各层级分别构思、整体融合的方法,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参数监测数学模型,并从软件设计与硬件配置两大维度构建完整的监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监控系统的网络数据丢包率可控制在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