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秆联合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棉秆机械化收获中漏拔率高、拔净率低的问题,研制一种集棉秆拔除、打捆于一体的不对行棉秆联合收获机。采用由拔秆辊、清理辊和强制输送辊组成的三辊式拔棉秆台,突破棉秆拔除难的瓶颈问题;采用底板有漏土孔的链板输送装置,通过孔沿翘起的方式增加棉秆在输送过程中的震动,有效地减少棉秆压捆中的泥土含量;采用先切段再打捆的方式,解决棉秆在进入打捆装置前输送不畅的问题。本文着重对棉秆拔取过程和V形齿板进行分析,建立推拔棉秆的力学模型,推导出影响棉秆拔除的相关因素及影响方式。通过田间拔棉秆试验表明:该机具能够一次性完成棉秆的拔除、输送、清土、切段、打捆等工序,并且拔净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2.
4MB-6型密植棉秆对行铲拔铺放机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原4MB-6型密植棉秆对行铲拔铺放机田间性能试验中存在的减阻装置壅土严重、对行铲切装置处棉秆堆积、拔秆铺放辊拔秆不连续及有效性差等问题,对该机具进行了改进设计;为进一步提高该机具的作业性能,对其核心工作部件的作业机理进行了分析;对行铲切装置采用原地放垡间隔作业技术,当铲切深度约为115mm时,在1幅宽膜内(2050mm),其底部虚实作业比例为1∶242,地表虚实作业比例为1∶0.59,该比例从地面到底部呈连续递减趋势,有利于降低作业功耗;在铲切作业过程中,在梯形框架带刃口的侧板部分和铲切板的挤压、剪切作用下,棉茬周围土壤被剪切和弯曲破坏、土壤-棉根系复合体产生失效被原位抬升于土壤上层,对其余土壤的扰动较小;齿型推拔辊采用反向推拔作业原理,有利于棉秆导入V形刀齿并进行有效夹持,由于其所起拔的棉秆已被铲切抬升,且入土深度(0~10mm)小,因此进一步减小了整机作业功耗。田间试验表明,改进后的机具整机作业性能稳定,对行铲切装置工作流畅,实现了棉秆对行铲切及原位抬升作业目标,齿型推拔辊能有效抓取棉秆,并进行切向甩抛使得整株棉秆根茬土壤分离、铺放于田间,拔净率为90.87%~91.42%,达到了整秆铲拔的设计要求(拔净率90%以上),是新疆棉区棉秆资源机械化收获的适用设备。  相似文献   

3.
齿盘式多行拔棉秆装置拔秆过程分析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拔棉秆机漏拔、拔断、拔净率低等问题,基于电液控制技术设计了齿盘式多行拔棉秆台架并开展试验研究。采用ADAMS软件进行齿盘式拔棉秆装置运动仿真分析进而揭示拔秆机理;利用试验台架的调速比模式和调转速模式,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研究齿盘圆周线速度、拖拉机前进速度及齿盘圆周线速度与拖拉机前进速度之比(以下简称速比)对棉秆拔净率、拔断率和漏拔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调速比和调转速2种模式的齿盘式多行拔棉秆台架满足设计要求,可开展多种条件下拔棉秆试验研究;齿盘对棉秆起拔力大小、方向及夹持时间影响拔秆效果,棉秆被夹持时间小于起拔时间易导致棉秆断裂,一定程度上增大齿盘圆周线速度有助于减少漏拔;速比、齿盘圆周线速度对棉秆拔净率、漏拔率和拔断率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速比是影响棉秆拔净率最关键因素;速比最佳范围为0. 55~0. 80,齿盘圆周线速度最佳范围为0. 24~1. 10 m/s;齿盘倾角为6°、拖拉机前进速度为0. 85 m/s、速比0. 75时,棉秆拔净率最高,为93. 89%,满足设计要求,此时拔断率为4. 43%,漏拔率为1. 68%。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棉秆重组材碾压机的设计和工作原理,着重讨论了梳解机构及梳解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光辊与齿辊的性能,得出如下结论:相同条件、相同辊径时,齿辊的棉秆梳解质量明显优于光辊,且辊齿角度为90o时梳解效果最佳.为了提高棉秆的梳解质量,建议梳解机构采用3对V型齿辊,给出了棉秆碾压机主要参数的设计原则和限定条件,并用撕裂系数来表示碾压机的梳解质量.  相似文献   

5.
密植棉秆对行铲拔铺放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机采棉密植棉秆机械化对行、低耗收获目标,融合机采棉宽窄行密植种植农艺要求,基于对行低耗铲切方法和反向推拔作用原理,设计了一种密植棉秆对行铲拔铺放机。简述了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相关作业性能要求,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对行铲切装置、铲切调节装置和齿型推拔辊的结构参数,并完成了关键部件的工作参数分析,确定对行铲切装置最小铲倾角为5°、铲切调节装置铲倾角调节范围为5.00°~8.95°、齿型推拔辊转速取值范围为97.66~391.16r/min。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可实现压、铲、拔、铺放棉秆等多项作业,且具有分离泥土的功能;根据试验田密植棉秆根系扎根深度,调整机组使对行铲切装置铲切深度约为11.5cm,此时对应铲倾角约为7.1°,齿型推拔辊旋转半径为245mm;当机组作业速度为2.76~3.39km/h、齿型推拔辊转速为156~174r/min时,该机拔净率为90.87%~91.42%,生产率为0.63~0.77hm2/h,机组作业性能稳定,满足密植棉秆对行整秆铲拔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棉秆收获机械拔断率、漏拔率高,作业时需对行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夹持辊式棉秆拔取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棉秆拔取机构、棉秆输送机构组成,通过对棉秆拔取机构作业过程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各零部件的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为了验证棉秆拔取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与作业性能,以机具前进速度、上拔秆辊转速、机具前进速度与拨秆轮线速度比值(简称速比)作为试验因素,棉秆拔断率、漏拔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响应面试验,建立了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棉秆拔取装置作业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优化与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棉秆拔断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上拔秆辊转速、机具前进速度、速比;影响棉秆漏拔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速比、机具前进速度、上拔秆辊转速。优化后的工作参数为:机具前进速度0.60 m/s、上拔秆辊转速46 r/min、速比0.50,以此参数组合进行田间试验,得到棉秆拔断率为3.68%,漏拔率为5.19%,与理论优化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研究结果可为棉秆拔取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对行棉秆拔取收获台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棉花种植行距不统一,导致目前拔棉秆机适用范围小、效率低、功能单一等问题,设计了具有整理棉秆和分离泥土功能的不对行棉秆拔取收获台。简述了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计算和选型,对样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田间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拔茎辊转速502r/min、整机前进速度0.93m/s时,生产率为0.8hm2/h,拔净率为97.7%,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一、各具特色的新型棉柴收获机具1.4MG-2型锯盘式拔棉秆机由天津市农机推广总站、宁河县农机推广站、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生产。该机解决了现有机具拔棉秆易折、留根拔不出的难题。具有3个显著特点:(1)工效高。现有辊刀式拔棉秆机的辊刀必须入土3cm以上,动力消耗多,而该机采用锯盘式刀具,不用人土,动力消耗少,拔秆效果好,拔秆效率可达0.4-0.5hm2/h,配套动力8.8kW拖拉机即可。(2)适应性强。该机采用前悬挂方式,可适应各  相似文献   

9.
以市场上现有的齿盘式拔棉秆机为基础,采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设计了棉花秸秆拔秆机,建立仿真模型,结合COSMOS/Motion、COSMOS/Work和Simulation对所设计的拔棉秆机进行了机构运动分析,模拟了拖拉机前进与拔取部件旋转复合运动的余摆线轨迹,分析了单个点的运动轨迹分量,力图为齿盘式拔棉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滚提式拔棉柴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拔出棉秆,而且可以抛松地膜。通过对起拔滚筒的运动分析,得出滚筒刀的旋耕速度比λ对工作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机组以3m/s工作速度工作时,拔净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机化》2006,(2):8-8
石家庄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4BC-2拔棉柴机可与8.82—13.23kW拖拉机配套使用,采用前铰链悬挂结构。在收获棉花秸秆的同时还能够局部清理土壤中残留的地膜。该机主要由分秆器、拔秆筒、拔棉辊、棉秆输送装置、动力传动系统、棉秆铺放装置、机架、悬挂系统和行走地轮等组成。该机重88kg,作业行数为2行,作业效率为0.26-0.40hm2/h,拔净率>95%。4BC-2拔棉柴机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4BC—2拔棉柴机可与8.82~13.23kW(12~18马力)拖拉机配套使用,采用前铰链悬挂结构。在收获棉花秸秆的同时还能够局部清理土壤中残留的地膜。该机模仿人工拔棉秆原理,巧妙地设计了一套新型结构,减少了劳动强度,实现了拔棉秆的机械作业,代替了长期以来一直延用人工手拔、铲挖的笨重办法。该机主要由分秆器、拔秆筒、拔棉辊、棉秆输送装置、动力传动系统、棉秆铺放装置、机架、悬挂系统和行走地轮等组成,具有原理新颖,结构合理,操作维修方便,拔净率高等特点。主要技术参数:外形尺寸(mm)1100×1200×650…  相似文献   

13.
拉茎辊与摘穗板组合式摘穗机构收获时效率高、损失小,但是容易引起茎秆折断导致收获含杂率升高,针对此问题,分析了含杂产生的原因,对拉茎刀辊式结构进行了改进,在刀辊之间添加一个L型凸棱辅助下拉茎秆,保证工作过程中对茎秆的连续竖直下拉。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确定了改进后结构的基本参数并进行了试制加工。选取3种不同型式的摘穗机构(4刀片式拉茎辊和固定式摘穗板、4刀片式拉茎辊和间隙可调式摘穗板及新型低断茎拉茎刀辊和间隙可调式摘穗板)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型式的摘穗机构对收获含杂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是不同型式拉茎刀辊对收获含杂率影响显著;结合间隙可调式摘穗板和低断茎拉茎刀辊,收获含杂率相比传统机构能够降低1.85个百分点;其中间隙可调式摘穗板和低断茎拉茎刀辊对含杂率降低的贡献分别为67.0%和33.0%;采用低断茎拉茎刀辊和间隙可调式摘穗板摘穗机构收获含杂率最小,仅为1.45%,满足国标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
4JSM-2000B型残膜回收机棉秆粉碎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残留现已成为影响新疆棉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现有的残膜回收机具大多存在含杂率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棉秆粉碎装置,主要由悬挂架、动力传递系统、刀片及刀辊等部件组成。该机采用螺旋单侧输出搅龙,将粉碎后的棉秆侧抛至地面,降低了残膜含杂率。设计了刀片线速度、刀辊旋转半径、刀辊转速及螺旋输送机构,并确定其结构尺寸。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刀辊转速2200r/min、刀片离地高度60mm、机具作业速度1.5m/s时,棉秆粉碎合格率为90.2%,本研究可为棉秆粉碎装置的设计与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一体式烟秆拔秆粉碎机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烟秆回收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一体式烟秆拔秆粉碎机,主要由拔秆刀辊、输送对辊、粉碎机构和液压传动系统4部分组成,可一次性完成烟秆的拔起、输送、清理及粉碎抛送等作业,并对烟秆拔秆粉碎机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采用掘蔸式拔秆刀辊结构,确定了拔秆刀辊弯刀参数和弯刀的4n±2最优数列双螺旋线排列,减小了工作阻力,提高了拔秆效率;设计了具有不同齿形状和转速的多级输送对辊,实现了烟秆的抓取、清理和稳定输送;采用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简化了传动系统的复杂性,实现了各工作机构的无极调速,为得到拔秆粉碎机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及功率分配奠定了基础;最后,对拔秆刀辊进行运动仿真及分析,验证了拔秆刀辊参数设计的合理性。该机适应性较好,能减少烟秆综合利用的预处理环节,促进烟秆的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提辊式拔棉秆阻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拔棉秆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以提辊式拔棉秆机械的工作部件为研究对象,并对提辊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其受力和各项功耗,得出各项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的比例关系;根据各参数与总阻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函数图像,分析得出影响牵引阻力的主要参数与阻力之间的关系;结合试验,进一步得到提辊参数间的优化组合,为提辊式拔棉秆机械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靳永超  高建民 《农机化研究》2013,35(4):160-162,167
斜置旋耕机的刀辊在耕作时,由于刀盘安装的不对称和安装误差,会引起很大的动不平衡力矩,导致轴两端的轴承经常容易坏,机器不能正常工作。为此,利用参数化建模软件PRO/E和动力学仿真软件MSC.AD-AMS,对不同相位角的斜置旋耕机刀辊进行了不同转速下的仿真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转速和旋耕刀安装相位角的不同,对到刀辊的径向动不平衡量影响比较大;刀辊的轴向动不平衡量很小,说明刀辊在工作时几乎没有轴向扭动。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棉秆起拔机拔断率高、起拔后铺放散乱的问题,基于带夹原理设计了一种前置式皮带夹持输送棉秆起拔机。该机关键部件为起拔输送机构,作业时通过皮带将棉秆夹持拔出,随后将其输送至机具一侧,有序铺放到地面上。首先分析棉秆起拔过程中产生漏拔及拔断的原因,其次进行拔秆机理理论分析,确定影响拔秆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其取值范围。在棉花高度为750mm、根部直径为10mm、棉秆含水率为25%~35%的试验地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研究各影响因素对棉秆起拔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参数组合为机具前进速度2.27km/h、张紧量71.26mm、主动轮转速244.98r/min,此时棉秆拔断率为3.53%,棉秆漏拔率为5.09%。验证试验表明,在参数组合为机具前进速度2km/h、张紧量70mm、主动轮转速250r/min条件下,棉秆拔断率为3.67%,棉秆漏拔率为5.32%,与优化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证明样机设计合理,满足棉秆整株起拔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棉花穴播器工作原理,采用逆向工作方法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密植种植模式的棉秆对行起拔铺放机,可实现对机采棉棉秆的减阻开沟、对行整秆起拔、铺放等作业,且具有分离泥土和整理棉秆的功能;该机一次作业6行,经计算得理论生产率约为1.21~1.26 hm~2/h。运用SolidWorks Motion对拔秆装置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了在拔秆装置转速一定时(207.69 r/min),机组在不同前进速度下两个相邻拔齿刀端点的运动路径,得出机组的前进速度约为1 600~1 660 mm/s时,可使拔秆装置正常有序工作。该研究为该机组结构优化、物理样机的搭建、优化拔秆装置旋转速度和前进速度的匹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9QP-830型草地破土切根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利用拖拉机输出轴的动力驱动破土切根刀正向旋转,以冲击、贯入的方式割裂退化羊草草地土壤板结层,切断羊草地下横走根茎以改良该类型退化草地的破土切根机.破土切根机上安装8组相等间距的刀盘,每个刀盘上安装3把切根刀,切根刀在刀轴上以双螺旋方式排列;刃口形状采用偏心圆曲线,横断面呈箭型;机架安装2组限深系统实现耕深在100 ~ 200 mm范围内可调.试验表明:破土切根机纯小时生产率在0.85 hm2/h以上,作业后地表沟缝宽度小于13 mm,最大切根深度为205 mm,土壤翻垡率为零,无壅土、破坏草皮等现象;机器作业后土壤容积密度有所下降,当年可使羊草增产近一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