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泾川县农牧局咬定发展抓项目不放松,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提高行业工作水平、加快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抢抓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促进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2001~2004年全局共完成农业建设项目5个.新争列建项目,总投资规模3587.03万元,其中国家和省级投资1256.2万元.地方配套、自筹及吸引民间投资2330.83万元。为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和摸清北京市顺义区的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我们对该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2004年十大协会共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763hm^2,饲养销售畜禽1240万头(只),创产值9.97亿元,利润3.52亿元,带动农户2.1万户。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沁县农经局以服务为重点,转变职能,拓宽领域,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8个,合作社社员18421人。2005年全县合作社社员总收入达到9352万元,占到农村经济总收入20%以上,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陈小波 《甘肃农业》2008,(11):73-74
礼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有29个乡镇,568个村,2607个村民小组,10.6万户,51.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2万人。近年来,我们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当作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关键性措施来抓,发展扶持了礼县果农协会、礼县果业经营协会、礼县利农果业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陇西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718hm^2,其中日光温室207.33hm^2,总产量15861t,总纯收入3110万元;塑料大棚510.67hm^2,总产量15891t,总纯收入1049万元,全县农民人均从菌菜产业获得纯收入100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依靠农民自身力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降低生产风险?我们射阳县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过程中,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县共发展起各类合作经济组织346个,(其中农民股份合作组织245个,互助合作组织121个),共联结农户5.3万户,1998年经营总额达7.6亿元,分别占全县总农户数与农业总产值的19%与21%。其发展轨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以农业支柱产业为龙头,把培植专业协会作为发展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根据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的特点,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沁县农经局以服务为重点,转变职能,拓宽领域,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8个,合作社社员18421人。2005年全县合作社社员总收入达到9352万元,占到农村经济总收入20%以上,合怍社社  相似文献   

8.
马云辉 《河南农业》2006,(12):36-37
一、彭水县农业发展现状 重厌市彭水县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827m^2。200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4.08亿元.实现增加值8.43亿元.逐步形成了粮油、烤烟、林业、畜牧和中药材五大农业产业群。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并且涌现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和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9.
平原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合作社、公司),与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培植相伴而生,并在结合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自发产生于80年代中后期,大力发展于90年代。目前,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经发展成为全民参与、面向市场、覆盖全县、上下相通、左右相联的市场主体群。集中表现为合作组织达“四化”要求,带动主导产业向“五专”发展。引导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市场农业轨道,有的开始融入经济国际化之中。一、合作组织发展状况合作组织实现“四化”的表现,一是指全县乡镇村合作组织普遍化。据调查统计,全县乡镇村合作组…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情况内黄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是一个农业大县。截止目前,全县共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0多个,吸收会员3770人,带动农户1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收益每年达2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情况 太康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一个农业大县。截止目前,全县共培育各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0多个,吸收会员3770人,带动农户1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收益每年达2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宜章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当时城关镇6户农民联合创办了宜章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一宜章加法果业协会。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宜章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6个,拥有会员1.78万人,带动农户30196户。占农户总数的26.7%.70%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1/3以上的农产品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织外销。全县已形成了水果、蔬菜、生猪养殖、肉牛养殖、烤烟、茶叶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经济能人,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永顺县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引领模式,二是农业经营企业的带动模式,三是科技能人的助推模式。2010年,全县土地流转业主用工人数28150人,用一劳务收入225万元,业主经营收益2114万元,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县土地流转面积3.76万亩,年增长15.6%,有效地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现全县农业产值达11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998元”。从湖南省靖州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年度总结中转摘的一串简单数据,清晰地显示了该县土地流转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把上高农业推向市场的思考罗庆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58812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36.5%;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9.6%,农业商品产值达3798万...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2010,(2):5-5
梨树作为全省典型的农业大县,几年来始终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做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首选突破口,创办新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使其成为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支撑力量。截至目前,全县已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73个,涉及行业11个,共吸纳4.2万农户,近10万个劳动力,分别占农户和农村人口的24%、25%。  相似文献   

17.
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濮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培育和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乃至整个农村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因地制宜,强力推进。全面提高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县拥有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龙头企业年产值达15.8亿元,实现税金6850万元,带动农户9.875户,户均增收600元。  相似文献   

18.
对瓮安县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贵州省瓮安县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全县农业的发展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改革,优化农业布局,多元化发展农业经济,提高产业化水平,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全县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加快全县农业经济发展步伐,支持全县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梨树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党政引导、农户为主、多方参与、多样合作、自愿组合、民主管理"的思路,深入推进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18个,入社养殖户3.5万户,已建设高标准牧业小区101个,总投资3.5亿元。通过合作社的带动,截止2006年末,全县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95万头、72万头、40.5  相似文献   

20.
罗贵林 《甘肃农业》2006,(6):130-1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近年来,会理县立足资源优势,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5年,全县GDP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29%;财政收入达3.198亿元,增长4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88元,净增228元。但由于受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以及市场竞争激烈、劳动者素质不高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缓慢、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等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必须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