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F1代的生殖腺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母本中间球海胆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的生殖腺颜色一般呈橙色或橘黄色(不同发育时期有所不同),结构致密;杂交海胆中有约90%表现为橙色和橘黄色,约10%呈黄色和浅棕色,约20%的个体生殖腺结构疏松,且和发育周期及色泽无关。杂交海胆的生殖腺指数与中间球海胆的变化基本一致,并且雌雄个体差别不明显。杂交海胆在生殖腺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生殖腺指数虽然也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杂交海胆生殖腺发育不能象母本一样有明显分期,只有个别雌性个体能产生成熟卵细胞,雄性个体未见成熟精子。  相似文献   

2.
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子一代的生长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通过海胆杂交子一代与两亲本的中间育成、海上筏式养殖的生长对比,表明海胆杂交子一代具有杂交优势,养殖成活率比其母本高10%,且生长快、生殖腺指数高、颜色鲜艳。大连长海县獐子岛杂交海胆达5cm时间比大连凌水养殖的母本中间球海胆提前7个月。  相似文献   

3.
以光棘球海胆为母本,中间球海胆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及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同时得到自然成熟的父母本精、卵,在比正常海胆自交精子量高40倍以上的精子作用下,杂交受精率为2.5%.在适宜的水温、光照及饵料等的培养条件下,杂交海胆能够生长附着变态,变态时间与母本相近.培育出的杂交海胆外部颜色及棘色、棘长介于两亲本之间.杂交海胆经过6~7个月的中间暂养,出苗量为0.6×10~4个/m~3,个体壳径3~30 mm,平均壳径8.8 mm.  相似文献   

4.
筏式养殖中间球海胆生殖腺发育周年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 3月~ 1999年 5月间调查了筏式养殖体系中中间球海胆生殖腺发育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 ,海胆的个体大小及性别不同 ,生殖腺成熟期及生殖腺指数变化略有不同。A组 (壳径 3 5~ 5 0cm)海胆的成熟期为 6~ 10月 ,B组 (壳径 5 0~ 6 5cm)为 5~ 10月。壳径大的海胆生殖腺成熟早且成熟期长。雄性较雌性生殖腺发育较快 ,成熟较早 ,成熟期保持时间长。 10月底至 11月初生殖腺指数急剧降低 ,此时为繁殖高峰期。雄性个体的生殖腺指数在 3~10月间略高 ,其余时间无明显性别差异。除排放期和恢复期外 ,A组的生殖腺指数均略低于同期B组  相似文献   

5.
筏式养殖中间球海胆生殖腺发育周期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1998年3月-1999年5月间调查了筏式养殖体系中中间球海胆生殖腺发育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海胆的个体大小及性别不同,生殖腺成熟期及生殖腺指数变化略有不同。A组(壳径3.5-50cm)海胆的成熟期为6-10月,B组(壳径5.0-6.5cm)为5-10月,壳径大的海胆生殖腺成熟早且成熟期长,雄性较雌性生殖泉发育较快,较早,成熟期保持时间长。10月底至11月初生殖腺指数急剧降低,此时为繁殖高峰期。雄性个体的生殖指数在3-10月间略高,其余时间无明显性别差异,除排放期和恢复期外,A组的生殖腺指数均略低于同期B组。  相似文献   

6.
饵料对中间球海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饵料种类对中间球海胆的品质有显著影响。长期摄食鲜海带或裙带菜的海胆生殖腺呈橘红色和橘黄色,摄食孔石莼为浅橘红色和橘黄色,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土黄色和乳白色。长期摄食鲜海藻类的海胆生殖腺味道甜美,口感上佳;而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则有苦涩味。饵料种类及其交替方式决定了海胆生殖腺色泽和口感的转变速度,其中鲜海藻类间转换速度基本一致,均需60d可完成;而人工配合饲料则需80d方能完成。中间球海胆消化道的颜色更易受饵料种类的影响,其转换速度与饵料种类和交替方式无关,20d即有明显表现,40d可完成。  相似文献   

7.
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及子一代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的繁殖时间有差异。但通过筛选能够同时得到自然成熟的精卵,在比正常海胆自交精子量高20-40倍的精子作用下,中间球海胆为母本,光棘球海胆为父本,杂交受精率为47.1%,而反交的受精率为1.9%,正反交受精率均低于自交组。在适宜的水温,光照及饵料等培养条件下,两杂交组均能够生长,附着变态,并且变态时间与母本相近。  相似文献   

8.
王波 《齐鲁渔业》2002,19(9):3-3
球海胆属(Sh。楷叫优。ntrotu抓9海胆世界上共有十几种,光棘球海胆(S.n。;d u s)和中间球海胆(S.fll。。。。巾l。)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经济品种,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开展海胆人工育苗和增养殖是海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掌握其胚胎和幼虫生长发育的区别,不仪对苗种生产有帮助,而且对海胆资源的保护利用十分有利。 1卵及胚胎 光棘球海胆的卵径为106 pITI左右,黄色;中间球海胆90 pill左右,橙色,其卵径比光棘球诲胆小一点。受精膜举起后,光棘球海胆的卵径为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在福建沿海季节性养殖的可行性,于2018年11月开展了新品种中间球海胆"大金"南移福州海域养殖试验。试养海胆分为大(壳径3 cm)和小(壳径1 cm)两种规格。采用当地现有的鲍养殖海域和设施,定期投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经过6个月的养殖,福州养殖的大规格海胆壳径达(55.90±2.63)mm,体质量(56.30±6.92)g,性腺指数15.02%±1.5%,海胆生殖腺发育处于成熟前期(Ⅲ期),性腺质量良好,且显著高于大连同期养殖的大规格海胆壳径(46.56±3.88)mm和体质量(39.07±5.05)g(P<0.05)。同时,福州养殖的小规格海胆壳径达(40.97±0.87)mm,体质量(23.18±0.37)g,性腺指数9.64%±1.00%。试养结果表明,冬春季中间球海胆可在福建沿海开展季节性养殖,采用现有海上设施和养殖笼,投喂鲜活大型藻类,海胆的生长速度显著优于同期大连养殖。中间球海胆福建沿海南移养殖是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间球海胆性腺氨基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3%以上,尤其是含有较高的甘氨酸、谷氨酸.雄性性腺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雌性,因此,雄性味更美.在生产中采集中间球海胆时期最好选在早期成熟阶段,在海胆成熟后期自然排放之前采收完毕.  相似文献   

11.
海胆规模化杂交育苗,受精率为33%,适宜的水温、光照及饵料等培养条件下,杂交海胆能够正常生长和附着变态,变态时间与母本相近。用0.1mol/L的KCl诱导5 min,杂交海胆全部变态。杂交海胆壳径>2~3 mm剥离进入网箱培育,有利于快速生长。稚胆培养温度以12~15℃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中间球海胆生长分化相关的AFLP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同一遗传背景、同环境下培养的1龄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中,分别选择大个体50只、小个体30只,分别组成大小2组海胆,两组之间壳径、壳高2个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共选用6对AFLP引物组合对2组海胆进行PCR扩增,发现43个标记在大小2组海胆间存在显著的频率差异(P0.05),其中29个位点差异极显著(P0.01)。所有存在显著频率差异的位点中,2个位点在大海胆组中缺失,4个位点在小海胆组中缺失,14个位点在大海胆组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小海胆组(P0.05),而23个位点在小海胆组中出现的频率高于大海胆组(P0.05)。这一系列谱带可能与中间球海胆生长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海胆组的平均Shannon氏指数、Nei氏杂合度2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小海胆组(P0.05),提示杂种优势可能与中间球海胆的快速生长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中间球海胆饥饿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 2 0 0 2年 4月至 5月测定了饥饿状态下中间球海胆 (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情况 ,得出海胆饥饿后耗氧率、排氨率及氧氮比变化曲线 ,并对海胆性腺主要成分进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随饥饿时间的延长 ,中间球海胆的耗氧率呈“稳定、急速下降、再稳定”的阶段性变化 ,在整个饥饿期间内下降了 4 5 .6 % ;排氨率经短暂稳定后 ,先上升再阶段性下降 ,实验结束时共下降了 32 .33% ;氧氮比则表现出平稳、下降、上升的趋势。组织化学的测定结果是海胆饥饿前后性腺的主要变化成分为蛋白质和糖类 ,综上可认为 ,海胆饥饿后能源物质利用顺序为 :蛋白质 糖类、蛋白质、蛋白质 糖类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适合于中间球海胆稚胆的饲料,以9种饲料原料干粉和1种鲍用配合饲料饲喂中间球海胆稚胆,研究了蛋白饲料、能量饲料、青绿饲料、配合饲料等4种类型的饲料对中间球海胆稚胆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径11 mm时中间球海胆开始明显发育,壳径特定生长率开始降低;蛋白饲料可以促进海胆性腺发育,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对稚胆性腺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海胆类发育分期的划分依据,总结了中间球海胆稚胆、幼胆、成胆的特点,并提出了稚、幼胆期的饲料策略。  相似文献   

15.
赵鑫 《海鲜世界》2007,(6):48-54
本文综述了海胆及一些水产动物生殖腺的发育情况,通过对光棘球海胆(Strongy locentrotus Nudus)、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以及栉江珧(Pinna pectinata)、波纹巴非蛤(Paphiaundulata)等数十种水产动物的生殖腺发育的比较,意在发现其异同点及规律性,以求为海胆的遗传育种和增养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cDNA-AFLP技术筛选与海胆数量性状相关显著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光棘球海胆(♀)×中间球海胆(♂)的F1代为材料,利用cDNA-AFLP技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与海胆壳径、体质量和生殖腺质量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进行筛选,并对这些数量性状与分子标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对引物共筛选出与壳径、体质量、生殖腺质量显著相关cDNA-AFLP标记数分别为43、48和42个;极显著相关cDNA-AFLP标记数分别为38、38和23个;与3个数量性状相关显著的分子标记贡献率分别为7.62%~12.48%、8.02%~14.15%和7.94%~13.71%;相关极显著的分子标记贡献率分别为15.36%~34.55%、11.88%~39.88%和13.39%~32.26%.  相似文献   

17.
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又称虾夷马粪海胆(以下简称海胆),原产于日本东北部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沿海,具有生殖腺色泽及品质好、出肉率高等优点,是日本海胆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品种之一。1989年引入我国,现已完全适应我国北方海域的生存环境,且生长速度大大快于原产地,是非常理想的水产养殖种类。目前,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对中间球海胆(♀)×光棘球海胆(♂)杂交子代的受精率、受精卵的孵化率、浮游幼体的生长发育均有重要影响.水温18 ℃、盐度为31时,受精率最高,为54%;盐度为23~37时受精卵可孵化至棱柱幼体,孵化适宜盐度为29~33,其中盐度为31时,孵化率最高,为89.5%;浮游幼体期适宜盐度为29~33,最适盐度为31.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氧化碳法和强酸法模拟海水酸化效应,研究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对中间球海胆早期发育及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均能降低中间球海胆胚胎的上浮率和四腕浮游幼体的存活率;显微观察得知,两种海水酸化模式下,中间球海胆四腕浮游幼体均出现对称性缺失和骨针外露现象,且对称性缺失程度随海水pH的降低而升高;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两种海水酸化模式下,中间球海胆四腕浮游幼体骨针的表面及横截面均有溶蚀痕迹,且溶蚀程度随海水pH的降低而加剧。结果提示,海水酸化可通过降低胚胎上浮率、浮游幼体存活率以及破坏幼体对称性和骨针结构影响中间球海胆的早期发育及存活。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与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杂交家系间的生长差异,评估杂交家系亲本在体重上的配合力,构建了种间杂交家系共42个。采用动物模型、约束性最大似然法(REML)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等方法估计了杂交海胆250、295和340日龄体重的育种值,以及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各亲本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了体重表型值和育种值在杂交家系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生长阶段杂交家系间体重的表型值和育种值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重育种值在家系间的差异大于表型值,在50%家系留种率下,育种值选择和表型值选择的家系相同率介于88.89%~94.44%,育种值选择具有0.93%~4.83%的选择效率优势;250、295和340日龄各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分别介于–0.22~0.33,–0.31~0.41和–0.29~0.31,各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分别介于–0.24~0.33,–0.31~0.41和–0.28~0.28,各父母本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分别介于–0.07~0.09,–0.10~0.13和–0.32~0.32,M5、M6和M17等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始终较高,F9、F11和F19等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始终较高,M5F9和M6F11等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始终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