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绒山羊是山羊的一个品类,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基本上与山羊相似,但与之不同的是身上长有绒毛,冬季可以保温御寒,所以它比山羊更具有耐寒特性,适应于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绒山羊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辽宁南部的盖州市,黑龙江绒山羊主要分布在富裕、富锦、明水、依兰等地,海林市自1996年从辽宁盖州市引进绒山羊,  相似文献   

2.
选择≥10℃积温、最冷月平均温度等为主要考核指标,计算国内各主要花卉产区的气候相似距,并结合年极端最低温度、年降水量和≥0℃积温等多种气候因子进行数量分类,对我国花卉种植进行初步区划.本文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及完善配套、建立多层次的花卉生产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花卉种植的气候区划及其布局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0℃积温、最冷月平均温度等为主要考核指,计算国内各主要花卉产区的气候相似距并结合年极端最低温度、年降水量和>0℃积温等多种气候因子进行数量分类,对我国花卉种植进行初步区划。本文还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及完善配套、建立多层次的花卉生产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草原牧区,家庭牧场作为取代游牧制度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其对极端气候响应过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以"极端气候敏感性-影响途径-响应方式"为分析框架,基于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牧民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1980-2009年冬季雪灾、秋季旱灾风险趋于增大,家庭牧场草料储备不足、畜种结构经济驱动型增加了对极端气候的敏感性;2)旱灾、雪灾是影响家庭牧场的主要极端气候类型,其作用介质为牲畜和草场;3)自适应与外力适应是牧户响应极端气候的2种主要形式,其中购买草料是最主要的响应策略;4)通过Probit模型估计显示,极端气候认知、家庭特征、资产状况与牧户间适应行为选择有显著的关系。研究认为,家庭牧场对极端气候短期响应的反馈过程主要围绕草、畜2因子展开,基于降水波动的周期性,牧户长期响应形成了家庭牧场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5.
今后世界极端气象灾害有可能会出现多发、频发或者重发等状况,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在内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威胁。因为受到全球性气候变暖的巨大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大幅度的影响与波动,尤其是粮食供给上会提升不稳定程度,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极端气候对于农业经济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在概述极端气候的基础上,列举了我国极端气候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极端气候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影响,分析了我国农业易受极端气候灾害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农业经济应对极端气候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2008年8月异常气候特点,并与相似年1980年8月作了比较分析,认为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副高位置偏西偏南,夏季风持续时间长是导致该月气候异常的原因,并认为该气候事件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湖北极端天气事件的时空变化,采用1980—2014年逐日气候数据,并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极端气候对水稻气候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湖北极端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均呈下降趋势,极端降水事件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2)极端高温呈上升趋势,表现为极端高温天数和强度增加。鄂北、鄂西易发生极端高温事件。3)极端气候类因素对水稻气候产量具有负向影响,其中,最低气温的极小值每增加1%将会使水稻的气候产量降低0.197%。白天极端高温天数对水稻气候产量也具有抑制作用,其每增加1%将会使水稻气候产量降低0.046%。因此,应加强湖北省极端天气事件易发区在水稻生长期内的气候监测和防范。  相似文献   

8.
王淑兰 《河南农业》2023,(35):48-50
围场县地处冀北山区,属蒙古高原的兴安岭和燕山余脉,由坝上高原、中西部深山区和东南部浅山区构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是河北省第一大县,农业耕地面积9.2万hm2。由于客观的地理环境,农业用地多为河川、沟谷和台、坡地,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高粱等,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大县。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极端天气气候诱发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严重的将危及农作物产量。2022年是近10年来围场县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最多的一年,本文详细介绍了2022年极端天气气候条件的种类以及对县域内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对县域内作物种植的指导作用,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为加快推进围场县农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优质烟区气候特征及江苏烟草气候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美国、巴西、津巴布韦及中国云南等世界主要优质烟区烟草气候生态诸因子分析,揭示了优质烟区气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根据江苏淮北烟区气候与世界优质烟气候相似分析,明克我省与美国优质烟区气候较为相似,但也有不足之处。采取选适生地与适宜播期,使季节气候与烟草气候最佳配置,并加强烟田水利设施建设,搞好烟田灌溉排水,则在我省发展优势烤烟生产仍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欣  郑广芬  纳丽  王素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533-3535,3578
[目的]研究近50年宁夏极端强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根据宁夏20个站点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的方法定义宁夏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选取极端降水事件的降水量、频率、强度等多个指标,并利用线性回归和M-K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分析了宁夏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特征。[结果]采用百分位法确定的宁夏近50年平均极端降水阈值大致呈现从南到北逐渐减小的分布状况,阈值较大的区域主要位于宁夏海原以南的固原地区,较小的区域位于宁夏的同心、盐池以北的大部地区,与宁夏气候平均年降水量的分布极为相似;近50年宁夏大部分地区的极端降水频率、极端降水量以减少趋势为主,而极端降水强度呈增大趋势。对麻黄山、六盘山2个典型站的极端降水事件分析发现,麻黄山极端降水频率与极端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极端降水强度为增大趋势,六盘山极端降水频率、极端降水量与极端降水强度均呈减少趋势;麻黄山年极端降水频率在1994年之前呈减少趋势,1994年以后呈增加趋势,突变发生在2003年;年极端降水强度1984年以来为增加趋势,突变时间为1984年,六盘山从1978年至今为减小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宁夏气候突变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GIS技术对泰安市气候资源即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0℃积温、≥10℃积温、温度年较差、年降水量和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等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气候资源分布图,直观的体现了泰安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泰安气温总体分布南部高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山区气温偏低。降水总体呈从西向东递增趋势,四季降水极不均匀,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年日照时数总体分布北高南低。  相似文献   

12.
泰安市近58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泰安市1951~2008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利用线性拟合、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泰安市近58年气温与降水的变化倾向、突变和周期等特性。结果表明:近58年来,泰安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并且在1993年发生了增温突变。泰安市年降水呈减少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没有发生明显的突变。年平均气温存在准4、61、4、20、29年的周期性变化,其中准62、9年周期振荡最为强烈。年降水存在准3、5、7、10、16年的周期性变化,其中准5、7年周期振荡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珍稀荒漠植物梭梭在半干旱沙地引种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相似优先比聚类分析法,分析影响梭梭引种的主要气候因子,划分梭梭的适宜引种区,为梭梭的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 温度、气压、风和水分是影响梭梭引种的主要气候因子,可代表92.16 %的原始数据信息量;2) 最适于梭梭引种的气候因子范围为海拔265.00~1349.30m、经度106°42′~120°54′E、纬度37°37′~44°34′N、年均降水量142.50~341.92mm、极端最低气温-11.57~-9.25℃、极端最高气温28.26~29.39℃、平均气压86.585~98.335kPa、平均地面温度8.67~11.83℃、平均风速1.58~2.50m/s、平均气温7.06~9.16℃、平均水汽压668~771Pa、平均相对湿度47.58%~54.33 %、日照时数2226.58~2491.58h、年均蒸发量1509.50~1650.50mm; 3) 宁夏陶乐、盐池,陕西榆林、靖边、神木以及内蒙古扎鲁特与新疆甘家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条件较为相似,梭梭引种适宜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用极端最低气温-20℃作为引种的北限,以一月平均气温15℃为引种南限,又用模糊数学方法选取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春季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日照时数五个因素,用20个中国站和地中海站求相似程度,把中国适宜引种油橄榄的区域划分为四类适宜引种区。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地区气象要素空间内插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法、趋势面法、普通克里格法、反距离加权法和径向基函数法5种不同的空间插值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及其周边地区39a多年平均降水、相对湿度和气温进行空间内插方法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以四球球面模型和合理二次模型为半变异函数模型模拟数据空间变化趋势的普通克里格法是内蒙古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和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统计方法对海南省万宁市兴隆旅游经济区近50年(1961~2010年)降水量、气温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兴隆地区年平均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约0.288℃/(10 a);年降水量变化整体变化呈下降趋势,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整体上表现出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052%/(10 a);兴隆地区年平均气温的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呈现升高趋势,到1990年左右发生了突变,但年降水量、相对湿度未发现突变点.综上所述,兴隆地区近5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与全国范围基本一致,增温幅度略高于全岛水平;而降水量变化趋势与海南岛相反,呈现出微弱的线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方兰  延军平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5):148-152,166
利用1961~2010年榆林市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榆林市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该区域气候生产力,通过二元回归模型分析了气候生产力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榆林全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尤以冬季平均气温上升显著;降水量年际波动剧烈而总体变化趋势不大;de Martonne干燥度呈现下降趋势。气候生产力呈现微弱的增长趋势,年降水量是影响气候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其与气候生产力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榆林年均气温上升1℃、年降水量上升1 mm时,榆林气候生产力将上升21.5 kg/(hm2.a)。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地区植被覆盖及生产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81~2000年鄱阳湖地区的气象台站数据、NOAA/AVHRR—NDVI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8km)以及光能利用率模型GLO—PEM模拟的鄱阳湖地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空间分辨率为1km),基于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全球变化背詈下该地区均温和降水、年最大植被指数(NDVImax)以及年NPP的年际变化趋势,探讨了植被年NDVImax、NPP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鄱阳湖地区气候变化比较显著,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1980~2000年闰鄱阳湖大部分地区年NDVimax存在增加趋势,但也有少部分地区呈降低趋势,其中增加趋势的显著性水平相对较高,而降低变化趋势不够显著。1980~2000年,鄱阳湖地区NPP变化主要呈现增加趋势,且显著性水平较高;其中,整个鄱阳湖地区NPP年变化率为111257t/年.滨湖区为49920t/年,外围区为61337t/年;在离湖不同缓冲距离上,NPP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鄱阳湖地区气候暖湿化发展对植被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定陶气象站197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对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探究。结果表明:(1)80年代为低温期,90年代为升温期,2001~2010年为高温期;年平均气温以0.232℃/10a的倾向率波动上升;气温日较差有变小的趋势;年平均最低与冬季气温的上升对气候变暖贡献显著;冷空气活动对气温上升起到减缓或助长的作用。(2)1981~1990年为少雨年代,2001~2010年为多雨年代;年降水量的倾向率为13.454 mm/10a,未来有振荡性增多的趋势;旱涝灾情有阶段性,1993~2005年明显加重;厄尔尼诺(El Nino)事件与当地异常降水相关性较好。(3)年日照时数随年代减少,倾向率为-135.21 h/10a;夏秋两季日照时数的气候倾向决定着年日照时数的总体趋势;降水量与云量对日照时数减少起到一定的促进或制约的作用,不决定其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富平县1973—201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富平县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气温逐年上升明显、年降水量下降、年日照时数下降、年无霜期天数增加、结冰期缩短、区域性强降水明显;干旱、短时大风、暴雨、冰雹、低温冻害、区域性强降水等气象灾害对富平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突出。为此,根据气候变化规律提供针对性建议,以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富平县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