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出苗率组织试验,分析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关性较好,发芽率和出苗率相关性一般,发芽势和成苗率相关性极佳。最后得出结论,种子发芽势对田间出苗率有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作物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2.
1造成玉米播种后的粉籽和烂芽的原因1.1低温连续的低温对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实验表明:在平均10℃的低温情况下,种子的发芽势比对照(平均15℃)要下降9.0%.发芽率比对照降低至6.2%.以此可见,低温主要通过延迟出苗的方式作用于玉米种子。其次受低温影响,发芽率显著降低,导致大田的出苗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有效评价三系杂交籼稻种子田间出苗率的活力测定方法,以产自湖南和四川制种区共52份三系杂交籼稻种子样品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标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低温胁迫发芽率、干旱胁迫发芽率、盐胁迫发芽率、老化发芽率、田间出苗率等指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金科优651’‘丰优1号’‘内香8156’‘泰优992’‘T优109’等品种活力显著较高;‘五丰优316’‘Q优6号’‘川农优527’‘川优8377’‘泸优58’等品种活力显著较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发芽率均能较好地评价湖南和四川制种区三系杂交籼稻种子的田间出苗状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预测玉米种子在春季田间条件下的出苗表现,我们以田间出苗率与实验室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分析为手段,对9种活力测定方法进行了筛选。低温测定结果与田间出苗率之间的相关较高,是其中最好的方法。通过采用砂床代替玉米田间土壤,改善了低温测定结果的重演性。联合试验和适合性鉴定的结果指出,低温测定的结果可以重演,并可适用于不同自交系与杂交种的种子。4年研究的的结果证明,低温测定发芽率与实际田间出苗率之间的(?)关是显著的,稳定地高于标准发芽率与出苗率的相关。  相似文献   

5.
直播水稻田间出苗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直播水稻田间出苗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田表的水分状况、除草剂药害、雀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3个杂交水稻品种,每品种3个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批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幼苗生长测定、发芽速率测定、加速老化试验、抗冷测定、低温发芽试验、模拟发芽试验和标准发芽试验这7种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并结合田间出苗试验,对这些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荃两优丝苗(S1、S2、S3)加速老化试验的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几乎一致,新两优611(S4、S5、S6)两者一致性也较高,而荃优153(S7、S8、S9)加速老化试验的发芽率普遍比田间出苗率低,但也表现出一定相关性。可初步判断荃两优丝苗和新两优611可用加速老化试验测定的发芽率作为活力指标来反映田间出苗率。抗冷测定和低温发芽试验方法测定的发芽率基本一致,两者的发芽率大多都较田间出苗率高。荃优153用上述2种方法测定的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相关性较高,基本一致,因而可用抗冷测定和低温发芽试验方法测定荃优153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7.
<正> 我省是北方春玉米区,早春播种时土壤温度较低,发芽率较高,活力较低的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往往偏低。发芽试验得出的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常常相差甚远。发芽率符合规定标准的种子,播后缺苗断条,进行毁种的情况在生产中屡见不鲜,因此,迫切需要研究玉米种子的贮藏时间对发芽力及田间出苗率的影响。为一次播好种,一次拿全苗、壮苗,提供可靠依  相似文献   

8.
正1造成玉米播种后的粉籽和烂芽的原因1.1低温连续的低温对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实验表明:在平均10℃的低温情况下,种子的发芽势比对照(平均15℃)要下降9.0%,发芽率比对照降低至6.2%,以此可见,低温主要通过延迟出苗的方式作用于玉米种子。其次受低温影响,发芽率显著降低,导致大田的出苗率明显降低。播种量不当或因抢墒而过早进行覆膜抢种,若遇春寒低温或长时间干旱缺墒以便造成发芽缓  相似文献   

9.
】用玻板直立发芽法测得的芥菜种子发芽指数,用PEG高渗发芽法测得的发芽率,用热浸法测得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玻板直立发芽法测得的活力指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种子浸提液导电率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并建立了相应的直线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发芽率和田间播种出苗率试验得知:通常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发芽率降低,同时,中小粒种子较大粒种子耐贮藏。  相似文献   

11.
以自交系母本9058by、父本驻16为试验材料,授粉后30 d起每隔5 d采集果穗,研究玉米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特性对其成熟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授粉后前期收获的玉米籽粒成熟度低,具有一定的发芽能力,但抗逆能力弱;冷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大幅降低.随着授粉时间的延后,籽粒成熟度提升,抗逆能力渐渐升高.授粉后45 d采收,籽粒发芽势、发芽率、冷发芽率、根冠比、出苗率达到最大值;授粉后50 d采收,籽粒的活力指数、幼苗苗长、根长、根条数达到最大值;授粉后45~50 d收获的籽粒质量较高,种子活力可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杂交高梁以其生长健壮、抵抗力强、适应性广、产量高而在全国普遍种植,但杂交高粱比普通高粱出苗率低,通常发芽率95%的杂交种,田间出苗率不足75%,在生产上常常造成缺苗断垄,形不成合理的群体结构,最终影响产量的稳定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低发芽率烟草种子的出苗特性,以指导烟草种质资源的长期贮藏和繁种更新,本研究同时在人工气候箱内对贮藏3~30年、发芽率≤50%的63份和贮藏4~24年、发芽率55%~95%的8份烟草种子进行出苗率检测,分段对发芽势和发芽率不同的种子进行出苗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出苗率随发芽势和发芽率段的递增而提高;各发芽势和发芽率段7 d、14 d的平均种子出苗率分别低于其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延长到70 d的平均出苗率也低于平均发芽率。随着发芽势和发芽率段的递增,出苗种子份数占该段总份数的百分率提高;当种子发芽势段从0.1%上升为20.1%~30.0%时,每份种子均能在14 d内出苗;而当种子发芽率段上升至≥30.1%时,每份种子均能在7 d内出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贮藏年限与发芽势、发芽率和7 d出苗率间呈显著负相关;发芽势与发芽率呈正相关,发芽势、发芽率与7、14、28、70 d的出苗率等各项指标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贮藏20年以上的种子,其贮藏年限与7 d和14 d的出苗率密切相关。可见,烟草种子发芽率在30%~50%时进行繁种更新,从而防止种质资源的失传。  相似文献   

14.
用玻板直立发芽,温水浸种发芽以及电导法测定10个结球甘蓝品种(组合)种子活力,并与田间出苗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玻板直立发芽法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温水浸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电导法测定的电导率值均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由此建立了5项指标与田间出苗率的直线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5.
以 2 0 0 2~ 2 0 0 3年度国家黄淮北片冬麦区高水肥组区试中 1 5个参试品种为材料 ,进行了田间出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间田间出苗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实际发芽率、籽粒饱满度、容重等是影响出苗率的主要因素 ,千粒重和粒质与出苗率无相关性 ,育种者供种的发芽率缺乏真实性 ,不能作为确定实际播种量的参考指标。研究认为建立区试播种前出苗试验制度是保证小麦区试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太空诱变后薰衣草种子发芽及出苗的变异程度。[方法]以经太空诱变的薰衣草种子为试材,与未经太空诱变的种子进行发芽及出苗比较试验;同时研究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及不同浸种时间对太空搭载的薰衣草种子和陆地薰衣草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结果]太空搭载的薰衣草种子较陆地薰衣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出苗率均明显下降。在清水浸泡处理下,太空种子的发芽率为25.00%,发芽势为21.50%,发芽指数为1.904,分别比陆地种子降低了70.59%、74.71%和93.58%。赤霉素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太空种子的发芽指标,但与陆地种子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仍较低,差异显著。不同浓度赤霉素浸泡时间对薰衣草种子发芽影响差异不显著。当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时,最有利于太空种子成苗。[结论]该研究为太空薰衣草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种子发芽率、种子活力与田间出苗率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种子活力与田间出苗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用活力指标评价种子质量比用发芽率等指标更能从本质上准确反映种子质量的优劣。同时提出了种子活力鉴别法,从而保证田间播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产上常用的5种拌种剂4.8%苯醚.咯菌腈乳、40%萎锈灵悬乳、6%戊唑醇悬乳、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以清水做对照,采用干拌的方法,探讨各拌种剂在不同闷堆时间下对小麦发芽率、出苗率、芽成苗率、发芽时间及成苗时间的影响,分析药剂在不同堆闷时间下可能形成的隐性灾害,为生产上药害的消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处理时间中,芽成苗率不受堆闷时间的影响,发芽率和出苗率基本都在堆闷4小时最好,只有适麦丹处理时,在堆闷48小时发芽率和出苗率最好。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隐性灾害。在闷堆24小时处理时,三唑酮和适麦丹显著降低了小麦发芽率;在48小时情况下,三唑酮显著降低了小麦的发芽率;在24小时和48小时情况下,三唑醇显著降低了发芽率与出苗率;在16小时情况下,适麦丹降低了出苗率。  相似文献   

19.
贮藏时间对不同类型大豆种子发芽率及出苗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在通常贮存的条件下,同一年度室内发芽率与室外田间播种出苗率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年度间差异较大,随种子贮存年限的增长发芽率逐渐下降。小粒、中粒与大粒种之间差异较大。无论同年度或年际间大粒种发芽率或出苗率显著比小粒种、中粒种低。  相似文献   

20.
在恒温箱和田间条件下,研究手工剥壳和机械脱壳方式对不同含水率春花生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手工剥壳的春花生种子含水率对发芽率和出苗率影响较小,以含水率6.23%的种子出苗率最高;采用机械脱壳的花生种子含水率对发芽和出苗的影响较大,以含水率19.60%的种子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