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马铃薯的贮藏温度对其内部淀粉与糖的相互转化有很大影响:在0℃条件下,薯块内部由于淀粉水解酶活性增高,使淀粉水解为糖的速度加快,呼吸作用加强,品质和耐藏性都降低;但如果贮藏温度提高到3~5℃,就使糖转化为淀粉的速度加快,呼吸强度降低,品质和耐藏性都得到改善。因此,(1)马铃薯贮藏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5%左右。  相似文献   

2.
贮藏期间马铃薯几个主要加工品质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南部山区近几年几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时期几个主要加工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其加工所要求的主要的品质指标干物质、淀粉含量在收获时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干物质、淀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贮藏中期下降最多,贮藏末期各品种干物质、淀粉含量有所回升。还原糖等含量的变化与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的活性息息相关。随着低温贮藏天数的延长,不同品种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在马铃薯加工利用时,对于低温长时间存贮的马铃薯根据加工利用目的如淀粉加工、食品加工必须进行升温贮藏,以降低淀粉磷酸化酶的活性,增加淀粉合成酶的活性,使糖转化为淀粉,提高块茎的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3.
<正> 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油炸片的产品质量。含量高于4‰的马铃薯容易褐化变糊,不适于油炸加工。以马铃薯为原料的淀粉加工以及马铃薯商品经营都要求还原糖含量低。不同的品种,还原糖含量不同.而且不同贮藏条件对还原糖含量的消长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探讨马铃薯还原糖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方法对选育适合加工的马铃薯品种、马铃薯原料贮藏、食品加工及商业经营无疑是十分重要工作。在国  相似文献   

4.
以当地主栽的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克新19号为材料,于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进行了山体库和恒温库贮藏比较试验,比较山体库与恒温库马铃薯不同贮藏时期温度、湿度变化与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的含量及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山体库贮藏马铃薯期间温度、湿度的变化不大,通风情况良好,贮藏的薯块没有出现发热、失水现象。经多次分品种进行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三项理化指标的测定,测定结果都符合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贮藏标准。在马铃薯加工利用时,对于山体库低温长时间存贮的马铃薯根据加工利用目的,如淀粉加工、食品加工必须进行升温贮藏;山体库与恒温库在3℃条件下贮藏的马铃薯各项指标变化趋势一致,符合马铃薯种子和商品薯贮藏标准,在冷凉地区适合山体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水仙‘金盏银台’品种3年生休眠鳞茎为试验材料,研究在5、15、25、35℃和室温(CK)贮藏下鳞茎内鳞片、外鳞片和主芽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鳞茎内鳞片、外鳞片和主芽淀粉含量变化受贮藏温度的影响显著;不同贮藏温度下内鳞片、外鳞片和主芽的可溶性糖含量都基本稳定在一定的水平,而淀粉含量整体波动较大。在鳞茎贮藏期的叶芽和花芽分化期间,不同温度对淀粉水解产生显著影响,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不显著,淀粉水解跟主芽的发育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淀粉来研究了解水仙鳞茎贮藏期间碳水化合物的变化更适宜。   相似文献   

6.
采用挤压膨化技术制作马铃薯α淀粉,并利用酶水解法及X-射线衍射法等研究了在同一贮藏时间内,不同贮藏温度对膨化马铃薯α淀粉老化变化的影响,探讨了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温度从23℃±1℃降低到-18℃±1℃时,贮藏期为180d的样品α度也从87.8%明显降低到80.2%,样品的结晶度从8.4%上升为16.45%;说明样品α度的高低与贮藏温度的高低成正比,而样品的老化程度高低与贮藏温度的高低成反比。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加热熏蒸抑芽剂氯苯胺灵(CIPC)对马铃薯抑芽效果及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加热熏蒸和喷施2种方法,在室温20℃的条件下,贮藏第30 d时对马铃薯进行处理,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测定马铃薯萌芽情况及品质关键指标。结果表明,相比空白对照,在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喷雾CIPC和加热熏蒸CIPC均能显著抑制马铃薯发芽,处理后薯块普遍出现芽萎缩变黑的现象;2种处理后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α-淀粉酶活性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相比之下,喷雾施用CIPC较加热熏蒸对马铃薯的抑芽效果和薯块品质的保持更佳,但二者都具有明显的抑芽效果。考虑操作性、成本、对马铃薯的机械损伤等因素,认为加热熏蒸比喷雾的优势更加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具有更好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8.
收获后的马铃薯仍在进行生物的新陈代谢,其反应对品质有很大影响。因而,马铃薯在贮藏、加工时的生理变化极为重要。其一,是马铃薯贮藏温度和含糖量的变化。马铃薯在5℃左右的低温下贮藏时,还原糖含量有所增加,但加热时还原糖含量由于氨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铃薯》2017,(3):138-143
马铃薯块茎低温糖化现象除了直接受到淀粉和糖代谢相关酶如淀粉酶、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影响外,也可能间接受到赤霉素和脱落酸等植物激素的调控。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块茎为试验材料,采用50 mmo L GA_3处理12 h后置于低温((4±0.5)℃)和室温((22±1)℃)条件下贮藏10 d,测定薯块的炸片色泽、还原糖含量、淀粉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研究赤霉素对马铃薯块茎低温糖化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处理使马铃薯块茎的炸片色泽加深,还原糖含量增加121.1%;同时,GA_3处理提高了淀粉酶的活性,而对酸性转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由此表明,GA_3可能通过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酶的活性而使还原糖积累,从而导致炸片色泽加深即增强了低温糖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一种鲜活、易烂的原料,与禾谷类作物相比,贮藏起来有较大难度,它要求有一定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条件,如果满足不了它所需的条件,会造成大量贮藏损耗。而作为油炸加工专用原料薯则与种薯、菜用薯及用于加工淀粉、干制品以及膨化制品的薯块相比,对贮藏条件的要求更严格,它们之间有相同、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何科学、合理、安全地贮藏,既减少贮藏损耗,又能保持其优良品质,即块茎不腐烂、不发芽、不受冻、不失水皱缩、不变软、不变绿,特别是还原糖不能增加,根据近几年的贮藏经验,主要做好贮藏前的准备和贮藏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2015,(5):269-273
将转正、反义无机焦磷酸酶(PPase)基因马铃薯‘甘农薯2号’块茎分别贮藏于4℃和25℃下90 d,测定其PPase活性和无机Pi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25℃贮藏温度下,与未转基因对照相比,转正义PPas e基因的两个株系(G-2-4和G-2-5)块茎中PPase活性、Pi与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与未转基因对照相比差异显著,G-2-4的淀粉含量与未转基因对照相比显著降低。转反义PPas e基因的两个株系(G-1-1和G-1-2)PPase活性、Pi与可溶性糖含量均降低,与未转基因对照相比差异显著,G-1-2淀粉含量与未转基因对照相比极显著增加。与25℃贮藏温度相比,4℃贮藏温度下转正、反义基因株系块茎中的PPase活性、Pi、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与25℃贮藏温度基本一致,但其PPase活性、Pi含量和淀粉含量高于25℃贮藏温度下的转基因株系块茎,而其可溶性糖含量低于25℃贮藏温度下的转基因株系块茎含量。  相似文献   

12.
<正> 马铃薯在低温贮藏中,糖含量增加。一般认为,增加的游离糖是炸薯片和炸薯条加工中褐变的原因。但对于贮藏温度、糖含量、品种、褐变度等之间的关系,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将“麦克因”、“男爵”2个品种贮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其贮藏中的糖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高淀粉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含量是马铃薯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人们从多方面开展了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的研究。有利于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增加的因素或措施包括:马铃薯淀粉积累期,温度下降较慢,昼夜温差大,较长的日照时数;结薯中后期和淀粉积累初期,土壤湿度维持在80%左右;适宜的栽培密度;生育中后期叶柄较高的氮、磷、钾的含量;马铃薯叶片及茎秆较高的干物率、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此外,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速度与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呈正相关,与蔗糖转化酶活性呈负相关,AGPase是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合成的限速酶。马铃薯叶片及块茎ABA含量与块茎中淀粉的不断积累过程相一致,而GA3、IAA对茎叶的生长和块茎的增大有一定促进,但对淀粉的积累可能有抑制。  相似文献   

14.
早籼米酒精发酵的液化条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早籼米酒精发酵中原料淀粉水解为还原糖的液化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液化条件对早籼米中淀粉转化为还原糖的转化率有较大影响。最佳的液化条件为:料水质量比为1∶3.5,液化酶加量为50 U/g米粉,粉碎度为100目。  相似文献   

15.
不同窖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克新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窖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还原糖、Vc、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窖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还原糖、Vc、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不同。窖内平均温度越高,湿度越小,块茎干物质、Vc、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幅度越大,而淀粉含量降低幅度与还原糖增加幅度越小;反之,窖内平均温度越低,湿度越大,块茎干物质、Vc、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幅度越小,淀粉含量降低幅度与还原糖含量增加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块茎中糖的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块茎中糖的分级康玉林,东惠茹,徐利群(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00081)马铃薯块茎中碳水化合物可分为淀粉、非淀粉性多糖和糖(蔗糖和还原糖),其中淀粉占块茎干物重的60%~80%,非淀粉性多糖占5.6%左右,蔗糖和还原糖则分别占干基的0.25...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创制优异的加工型马铃薯基因型和新品种,试验对98份马铃薯种质的块茎品质(淀粉、还原糖含量)进行检测,鉴定筛选出20份高淀粉(淀粉含量≥18.0%)种质材料,39份低还原糖(还原糖含量≤0.20%)种质材料。根据种质的亲缘关系和主要特性进行杂交亲本的选配,配制“高淀粉×低还原糖”类型的杂交亲本组合,筛选出后代F1单株表现优异的炸片高淀粉加工型组合“天薯10号×克新17号”。对组合“天薯10号×克新17号”后代239份F1群体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炸片色泽进行检测与分析,鉴定筛选出一批具有优良基因型的马铃薯种质材料:83份基因型淀粉含量≥18.0%,56份基因型还原糖含量≤0.20%,85份基因型炸片色泽值≤3.0。这些优异的基因型可作为高淀粉和低还原糖马铃薯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8.
氮素形态与马铃薯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马铃薯块茎硝酸盐含量、淀粉、蛋白质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内硝酸盐含量从块茎形成期到成熟收获期是逐渐降低的。使用铵态氮肥并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可以显著地抑制马铃薯块茎硝酸盐的积累;与硝酸盐含量变化相似,从块茎形成期到收获期蛋白质含量也逐渐降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铵态氮添加双氰胺处理可降低块茎还原糖含量。虽然马铃薯被认为是喜硝作物,但本研究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不仅没有造成马铃薯产量的显著差异,而且块茎内淀粉含量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1 前 言随着西方快餐和休闲食品的悄然兴起 ,油炸薯条、油炸薯片正被中国人所接受 ,市场越来越好 ,马铃薯油炸食品加工业也应运迅速发展。这不仅促进了油炸马铃薯专用品种的种植 ,原料薯的贮藏数量也在骤增。但由于油炸马铃薯食品与中国传统食品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在贮藏期间保持原料薯内在质量不发生变化 ,特别是还原糖不能增加。因此 ,贮藏的环境条件和方法 ,与菜薯、种薯贮藏则有不同的特殊要求。2 油炸加工原料薯对贮藏条件的要求2 1 油炸加工原料薯贮藏期间应保持的理想状态首先是经贮藏的原料薯到加工利用之前 ,必须不失水、不腐…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不同品系贮藏期品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铃薯秋天入窖后,测定不同品系的还原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其结果为:还原糖含量入窖后到次年3月份逐渐升高,之后又快速下降,6-21还原糖含量最低,小白花还原糖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较稳定,只是不同品系表现趋势不同,6-21可溶性糖含量最低,1-38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淀粉含量也较稳定,6个品系总趋势为逐渐下降;1-38淀粉含量最高;大多数马铃薯品系的还原糖与可溶性糖呈正相关,可溶性糖与淀粉、还原糖与淀粉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