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松 《广东茶业》2001,(1):33-34
茶多酚在医学上具有抗辐射,抗癌,延缓衰老,尤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功效显,本从茶多酚对动脉硬化形成的斑块有明显清除作用及对血管内壁细胞所具有的改善和保护功能,以本所开展的课题“云南大叶种茶多酚提取工艺”为基础,论述了以茶多酚为主剂,进行合成研究,开发出一类标本兼治高效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从而为合理有效地利用茶叶自然资源,为茶叶产业综合利用和人体健康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贞发 《福建茶叶》2016,(4):277-278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儿茶素类、花色苷类、酚酸类、黄酮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由于其化学结构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是目前不能实现人工合成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具有多种功效,不仅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够清除自由基,而且具有抑制癌细胞等功效,因此也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本文对茶多酚的传统提取工艺和新工艺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茶叶的营养价值和医用功效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保健功能研究进展与保健食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类出色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保健功能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在茶多酚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皮肤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防治功能的最新发现。同时,简单分析了我国利用茶多酚开发保健食品的现状,并从进一步发挥茶多酚保健功能的角度对茶多酚保健食品开发进行了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出的天然活性物质,不仅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同时还有药理作用,在各个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茶多酚实质上是对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总体概括,并且茶多酚由多种物质构成,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辐射、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抗菌等七抗作用,和防老年痴呆、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二防作用,以及降血糖、降血脂、降体重、解毒的三降一解作用。近年来,临床中对茶多酚药理作用的研究愈加深入,并逐渐用于开发心脑血管、肿瘤防治的药品和食品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抑癌变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秀芳  杨贤强  程书钧 《茶叶》1998,24(1):36-38
本文从自由基学说和化学致癌因素出发,综合近几年国内外茶学界、医学界就自由基在癌变中的作用及茶多酚对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茶叶有机成份──茶多酚对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便于进一步了解自由基与肿瘤病的关系及茶多酚抑制癌变作用的机制,为茶多酚开发成天然的预防癌症和癌症辅助治疗用药药物报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叶中含有20~30%的多酚类所具有的供氢能力使其成为不可多得的天然抗氧化剂。目前正日益受到食品、医药和油脂业的关注。本文讨论了开发茶多酚的意义。茶多酚的作用机理以及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着重阐述了茶多酚的抗氧化机理、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和抗衰老、抗突变、抗癌变的效果。最后提出了一种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不用重金属盐,安生、简易、无毒、低成本生产脱咖啡碱茶多酚的新工艺。为茶多酚的商品化生产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中低档茶中提取茶多酚,将其添加到香烟中,降低香烟燃烧时产生自由基对人体的毒害,开发新型保健型香烟投放市场,既为广大烟民提供一种相对保健的香烟产品,还可提高中低档茶产品附加值。本文论述了香烟吸食社会化流行的成因、毒害发生机理;茶多酚降低香烟中自由基的产生机理,茶多酚作为添加剂在中式香烟中的开发形式。发挥茶多酚抗氧化功能、开发出新型保健型香烟,以降低香烟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等多种生物活性,与环糊精、黑木耳多糖或壳聚糖等多种多糖作用后,功能活性增强,但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尚不明确。因此,对茶多酚与多糖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关于茶多酚与多糖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介绍了茶多酚和多糖的分类及结构,概括了多糖与茶多酚之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针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茶多酚功能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研究二者与其他活性物质相互作用以及功能特性变化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存在于茶叶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因化学结构比较独特及在抗氧化性上的卓越优势,茶多酚近年来逐渐被大众所熟知。茶多酚具有很多生物学效应,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人体运动功能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即从茶多酚的概念入手,对茶多酚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对人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与细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微量热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两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及与DNA的亲合作用,作出其热谱图,得出各种浓度下茶多酚的抑菌情况和DNA亲合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茶多酚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620 g/ml时,茶多酚对产气杆菌的作用十分显著。3.3 mg茶多酚与12.6 mg DNA相互作用的亲合热效应为-0.003J。  相似文献   

11.
在食品、药品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用途的茶多酚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不断走俏。业内人士初步估算,茶多酚约有十几亿元的市场需求,亟待国内企业深入挖掘开发。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炼的浅绿色或淡黄色的粉末,对各种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和药品等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能力和防腐保鲜作用。许多发达国家已把这种纯天然的抗氧化剂作为化学抗氧化剂的最佳替代品,并广泛用作各类食品添加剂。由于茶多酚能保护大脑,防止荧屏射线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因而用它加工的饮品被誉为“电脑时代的饮料”。  相似文献   

12.
开发茶多酚营养保健品之管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贤强  王立新 《茶叶》1997,23(4):45-48
卫生部已将茶多酚药物“亿福林心脑健胶囊”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用于心血管病伴高纤维蛋白原症及动脉粥样硬化,肿瘤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本文提供了茶多酚的互毒理学安全评价,功能性试验评价及治疗心血管病伴高纤维蛋白原症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为开发茶多酚保健吕的真实性及科学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董金甫  李瑶卿 《茶叶》1992,18(3):46-49
以浙江农大茶学系提供的茶多酚为材料,采用滤纸圆片和牛津杯法进行抑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对铜绿色假单孢杆菌、伤寒沙门氏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等7种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最后还提出了开发茶多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杨钟鸣  丁志 《中国茶叶》2005,27(4):16-18
(2)我国茶多酚开发的现状 茶多酚的进口国主要有美国、瑞士、英国、德国、丹麦、日本和韩国等,大多为一些发达国家.茶多酚在国外主要被用作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及进一步加工的原料.由于受疯牛病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更加偏爱植物源性健康食品. 从国际范围来看,茶多酚的加工企业,除日本外,大部分分布在中国.这主要与不同国家的绿茶资源有关.中国是绿茶的主产国,世界上95%的绿茶产自中国,中国发展茶多酚加工企业首先在资源上有了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茶多酚在洗漱用品、护肤品、纺织品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文章介绍了茶多酚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相关功效,在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龙翔 《茶叶通讯》1992,(1):15-18
本文以江华苦茶新品系为研究材料,对茶多酚、氨基酸等品质成分在各季节、各年份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华苦茶新品种茶多酚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种槠叶齐,各季节间茶多酚、氨基酸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且茶多酚含量各季节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为江华苦茶新品种选育及良种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茶多酚的结构特性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闽东是我国绿茶的主要产地,本文通过对茶多酚制备工艺的阐述,结合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展望茶多酚在闽东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茶叶科学》2000,20(2):146
导师姓名现有研究课题及内容刘祖生教授 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选育 ,茶树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早期鉴定 ,茶树植株再生机理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茶树抗性育种童启庆教授 茶和香花作物香气形成机理研究 ,茶树 β 葡萄糖苷酶与茶叶品质关系研究 ,茶树无公害栽培和优质栽培研究杨贤强教授 茶多酚抗氧化机理研究 ,茶多酚分子改进机理和脂溶性茶多酚产品开发 ,茶多酚药理作用机理和新药开发研究梁月荣教授中、日、韩三国主要茶树品种资源遗传多态性研究 ,茶树重要经济性状DNA分子标记研究 ,抗虫基因对茶树遗传转化的研究 ,茶树咖啡因生物合成关键基…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不仅具有抗氧化作用,而且能够提升人体免疫力,发挥出控血脂、抗病毒等多元化的作用。在运动员训练与竞技中,茶多酚对于调节运动员身体机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对茶多酚及其保健作用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与茶多酚对心脑血管的益处两个层面,对茶多酚在运动员身体机能调节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充分挖掘与发挥茶多酚在调节运动员身体机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及开发新型天然抗氧化剂提供试验依据,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的有机自由基体系以及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两种无机活性氧自由基体系,检测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的体外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并与野葛根提取物、葛根素、Vc和茶多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与野葛根提取物、茶多酚的清除能力相当,且显著优于葛根素和Vc;野葛根提取物的羟自由基(.OH)清除活性最高,茶多酚和野葛愈伤异黄酮次之,Vc对.OH的清除活性稍弱;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随处理浓度增加而提高;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野葛根提取物和Vc均具有较强的清除O-2.能力,均显著高于葛根素和茶多酚。说明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