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精确测定湿地松产脂力、树脂密度和松节油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规律,选择产脂性状优良的湿地松遗传材料,利用一套改良的松脂测试收集器和水蒸气蒸馏装置,对49个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显示湿地松产脂力、胸径和松脂基本密度的家系效应均极显著(P0.01),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98、0.436、0.337,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85、0.368、0.295,分别处于较高水平;相关分析表明,产脂力与松脂基本密度之间极显著正相关(r=0.540, P0.01),而松脂中松节油含量与松脂基本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838, P0.01);松脂中松节油含量是评价松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产脂力与松节油含量的乘积即松节油产量指数估算各个参试家系松节油含量指标的选择差、现实增益和遗传增益,筛选出显著优于对照的4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精确测定湿地松产脂力、树脂密度和松节油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规律,选择产脂性状优良的湿地松遗传材料,利用一套改良的松脂测试收集器和水蒸气蒸馏装置,对49个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显示湿地松产脂力、胸径和松脂基本密度的家系效应均极显著(P〈0.01),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98、0.436、0.337,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85、0.368、0.295,分别处于较高水平;相关分析表明,产脂力与松脂基本密度之间极显著正相关(r=0.540,P〈0.01),而松脂中松节油含量与松脂基本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838,P〈0.01);松脂中松节油含量是评价松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产脂力与松节油含量的乘积即松节油产量指数估算各个参试家系松节油含量指标的选择差、现实增益和遗传增益,筛选出显著优于对照的4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3.
以现实产脂量而不是产脂力为研究对象,利用包括对照在内的17个湿地松Pinuselliottii高产脂半同胞家系15~16年生时2a的单株测定结果和SAS程序包中非平衡数据分析方法(REML)对实际产脂量和生长量的家系和单株遗传力进行了估算,并利用协方差分析了产脂量和生长量的方差效应、产脂量和生长量间的相关性及产脂量的年度相关。结果表明:2007年和2008年全年产脂量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748和0.6930,单株遗传力分别是0.3678和0.4162;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8810和0.6826,均处于较高水平。树高和胸径的相关系数R2为0.7638,相关极显著,且区组、家系以及单株的变差都达到了显著水平;2007年产脂量和2008年产脂量相关系数R2为0.6969,相关极显著(Pr〉F〈0.001),其中家系对产脂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0.0051),而区组和单株对产脂量的影响均不显著;所有生长量指标和产脂量指标之间的回归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2)为0.4341~0.5434。Duncan多重比较显示产脂量高、生长量也相对较高的家系为212,202,201和219。在高产脂遗传材料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实际产脂量和生长量指标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生长性状、木材性状和产脂性状是广东湿地松新一轮遗传改良的目标性状。分析湿地松树高、胸径、材积、松脂质量等的表型统计量、遗传力与性状相关性,为制定多性状遗传改良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东省台山市18年生的32个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为材料,收集24 h内胸高处的松脂样品,称质量并调查生长量。利用Asreml统计软件估算性状的遗传力和性状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松脂质量(m)呈正偏态分布,其变异系数高于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达到75.04%。转换后的松脂质量(mt)单株狭义遗传力与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0.216 1和0.600 5。生长性状单株狭义遗传力为0.252 7~0.415 1,家系平均遗传力为0.648 3~0.751 2。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之间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3~0.983, P0.001),三者与木材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但标准误较大;上述性状与松脂质量的遗传相关均不显著。【结论】在广东选择脂、材性状优良的个体,应采用家系选择与家系内单株选择的合并选择方法;在广东现有的湿地松遗传材料中,对生长量、木材密度和松脂质量做同步改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高产脂湿地松选择和相关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总结了江西吉安16a生湿地松子代试验林(含113家系,共1130单株)的产脂研究。于2005年5~10月期间每日采脂,按月称量单株松脂产量,分析了湿地松试验林家系间、家系内单株间松脂产量的变化动态,筛选出了优良家系16个,平均产脂量都在5kg以上,比群体平均值高出28.5%,高产脂单株40株,产脂量达到5.98~7.20kg,增产50%以上;进行了湿地松群体产脂量的遗传学分析,揭示出产脂力是受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湿地松家系产脂遗传力高,h2=0.90,湿地松松脂产量在采脂期内呈抛物线状变化;讨论了气象因子对松脂产量的影响,9月份产量最高,适宜的气温和降水量是松脂高产的保证;分析了产脂与树木生长及形态特征的关系,并讨论了采脂技术,为江西省湿地松产脂量的遗传改良及基地林建设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择高产脂的思茅松优良家系,对8年生的42个思茅松高产脂优良家系的半同胞及1个对照的产脂力、树高、胸径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家系的产脂力均大于对照,较对照产脂力平均提高达32.9%,家系间产脂力存在极显著差异。产脂力的家系遗传力为0.49。初步选择出3个脂材两用型的思茅松优良家系,其产脂力的实际增益平均为70.2%;选择出2个高产脂的优良家系,其产脂力的平均实际遗传增益为108.8%。  相似文献   

7.
对江西省23年生的186株高产脂湿地松和60株普通湿地松松脂成分进行测定比较和各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产脂力与单萜类组分总含量显著正相关(0.287 1),与二萜类组分总含量显著负相关(-0.239 6),与单一组分含量无关。单萜类物质中除a-蒎烯外各组分之间呈正相关。a-蒎烯和β-蒎烯呈极显著负相关(-0.533 0)。海松酸型树脂酸各组分之间呈正相关。枞酸型树脂酸各组分之间呈正相关。单萜类组分含量与二萜类组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0.958 1)。单萜类物质各组分与二萜类物质各组分之间多呈负相关。江西省高产脂湿地松松脂成分较普通湿地松均一(约25种主要成分),松节油含量较普通湿地松高,海松酸型树脂酸含量较普通湿地松低,是可贵的种质资源。高产脂湿地松松脂品质极好,可见,在高产脂的基础上选择高含油率的优良品种并不会降低其松节油品质,通过对高β-蒎烯优良单株的选择可以同时提高双戊烯和月桂烯的含量,但在提高海松酸型树脂酸的含量上并不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松脂中单萜类组分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赣北湿地松子代试验林中随机抽取10个家系40个单株及赣中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各8株,测定每株中单萜类组分:α-蒎烯、β-蒎烯、双戊烯、香叶烯、莰烯的百分含量,从中筛选出β-蒎烯比群体平均值分别高出26%和11%的湿地松优质家系2个。5个组分的遗传力分别在0.58~0.79之间,说明湿地松松脂中单萜类的化学组分受较强遗传因素控制,不同定植点组分平均百分含量大致相同也证明了这一点,选择育种潜力大。研究揭示了湿地松化学组成以α-蒎烯、β-蒎烯为主,两者是相斥关系,平均百分含量相等,遗传力相近;单株试材单萜类化学组分以α-蒎烯为主,还是以β-蒎烯为主,取决于家系遗传特性;湿地松β-蒎烯平均百分含量与马尾松之间差异极显著,湿地松、火炬松中双戊烯平均百分含量与马尾松之间差异显著,马尾松化学组成以α-蒎烯为主,与湿地松、火炬松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高产脂思茅松半同胞子代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选择高产脂的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优良家系,对4、5年生的25个思茅松高产脂优良家系的半同胞及1个对照的产脂力、树高、胸径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家系的产脂力均大于对照,较对照产脂力平均提高达56.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产脂力存在极显著差异。产脂力的家系遗传力为0.62。初步选择出5个高产脂的优良家系,其产脂力的理论遗传增益为70.9%,现实遗传增益为114.3%。表4参13  相似文献   

10.
林华章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28-29,43
对设在福建省大田桃源国有林场的15年生马尾松高产脂初级种子园子代测定林进行生长性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家系遗传力0.5 360~0.5 427,单株遗传力0.1 816~0.2 501。以单株立木材积遗传增益为指标选择出4个马尾松高产脂速生家系和8株优良单株,生长性状选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遗传增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马尾松实生种子园子代半同胞家系16年生林分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材积等生长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半同胞家系林木各生长因子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马尾松林木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具选育潜力。16年生半同胞家系马尾松林分树高、胸径及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843 5,0.740 5及0.750 6。根据性状遗传力的大小,以树高、胸径和材积作为优良马尾松半同胞家系选择指标。采用10%入选率进行选优时,可选出9个优良半同胞家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可达13.37%、25.57%和51.53%。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早期生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马尾松无性系嫁接种子园半同胞8年生子代林为研究对象,在对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材积等生长因子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半同胞家系林木各生长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显示马尾松半同胞家系林木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8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7436、0.6055和0.6500;采用20%的入选率时,筛选出5个优良半同胞家系且入选半同胞家系的材积、树高和胸径遗传增益分别为51.34%、17.45%和22.19%.  相似文献   

13.
以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30年生杂种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中的16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及材性性状,估算其变异系数、相关系数、遗传力及遗传增益,以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的生长与材性性状存在较丰富变异,树高、胸径以及材积变异系数较大,其中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1.77%,纤维素质量分数、半纤维素质量分数、木质素质量分数以及基本密度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78%。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可以进行独立选择。家系间的树高、胸径、材积以及纤维素质量分数差异显著,基本密度、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以及木质素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材积以及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68.4%、49.1%,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综合生长与材性性状筛选出适合做纸桨材的优良家系为日3×兴8、日5×兴8和日11×石51,在20%入选率下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5.0%、6.9%,3个家系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均值分别高于家系平均值13.46%、1.95%。  相似文献   

14.
白桦强化种子园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白桦强化种子园内34个半同胞家系5年生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和材质性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木材密度、纤维宽度、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和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家系选择潜力较大,家系遗传力为0.60~0.97,且以综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家系遗传力最大(0.97).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以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最大...  相似文献   

15.
对大叶栎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冠径比外,树高、胸径、株材积、冠幅和冠高比家系间差异极显著,且家系遗传力都在0.50以上,说明家系间具有良好的选择潜力;大多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有利于对多性状进行综合选择,构建的综合选择指数方程为I=8.9527X1+2.9906X2+2111.6762X3+6.1398X4-9.3236X5;按10%的入选率选出2个优良家系,与家系平均值比较,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冠高比和冠径比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4.18%、23.33%、45.24%、23.25%、6.72%、-0.67%,与对照相比,以上性状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0.55%、28.89%、48.92%、21.97%、5.16%、-3.91%。  相似文献   

16.
对大叶栎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冠径比外,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和冠高比家系间差异极显著,且家系遗传力都在0.50以上,说明家系间具有良好的选择潜力;大多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有利于对多性状进行综合选择,构建的综合选择指数方程为I=8.9527X1+2.9906X2+2111.6762X3+6.1398X4-9.3236X5;按10%的入选率选出2个优良家系,与家系平均值比较,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冠高比和冠径比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4.18%、23.33%、45.24%、23.25%、6.72%、-0.67%,与对照相比,以上性状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0.55%、28.89%、48.92%、21.97%、5.16%、-3.9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产脂力和松脂主要组分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其相关性,为优质、高产脂马尾松良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南宁市林科所20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气质色谱仪对48个马尾松家系松脂组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马尾松产脂力、松脂萜类中α-蒎烯、β-蒎烯、长叶烯、石竹烯,树脂酸中左旋海松酸、山达海松酸、枞酸、去氢枞酸、新枞酸的家系效应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54、0.625、0.697、0.532、0.408、0.344、0.575、0.295、0.477、0.648,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504、0.559、0.624、0.418、0.322、0.269、0.511、0.225、0.378、0.589,受到不同强度的遗传控制;产脂力与松脂萜类及树脂酸主要成分的相关关系不一致,其中产脂力与α-蒎烯、长叶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β-蒎烯、石竹烯则为极显著负相关;萜类组分之间,α-蒎烯与β-蒎烯、石竹烯呈显著负相关;产脂力与海松酸型树脂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枞酸型树脂酸遗传相关性不显著;萜类与树脂酸主要组分呈显著正相关;树脂酸组分之间,海松酸型与枞酸型树脂酸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进行家系产脂力及目标松脂组分选择时,发现家系产脂力的排名与α-蒎烯、枞酸、去氢枞酸的排名顺序较为接近,而β-蒎烯、左旋海松酸排名顺序比较接近。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展开优良家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种子园优良家系生长性状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广西3个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在多个地点进行多年度重复的半同胞子代测定.自1987年以来,总共测定444个家系(不含重复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根据遗传稳定性和材积生长快慢,采用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评选出适合在广西普遍推广的广谱性优良家系64个,局部推广的局部性优良家系48个,需淘汰的家系83个;选择出的最优家系在11年生子代林中,材积生长量比对照大64.71%-94.51%.用子代林数据估算马尾松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树高遗传力为0.306-0.724,胸径为0.174-0.686,单株材积为0.286-0.677.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和选择优质红松种质资源,为种子园升级换代提供材料。  方法  本研究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国家红松良种基地相同优树的30个37年生亲本无性系和35年生生子代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家系各测定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 < 0.01)。无性系或家系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4.19% ~ 25.88%和4.51% ~ 34.33%,无性系各指标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45 ~ 0.74,家系各指标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70 ~ 0.85,家系单株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29 ~ 0.66,属于中高重复力和遗传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家系间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 > 0.47,r > 0.5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家系的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分别达68.50%和73.37%,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对主成分Ⅰ的贡献最大,因此可以作为红松种质资源评价的指标。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无性系和家系进行筛选,以10%为入选率,分别筛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和3个优良家系,入选无性系和家系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3.03% ~ 14.40%。对优良家系内单株进行综合评价选择,筛选出9株优良单株,入选优良单株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6.98% ~ 37.37%。  结论  利用生长性状初选出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可用于红松良种申报,并为红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