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6年4月1—3日,江西省植保植检站邀请各县区市及省级病虫区域测报站的水稻、棉花和柑桔等病虫测报技术人员和省气象局的专家共79人,在南昌市对2006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会商。会商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是由29个省(市、自治区)近400个测报(植保)站参加的庞大的组织网络,承担着几十种重大病虫的监测预测任务。随着测报事业的发展,该网络还将不断地建设壮大。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对该网络的组织、管理及业务联系任务日趋繁重。多年来延用的人工管理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准确率低,已很难适应工作需要。我们开发的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旨在利用计算机储存测报网各类管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处理加工成为更有用、更有意义的新信息,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的建设、管理及日常业务联系提供及时可靠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为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研讨"十三五"时期病虫测报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与推进措施,2016年6月16日,全国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植保(植检、农技)站(局、中心)领导或代表以及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全国农技中心的领导和有关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青海、辽宁、山西、江苏、湖南、山东、河南、广西、新疆等9省(区)的代表们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会议交流了当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6月16~1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全国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研讨会。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植保站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国植保学会有关专家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全国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推进全国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5.
年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站通报了第一批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产品(肥料类)筛选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作物病虫测报50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万才 《世界农业》1999,(10):24-26
中国是世界上开展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30年代,蔡邦华就曾应用气候图法对三化螟和飞蝗的发生分布区域进行了预测。1949年后,我国有关植保专家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开创和发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事业,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一、建立完善了测报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测报工作始终坚持专业性测报和群众测报相结合的方法,在不断加强省、地、县各级专业测报站作为测报体系骨干的基础上,广泛建立群众性的测报组织,发挥群众性测报的作用。1953年即在南方稻区固…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蔬菜病虫防治科技含量,有效控制蔬菜病虫发生,全面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07年,博爱县承担了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排的全国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项目.在全国农技中心及省、市植保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当地县、乡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我站和示范区技术人员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示范区建设情况及示范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湟源县境内特殊的生态环境决定了病虫发生的独特性、复杂性,同时气候变暖等各种因素导致病虫发生情况不断变化。在新形势下,为提高病虫测报可操作性和准确率,本文根据工作实际和需要,将病虫从主要发生地域、主要受害作物、发生频率高低、发生高峰期时间段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梳理,建立湟源县农作物病虫名录,并进行了监测分级和测报依据分析,以供全县病虫测报工作者在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开展有侧重点的病虫监测,全面、准确地作出病虫测报。  相似文献   

9.
在第24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机械交易会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处长邵振润介绍,根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站统计预测分析,2009年全国农药需求总量预计为31.36万吨,比2008年增长5%.  相似文献   

10.
动态信息     
正全国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研讨会在青海西宁召开为进一步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6月16~1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全国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研讨会。会议总结交流了全国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推进全国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中国植保学会、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有关专家围绕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做了大会报告,青海、新疆、山西等省(区、市)大  相似文献   

11.
佳多智能虫情测报灯诱虫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以来,185团病虫测报站作为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一个垦区中心测报站,利用佳多智能虫情测报灯对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监测。智能虫情测报灯不仅诱虫种类多、效果好,而且可准确掌握害虫的发生期,为确定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机、及时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减轻其对农作物的危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10年3月31日,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组织省、市病虫测报专家和省农业气象专家对2010年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分析.预测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疏菜病虫防治科技含量,有效控制蔬菜病虫发生,全面提升疏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07年,博爱县承担了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排的全国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项目。在全国农技中心及省、市植保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当地县、乡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我站和示范区技术人员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示范区建设情况及示范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4年,黑龙江省肇源县测报站承担并圆满地完成了二化螟、玉米螟、黏虫、稻瘟病等20多项省级和国家级测报任务,全年发布农作物病虫预报共11期。通过测报分析,2014年肇源县病虫草鼠害总的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13.20万hm2,发生程度略轻于2013年,病害重于虫害。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4月,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组织省、市病虫测报专家,根据历年病虫发生资料和冬后病虫调查基数,结合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作了预测。一、水稻病虫1.发生预测①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大发生,早稻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中晚稻大发生,发生面积653万公顷次。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其中第1代轻发生,第2、5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技推广》2006,22(9):16-16
本刊讯经农业部批准,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和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大型活动办公室承办,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站联办的第八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肥料双交会”)  相似文献   

17.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为害程度日趋严重。从1968年起,大多数稻区病虫测报站开始把褐稻虱的观察和测报列入工作内容,1973年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测报办法。但由于当时没有摸清褐稻虱远距离迁飞的特性,在测报工作中往往不能作出正确的预报,使防治工作陷于被动。有鉴于此,自1977年起建立了全国联合测报网,互通虫情、苗情和天气情况,全面分析各地虫情发生和变化的规律,以指导各地短期测报和大面积防治;同时比较年度间的发生特点,以促进迁飞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2月15-16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各省(区、市)测报人员和有关专家会商了2016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由于病虫源发生基数较高、冬春季气候和作物种植有利等因素影响,预计2016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年份,全国累计发生面积约55亿亩次。其中,小麦赤霉病、粘虫、水稻"两迁"害虫等流行性和迁飞性病虫害重发风险高于2015年,水稻纹枯病、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为害重,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有偏重发生可能,飞蝗和草地螟总体发生平稳。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3月31日,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组织省、市病虫测报专家和省农业气象专家对2010年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分析。预测如下:1.水稻病虫①螟虫。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一代偏重发生,二、三代中等发生,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既面临机遇,也充满着挑战。为了搞好病虫测报工作,使之在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在病虫测报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在总结过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对今后病虫测报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探讨。一、加强病虫测报工作的一些做法(一)完善测报基点建设为了适应宜阳县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宜阳县"两山加一川"的地理特点,县站根据宜阳县农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