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索适合辽西地区最佳的兔害防治方法,以侧柏、花楸、刺槐等常见树种为研究对象,采取人工隔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保护趋避、生物防治及生态调控等措施进行免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辽西地区最优的兔害防控措施为树干缠绕废旧报纸、树干缠绕螺纹塑管、荆条防治、套笼法,野兔危害率为0.29%~5.0%。  相似文献   

2.
大地封冻百草皆枯时,野兔常出没在田野、村边、路旁等啃咬树干,使树木脱皮枯死,为防止野兔啃树皮,可用生猪油一块,在树干上涂擦3尺高左右,因猪油能发出一般野兔不敢近前的动物油脂味,又可在油迹上粘上一层细土,不仅野兔不会啃  相似文献   

3.
随着阜新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增强,野生动物数量增长加快。其与人争地、争食的矛盾开始凸现,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损害农林作物的事件时有发生。阜蒙县以草兔等野兔啃咬危害经济林面积达2782hm2;野兔啃咬、山鸡刨食危害农作物面积达437.8hm2。初步掌握野兔等野生动物对阜新地区农林作物造成损失的基本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2014~2019年的5年间,在对野兔野兔的分类地位、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生物和生态学特性、危害规律及特点等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就“幼树干基嵌套螺纹塑管防兔啃技术”进行系统研究。重点介绍研究背景、主要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点等,随着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防治兔啃害这个“卡脖子”难题。  相似文献   

5.
野兔对人工幼林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在太谷范村地区实施,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随之而来的野兔泛滥和对当地人工幼林的危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作者通过对山西太谷范村林场的野兔危害进行了实地调查,用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危害的原因及程度,为森林资源的动态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辽西山区造林地普遍存在保存率下降,林分质量低。其原因除了半干旱地区气候恶劣,立地条件差的原因外,病虫害当中的野兔危害较为严重。为此在近年生产中根据野兔的生活习性、危害的特点和不同的树种进行的既保护野生野兔,又控制兔害发生的喷涂多效保护剂,培土,套塑料管,施趋避剂,留茬抚育等综合的防害技术及被害幼树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7.
陕北榆林幼林地野兔危害调查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调查了陕北榆林市幼林地野兔危害情况。榆林市兔害种类主要是草兔(Lepuscapensis),别名蒙古兔、野兔,其对侧伯、山杏、油松、紫穗槐危害较重,对杏树、樟子松、刺槐危害相对较轻,危害症状有3种。同时分析了野兔急剧增加之原因,并对有关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野兔,正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肆无忌惮地蚕食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受保护而又带来麻烦的野兔,防,如何防?治,又如何治?陕甘宁———野兔如此猖獗据新华社2月16日报道:“陕西省野兔危害新造林面积达227.4万亩,幼树被害株率最高达60%,兔害已经成为该省生态建设的一大难题。延安、榆林部分地区每平方公里的野兔已高达58只至120只,远远高出每平方公里26只的可容许水平。陕西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万云认为,该省现有野兔约880万只。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野兔每年将以5倍至8倍的速度增长,其危害只会越来越严重。截至2004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野兔的主要特征以及对襄汾县人工幼林地危害的树种、症状,提出了预防野兔危害应当采取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野兔的危害特点,研究总结了野兔的化学防治方法和人工物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