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组成部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为能源和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为此,对近年来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生物质能源研究开发的发展前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能源问题日趋严峻,清洁能源的利用越发广泛。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逐渐关注。对生物质原料、生物质转化技术以及我国农村生物质能应用研究进行详细综述,提出生物质能应用在我国农村建设中广泛的应用前景。分析表明在我国农村建设中加强生物质能的利用,对缓解能源紧张有着重要作用,同时生物质能利用时产生的污染极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物质粉碎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质能是当前能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生物质利用广度和力度的加大,需要粉碎的生物质越来越多。生物质的破碎是生物质能源利用转化的前提条件,本文概述了我国生物质粉碎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粉碎原理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生质粉碎加工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对策,以推动我国生物质粉碎加工技术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分布与利用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的需求量近30年问翻了两番,各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且产量巨大,为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但是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分布和农林生物质资源总量、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可利用量的统计与实际利用量有较大的差距。为此,通过现有的统计资料,分析探讨了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潜力,为我国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生物质能发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世界第4大能源,具有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双重属性,其发展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对目前生物质能主要研究领域以及国内外生物质能实践发展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战略意义及对策,为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江苏省生物质能开发方案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涉及诸多因素影响。该研究从社会及技术、能源供需、经济和环境四个方面构建适用于江苏省生物质能开发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计算得到各种开发方案的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生物质沼气方案>生物质发电方案>生物质成型燃料方案>生物质气化方案>生物液体燃料方案。最后针对江苏省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生物质能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设备是利用生物质能的重要途径。介绍国内外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设备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我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的发展趋势,从技术研发、人才激励及政策推广方面提出发展战略措施,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能是很好的替代能源,因而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开发利用及相关设备的研制得到许多国家和企业的重视.近几年,我国生物质气化技术开发利用与推广力度较大,特别是家用生物质气化炉涌向农村市场.但现用户对家用生物质气化炉产品褒贬不一,技术推广的难点是燃气热值低、焦油含量高以及使用操作繁杂.因此,发展家用生物质气化炉要正确宣传引导、加强技术培训,特别是要开发产气稳定、燃料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且使用安全可靠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生物质能作为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其在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可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因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为此,重点讨论了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相关问题-气化炉的选取、焦油的处理、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并进行了财务分析,从而得出生物质气化技术是生物质能最有效、最经济和最洁净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我国生物质资源储量巨大但能源化利用率较低,若能有效合理地开发,在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文针对浙江地区生物质资源丰富的现状,以安吉县为例,通过已有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该地区的生物质种类,并在现有的一些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基础之上,提出并分析了该地区生物质资源适用的发电技术及其优缺点,为该地区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会平 《农业工程》2013,3(1):28-30
概述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必然要求,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能源-粮食系统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量化该系统的相互关系,对于合理配置和协调利用水、能源和粮食资源,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能源和粮食生产水足迹模型、竞争指数模型、脱钩理论及锡尔指数等方法,核算分析了四川省2009—2019年能源和粮食生产水足迹及其时空变化特征,以及能源和粮食生产对水的竞争关系,探究了水足迹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和粮食生产水足迹均呈上升趋势。能源生产蓝水足迹年均值为5.45×109m3,占能源生产水足迹的93.76%;粮食生产蓝水足迹年均值为1.06×1010m3,占粮食生产水足迹的26.02%,绿水足迹的贡献率超过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之和,占比53.06%。四川省能源和粮食生产对水的竞争指数呈上升趋势,增幅为42.69%。由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攀西经济区等地区兼顾粮食和水电生产,其竞争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四川省水足迹和地区生产总值的脱钩关系为弱脱钩,处于相对协调发展状态,说明经济发展对用水量的控制状态相对较好;水足迹强度总差异呈扩张趋势,说明四川省用水效率不均衡性逐渐扩大,但研究后期有所下降,发展逐渐趋同。该研究可为四川省水资源调配、能源开发和粮食生产提供建议,也可为该地区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用水效率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我国社会总能耗中,新能源开发能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在新能源开发能耗中,寒区沼气工程加热增温能耗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以寒区沼气工程加热增温节能标准、能耗监测技术导则为依据,在分析研究能耗监测系统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寒区沼气工程加热增温能耗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在生产现场搭建了能耗监测系统的基础平台。该系统能够对寒区沼气工程加热增温的能源利用率和消耗水平进行统计计算,为下一步建立基于寒区沼气工程加热增温节能的能源环境最优控制模型提供基本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我国稻壳生物质能源发电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的稻谷年产量约2亿t,稻壳年产生量为5 000万t。作为一种较好的生物质能源,稻壳的发电技术得到发展和应用。为此,论述了稻壳生物质能源的发电技术及应用,并提出了产业发展规划,旨在推动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城市化及道路交通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和能量利用的日渐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其中由于现存的工程机械具有油耗高、排放差以及效率低等缺点,所以急需找到一种合适的节能减排技术。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策略是一种用于改善传统机械排放性及燃油经济性的有效方法,主要应用于传统汽车方面,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成熟,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策略逐渐用于工程机械领域,本文主要介绍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策略以及分析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策略在工程机械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刘建林 《湖南农机》2011,38(1):52-53
随着智能建筑的增多,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建筑节能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已经成为智能建筑设计中的重点.本文对智能建筑电器节能的综合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区域农村能源的有效供给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系统分析了1992—2017年西南高原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农村生活能源的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呈现先升后降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008年达到最高),至2017年分别较1992年增加了3.64%和65.13%。煤、秸秆和薪材是农村地区主要的能源消费种类。随时间的推进,沼气、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和太阳能消费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商品能源比例由1992年的30.05%增加到2017年的57.60%,体现出能源结构由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向多元化、优质化和商品化方向转变。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分布基本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能源消费结构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地采取商品、非商品能源多能互补的农村能源发展模式,重点推进秸秆、薪材等生物质能及太阳能的高效、清洁化利用,是促进西南高原山区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干燥加工占干燥行业能耗的12%左右,是一项高能耗的过程.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回热热泵、真空带式干燥、旋流床气流膨化、太阳能和热泵组合干燥等四种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新装备,同时还探讨了农产品干燥加工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伴随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能源的不断枯竭,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以及对新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相变储能技术是利用相变材料在其物理相变化过程中从环境吸热(冷)量或向环境释放热(冷)量,从而达到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目的。设计了一款电热高温相变储能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储存介质储存起来,用于温室内的加温使用。该装置可以平衡电网峰谷差,提高用电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用户运行费用,为温室的管理及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对温室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