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胆管结石由于其复杂的病因和病理改变 ,一般处理较为困难 ,术后复发率高。本文对 95例肝胆管结石的肝左外叶作了切除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本组 95例 ,男 36例 ,女 5 9例 ,年龄在 16~ 72岁 ,其中 31~5 0岁者 78例 (占 82 .1% )。 95例中有过 1次以上胆道手术史者24例 ,其中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9例 ,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7例 ,胆囊切除 4例 ,胆肠 Roux- Y吻合 3例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 1例。结石分布 :属左肝管胆总管结石 48例 ,左肝胆管结石 2 1例 ,左右肝管胆总管均…  相似文献   

2.
采用肝内1~3级胆管切开取石,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2例。手术切开胆总管后,采用边夹、边切、边缝、边牵引方法逐渐向上显露和切开肝内1~3级胆管,取净结石,解除肝胆管狭窄,修整肝胆管成一个宽大、平整光滑的肝胆管盆;然后行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并建立一个联合的抗返流装置,术后以胆系及溃疡病症状为内容随诊83例,随诊时间3个月~4年。结果疗效优者44例,良者34例,差者5例,优良率约达94%。92例术后均行胆道引流管造影,发现9例肝内胆管终末支有残石,残石率为9.8%。讨论了不横断胆总管的肝胆管盆Roux-y定向引流术的优越性,认为该术式既能取净结石及解除肝内胆管狭窄,又能抗食糜逆流和可避免术后并发消化性溃疡,因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比较理想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在石首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及荆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0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90~210min,平均时间128min。术中出血10~120mL,平均45mL。住院时间7~14d,平均8.9d出院。其中223例患者胆总管留置T管,85例患者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85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患者,76例患者在术后5d内拔除腹腔引流管,9例患者腹腔引流管留置超过7d。术后出现胆漏15例,均经引流治愈。1例因胆漏,腹腔引流时间为22d。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留置T管患者术后8周返院行胆道镜检查,其中有5例再次取出胆总管残余结石。85例一期缝合患者随访期间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安全可靠,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2岁,因复合性胃溃疡反复发作并穿孔2h急诊入院。经保守治疗,效果满意。1个月后做胃镜检查示:复合性胃溃疡。肝胆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手术行胃大部分切除Roux-Y型吻合术。探查肝脏下面无胆囊,胆囊床位置无手术疤痕,格利森氏系统结构清楚,胆总管轻度扩张。行胆总管探查左右肝管及十二指肠乳头部通畅,无结石,盐水冲洗后置“T”型引流。考虑胆囊异位。术后进一步检查,“T”型管胆道造影未见胆囊充盈,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与十二指肠乳头部通畅转上级医院两次复查肝胆B超示:无胆囊。病人既往无手术史,无胆囊炎病史。故诊断为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5月~2005年1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183例病人中,术后发生胆总管残留结石15例(0.24%)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结石的发生率为0.24%,近期有过急性发作、胆囊多发小结石病人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强调术前加强ERCP或MRCP检查是避免术后残留结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58例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在普外科极为常见,患者多有病史长、年龄大等特点。其外科处理方法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手术治疗分为开腹胆囊切除术(O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我科2005年7月至2009年2月手术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58例,其中行OC59例,LC99例,现将其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资料OC组59例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32~72岁,平均55岁,病程4~25年,平均15年。急诊手术26例,择期手术33例,2例有短暂黄疸病史。52例患者伴有胆囊结石,磁样胆囊1例,胆囊茎结石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2例,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结石嵌顿引发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者6例,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6例。有上腹部手术史者2例,术前B超、胆道造影检查提示:胆囊明显缩小,囊壁增厚,囊内结石多为充满型,胆总管增粗或正常,慢性萎缩性胆囊炎。LC组99例中男57例,女42例,年龄34~78岁,平均58岁,病程3~27年,平均18年。急诊手术35例,择期手术64例,1例有黄疸病史5d。81例患者伴有胆囊结石,磁样胆囊2例,胆囊横结肠瘘1例。术前B超、CT检查提示:胆囊明显缩小,囊壁增厚,囊内结石多为充满型,胆总管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B超显像结果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tecomy,下简称LC)难易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3例病人胆囊B超显像结果(包括胆囊大小、囊壁厚度、结石大小、周围组织粘连度)与LC术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LC成功109例,2例人工气腹失败,1例因胆囊高度水肿,1例因胆囊萎缩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中转开腹.LC术中胆囊破溃36例,LC术所用时间最长4小时40分,最短44分钟.结论①LC的难易度与胆囊周围组织粘连程度有关;②胆囊内结石大小与多少对LC的影响不大;③胆囊壁<6mm且胆囊大小基本正常,LC易行,胆囊壁>6mm时,则难度明显增加;④胆囊纵径>70mm者,LC中胆囊易破溃,从而增加手术难度,建议术中常规胆汁吸出适当减压后再行切除;⑤胆囊萎缩伴结石者不宜行LC.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电视腹腔镜胆羹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4 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胆囊动脉、胆囊颈丝线结扎、顺式或逆式游离胆囊或顺逆结合游离胆囊、胆囊颈套扎等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4 7例患者中无并发症4 1例,平均住院日(6 .2土1.0 ) d。出血2例,保守治疗6~9d治愈;胆漏4例,其中3例经保守治疗9~15 d治愈,另1例行剖腹胆囊管引流,16 d治愈。结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应用得当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减少剖腹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对合并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急性胆囊炎患者,更适合腹腔镜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副肝管的发现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中及手术后发现的副肝管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7例,术后发现2例。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1例。术中中转开腹2例,术后再次开腹1例。9例病人中无1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重视Calot三角区域的解剖,一定要辨清三胆关系。从胆囊床剥离胆囊时注意观察有无副肝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管支架置入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胆管支架置入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均症状消失,3个月后结石完全消失5例,结石明显减少17例,仅1例患者需行胆肠吻合术。结论:胆管支架置入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能促进结石减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4例行非手术治疗,死亡1例(7.1%),并发假性囊肿3例(21%)、应激性溃疡3例(21%);15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1例(6.7%),术后并发假性囊肿4例(27%)、应激性溃疡5例(33%)、胰瘘2例(13%)、肠瘘1例(6.7%)、腹腔内出血1例(6.7%)、腹膜后残余感染5例(33%).手术方式主要采用腹腔及小网膜囊冲洗引流或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辅之以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胃造瘘及空肠造瘘,而非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常规基础治疗 营养支持 中药内服外敷.结论:①SAP应首先以加强重症监护和重要器官功能保护,不强调早期手术,如果24 h后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可考虑行简单的腹腔及小网膜囊冲洗引流术,视情况附加胆总管引流及胃空肠造瘘;②如果早期合并胆道下端结石梗阻或后期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则主张积极手术,以解除胆道梗阻和清除感染坏死组织,但清创应适可而止,以防术中大出血和术后肠瘘;③尽早改善肠功能对改善SAP局部症状和体征及保护重要器官功能有重要意义,中药在恢复肠功能有独到之处,应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肝内1~3级胆管切开取石,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2例。术后以胆系及溃疡病症状为内容随诊83例,随诊时间3个月~4年。结果疗效优者44例,良者34例,差者5例,优良率  相似文献   

13.
胃乏力症是因胃肠动力紊乱导致的胃排空延迟症侯群,多发生于腹部外科手术后,表现为胃肠功能恢复开始流质饮食后再出现胃潴留症状。由于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故需仔细观察及时提供诊断依据。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术后胃乏力症病人12例,均经保守治疗恢复了胃肠功能,现将预后因素分析与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病例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61(±11·47岁)。手术种类为:胃窦癌根治,毕Ⅱ式吻合术后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例;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2例;门脉高压症行门静脉高压结扎 断流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MS)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29例经手术证实的M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6例(6/29),其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确诊5例.B超确诊1例。行单纯胆囊切除15例,胆囊切除 瘘口直接缝合 置T管引流5例,胆囊切除 胆囊瓣修补 置T管引流4例,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2例出现胆漏.腹腔引流1~3周治愈。1例术后提前拔T管,发生胆管狭窄。无死亡病例。结论:B超结合ERCP、PTC、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提高MS的术前确诊率,根据胆管病理损伤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总管穿孔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提高胆总管穿孔的术前诊断率.方法:采用带蒂管状大网膜外翻堵塞修补穿孔胆总管,经T管和腹腔引流管作负压吸引,配合全身治疗.结果:本组12例中,例采用带蒂管状大网膜修补,均获痊愈,另2例因穿孔小,第1次仅作单纯缝合,术后均发生胆瘘,再次手术后,该2例分别死于肾功能衰竭和中毒性休克.结论:大网膜血液循环丰富,具有很强的吸收、修复、再生抗感染能力,取材方便,是修补胆总管穿孔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不放置“T”管的可行性。方法:胆道结石患者135例分为两组:(1)放置“T”管组(n=70),按传统方法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放置“T”形管;(2)不放置“T”管组(n=65),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不放置“T”管。结果:不放置“T”形管组的住院时间平均为(8.0±2.0)d,而放置“T”管组为(18.0±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放置“T”管的患者避免了因“T”形管引起的胆瘘并发胆汁。结论:在正确掌握患者适应证的前提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以不放置“T”形管为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胆肠Roux-en-y吻合术的操作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出现胆道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外,其余10例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4年疗效良好率达90%。结论:手术的操作要领主要在于合适的空肠桥襻的长度、宽阔的吻合口、合适的张力及良好的血液供应,空空肠吻合呈真正的y形态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囊缺如的术前超声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我科诊治的9例先天性胆囊缺如患者,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该疾病的术前超声诊断方法和误诊原因。结果:1例患者超声显像误诊为填满型胆囊结石,术中探查未见胆囊;7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胆囊缺如;1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胆囊缺如并胆总管结石,术中证实为先天性胆囊缺如。结论:在胆囊模糊不清时,应考虑到胆囊先天性缺如的可能,可进行进一步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19.
胃大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主要手术方法,术后发生内疝并不多见。但一旦内疝形成后果严重,且易被忽略而延误诊治。我院自1985~1992年共施行国大切除术1882例,术后发生早期输出段内如11例(占0.4%),为引起对本病的重视,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级资料:本组男10例,女1例,年龄36~59岁.平均年龄45.8岁,均为慢性十二指肠球都渍疡、溃疡病合并穿孔和溃疡病合并出血者。1.2手术方法:采用毕罗氏匾式(结肠前)胃空肠吻合者1862例,华罗互式(结肠后)胃肠吻合者17例,胃十H指肠吻合宕3例。胃肠吻合采用近端…  相似文献   

20.
曲马多、吗啡用于硬膜外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是观察曲马多与吗啡用于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的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ASA ~ 级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上腹部手术患者 70例 ,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70例中男 4 0例 ,女 3 0例 ;年龄 (64.2 1± 3 .5 1)岁 ,体重无明显差别 ,全部患者留置尿管。术中常规分次给予 IU氟 -芬合剂作为麻醉辅助用药。1.2 方法全部病例按进入观察顺序分组 ,奇数者使用曲马多 ,偶数者使用吗啡 ,每组各为 3 5例 ,术后均保留硬膜外导管 ,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