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剑桥植物育种研究所最近的试验结果表明,与豆类混种的冬小麦在整个生长季节都保持深绿色,而没有混种的冬小麦在花期后便很快变黄。该所的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因为豆类在小麦整个生长期,特别是成熟期为其缓慢而持续地提供了所需的氮素,从而提高了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英国剑桥植物育种研究所的两位细胞生物学家迈克尔·班内特和约翰·H·哈里逊通过研究发现: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不是随机排列的,而是以一种相当精致的三维结构方式排列。他们将一些细胞制成切片,并给每张片子拍照以观察染色体的位置以及各种遗传物质,然后利用这些  相似文献   

3.
在英国剑桥科学公园里的15个生物技术公司中,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的有3个,农业遗传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1983年,为适应加强农业生物技术开发的需要,该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由英国技术集团、ADVENT风险投资公司、ULTRAMAR石油公司等单位和政府投资1750万英镑而建立,政府占有其22%的股份。政府允许该公司对农业食品研究委员会所属的6个研究所、1800多位科学家、每年投资980万英镑经费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日本农作物辐射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日本原子能产业会议的邀请,作者于1981年11月参加了日本第十五届放射性同位素会议,1982年10月又赴日进行植物辐射育种考察进修,先后访问了国立遗传研究所、农业技术研究所及其辐射育种场,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农学部、东京农业大学、东京都立同位素综合研究所等十多个单位。并与贺田、藤井太郎、山口彦之、山本三夫、山县弘忠、山下淳、鹈饲保雄、久木村久等多年从事辐射遗传育种研究的教授专家进行了座谈。现将日本植物辐射遗传育种的情况简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英国植物育种研究所是世界上久负盛誉的育种所,隶属于著名学府剑桥大学。自1912年建所以来,该所迄今已有76年的历史。 该所的第一任所长是著名的小麦育种家比芬(Biffen),他因在当时(1910年)用孟德尔定律培育出Little Joss小麦新品种而闻名于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12年  相似文献   

6.
位于剑桥的英国国家农业植物研究所用远古小麦与一万年前出现在中东的野生近缘种杂交重新获得了原始的稀有种,并将由此得到的一个“合成”小麦与英国当代小麦品种杂交,为高产、耐旱、抗病小麦的培育提供了新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7.
一、太阳辐照与小麦干物质产量 英国剑桥植物育种研究所著名学者R.B.Austin根据Monteith(1977)提出的方法进行估算,假定每同化一克分子碳素,需要18个有效光合辐照光量子。假设全年阴天,且光合作用不受夏天干旱或冬天低温的限制,一季最高产量可达39吨/公顷。但已有记载的最高干物质产量,远远不如预期的干物质能量及全年有效光合辐照量。目前,最高子粒干物质产量约为10吨/公顷。其收获指数  相似文献   

8.
<正>位于剑桥的英国国家农业植物研究所用远古小麦与一万年前出现在中东的野生近缘种杂交重新获得了原始的稀有种,并将由此得到的一个"合成"小麦与英国当代小麦品种杂交,为高产、耐旱、抗病小麦的培育提供了新的育种材料。英国国家农业植物研究所CEO Tina Barsby博士说:"迄今为止,原始古代杂交种为今天的所有当代小麦品种提供了遗传基础。近些年,小麦的驯化增加了产量,但是最近这种增产有所减缓,影响到未来粮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抗逆生理与分子遗传实验室主要开展作物抗逆(旱、涝、盐、碱、病害)生理生化与分子标记辅助遗传育种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省级21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项16项。系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现有研究员3人,副研2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2名。李广敏教授任实验室主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抗逆生理与分子遗传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辽宁农业科学》2010,(2):61-62
一、基本情况 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辽河生态育种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春小麦(2n=6X=42)为母本,苏联球茎大麦(2n=4X=28)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授粉24小时后,在已授粉母本的柱头上滴赤霉酸(GA3),刺激幼胚生长,以中国春单体5B为母本的,可以获得少量结实的杂交种子;而以中国春为母本的,则必须结合离体培养杂种幼胚,才能获得中国春小麦与球茎大麦属间杂种,杂种植株的形态表现为中间型,其染色体数在24—30之间,自花不育。我们的试验结果与英国剑桥植物育种研究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谷子RFLP研究及基因组DNA文库的建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简称RELP)研究,是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对物种进化、遗传、育种以及品种鉴别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十多年来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RFLP连锁图的构建是上述多种研究的基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与英国剑桥实验室合作,其第一个目标就是利用品种间杂交后代构建谷子的RFLP连锁图。本文是用三个不同  相似文献   

13.
王子胜,男,1965年9月出生于建平县,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分配到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1998年赴日本北海道带广市研修学习,副主任,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农艺师。2001年7月调入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站长,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辽河生态育种试验站站长,辽宁省棉花  相似文献   

14.
全苏植物研究所卡拉卡林试验站有一座不平常的温室,面积为5,000平方米,顶盖是玻璃铺的,里面形成热带小气候,种植着从拉丁美洲、南亚和澳大利亚引进的野生木棉。经过几年,小木棉树已长成8米高的木棉树。再过一两年,该试验站工作人员将把木棉苗和木棉籽交给国内一些研究所和育种站,供他们培育能使用机械采摘的高产新棉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地处知名橘乡台州黄岩,创建于1936年,是全国第一个建立的柑橘专业研究机构,2007年成为农业部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华东试验站。所占地400多亩,三个分站有试验果园近300亩。收集保存宽皮柑橘及其近缘植物种质资源250个品种(品系)。全所现有员工87人,其中中高级科研人员28名,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博士2人,硕士18人。有4名科技人员入选省“151人才工程”,5名入选台州市“211人才工程”,2名入选院奔腾人才培养,聘请3名国内知名柑橘专家为客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油菜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栽培面积大体稳定在 20万 hm2左右,约占世界油菜总面积的1%左右,占欧洲油菜总面积的12%左右。总产10多万t,单产750kg/hm2左右。油菜育种工作一直在进行,1932年建所以来共育成油菜品种300多个,包括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的冬油菜和春油菜品种。育种机构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油料作物研究所及下属的各试验站。俄罗斯油料作物研究所直属于俄罗斯农业科学院,位于该国南部库班草原的克拉斯诺达尔,下设有顿河试验站、西伯利亚试验站、阿尔玛维尔试验站、波兹列申试验站、阿列克塞…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由1名首席专家、7名岗位专家(杂交稻育种岗位、常规稻育种岗位、栽培与土肥岗位、制种与繁殖岗位、病虫害防控岗位、农机岗位、产后处理岗位)和5个试验工作站(湘东试验站、湘南试验站、湘西试验站、湘北试验站、湘中试验站)组成,紧紧围绕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总目标,开展优质稻和专用稻新品种选育与绿色高效、保优稳产栽培及产业化开发新技  相似文献   

18.
<正>王子胜,男,1965年出生于辽宁省建平县,198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2000年破格晋升研究员,2003年担任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党委成员工作至今。在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兼任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辽河生态育种试验站站长,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19.
1961年 ,根据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英国制定了《植物品种与种子法》 ,用以规范本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 ,于1964年颁布施实。并于1968年8月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简称UPOV) ,是促使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生效的5个签字国之一。随着该公约的修改 ,英国又先后于1983年和1997年颁布了《植物品种法》。一、英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植物新品种保护在英国及欧洲又称为 :“植物育种者权利”(PlantBreeder sRight,简称PBR)。英国现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是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20.
<正>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原天津市黄瓜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以黄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与开发机构,自1985年5月建所始即实行经济自立。我所现有职工42名,其中科技人员30名,有院士1名、博士2名、硕士11名;研究员5名、副高级以上职称20名;为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梯队。设立黄瓜育种研究室、生物技术研究室、良种繁育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