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张弓  吉守祥  叶菊  毛继祖  林鹏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30-11130,11268
[目的]优选并确定正己烷提取河湟红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河湟红花籽油出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4个因素进行估选研究。[结果]对河湟红花籽油得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C)〉提取温度(A)〉液料比(D)〉提取时间(B)。以B因素为误差项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籽油得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综合河湟红花籽油得率及实际情况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为ABCD,即提取温度65℃,每次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液料比3∶1。  相似文献   

2.
正交方法研究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葡萄籽油的提取提供依据。[方法]以干燥葡萄籽粉为原料,选择石油醚、乙醚、丙酮、甲醇、氯仿、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筛选最佳提取剂。以石油醚为提取剂,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3个因素(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水平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石油醚对葡萄籽油的提取率最高,可达20%左右。丙酮浸提效果最差。随着料液比升高,油脂提取率增加,但当料液比大于1∶8时,油脂提取率增加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出油率呈上升趋势,在75~85℃范围内显著增加,在85℃以上变化不大。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结论]葡萄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石油醚为提取剂,85℃提取3.5 h,料液比为1∶8。  相似文献   

3.
缪天琳  张跃华  李文龙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41-12842,12845
[目的]优选小花琉璃草的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小花琉璃草主茎粉末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小花琉璃草多糖,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4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k(3^4)正交试验确定小花琉璃草多糖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用苯酚一硫酸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提取次数对小花琉璃草多糖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2.28%。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市售光皮木瓜中的木瓜籽为试材,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木瓜籽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的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提取时间为9 h,最佳液料比为8∶1,最佳提取温度为45℃。在此基础进行的正交试验表明,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9 h、液料比7∶1、提取温度为48℃,在此条件下,木瓜籽的出油率为28.77%。[结论]该研究为木瓜的综合利用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水回流法提取河湟红花籽粕5-羟色胺衍生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水回流法提取河湟红花粉粕中5-羟色胺衍生物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提取方案。[结果]影响蒸馏水回流法提取河湟红花籽粕中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对5-羟色胺衍生物提取率具有明显影响;最佳提取方案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提取的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为0.66%。[结论]优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为河湟红花籽粕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唐迪  张敏  赵婷  仰榴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654-2655,2658
[目的]研究葛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浸提温度、液料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对葛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90℃、液料比(V/W)15∶1、浸提3 h、浸提2次;在最佳条件下,葛根多糖得率为13.95%。[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葛根多糖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南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溶剂的单次料液比、单次提取时间、初始提取温度、提取次数4因素进行优化考察,HPLC法测定4种重楼皂苷含量并作为考察指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单次料液比为15倍的甲醇,每次提取20 min,初始提取温度为40℃,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合理、可行、重复性好、稳定可靠,可用于南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法优选杜梨果实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杜梨果实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液料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影响杜梨果实总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温度,其次是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60倍50 ;乙醇在80 ℃下水浴提取4次,每次3.5 h,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0.377 5;.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山核桃果皮醌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新鲜山核桃果皮为原料,采用不同溶剂萃取其中的总醌,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溶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等对醌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醌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70%乙醇,最佳提取时间为3 h,最佳提取温度为70℃,最佳料液比为1∶15(g/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山核桃果皮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此条件下,总醌得率达0.84%。[结论]该研究优化了山核桃果皮醌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以甘薯为原料,研究甘薯多糖超声波辅助热浸提的一种最佳工艺。[方法]研究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单因素对甘薯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热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波辅助热浸提甘薯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20,连续提取3次,提取率可达32.95%。浸提温度对甘薯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极显著,超声提时间和料液比影响显著,提取次数对甘薯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甘薯多糖的方法,不但提高多糖的得率,而且节约时间,本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可作为甘薯进一步开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桔皮色素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少娟  吴建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34-3936
[目的]探讨超声波提取桔皮色素的适宜条件。[方法]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波提取桔皮色素的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与传统热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选择95%乙醇作为浸提剂。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提取时间的延长、料液比的增加和提取次数的增多,桔皮色素的提取量呈增加趋势,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溶剂95%乙醇,料液比1∶6,提取温度50℃,提取3次,每次提取15min,此条件下提取的桔皮色素的吸光度明显大于热回流提取的色素的吸光度。[结论]该研究为桔皮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产杏仁中杏仁油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杏品种杏仁油提取率,为新疆杏仁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杏仁油的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新疆主栽杏及产量较大的小白杏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得出杏仁油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溶剂为石油醚、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温度25℃、提取功率250 W、料液比为1∶6、提取次数为1次.[结论]最佳试验提取条件下甜仁红杏、小白杏、大红杏、大果胡、树上干、早熟黑叶杏和阿克玉里克杏仁油提取率分别为80.97;、78.02;、76.54;、75.27;、72.87;、72.13;和71.11;.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具有节省时间、环保节能、提取效率高和控制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白明  李连珍  王亚宁  王宪龄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761-7762,7767
[目的]优化闪式提取器提取罗布麻叶中总黄酮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罗布麻叶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结果]闪式提取法提取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50(W/V,g/ml,下同),提取时间50 s,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最高提取率为4.24%。验证性试验用最佳工艺条件提取5次,RSD为1.07%。[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闪式提取高效、快速,不破坏成分,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鹰  刘锐浜  于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96-16998
[目的]利用超声辅助有机溶剂法研究山毛豆种子油提取工艺,以提高山毛豆种子油得率。[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声辅助法提取山毛豆种子油的工艺方法,探讨了不同提取剂、液料比、超声处理温度、超声处理时间对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超声辅助提取山毛豆种子油的最佳条件为:以石油醚作为提取剂,液料比13 ml/g,超声处理温度60℃,超声处理时间15.5 min,该条件下提油率为8.64%。[结论]超声辅助提取法与常规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得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密花香薷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药材粒度、超声时间、料液比、浸泡时间4因素3水平对密花香薷精油得率的影响。[结果]密花香薷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粒度50目,超声时间12min,浸泡时间6 h,料液比1∶16 g/ml。在该工艺条件下,精油的平均得率为0.407%。[结论]优选的密花香薷精油提取工艺得率较高,条件合理,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6.
赖红芳  吴志鸿  邓晰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51-15253
[目的]研究半仿生法提取了哥王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温度(A)、提取时间(B)、料液比(C)、乙醇体积分数(D)4个因素对提取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半仿生法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是浓度70%乙醇、料液比1∶14(g∶ml)、回流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70∶35∶35(min)提取3次。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4.73%。[结论]半仿生提取法适合提取了哥王中的总黄酮。  相似文献   

17.
周吴萍  何莲莲  容元平  梁丹  黄尘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94-18794,18799
[目的]优化降香挥发油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药材粒度对挥发油收率的影响。[结果]优化的降香挥发油提取工艺为:用药材细粉加8倍量的水,提取7 h。[结论]该试验得出的提取条件下,降香挥发油提取率高、稳定性好,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防风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防风的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实验,研究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对防风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及提取防风挥发油的最佳工艺。[结果]在防风挥发油的提取过程中,浸泡时间是影响防风挥发油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提取时间,最后是加水量。正交实验表明,防风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8 h、浸泡时间2 h、加水量700 ml,在此工艺条件下,防风挥发油的平均提取率为0.25%。用DPPH法对挥发油自由基进行清除率测定,获得清除率为45%。[结论]防风挥发油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诸葛菜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徐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28-9129
[目的]研究诸葛菜叶蛋白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新鲜诸葛菜为原料,采用氯化钠提取液提取诸葛菜叶蛋白,通过单因素条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液质量分数研究诸葛菜叶蛋白的提取率。再经过正交试验。[结果]诸葛菜叶蛋白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5,浸提温度为40℃,浸提时间为10min,浸提液质量分数为15%。[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诸葛菜这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师仲  杜莹  廖莉玲  卫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55-15658
[目的]研究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出提取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0(W/V,g/ml,下同),温度8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头花蓼总黄酮的得率为8.304%,纯度为52.10%。[结论]试验优选的花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