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在饲养中蜂意蜂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定地饲养以养中蜂为好。意蜂易患蜂螨及腐臭病。特别是蜂螨较为严重,二者都很难彻底根治。中蜂抗病力强,不易患病,蜂螨也很少发生。意蜂要加入巢础。否则就造不出较好的工蜂巢  相似文献   

2.
旧法饲养中蜂在山区还普遍存在,即使改用活框饲养的,因技术落后,效益也差,发展甚慢,一旦疫病来临就遭毁灭性打击。新法饲养因有先进的技术,再辅以有效的药物防病就大有可为。 我养意蜂多年,因年岁大,1999年秋天返乡定居。经调查考虑后,决定重新饲养中蜂。因为这是我轻车熟路的事业(我1980年以前养中蜂,改革开放后出省养意蜂)。……  相似文献   

3.
蜂友建议     
我饲养中蜂,并开了个小蜂具店。近几年来,特别是现今,我省饲养的中蜂群近80 %都染上了中蜂囊状幼虫病。但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治疗,经杂志介绍,除药物外,还可以扣王断子。但到目前为止,我不知是否有一家蜂具厂生产中蜂王笼,所以特借杂志一角建议哪个厂家生产优质的中蜂王笼和中蜂隔王板。因为南方饲养中蜂比较多。因饲养中蜂的蜂箱规格不一,我建议可生产组合式中蜂隔王板,即4个小板,可任意组合;另外,不知哪儿有中蜂雄蜂捕杀器?蜂友建议!广西灵山县城畔街11号535400@张宗其  相似文献   

4.
甘筱中 《蜜蜂杂志》2001,(12):16-16
中蜂是大自然赋予中国人的 1块瑰丽的国宝。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使一些初养中蜂或根本未养中蜂的人对中蜂产生误解。笔者养中蜂多年 ,中蜂年年为笔者送益 ,在这里笔者要为中蜂说几句公道话。1 中蜂不仅适应山区饲养 ,更适应平原丘陵地区饲养笔者与一外省蜂友谈蜂 ,他问我养的什么蜂种 ,我回答是 :以中蜂为主、意蜂为辅 ,中意蜂同场饲养。他很认真地对我说 :“养中蜂要搬到山上饲养 ,平地养不得 !”笔者听后觉得这位蜂友对中蜂的认识处于误区之中。笔者业余养中蜂 30多年 ,由于工作调动搬家 5次 ,每次住地都是在平原、丘陵地区 ,所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正一、再谈中蜂密集饲养法经过几十年中蜂活框饲养推广,一些蜂场至今连蜂脾相称都做不到。因此,笔者提出中蜂密集饲养法的概念。有关文章发表以后,有个别读者提出疑问,中蜂密集饲养后,是否浪费"蜂力",我对他们所谈"蜂力"的含义不太清楚,猜想可能指蜂群哺育力。首先,中蜂密集饲养法(指脾上蜂数多,蜂数密集)符合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养蜂多年的老师傅都知道,凡是在传统蜂箱中  相似文献   

6.
卢源甫 《中国蜂业》2006,57(2):19-19
我饲养意蜂30群,中蜂40余群,定地加小转地饲养。相比之下还是中蜂好,中蜂节省饲料,省人工,成本低,适宜于广大业余养蜂爱好者饲养。  相似文献   

7.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7,58(11):28-28
《中国蜂业》2006年第2期刊登王德朝《中西蜂同场饲养的利弊》一文,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赞成中西蜂同场的饲养方式。据我调查,不少中小蜂场均是以西蜂为主中蜂为副的饲养模式。除王德朝所讲的有利方面以外,本人综合蜂友意见增补几点有利的方面,海南人特别是华侨和港澳同胞对中蜂很有好感,他们把中蜂称为"神蜂",神蜂之蜜是采集百  相似文献   

8.
方俊海 《中国蜂业》2002,53(5):21-21
众所周知 ,中蜂蜂王产卵量不如意蜂蜂王。单王群中蜂在短期内很难养成强群。如果双王同箱饲养 ,会加快繁殖 ,但会给管理带来许多不便 ,我从自己饲养的 1群中蜂自然交替群 (即母女同巢 )得到启发 ,发现母女同巢群与单王群在饲养管理上有差别 ,于是利用蜂群自然交替的生物学特性 ,近几年来 ,我饲养的蜂群都是母女同巢群。现将我饲养母女同巢群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与蜂友们共同探讨。  一、母女同巢群的优势首先 ,母女同巢群有两只产卵王 ,容易在相对较短时间内繁殖成壮群 ,并且母女同巢群由于巢内卵虫多 ,所需饲料多 ,哺育蜂负担重 ,工蜂工…  相似文献   

9.
正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经过反复思考,我花费了一些时间,终于将自己的养蜂经历与体会写成稿件,现寄来供你们和感兴趣的蜂友们参考指导。之所以能下决心动笔写作,是因为我用你们的理论,即《中蜂饲养原理(第二版)》,指明了自己中蜂饲养的方向。我曾经按照其他养蜂书上的说法,长期套用意蜂饲养方法于中蜂。结果是越喂越打架,越喂越飞逃。无可奈何之后,只好不喂,任其自产自灭。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5,(11):39-40
<正>中蜂活框饲养在养蜂书籍上称为科学养中蜂,相对中国传统的中蜂土法饲养,也就成了落后的养蜂方式。本人以活框、传统两种方式饲养中蜂多年,总结对比,发现各有所长。我把活框养蜂的技术注入到中蜂土法饲养的管理中,经反复实验,给传统中蜂饲养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在此,我把自己的经验,作为对中蜂传统饲养的入门知识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喜爱中蜂传统饲养的人们有所帮助。传统养蜂的好处是蜂具简便,蜂种易得,投资少,  相似文献   

11.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优良蜂种,具有抗病、抗螨,易于定地饲养等优点;特别是对山区气候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利用山区大宗蜜源及零星蜜源上有着西蜂无法比拟的优势。笔者60年代曾专业饲养中蜂,70年代虽转养意蜂,但对中蜂一直抱有一份真挚的感情,至今仍保留了12箱。现将我多年的体会写出供养中蜂的同志们参考。1中蜂蜂箱的准备笔者曾使用过10框、14框、高窄式、从化式等蜂箱饲养中蜂,感觉到高窄式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产蜜量也不高;10框和14框箱适于饲养强群,产蜜量较高;从化式箱也不错,特别适宜于中小群的繁殖。目前推广…  相似文献   

12.
晋华贵 《蜜蜂杂志》2009,(11):30-31
读了《蜜蜂杂志》2008年第9期刊登74岁方耀斗老先生的《就尤洪坤蜂友的中蜂饲养试验谈用组合蜂箱养中蜂的使用实用价值》,第11期尤洪坤蜂友的《欢呼!中蜂组合蜂箱》二文后,我为之兴奋,为之高兴。我认为,这是2篇好文章。好在提出了一套中蜂活框饲养管理的新思维、新理念与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卢源甫 《中国蜂业》2006,57(9):21-21
中囊病是由过滤性病毒引起的,易传播、易复发,感染性极强。近年来我饲养的中蜂总是有起有落,持续了六年。但是我并没有灰心,坚持对蜂具消毒,更换药物,更换蜂种,对病蜂进行隔离治疗。从中摸索出中囊病防病胜于治疗,去年开始几十群中蜂已经复壮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1,62(9)
首先肯定地说,中蜂使用活框饲养是成功的,无论是产蜜量提高许多,还是在蜂群增殖及管理方面都比传统饲养法得心应手。但是,由于活框饲养中蜂的技术普及不够,在我地乃至全国活框饲养中蜂的数量远远少于活框饲养的意蜂。其实只要认真观察自然中蜂巢穴,再结合活框蜂箱巢穴特点,尽量接近前者的条件,活框饲养中蜂的技术并不难。  相似文献   

15.
多数用活框饲养中蜂的蜂友都有一个同感,认为中蜂发展、增殖缓慢,蜂群数年年总是在10~20箱之间徘徊,久久不能上规模.有的蜂友弃中蜂改养意蜂,有的弃蜂改行.笔者饲养中蜂20多年,曾有过灰心丧气、弃蜂改行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安下心来养蜂.  相似文献   

16.
郭成志 《蜜蜂杂志》2007,27(1):28-28
多数用活框饲养中蜂的蜂友都有一个同感,认为中蜂发展、增殖缓慢,蜂群数年年总是在10~20箱之间徘徊,久久不能上规模.有的蜂友弃中蜂改养意蜂,有的弃蜂改行.笔者饲养中蜂20多年,曾有过灰心丧气、弃蜂改行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安下心来养蜂.  相似文献   

17.
中意蜂互盗是难同场饲养的关键问题。我认为:中蜂盗意蜂,盗不了;意蜂盗中蜂,不得了。即中蜂虽爱作盗,但因个体小,却盗不了意蜂,而意蜂一旦盗中蜂则可造成中蜂群毁灭。因此我保持意蜂全年不缺糖,并将中蜂巢门用铁皮条压低,缺糖时只容中蜂通过,意蜂个体大无法进入...  相似文献   

18.
正本人老家在山东省青州市的郊区,属平原地区。我养西蜂多年,对于中蜂的饲养还是第一次。2016年去湖北购买西蜂时单独又买回了二十多箱中蜂,开始中西蜂同时饲养。本人在这里只说中蜂的饲养状况。买回的中蜂放在老家没动,定地饲养。我买的中蜂群势弱,好的群4脾蜂,但大多都是2脾蜂,买回来的时候是4月10日。2016年我地的洋槐是4月15日开花,25日结束,前后10 d。泡桐结束5月10日  相似文献   

19.
正我对中蜂既感神秘,又有畏惧。因神秘,老想走进它们的世界,探究那未知的东西。妻子说我"久慕成痴",同事称我"蜂我两忘"。现将个人饲养上饶中蜂所察所悟写成文字,以求技术上与蜂友共同进步。一、饲养中蜂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1.避免飞逃  相似文献   

20.
何传学 《蜜蜂杂志》1997,(10):18-18
中蜂过箱之我见●何传学中蜂的新法饲养可以提高蜂群的产量和质量,过好箱是饲养中蜂获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现将我中蜂过箱的关键技术措施提供给广大蜂友参考:一、中蜂过箱最佳期的选择一般来说,中蜂一年四季都可以过箱。从蜂群的内部结构而言应掌握在断子期为宜,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