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驴,马卵泡发育及黄体形成的超声显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实时B型超声显像法,初步观察了16头母驴和17匹马发情期卵泡发育及黄体形成。卵泡为一轮廓完整的液性器官,卵泡液呈无回声(暗区)。卵泡壁在排卵前变薄,回声增强,轮廓更加清晰。75%的马卵泡在排卵前2天由椭圆形变为梨形或锥形,大部分驴的卵泡始终保持椭圆形。90%以上的驴和/或马的卵巢上有多个卵泡发育,多卵泡发育比单卵泡发育排卵迟缓。驴的最大卵泡从排卵前5天开始迅速增大,于排卵前1天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驴发情期卵泡变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时B型超声显像法,初步观察了4头母驴3个发情期卵泡的发育过程,以确定其排卵和输精时间。结果表明:驴卵泡直径大约每天增加1.5~3 mm,优势卵泡平均每天增长2.1 mm,发情周期在20~24 d之间,发情一般持续5~7 d,约在发情停止前1 d排卵。体格较大的驴发情期间卵泡数比体格较小的驴卵泡数多。  相似文献   

3.
卵泡发育的激素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泡的发育经历了早期的发育、有腔卵泡的生长、优势卵泡的选择以及卵泡成熟排卵等过程。在一个发情周期中,数以万计的原始卵泡发育到排卵阶段时排卵数仅占原始卵泡总数的0.1%-0.2%,绝大数与产仔率有着极大的正相关,要提高产仔率就要防止卵泡闭锁,增加排卵数。而激素调节伴随着卵泡发育的始终,其中垂体促性腺激素和甾体激素可促进卵母细胞的生长、卵母细胞的增殖和卵泡腔的形成,在卵泡发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促性腺激素、甾体激素和抑制素在卵泡发育中调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应用经穴皮肤具有相对低电阻特性,并与相应脏腑机能密切相关这一原理而研制的XXH-ⅡA型经穴诊断治疗仪,通过相关经穴低阻敏感点,对发情母畜性周期(即卵泡发育过程)及其生理机能状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59例发情马、驴,随着卵泡不断发育、成熟至排卵前的不同阶段,肾角穴阻抗失衡百分率呈现规律性的递增,而雁翅穴却呈规律性的递减。这种变化趋势恰与生殖内分泌激素雌二醇、孕酮含量变化相一致,印肾角穴与雌二醇,雁翅穴与孕酮含量变化相吻合。通过对卵泡发育正常、卵泡发育迟缓、卵泡囊肿等马、驴相关经穴敏感点脉冲电刺激,所得结果更进一步证实了经穴与生殖内分泌激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将为经穴与生殖生理、繁殖育种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揭示德州母驴发情季节的卵巢卵泡波变化特点以了解其卵泡的募集、选择、优势化、闭锁或者排卵,为驴人工授精和超数排卵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在德州驴发情季节(5~8月份)用直肠超声探查法每日检测5头德州母驴的10个排卵间隔的卵泡发育动态.同时每日采血,用放免法(RIA)检测E2、FSH、LH和IGF-1浓度.研究结果发现:(1)驴的排卵间隔平均为(23.22±0.28)d,每个周期中存在2个卵泡波,其中有4个展示主-主卵泡波,有6个展示次-主卵泡波.(2)第1波和第2波开始出现募集的时间分别在排卵后的第1和第(10.2±1.4)天,募集的卵泡数分别为(5.2±1.2)和(4.0±0.3)个,选择的卵泡数分别是(2.3±0.5)和(2.5±0.4)个.第1和第2卵泡波开始优势化的时间分别在排卵后的第(5.8±0.6)和第(18.1±1.4)天.波峰平均出现时间分别为第(7.67±0.24)和第(23.22±0.28)天.波峰时优势卵泡平均最大直径分别为(26.44±2.37)和(40.7±2.45)mm.第1和第2波最大优势卵泡每日平均生长率分别为(2.01±0.5)和(3.15±0.6)mm·d-1.(3)黄体(CL)最大直径平均为(37.61±1.58)mm,CL平均持续时间为(17.30±1.62)d.(4)E2浓度从排卵前3d至排卵后2d的发情期内均很高,平均维持在(46.47±9.53)Pg·mL-1,在排卵前2d达到峰值(62.84±4.89)Pg·mL-1.(5)由于E2的负反馈作用,FSH浓度到优势卵泡最后阶段(即第7天闭锁或第23或24天排卵时)大幅度下降.(6)LH在排卵前几天迅速升高,在排卵后第2天达到峰值(4.69±0.43)mIU·mL-1.(7)IGF-1的升降状况与E2基本相同,在排卵前1d达到峰值(47.9±3.91)ng·mL-1.通过上述卵泡和激素动态学变化,本研究得出下述结论:驴的卵巢卵泡发育是以卵泡波形式进行的,每个发情周期中最常出现的是2个卵泡波;排卵发生于发情结束前2 d;E2和IGF-1调节驴的发情活动;FSH调节小卵泡的募集;LH增高与排卵有关.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作为一种分子物质参与哺乳动物生殖活动,参与卵泡发育周期的各个阶段,如原始卵泡、腔前卵泡、有腔卵泡,排卵和黄体阶段。文章主要围绕卵泡发育的各个阶段,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卵泡中不同细胞中的定位,一氧化氮与卵母细胞的成熟、排卵及卵泡闭锁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马属动物属季节性单胎动物,从母马或母驴出现发情表现到排卵,持续3~13 d不等,该生理特征极大地影响其繁殖效率。hCG作为LH类似物不会受性激素反馈调节机制的制约,广泛应用于马属动物卵泡发育和排卵。从性激素在哺乳动物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马属动物主卵泡波与LH诱导的优势卵泡排卵、外源性激素对马属动物卵泡发育的影响、hCG的结构与功能、hCG在延长母马黄体期的应用和hCG在马属动物超数排卵中的应用6个方面内容阐述hCG促进马属动物排卵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掌握驴的发情周期及其卵泡发生与排卵的规律,以便准确把握驴人工授精时间,提高受胎率。实验选取无生理疾病的50头母驴,通过B超检查,准确掌握驴发情、卵泡发生与排卵状况,并进行鲜精人工授精实验。结果表明:驴发情周期平均为23.3 d,其中非发情时间为14.4 d,发情时间为7.9 d;发情周期内,排卵时卵泡的平均直径为43.4 mm;排单卵的比例为78%,其中左侧卵巢排卵的比例为66.67%,右侧卵巢排卵比例为33.33%,排双卵比例为16%,其中左侧卵巢排卵的比例为87.5%,右侧卵巢排卵比例为12.5%,没有出现两侧卵巢同时排卵的情况,卵泡退化或未排卵比例为6%;通过准确掌握输精时间,情期受孕率达到85%,极显显著高于目前水平64.6%(P0.01)。本研究采用外观鉴定结合B超法,提高了驴发情、排卵的鉴定准确性,提高了人工授精成功率,为驴胚胎移植、卵细胞体外发育等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动物优势卵泡的选择 哺乳动物每个发情周期中有多个卵泡生长发育,腔前卵泡阶段不需要FSH的作用,可进行性地发育到有腔卵泡形成时期,FSH促使其形成腔。排卵前FSH的唯一作用是刺激雌二醇致敏的腔前卵泡~(1-4),同时使上个周期的有腔卵泡迅速发育起来,但并非所有的卵泡都能排卵,这就涉及到哪些卵泡终将成为优势卵泡的问题。 牛在每个发情周期中,有2~3个卵泡发育波,每个波中只有1~2个卵泡变为优势卵泡,其它卵泡则闭锁~(5-9)。目前认为FSH不足以支持所有排卵前卵泡发育,尽管同一时间发育的卵泡受相同血液循环供应,但每个卵泡微环境仍有差异,健康卵泡具有较高雌二醇/雄激素转换比率和较多FSH及LH等受体~(10-,11)。排卵前的  相似文献   

10.
<正> 家兔是诱发排卵的动物,发情母兔经交配刺激后,脑下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生成素(LH),从而引起卵巢排卵。因此,在家兔人工受精前用激素促使母兔卵泡发育和排卵,就可以不经公兔爬跨而使母兔受胎。 我们应用国产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促卵泡刺激素(FSH),作为促使卵泡发育和发情的药物;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LH),作为促使卵巢排卵的药物,诱导家兔同期发情和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11.
<正>母畜周期性发情的实质是卵泡与黄体的交替发育。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是根据卵泡发育波理论,在发情周期的初期(第7天),第一批卵泡已发育至排卵前大小时注射GnRH(LRH),既能促进这些卵泡排卵并形成黄体,又可以促进新一波卵泡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母畜周期性发情的实质是卵泡与黄体的交替发育。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是根据卵泡发育波理论,在发情周期的初期(第7天),第一批卵泡已发育至排卵前大小时注射GnRH(LRH),既能促进这些卵泡排卵并形成黄体,又可以促进新一波卵泡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过多,而黄体素分泌不足,使卵泡过度生长而不能正常排卵和形成黄体造成的,是生产上常见的产科病之一。本病多发生于牛、猪、马,尤以奶牛和猪常见。  相似文献   

14.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类似物最初仅限于治疗牛的卵泡囊肿。后来发展到用以调节屡配不孕牛的卵巢卵泡以增加繁殖力、在同期发情处理中调节优势卵泡以及保护发育缓慢的牛孕体。GnRH在小反刍家畜较少用于治疗,而主要用于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和排卵。GnRH用于初情期前青年母猪和产后母猪的诱导发情及增加窝产仔数。GnRH还被用于马的繁殖控制,尤其是排卵控制。GnRH有替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趋势,因为后者反复使用易产生抗体。但对母马,GnRH必须频繁重复给药、连续注入或埋植。对卵泡发育和排卵的刺激决定于GnRH的使用量。在狗和猫,GnRH尚未真正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一种长效、缓释给药方式可能被用作避孕目的。GnRH免疫对狗也具有避孕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试验先后3次对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饲养的5匹母驴进行人工授精,4匹母驴成功受孕。得出:驴的人工授精可以等待其卵泡发育至直径3.0cm左右时,每2d人工授精1次,直到排卵为止;驴的配种时间最好选择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夏季。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短周期的发生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在初情期、产后第1次排卵后和乏情期诱导排卵后可能出现短周期。黄体提前溶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排卵前卵泡未能充分发育和黄体期中子宫PGF_(2α)提前分泌。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以及驴皮、驴奶、驴血、驴骨等药用价值被广大市民认识并接受,然而毛驴养殖业却萎靡不振,根本原因是驴的繁殖率低、饲养周期长导致经济效益相对低。因此,提高母驴的受胎率,是肉驴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母驴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驴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笔者通过研究,采取有力措施,人工输精配种母驴215头,受胎179头,受胎率达83.3%,较之前提高18.3%。现总结如下,供参考。1掌握母驴卵泡发育规律,做到适时输精母驴卵泡发育与马不同,卵泡成熟期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8.
卵泡交替发育是母牛发情周期缩短,两情期间隔5—10天,触摸卵巢或同侧或异侧有卵泡发育。张家骅、黄群山认为短周期的发生是由于排卵前卵泡未能充分发育和黄体期中子宫PGF_2α提前分泌所致的黄体提前溶解。为了摸清卵泡交替发育与性腺、母牛的年龄、短期发情所间隔的天数及配种日期的相关性和受胎率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B超监测11头青年母牛的卵巢动态变化。显示在自然发情状态下,排卵当天卵巢直径的平均值为18.24mm,排卵前一天平均值为21.94mm,排卵后一天平均值为21.63mm。卵泡发育以卵泡波的形式出现,本实验观察到3—4个卵泡波,以3个卵泡波为主,占81.82%,4个卵泡波的占18.18%;青年母牛左侧卵巢优势卵泡的平均直径为11.71±0.71mm,成熟卵泡的平均直径为14.76±0.94mm;右侧卵巢优势卵泡的平均直径为13.02±1.97mm,成熟卵泡的平均直径为14.34±1.30mm.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是农业高产区。一般牲畜使役较重,营养水平较低,母马繁殖力较低。根据我们在周头配种站三年(1975—77年)的观察,母马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5.6天,卵泡发育较慢,由三期到排卵平均需7.4天,由四期到排卵平均需5.1天,个别马有持续34天之久的。三分之一发情母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