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中和活性的减蛋综合征病毒单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减蛋综合征病毒毒株WPDV205纯化抗原免疫BALB/c小鼠,在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PEG-4000的作用下融合。用间接ELISA初步筛选出阳性克隆10株(4B1、1D4、2D6、3D6、3A5、2A1、3C6、3C1、1B3和2C5)。这些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和再次检测后生产腹水,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筛选出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抗隆体4株(4B1、3C1、3C6和2C5),其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个L9(34)正交表安排6个饲用甜菜品种的丰产栽培试验结果说明,Peramono、Monara、Kiwi、Feldherr、Kyros和Monoboris每0067hm2(亩)的平均丰产水平分别为102667kg、107334kg、108667kg、113334kg、109334kg和110667kg,它们的较佳处理组合及单产依次是A1B3C3D3为118534kg、A2B2C3D1为116667kg、A1B1C3D2为127201kg、A1B3C3D3为132667kg、A2B2C3D1为129001kg和A3B1C3D2为130667kg,这些品种相应的较佳处理组合达到高产水平,因此在生产上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采用F—Q检验结果是,L9(34)Ⅰ的C3水平产量极显著高于C1和C2水平产量,D2播种方式的产量极显著高于D1和D3播种方式的产量;L9(34)Ⅱ的C3水平产量极显著高于C1和C2水平产量,C2水平产量极显著高于C1水平产量。  相似文献   

3.
蒲翔 《四川草原》1995,(1):41-46
在副热带山区具代表性的剑阁区域不同海拔、水热条件下,探索多年生黑麦草的生态适应性及产草、产种潜力,通过生育期、分蘖力、越夏(冬)、抗逆性及品种、播种量、施肥量、刈割茬次、行距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默卡托、季恩、PeHelle多年生黑麦草在海拔648m以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产草以A1B3C3D3和A2B2C3D1处理组合最佳,产种以A1B2C2D2和A2B2C3D1处理组合最优,方差分析均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个L9(34)正交表安排黑麦草良种Gordo、Lipo、212、Limela、Aubade和Derby等6个的正交试验结果说明,因素的水平较佳处理组合、每0067hm2的鲜草产量和选择丰产栽培品种的次序为:Gordo的B3C3D3为134067,Aubade的B2C3D1为132690,Limela的B3C3D3为129845,Lipo的B2C3D1为129778,212的B1C3D2为115401和Derby的B3C2D1为80356kg,皆达到高产水平,3和2水平极显著或显著高于1水平的产草量。因此认为,黑麦草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有三,一是在标准用种量的基础上加大标准用种量的25%~50%作为实际播种量,以确保获得足够的基本苗;二是采取撒播下种;三是要较高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5.
IBDV为自行分离的 VVIBDV COB-C1组织毒,毒价为(CID50)105.6/0.2ml,CAV为 VP1和 VP2,基因克隆进家蚕杆状病毒转基因载体质粒中,后经重组,筛选后获得的重组VP1和VP2基因产物。IBDV经甲醛灭活后与CAV按适当比例混合。1:4白油性剂研制成油包水型乳化剂二联疫苗,经安全试验免疫保护试验证明该二联灭活疫苗安全有效,免疫种鸡群后可使其后代产生IBDV和CAV抗体,雏鸡得到较好的保护。CA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IBDV二联灭活疫苗的研究@张知良$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扬…  相似文献   

6.
中国家畜伊氏锥虫主要流行株对安锥赛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长繁殖抑制试验测定伊氏锥虫AHB、GDB1、GDB2、GDH、GXM、HBM、HNB、JSB1、JSB2、XJCA、YNB和ZJB株的IC50植分别是0.016400、0.066940、0.022500、0.053500、0.007390.0.008436、0.037600、0.016200、0.05906、0.001511和0.012460μg/mL。为检验生长繁殖抑制试验的准确性,用XJC  相似文献   

7.
加强种鸡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可使鸡群有健康的体质,较高的整齐度,略大于本品种要求的体重。鸡群性成熟提前,适时增加光照,使种鸡提前开产,因育成期缩短、降低了育成成本,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对整个生产期鸡群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小,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鸡群1997年9月17日,新郑丰羽种鸡场从上海华申曾祖代蛋鸡场引进零世代罗曼祖代蛋鸡A、B、C、D四个系,其中A公282只,B母670只,C公507只,D母5595只,雏鸡健康状况良好。试验以D母为主。2.饲养条件采用全封闭育雏舍,负压通风,地垄火炕给…  相似文献   

8.
用四种不同免疫程序免疫肉雏鸡和蛋雏鸡A,分别于3、10、21日龄用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B,于14、28日龄用IBD弱毒苗饮水C于3日龄弱毒苗饮水,10日龄用没乳剂组织灭活苗下接种D10日龄用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接种,试验表明,C、D两种免疫程序效果极佳,免疫鸡地21日龄地就能检测出AGP抗体,以后抗体上升较快,60日龄时达高峰,其AGP效价最高达1:2^8.43,RPHI达1:2^16.43,蛋鸡至  相似文献   

9.
用提取的 A 型产气荚膜梭菌 α毒素包涵体免疫 B A L B/c 小鼠后, 取小鼠脾细胞与 S P2/0 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和克隆化,经间接 E L I S A 筛选,共获得 1 A8、1 C3、1 D5、1 D8、1 F1、1 H1 和 2 E3 7 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 M c 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7 株 M c Ab 的 Ig 亚类有 Ig G1(1 D8)、 Ig G3(1 A8、1 C3 和 2 E3)和 Ig M(1 D5、1 F1 和 1 H1)。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 1∶512~1∶1 024 和 1∶106 ~1∶108 。尤为重要的是,2 E3 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 M c Ab 不仅能够中和 α毒素的磷脂酶 C活性和溶血活性,而且能够对致死性腹腔感染小鼠产生良好的被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和试验证明,B34腹水单克隆抗体中和IBDV CA株和中和效价高达1:420000。经10倍稀释后,能等量中和含毒量为10^6.625TCID50/ml的IBDV CA株细胞毒。利用B34腹水单克隆抗体建立了MAb-AC-ELISA,可用于测定IBDV CA株细胞的病毒含量,与TCID50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  相似文献   

11.
在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9日龄AA鸡研究了感染IBDV后血浆cAMP、cGMP和IL-2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示免疫攻毒鸡(A组)、免疫攻毒鸡(B组)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在IBDV攻毒前1天血浆CAMP和CGMP水平B组明显高于A和C组,CAMP/CGMP幽会同样是B组高于或明显高于A和C组,IL-2水平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攻毒后的头5天内,B和C组CAMP明显升高,而A组  相似文献   

12.
有丝分裂原对离体boPBMC增殖和分泌Ig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3H-TdR掺入法,ELISA和FACS研究了离体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bpPBMC)对有丝分裂原的免疫应答。PWM和ConA能不同程度地诱导boPBMC增殖和分泌Ig;而SEB只能使boPBMC高度增殖而不分泌Ig(P〉0.05)。PWM诱导的boPBMC经12d培养,其中CD4+/CD8+细胞的比率为2.9:1;而SEB诱导的细胞为0.3:1。离体boPBMC主要分泌IgM和IgG1,只有  相似文献   

13.
抗℃型肉毒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村培养法制备的C型肉毒毒素的类毒素,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融合。经HAT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其细胞融合率平均为74.5%。用间按ELISA法筛选后,共获得94孔产生抗C型肉毒毒素抗体的杂交瘤阳性孔。选其中1C2、1D12、1E8、1G6、1G11、2B12、2C11、2E12、2G11、2H3、3A4、3C5、3D3、3F7、3H6共15孔用有限稀释法进行  相似文献   

14.
以人工合成的针对血清I号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A抗原基因(gA)部分序列的两端寡聚核苷酸为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引物,分别对马立克氏病病毒血清I型(京-1株,MD11/75C株);2型(SB-1株);3型(火鸡疱疹病毒的FC126株)毒株和GA株BamHI B片段的PACY184克隆重组质粒DNA进行基因扩增反应及其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引物不仅对MDV1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而且由此引物引导  相似文献   

15.
以2、4、16、32倍稀释猪血清sCD2或5、10、100、500倍稀释猪PBMCsCD2,分别替代最优水平组合中的sCD2,进行淋转抑制试验。试验结果提示,2、4倍稀释猪血清sCD2或5、10倍稀释猪PBMCsCD2,分别对猪血清sCD2配体或SRBCsCD2配体促淋转及协同PHA-P促淋转效应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掏作用(P〈0.05或P〈0.01)。在SRBC培养上清液和猪血清中可能存在一定量的s  相似文献   

16.
喹胺醇对肉用仔鸡亚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临床健康30日龄艾维菌鸡197只,第1期试验分为5组,每组25只,Ⅰ-Ⅴ组饲料中分别添加喹胺醇0、50、100、150和300mg/kg,于给药后20、30和40d采血测定部分生化指标;第2期试验为4缄,每组18只,A、B、C、D组饲料中分别添加喹胺醇0、250、500和1000mg/kg,于给药后10、20和30d采用血和剖解测定脏器系数;同时对第1、2期试验各组鸡按同一采血时间,分别取3只鸡的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变化观察,结果:2期试验中50-100mg/kg喹胺醇各组鸡尿素氮(BNU)、肌酐(Cr)、谷丙转氨酶(ATL)、谷草转氨酶(AST)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试验鸡心、肝、肾、肺胃、腔上囊等组织学变化无明显影响;脏器系数测定,其试验组与对照组与无显著性差异(P>00.05),仅在给药后10d时的肾、30d时的腔上囊其脏器系数与对照组鸡差异显著和极显著(P<0.05),(P<0.01)。  相似文献   

17.
不同形式微量元素添加剂对奶牛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魁梧  庄苏 《畜牧与兽医》1996,28(4):151-153
为了比较两种不同类型微量元素添加剂对奶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1991年3月~1992年5月在南京取单产在6000kg以上的荷斯坦奶牛48头,按年龄、泌乳量配对分A、B、C三组,分别饲喂901奶牛添加剂和经螯合的多微蛋白料精。结果表明(1)两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均产奶分别增加1.6~1.78kg和2.83kg,增奶率分别为7.3%(P<0.05)和12.97%(P<0.05)。(2)参试牛试验前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变化,除LDH、γ-GT、ALB上升外,AST、ALT、AKP、P、Ca、G、血清1分钟胆红素有程度不同的下降。进而表明微量元素添加剂有保护家畜免疫系统、提高奶牛生产效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经口灌服10^3个鼠伤寒沙门氏菌,48h后迫杀的C57B16/H2^b鼠外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脾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MHC-1、MHC-2、ICAM-1和CD4 4种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使外周血淋巴细胞MHC-1、MHC-2和ICAM-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肠系膜淋巴结中淋巴细胞MHC-2、CD4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D4的表达也有升高。  相似文献   

19.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经口灌服103个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48h后迫杀的C57B16/H2b鼠外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脾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MHC-1、MHC-2、ICAM-1和CD44种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使外周血淋巴细胞MHC-1、MHC-2和ICAM-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肠系膜淋巴结中淋巴细胞MHC-2、CD4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D4的表达也有升高。  相似文献   

20.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13/17染色体易位纯合子、杂合子及染色体数正常猪群的血液淀粉酶-2(Amy-2)的遗传多态性。结果:3群猪均表现出特殊的Amy-2多态性分布,其Amy-2位点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除测得Amy-2A、Amy-2B基因控制的A、B带外,还测到1对迁移率比A、B带快的C、D带;2对等位基因呈现出共显性特征,但除个别个体2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表型染色强度相同外,大部分个体出现D带染色较A、B、C带弱的特点;不同核形猪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有明显差异,个别个体缺乏Amy-2C、Amy-2D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