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鸡新城疫多发生于4周龄以后的鸡,发病突然,传播快。发病率可达0.1%—0.4%,很多鸡场同时并发大肠杆菌病,最终病鸡衰竭死亡,死亡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福美仙1号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美仙1号水溶性粉是中西结合复方制剂,对人工诱发的鸡大肠杆菌病疗效试验表明,其对大肠杆菌病的有效率达86.7%,治愈率为83.3%,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有效率、治愈率和增重效果优于纯西药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3.
以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20%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和10%氟苯尼考预混剂对鸡大肠杆菌07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然后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病鸡进行治疗试验,内服5天、每天2次。结果表明,20%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和10%氟苯尼考预混剂MIC均为16mg/L,以氟苯尼考可溶性粉1.0g/L、0.5g/L、0.25g/L给鸡饮水后,对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83.3%和70.0%,药物对照组治愈率为80.0%。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60.0%。  相似文献   

4.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tu'acoli)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输卵管炎、腹膜炎、大肠杆菌肉芽肿和全眼球炎等症状。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细菌性疾病,发病率达30%~60%,病死率几乎达100%。我国每年因大肠杆菌病死的鸡达3170多万羽,经济损失3亿多元。2009年3月份,河南新乡某鸡场爆发了以排白绿色稀粪,同时发现产蛋率下降,软壳蛋、沙皮蛋增多,死亡率较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经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试管肉汤两倍稀释法测得氧氟沙星及氯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及1.6mg/L,按5,10和20mg/kg的氧氟沙星及40mg/kg的氯霉素分别给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患鸡内服,每12h服药1次,共3d。这些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0.0%,93.3%,96.7%及83.3%,而感染对照鸡的死亡率为63.3%。氧氟沙星和氯霉素的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鸡(P<0.01)。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种类逐年增多。畜禽疫病复杂,特别是危害养鸡业的疫病越来越多,其中大肠杆菌病的危害日益严重,据笔者从事禽病门诊统计来看,1985年到1990年诊断大肠杆菌病占鸡病总数的9.5%,1990年-1995年诊断大肠杆菌病占鸡病总数的17.6%,1995年到2000年诊断大肠杆菌病占鸡病总数的21.4%,特别是2001年和2002年1-5月发病更为严重,大肠杆菌病分别占鸡病总数的31.3%、31.7%。  相似文献   

7.
鸡大肠杆菌病是鸡常见的、对养鸡业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大肠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肠道中,属条件性致病菌,当存在某些诱因时即可出现。大肠杆菌所参与的并发或继发感染,可造成各种日龄鸡及各品种鸡感染。据唐一鸣报道,在与低致病性禽流感混合感染的情况下,肉鸡群的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8.
复方黄连口服液对鸡的大肠杆菌病防治收到了较满意效果。按2%的药料比,拌入食物内让鸡自由采食,通过临床试验和观察,治愈率达90%,显效率达10%,总有效率为100%,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7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病愈后一月试验和对照组平均产蛋率分别为75.8%、60.1%,蛋重量分别为61g/枚、49g/枚,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2g/枚,差异极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养鸡业的迅猛发展,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鸡病在各地的流行也日趋严重,常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特别多,研制疫苗非常困难,目前使用的大肠杆菌灭活苗等中试产品其免疫期短,安全系数也较小。大肠杆菌虽对很多抗生素、磺胺及呋喃类药物敏感,但容易产生抗药性,我站动物医院从94年7月起,对中成兽药“鸡胃灵”进行药敏试验,并用来治疗大肠杆菌病,三年来治疗经确诊的鸡大肠杆菌病50多批次,共计15万多只鸡,治愈率达90%以上,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鸡胃灵:由广东省怀集县翼龙兽…  相似文献   

10.
鸡大肠杆菌病(Chicken Colibacillosis)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一种常见细菌性传染病,表现为雏鸡脐炎、败血症、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腹膜炎、气囊炎和输卵管炎等,发生于鸡的胚胎期至产卵期^[1]。其发病率为11%~69%,死亡率为3.8%-72.9%,致死率为40.2%-90.3%^[2]。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40、50和70mg/L三个治疗浓度,对人工诱发的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进行治疗试验。通过15d试验,其0.05mL、0.1mL两个攻毒组,用40mg/L治疗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平均死亡率为6.6%和3.3%;50mg/L和70mg/L治疗的死亡率均为0;对照组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43.3%和60%。由此可见,治疗组鸡的死亡率之间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则差异极显著(P〈0.01)。鸡的增重结果也呈上述规律。说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鸡大肠杆菌O2 株感染和鸡沙门氏菌C79—1感染,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脱氧土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对人工诱发雏鸡大肠杆菌进行混饮或混料给药5天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脱氧土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mg/L;脱氧土霉素100ppm混饮和200ppm混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是90.0%及93.3%,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60.0%;用药组的增重效果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细菌性疾病,发病率达30%-60%,病死率几乎达100%。1病因分析大肠杆菌可分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条件性大肠杆菌和无致病性大肠杆菌。畜禽的消化道,特别是大肠内容物中均有大肠杆菌,可以说雏鸡出壳后肠道中就有大肠杆菌,而鸡体肠道内正常的菌群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约占10%-15%。所以在鸡的一生中任何时候都有发生大肠杆菌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肠达康体外药敏试验表明,对鸡源大肠杆菌C83862的抑菌圈为30.5±1.1mm,诺氟沙星为28.0±1.6mm;体内药效试验表明,肠达康按55,60和70mg/L饮水给药,连续用药3d,对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鸡的保护率分别为43.3%,73.3%和83.3%,均极显著高于诺氟沙星组和阳性对照组。肠达康试验组之间,高剂量、中剂量组药效也极显著高于低剂量组,而高、中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另外,与阳性对照组及诺氟沙星对照组比较,肠达康试验各组雏鸡发病率较低,临床发病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15.
硫酸新霉素注射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硫酸新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对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雏鸡进行肌肉注射给药3天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新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75mg/L;硫酸新霉素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是13.3%、50%、86.7%,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83.3%。硫酸新霉素低剂量肌肉注射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试管两部稀释法测定脱氧土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对人工诱发雏鸡大肠杆菌进行混饮或混料给药5天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脱氧土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mg/L,脱氧土霉素100ppm,混饮和200ppm混饲对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0.0%及93.3%,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60.0%,用药组的增重效果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微量凝集试验检测鸡大肠杆菌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检测鸡大肠杆菌(E.coli)抗 的微量凝集试验法,所用抗原由苗株制得。经方阵试验,抗原最适浓度为40亿菌/ml,反应最佳时间为4小时。攻毒试验表明凝集抗体介在1:16时免疫鸡保护率要达50%以上,且凝集抗体水平与保护力呈明显正相关。经E.coli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免疫的青年鸡在免疫后42琦平均抗这7.25log2本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染色抗原使结果判定更加客观和明显。为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18.
得克斯消毒散是山东鲁南化学工业集团公司胶州消毒剂厂新研制产品,属有机氛制剂。该产品对病毒及病菌有较强的消毒、抑菌作用。为证实其实际效果,在实验室及生产现场进行了消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得克斯消毒散具有烟熏和水溶功能。1:2000药液能100%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生长,浸泡种蛋20分钟消毒效果达100%,喷雾后30分钟空气净苗率达842%,墙壁消毒率达73%,地面消毒率达71%,鸡体消毒率达67%。同时能有效地杀灭NDV、IBV、IBDV、ILTV、MDV和EDS-76,孵化率仍达100%。88/m’熏蒸,孵化厅和孵化机内消毒率达10…  相似文献   

19.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毛分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F1菌毛特异性单抗1F4-1、2C3、3H3和F11菌毛特异性单抗FA1、FB11作为检测试剂,将111株已知O抗原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经MD液体培养基连续传代培养后,通过直接玻板凝集法对各菌毛进行初步分型。结果发现F1、F11菌毛与O78、O1及O2三种优势O抗原型菌株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即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集中在上。F1、F11菌毛在这三种O抗原型上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5.6%、75.4%及73.3%。另外,在所检测的111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只表达F1菌毛的大肠杆菌占菌杆总数的33.3%。只表达F11菌毛的大肠杆菌占菌株总数的8.1%,两者都表达的占菌株总数的36%,F1、F11菌毛的总检出率为78.3%。  相似文献   

20.
黄芩抗鸡大肠杆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两种方法研究了黄芩抗鸡大肠杆菌的作用。结果表明,黄芩水煎液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体外抑菌浓度为2.5g/mL;当药物浓度为5g/mL时可使7日龄雏鸡获得90%以上的攻毒保护;药物浓度为10g/mL时可使100%雏鸡获得攻毒保护,说明黄芩可以对抗鸡大肠杆菌,用于防治鸡的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