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贾树财 《中国蜂业》2001,52(6):22-23
陕北地区四季分明 ,春季 ,万物复苏 ,充满生机 ;夏季 ,干旱炎热 ;秋季 ,秋高气爽 ,蜜粉丰富 ;冬季 ,干燥寒冷 ,昼夜温差大。因此 ,陕北中蜂的饲养管理要根据陕北的气候特点 ,季节变化和蜜源情况来安排决定 ,才能获得最高的养蜂经济效益。经我多年饲养中蜂的实践探索 ,总结出陕北中蜂的四季管理方法 ,现介绍如下。1 春季管理春季气候多变 ,蜂群弱小。因此 ,春季管理要根据中蜂的生活习性结合气候特点、采取适当措施 ,促进蜂群发展壮大 ,陕北中蜂“立春”前后即开始产卵 ,靠巢内的少量存粉育虫 ,但这时的陕北大地正处冬末春初 ,昼夜温差大 ,…  相似文献   

2.
<正>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当地中蜂饲养历史悠久,新法活框饲养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尝试与推广,该地区中蜂精耕养殖技术居全国前列。近几年在国家蜂业质量提升项目的资助下,我们在太湖流域开展了中蜂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工作,试验总结推广适合于太湖流域气候与蜜源特点、高效增产的中蜂养殖模式,围绕着太湖地区优质特色蜜源枇杷蜜采收,找到更为简便易行中蜂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浙江省金华地区活框饲养中蜂提高经济效益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对中蜂资源及桶养中蜂情况的调查、野生中蜂和桶养中蜂蜂巢的研究,设计制作了适合金华山区饲养的中蜂蜂箱,并对中蜂过箱及过箱后的蜂群管理技术进行了介绍.经过活框饲养,平均每箱中蜂年产蜂蜜23.23 kg,比桶养中蜂的7.50 kg超出了15.73 kg,增产了209.7%,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蜂经过改良饲养以后,不仅能大幅度的提高蜜、蜡产量,并且也是发挥中蜂生产潜力和引导中蜂定向发展的首要措施。过箱仅仅是改良饲养的第一步,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跟上以后,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宜宾地区的中蜂,经过改良饲养以后,有的高产蜂场的蜂蜜产量已达到了300斤(单产),大多数的蜂场也是连年增产。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中蜂  相似文献   

5.
福州市地区的七月、八月,蜜粉源中断,高温酷暑,历来是蜜蜂“苦七月绝八月”的时期。笔者依据三十多年来对中华蜜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与饲养中蜂的不断实践,探讨出中蜂科学越夏的“九要”关键。填补了福州地区中蜂饲养管理科学技术体系中越夏环节的缺失与不足,解决了中蜂生产中“苦七绝八”的难题,推动福州地区中蜂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蜂科学饲养,是大幅度提高我国蜂蜜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中蜂科学饲养包括中蜂过箱和过箱后的一整套饲养管理技术,不能误认中蜂过箱等于科学饲养,否则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须根据中蜂的生活习性,做好中蜂过箱后的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郑元明 《蜜蜂杂志》2011,31(9):23-24
中蜂新法饲养,极大地改善了中蜂的饲养管理方式,有效地控制了自然分蜂、飞逃、自生自灭等多种弊端,提高了中蜂的生产能力,遏制了旧法饲养中蜂毁巢取蜜所造成的蜂蜜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中蜂新法饲养,不能采用西方蜜蜂的理念管理过箱后的中蜂,生产低浓度不成熟单花蜜。要遵循中蜂的特点,生产营养价值较高的百花特种成熟蜜。  相似文献   

8.
<正>徐秀琨先生是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人。是饲养中蜂的有名专家。徐先生很早就饲养中蜂,养蜂初期采用旧式方法饲养,管理起来甚感不便。后来参照意蜂的新式饲养技术,也将中蜂装入新式巢箱并采用中蜂巢础来饲养。为了继续深入研究改良中蜂饲养技术。徐先生还设立了"中蜂试验场"  相似文献   

9.
闽西南是福建省饲养中蜂较多的地区之一。这里多山,气候温湿,蜜源植物种类繁多,生产潜力很大。中蜂新法饲养技术推广后,这里的中蜂生产虽然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夏、秋季的饲养技术不过关,因而造成中蜂群势小,产蜜量低,影响了生产的发展。据笔者调查和观察,本地区的中蜂夏、秋季没有管理好的主要原因是养蜂者没有根据中蜂的特点,按当地的地形、蜜源条件做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蜜蜂的习性,结合山区全年每月不同气候、不同蜜源,详细提出了全年四季,每个季节中蜂饲养管理技术,来促进山区中蜂养殖健康发展,提高中蜂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一、中蜂活框原生态养殖模式理念的提出 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是我国重要的蜂业资源,为了充分利用中蜂资源,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全国的许多地方,特别是湖北、两广和福建等地区广泛地开展了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推广工作.通过活框饲养,极大地改善了中蜂的饲养管理方式,提高了中蜂的生产能力,有效遏制了古法饲养中蜂毁巢取蜜所造成的蜂蜜质量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蜂由于长期不注意选种,蜂箱不合适和饲养管理的不当,特别是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使中蜂的分蜂性更进一步增强,种质退化,群势下降。目前一般只能维持3~5框,有的地区仅能维持2~3框,蜂蜜产量少、质量差。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提高饲养技术,注意良种选育,采用适合中蜂生活习性的蜂箱和改革饲养技术着手:即人工培养优质蜂王;用中蜂标准蜂箱养双王;有计划分蜂,控制自然分蜂维持强群;流蜜期加浅继箱取成熟  相似文献   

13.
戴元高 《中国蜂业》1998,49(6):17-17
中蜂从古老的笼养或山野状态过渡到新法改良饲养,这是饲养上的一个跃进,可以想像,它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我们饲养中蜂的人在管理上要学会顺应中蜂的生活习性,才能减少管理上诸多麻烦,杜绝事故。这里谈谈个人的切身体会,给中蜂爱好者抛砖引玉。一、顺应中蜂的居住...  相似文献   

14.
正陕北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封山禁牧、退耕还林以来,政府大力推动种树种草,陕北裸露的黄土地基本披上了绿衣。林草覆盖率达75%以上且蜜粉源植物丰富,为发展养蜂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由于陕北地区冬季严寒,中蜂越冬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蜂发展的技术瓶颈,延安市养蜂试验站利用当地地域特点和中蜂生物学特性,采用"土法+活框+地域性"的优化组合养蜂,提高了蜂群越冬后  相似文献   

15.
贡山县中蜂饲养存在中蜂容易飞逃、过箱后期管理跟不上、中蜂人工育王技术掌握不到位、夏秋两季没有平稳并时间长的蜜源流蜜,对传统养殖盲目承继,不思创新的问题。为了摸索出一套适合贡山县的中蜂饲养管理技术,达到优质高产目的。提出了相应的适合当地的饲养管理措施和优质高产技术,为贡山县的中蜂产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邵阳地区中蜂资源丰富。目前,饲养中蜂已是本地区农村庭院经济开发的一个热门项目。但由于中蜂蜂王的产卵力较低,好分蜂,不易养成大群,因而单产较低,经济效益也相对较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摸索中蜂强群饲养技术,邵阳地区科委拟订了“中蜂同箱多王饲养强群”试验研究课题并下达给我科具体执行。经过3年的试验,基  相似文献   

17.
中蜂越冬状态,与意蜂基本相似。但黄河及秦岭以北地区,中蜂每年冬蛰的日期比意蜂推迟20天左右。翌年开始活动的日期,也比意蜂提早20天左右。我国各地冬季的气温差别很大,中蜂在不同地区越冬的状态各不一样,因此饲养管理的方法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自然中蜂群群势及蜂巢结构的研究甚少,特别是对自然中蜂蜂巢测定研究尚未见有系统的报道。各地饲养的中蜂大多数是利用西方蜂种的蜂箱和饲养管理技术,这样不利于发展中蜂的优势。因此,测定和研究自然中蜂群群势及蜂巢结构,对进一步了解中蜂的生物学特性、改进蜂箱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于1980年11月就湖南省沅陵县境内的中蜂自然群群势及其蜂巢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定。  相似文献   

19.
《中国蜂业》2011,62(9)
首先肯定地说,中蜂使用活框饲养是成功的,无论是产蜜量提高许多,还是在蜂群增殖及管理方面都比传统饲养法得心应手。但是,由于活框饲养中蜂的技术普及不够,在我地乃至全国活框饲养中蜂的数量远远少于活框饲养的意蜂。其实只要认真观察自然中蜂巢穴,再结合活框蜂箱巢穴特点,尽量接近前者的条件,活框饲养中蜂的技术并不难。  相似文献   

20.
简讯     
四川省万县地区畜牧局1月召开了全区养蜂干部座谈会,总结1984年养蜂工作,这个地区已推广中蜂活框饲养5000多群,平均群产蜂蜜30斤左右,比旧法饲养提高1.8倍。为进一步推广中蜂活框饲养,会议讨论了今年的工作任务:①加强对养蜂工作的领导。②搞好蜜粉资源和蜂群分布情况普查。③提出合理分区饲养中蜂和意蜂的具体方案。④大力推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⑤开展蜂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以适应养蜂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