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机械化在大豆全程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针对黄淮海地区大豆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了目前大豆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大豆产业发展,从"种子处理技术""机械化精密平播免中耕技术""科学施肥,合理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大力推广大豆机械化收获技术"等方面简要阐述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菜用大豆生产现状和生产模式。针对我国菜用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和菜用大豆生产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菜用大豆脱荚机和剥壳机为重点,阐述了各自的工作原理,为我国菜用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和设备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振兴国产大豆、提升油料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能有效缓解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进口压力大等困难。在分析2022年西南、黄淮海、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现状进行概述,提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缺少除草剂喷施专用机具、收获专用机具,现有可用生产装备数量严重不足,机械作业质量不高、适用性差,机手操作不规范等;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出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阶段性发展建议,采取先部分后全部、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推进,先解决黄淮海及西北地区全程机械化问题,再针对丘陵山区进行研发,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全程机械化,最后综合利用自主导航辅助驾驶技术、自主避让技术及遥感遥测技术等电子信息及传感器技术,提升机具的机械化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全面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豆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大豆机械化生产水平关乎我国大豆业未来发展趋势。在分析我国大豆种植情况、大豆机械化生产情况及技术装备应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我国北方、黄淮海及南方大豆产区在大豆耕整地、播种、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发展动态、技术特点及机具装备,分析我国大豆主产区在大豆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针对北方大豆产区依赖进口机具、黄淮海大豆产区机收效果不理想、南方产区机械化生产水平低等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大国产大型农机具研发、完善黄淮海地区技术规程和优化种收机具性能、农机农艺结合缓解南方大豆机收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是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优化配套,改变传统大豆种植方式的一项综合生产和实用的农业技术,可提高大豆生产经济效益和机械化生产水平。介绍了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和收获技术。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大豆生产区。我国加入WTO以后,人豆产品面临国际市场竞争的严峻形式。为此,分析了黑龙汀垦区大豆生产机械化概况和现状,提出了发展和推进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规模化、优质化、均质化和产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高垄平台”耕作体系为基础,以多年的生产试验为依据,对三江平原地区国有农场“高垄平台”大豆机械生产方案和传统垄作大豆机械化生产方案的直接生产成本、机耕费用以及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了“高垄平台”大豆机械化生产方案经济效益增加的原因及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大豆机械化水平,促进大豆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提高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种植积极性,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提出了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并于近日印发各地。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大豆机械化生产高性能大豆农机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国北方大豆主产区主要以引进欧美发达国家高性能农机装备,大豆生产成本较高,影响大豆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大豆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进行阐述说明,并提出目前我国大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研究结果旨在为扩大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保障我国粮油安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豆机械化生产迫在眉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为了解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机械化生产现状,总结取得的经验,促进大豆生产发展,5月9日~12日,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有关技术人员赴皖北大豆产区,开展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调研。调研组实地走访农机合作社、农机化技术示范基地、农机生产企业等,并与当地农机化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通过调研,了解了各地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工艺,现有机械装备与配套农艺措施,以及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1月24日,农业部发布《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大豆机械化水平,促进大豆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提高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种植积极性。《意见》针对黄淮海和东北地区大豆机械化生产制定,也可以供西北大豆产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动态     
<正>农业部出台《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11月24日,农业部办公厅出台《关于印发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旨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大豆机械化水平,促进大豆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提高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种植积极性。《意见》突出农机农艺融合,围绕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  相似文献   

13.
当前机械化收获技术在我国大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对促进我国大豆产业振兴以及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机械化收获技术在我国大豆产业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大豆机械化收获现状及制约因素,探讨了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其发展对策,为我国发展大豆机械化收获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对我国大豆产业振兴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豆小垄密植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系统地研究了机械化生产技术在大豆小垄密植栽培模式中的应用.大豆小垄密植机械化栽培技术是实现大豆小垄密植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关键,只有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做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5.
《农机具之友》2004,(4):52-53
玉米、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生产各环节成熟适用的农机化技术组装配套,改变传统的玉米、大豆种植方式,能显著提高玉米、大豆生产效率和收益的综合实用技术。主要适用于我国东北平原垄作地区。  相似文献   

16.
大豆稀植机械化高产攻关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大豆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00万亩左右,是全省沿淮淮北旱作区重要的秋种作物,也是这一区域主要的冬小麦接茬作物。提高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对确保全省大豆高产意义重大。近年来,安徽省农机部门加快了对小麦、水稻、玉米、油菜四大作物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大豆生产机械化已远远落后于四大作物机械化进程,传统的窄行距、大播量种  相似文献   

17.
从大豆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分析了大豆作为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所具有的特色与潜力;论述了大豆生产现状及主要发展趋势;提出了黑龙江省加快发展大豆产业、促进大豆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阿勒泰大豆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大豆生产机械化现状阿勒泰地区现有耕地面积11.4万hm2,豆类已成为地区8种特色作物之首。2001年已种植2万hm2,已占总播面积的25%,其中大豆生产占豆类作物的90%,且仍有扩大的趋势。目前布尔津县已建成年处理5万t的大豆加工企业,大豆的生产已初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化经营,广大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种植积极性高涨。制约大豆规模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机械化问题。目前大豆生产采用的种植模式为:机械耕地、耙地———24行条播机播种———人工中耕除草、施肥、植保———人工收割、集堆———拉运…  相似文献   

19.
大豆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促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大豆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在深入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大豆机械化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1月24日,农业部发布《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大豆机械化水平,促进大豆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提高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种植积极性。随着窄行密植技术及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