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祖昕  赵跃龙 《农业工程》2020,10(1):109-112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农业生产大国、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业资源丰富,扩种大豆空间潜力大。中国是大豆第1大消费国和第1大进口国,且主要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受国内资源条件制约,通过进口满足国内大豆消费需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随着外部贸易环境出现新的变化,大豆进口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生产条件、大豆供需等方面的特点、问题及潜力进行了总结和预判,同时对哈萨克斯坦未来大豆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开展大豆产业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大豆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分析了大豆作为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所具有的特色与潜力;论述了大豆生产现状及主要发展趋势;提出了黑龙江省加快发展大豆产业、促进大豆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大豆品质在世界堪称一流,但与良好的自然条件相比,与美国及其它大豆主产国相比,大豆产业的发展状况却不尽理想。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农产品。与其他作物相比,它的栽培环境更简单,对土壤的要求也更低。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科技工作者也在不断开展大豆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达到增产、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山东大豆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重点。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农业科技的发展,国内大豆的种植面积和生产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仍然满足不了我国对大豆需求量的增长速度.近几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也一直呈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大豆年需求量约1.2×108t,而全年大豆产量仅为1.96×107t,需进口大豆近1×10...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我市主栽农作物之~,年播种面积在50万亩以上,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20%左右,特别是我市的泽州、高平等地面积权重更大。作为全省有名的大豆盛产地,是商品大豆的主要产区,大豆已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作物和效益型作物,也是发展品牌农业的优势作物。近年来,我市大豆生产发展迅速,种植栽培技术的改进促进了产量的提高,大豆年总产量在7.6万t左右。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主要适宜生长的农作物之一,为提高产量、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旗政府高度重视大豆产业发展,提出了发展高蛋白食品大豆生产方向,全力打造"莫力达瓦大豆"这个品牌。全程机械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推手,本文具体描述了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8.
富锦市一直以来就是国家高油大豆产区,有“中国大豆之乡”之美誉,大豆产业一直是我市的支柱产业,随着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下降,大豆种植面积逐渐下滑,到2013年面积达到最低点。本文主要针对富锦大豆生产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豆同穴混播机械化技术山东工程学院李其昀玉米与大豆同穴混播技术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它不仅可获得玉米的大幅度增产,还可纯收入一季大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一、玉米大豆同穴混播机械化技术的意义玉米、大豆同穴混播是在小麦收获前,...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一种高蛋白、高油分的作物,由于其经济价值较高,愈来愈为世界各国所认识,也促进了大豆生产的快速发展。世界大豆种植面积年均达到7,505万公顷以上,大豆贸易值约在140亿美元以上,面积和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3.52%和5.54%,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相对缓慢。大豆种植面积年均840万公顷左右,贸易值约在170.3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豆实用价值的分析,概述了目前我国豆制品深加工的部分产品状况,从而得出发展豆制品深加工产业在我国特别是我省具有广阔前景和独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大豆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大豆的生产机械化是必然趋势,并详细介绍了黑龙江省推广的“垄三”栽培等比较成熟的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振兴国产大豆、提升油料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能有效缓解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进口压力大等困难。在分析2022年西南、黄淮海、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现状进行概述,提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缺少除草剂喷施专用机具、收获专用机具,现有可用生产装备数量严重不足,机械作业质量不高、适用性差,机手操作不规范等;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出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阶段性发展建议,采取先部分后全部、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推进,先解决黄淮海及西北地区全程机械化问题,再针对丘陵山区进行研发,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全程机械化,最后综合利用自主导航辅助驾驶技术、自主避让技术及遥感遥测技术等电子信息及传感器技术,提升机具的机械化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全面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大豆产业发展现状黑龙江省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十分利于大豆生长。作为主产作物之一,我省大豆不但品质一流,种植面积和产量也较为稳定。但我省大豆产业的发展状况却不尽理想。一是单产较低。目前,我省大豆平均单产为150 kg/亩,仅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30多公斤。二是深加工水平落后。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阶段我国大豆、玉米进口逐年增加,粮食安全有较大隐患的问题,我国启动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艺以“选配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为核心,以“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抗倒、绿色防控”配套,对农业机械提出提升通过性能、提高作业效率的总体要求,在播种方面发展小株距精密播种技术、大豆玉米播种分控技术、玉米大排量施肥技术、秸秆防堵技术、均匀接行技术;在田间管理方面发展双喷雾系统分带定向施药技术、自适应喷杆调节技术、植保机轮距调节技术、防飘移喷雾技术;在收获方面发展密植玉米低损摘穗技术、玉米低损低破碎脱粒技术、大豆低损割台技术、大豆低破碎柔性脱粒技术、大豆高效清选技术、大豆低破碎籽粒输送技术、大豆机收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现阶段需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装备,进一步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艺特点与作业机具特性,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加强创新机具研发,提高机具对种植模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据国家下发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显示,未来几年,转基因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运用会变得更加普遍。而目前我国国内大豆市场份额已基本被庞大的进口转基因大豆占据,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情况每况愈下,非转基因大豆榨油比例逐年缩小,话语权缺失、政策保护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建立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保护机制,本文结合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提出5项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精量播种机在现代化的大豆种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大豆的高产高质。对大豆精量播种机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播种精度并降低劳动成本。采用螺旋槽计量机构和气动分离器改进了种子计量装置,实现了均匀的种子间距和准确的播种深度。通过调整开沟器角度和深度,以减少土壤压实并改善土壤含水量,优化了行排装置。开发了控制系统,以调整播种速率和监测播种过程。田间测试表明,优化后的精量播种机可以实现小于5%的种子间距误差和小于2%的播种深度误差,显著提高了大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能有效促进大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豆在汾阳市小杂粮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介绍了汾阳市大豆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大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单产水平,改善大豆品质,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豆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大豆机械化生产水平关乎我国大豆业未来发展趋势。在分析我国大豆种植情况、大豆机械化生产情况及技术装备应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我国北方、黄淮海及南方大豆产区在大豆耕整地、播种、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发展动态、技术特点及机具装备,分析我国大豆主产区在大豆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针对北方大豆产区依赖进口机具、黄淮海大豆产区机收效果不理想、南方产区机械化生产水平低等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大国产大型农机具研发、完善黄淮海地区技术规程和优化种收机具性能、农机农艺结合缓解南方大豆机收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焦恩国 《河北农机》2023,(6):121-123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就使我们的农业科技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玉米和大豆是一种很普通的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如果粮食短缺,或者粮食短缺,会对人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增加他们的生产。大豆-玉米条形组合栽培技术是一项综合利用二者特点、科学合理调整种植间距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