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并单6号审定年份:2006年通过审定。适宜区域:适于春播玉米特早熟区种植。主要性状:植株较低,株形半紧凑,株高170cm,穗位高60cm左右,穗长17.5cm,行粒数35粒左右,穗行16行,籽粒黄色,  相似文献   

2.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br〉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长势强。植株较低,生长整齐,株形半紧凑,株高170 cm,穗位高60 cm左右,叶色浅绿。花药粉色,花丝紫色,雄穗较发达。果穗长17.5 cm,行粒数35粒左右,穗行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质量33.2 g。生育期较对照晋单43号早熟3 d 左右,抗旱抗倒伏,保绿性好。粗蛋白11.97%,粗脂肪4.83%,粗淀粉70.91%,赖氨酸0.33%。  相似文献   

3.
忻黄单78 审定编号:晋审玉2004001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特征特性:苗期叶色淡绿,叶鞘、叶缘紫色,第一叶长圆形。株形半紧凑,株高240cm,穗位80cm左右,叶色深绿,叶片宽短,保绿性好。  相似文献   

4.
益丰29号 由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的玉米新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形。夏播生育期98d,株高226cm,穗位高91em,穗长16.4cm,出籽率88.9%;春播生育期吉林平均131d,内蒙古平均135d;株高255~284cm,穗位高122-131cm,穗长17.4~18.1cm,出籽率83.3%、85.5%。高抗茎腐病、  相似文献   

5.
新品小麦     
特征特性冀丰703是多穗型品种,成穗率高,0.067hm^2穗数45万穗左右,穗粒数33个左右,千粒重42g左右;株高74cm左右,叶片上举,秆矮秆壮,抗倒;耐病、耐干热风、耐后期高温,灌浆好,抗寒力强。  相似文献   

6.
<正>1.临汾8050审定编号晋审麦2007002育种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株高75cm左右,叶片直立,叶色翠绿,株形紧凑,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粒,角质,子粒卵圆形,千粒质量44g左右。该品种为半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安徽省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在产量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以2011—2021年安徽省区域试验高密度组参试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参试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演变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参试品种的产量水平稳步提升,穗行数、行粒数、穗长和出籽率的演变趋势与产量一致,对产量具有较大的直接作用;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粗、秃尖长、空秆率和倒伏(折)率等呈现下降趋势,与产量的不断提高也具有直接关系。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穗粗>行粒数>穗长>出籽率>千粒质量>穗位高>生育期>株高>穗行数>倒伏(折)率>空秆率>秃尖长,其中穗粗、行粒数、穗长和出籽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质量、穗位高、生育期和株高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穗行数、空秆率、倒伏(折)率和秃尖长与产量呈负相关。分析相关系数的显著水平发现,穗粗、行粒数、穗长、出籽率和千粒质量等与550个品种产量的相关性较高,而穗行数与产量的相关性不高。  相似文献   

8.
刘继龙  任高奇  付强  马孝义  张振华  周延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12):178-184,222
基于在松嫩平原黑土区获取的玉米穗质量构成要素(穗粒质量、穗轴质量、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利用传统统计学、多重分形和联合多重分形方法分析了玉米穗质量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玉米穗粒质量、穗轴质量、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的空间变异强度依次减弱,且穗粒质量和穗轴质量的变异程度为中等变异,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的变异程度为弱变异;玉米穗轴质量和穗粒质量的多重分形特征最明显,行粒数、穗粗和穗长的多重分形特征最不明显,穗行数和穗粒数多重分形特征的明显程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穗行数的空间变异性主要是由高值信息造成,而行粒数、穗轴质量、穗粒质量、穗粒数、穗粗、穗长的空间变异性主要由低值信息引起;单一尺度和多尺度上,穗粗、穗轴质量、穗长、穗粒数、行粒数、穗行数对穗粒质量空间变异性的影响程度排序有所差异,穗粒质量与穗长、穗粗、穗粒数、穗行数、穗轴质量、行粒数在多尺度上的相关程度明显大于在单一尺度上的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污染玉米生长影响盆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铅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土壤铅污染浓度的升高,单株叶面积、株高、总干物质量等形态指标呈降低的趋势,平均单株穗长、穗粗、穗质量、总粒数、百粒质量下降,秃尖长度增加,玉米产量呈下降趋势。当土壤铅浓度为300 mg/kg时,玉米单产下降21%左右。  相似文献   

10.
1.大丰30 选种单位: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 审定编号:晋审玉2012007 特征特性:生育期127d左右。幼苗第一叶叶鞘深紫色,尖端圆到匙形,叶缘紫色。株形半紧凑,总叶片数21片,株高325cm,穗位110cm,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中,侧枝姿态直,一级分枝4~5个,  相似文献   

11.
玉米去雄是一项有效而简单易行的增产技术措施。就是将生长到一定时期的玉米顶部雄穗人工去掉,从而改变植株养分的输送方向,达到增产的目的。根据测算,玉米去雄后穗粒数可平均增加30粒左右,百粒重平均增加2g左右,穗长平均增加1.5cm。每667m^2可平均多增收64kg玉米,单产增加13%,并且能使玉米提早成熟三到五天。虽然说,玉米去雄省工省时操作简单,但是在技术上要求非常严格,下面做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以郑单958、丹玉39为试材,研究播种期对玉米生育期、籽粒灌浆速率、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条件下,郑单958均比丹玉39生育期少12d左右,且播种越晚,生育期越短;两品种相同播期的灌浆速率变化规律一致;郑单958的千粒质量、穗粒数、株高、穗位均低于丹玉39;5月14日播种的玉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膜上灌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覆膜常规畦灌为对照,研究了膜上灌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膜上灌玉米和对照玉米的耗水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且宽膜膜上灌耗水量比窄膜膜上灌低;膜上灌处理的穗长和穗粗分别比对照高0.77 cm和0.32 cm,穗行数比对照多0.5行,行粒数比对照多2粒,穗粒重增加41.43 g/穗;宽膜膜上灌的穗长和穗粗比窄膜膜上灌的高0.12 cm和0.26 cm,同时,穗行数多0.06行,行粒数多0.85粒,穗粒重增加19.22 g/穗。宽膜和窄膜膜上灌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为2.38 kg/m3和1.95 kg/m3,为对照WUE的1.86倍和1.66倍;产量分别为15 378.55 kg/hm2和12 706.40 kg/hm2,比对照提高40.65%和16.21%。经统计分析,宽膜膜上灌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和窄膜膜上灌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宽、窄膜膜上灌的效应都比对照好,且宽膜效应好于窄膜膜上灌,适宜在该区推广和应用1.25 m宽膜覆盖膜上灌。  相似文献   

14.
针对呼伦贝尔地区现有免耕播种机行距宽、麦类作物出苗后封垄不好导致水分蒸发快、杂草不易控制、秋收割晒时易掉沟或塌铺以及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现有2 BMG-24型免耕施肥播种机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缩垄增行免耕施肥播种机,使种植行距由传统的16cm 缩减到10cm,并进行了大麦和小麦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密植播种的株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常规播种分别减少4.9%,8.3%和0.8%,但每公顷穗数增加了17.6%;大麦密植播种的株高和千粒质量无明显变化,平均每穗粒数减少1粒,但每公顷穗数增加了22.2%。  相似文献   

15.
污水灌溉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玉米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污水灌溉面积的持续扩大,研究污水灌溉带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物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铅对玉米生长发育和对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土壤铅污染浓度的升高,单株叶面积、株高、总干物重等形态指标呈降低的趋势,平均单株穗长、穗粗、穗重、总粒数、百粒重下降,秃尖长度增加,玉米产量呈下降趋势。当土壤铅浓度为300 mg/kg时,玉米亩产下降21%左右。  相似文献   

16.
在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选择矮秆穗数型、中秆穗粒兼顾型和高秆超大穗型等三种类型的杂交籼稻品种,采用营养土作为育秧基质、播种流水线平盘育秧,本田设置25.0、30.0和33.0cm等3种行距,配置12.0、15.0和18.0cm三种株距,计9种组合,每穴2~3本基本苗模拟机插;比较三种类型水稻品种在9种栽插密度下的分蘖与成穗、产量及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机插适宜的株行距不同:矮秆穗数型品种,机插适宜的株行距配置为25cm×12cm;中秆穗粒兼顾型的品种,机插采取30cm×15cm的株行距配置较为合理;高秆超大穗型的品种,机插可采用33cm×(15~18)cm的株行距配置。扩行稀植有利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增产潜力发挥,而矮秆穗型品种栽插适宜行距应对目前主流插秧30cm固定行距进行调减,根据水稻品种类型进行株行距配置,有利于塑造合理群体结构、协调产量构成而高产。  相似文献   

17.
风沙土玉米膜下滴灌适宜灌溉频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频率对风沙土地区膜下滴灌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风沙土滴灌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滴灌频率越小,越有利于利用降雨,玉米生育期内灌溉水量越少;滴灌频率对玉米茎粗生长影响较小,但灌溉频率为1次/6~9d时,有利于玉米株高生长和获得较大的LAI;滴灌频率对玉米穗长、穗行数、百粒质量等考种指标的影响年际间差异较大,但试验表明穗粗受灌溉频率影响较小;而灌溉频率的减小可导致穗行粒数和穗粒质量的减小,同时增大秃尖长度。玉米产量和WUE随着灌溉频率的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9d灌溉1次产量和WUE分别可达到11.1t/hm2和2.0kg/m3。因此,在风沙土地区,滴灌灌溉频率以1次/9d为宜。  相似文献   

18.
寇燕燕  刘斌  丁世国 《南方农机》2023,(16):66-67+126
【目的】制定玉米适宜的滴灌灌溉制度,为引黄灌区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根据冠层蒸发量(kc)、作物系数(E)设定4个灌溉水量,分别为0.6kcE、0.8kcE、1.0kcE、1.2kcE,探究不同玉米滴灌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灌水量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玉米的生长,灌水量低于1.0kcE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玉米的穗行数呈现逐渐减小的规律,穗长、穗粗、穗重、穗行粒数、百粒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灌水量为1.0kcE处理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5.4 t/hm2,穗长、穗粗、穗重、穗行粒数、百粒重也均最高,分别为24.5 cm、54.5 mm、342.6 g、40.3粒、48.2 g,产量构成因素性状最好;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灌水量为1.0kcE处理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2.4 kg/m3。【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膜下滴灌适宜灌水量为1.0kcE。  相似文献   

19.
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郑单958、丹玉39为试材,研究播种期对玉米生育期、籽粒灌浆速率、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条件下,郑单958均比丹玉39生育期少12 d左右,且播种越晚,生育期越短;两品种相同播期的灌浆速率变化规律一致;郑单958的千粒质量、穗粒数、株高、穗位均低于丹玉39;5月14日播种的玉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盐粳16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粳10号/盐粳22018/武运粳21号复合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全生育期157 d左右,株高100 cm左右,半直立穗,大穗,每穗实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 g。植株生长清秀,后期灌浆速度快,熟色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米饭晶莹,口感柔软,冷而不硬。中抗稻瘟病,中感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感纹枯病,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稻麦两熟移栽、机插和轻型耕作栽培。介绍了盐粳16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