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依托。2006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2007年10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7]34号],对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8年6月27日,山西省农业厅在祁县召开了“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会议”,对全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教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了加强对体系改革的宣传力度,我刊开设“体系建设”专栏,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发各地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以推动基层农校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全县辖12个乡镇、2个办事处,399个行政村,总人LI35万,其中,农业人口31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8%,国土面积1029km^2,耕地面积4.52万hm^2,人均耕地0.13hm^2。  相似文献   

3.
应美国国际农业工程中心的邀请,我们对美国加州农业和农业机械化进行了为期十二天的考察。美国全国人口2.6亿,国土面积936.3万km^2,其中耕地面积1.88亿hm^2,人均耕地0.7hm^2。人均占有农业资源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加州位于美国西部,如果把加州作为一个国家的话,GDP产值在世界可以排在第5位,是美国最大的农业州。  相似文献   

4.
新绛县是个传统农业县,全县辖8镇1乡1区,220个行政村,3.47万hm^2耕地,32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27万人。全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3万hm^2,蔬菜专业村达143个,占全县总村数的65%,蔬菜产业提供的人均纯收入2100元,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60%,全县蔬菜总产量102万t,总产值9亿元,占到农业总收入的70%以上,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第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2004年秋,河北省成安县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面积333.3hm^2。成安县虽然没有承担省、市项目的推广任务.却自愿开展了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在有限的耕地上创造着更好的农业效益。经一季的试验统.小麦平均每公顷增收6405元.减少难产性投入1050元,合计节本增效1690.5元,333.3hm^2小麦共增收56.35万元.  相似文献   

6.
宁城县位于燕山北麓,赤峰市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辖26个乡镇,335个村,60万人口。总面积3417km^2,有耕地11.2万hm^2,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环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县。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农业结构趋于优化,农业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农业产业增加值9.6亿元,粮食产量达到3.75亿kg,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86元。  相似文献   

7.
荷兰全国面积仅4万多km^2,人口1 700万,人均耕地不足2亩(1亩约等于0.067 hm^2),但却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是典型的小国大农。荷兰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发达农业的典范,除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质量效益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之外,发达的合作社体系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临汾市小杂粮产业现状 (1)土地资源丰富临汾市10个山区县,耕地面积22.82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7.8%,农业人口将近100万,占全市人口的30%,人均耕地为0.23hm^2以上。山区丘陵坡地中低肥力农田所占比例较大,几乎年年春旱,每隔2~3年就有“伏旱”,适宜发展耐旱、耐瘠、抗逆力强的小杂粮作物。  相似文献   

9.
5月2日,农业部、财政部向全国各地农业(畜牧、渔业、农机、农垦)和财政主管部门下发了《2013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013〕38号)。该《意见》是2013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补助项目实施的指导性文件,目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临猗县果树面积约6.67万hm^2,农民49万人,人均果园面积0.13hm^2,苹果面积4.67万hm^2,年产苹果15亿kg,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农业产业结构呈现3个70%的特点:70%的耕地栽植果树,70%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果业。果业已成为临猗县“一县一业”的支柱产业。一、密植果园改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蔬菜产业是山西省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蔬菜产业在山西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据业务部门统计,2009年,山西省蔬菜种植面积42.23万hm^2,总产量1895.94万t,商品率占蔬菜总产的77%,总产值204亿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548元。新绛、长子、寿阳、夏县等蔬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有40%以上来自蔬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近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制定《2013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指导意见》表示,2013年,中央财政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继续安排专项资金补助。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资金使用高效,对2013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总体建设目标、主要工作任务以及实施内容做了具体要求和部署。  相似文献   

13.
寿阳县是山西省农业大县,总土地面积为2112km^2,耕地面积6.50万hm^2,耕地全部为旱地,是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地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一作。2011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23万hm^2,玉米播种面积为3.98万hm^2。  相似文献   

14.
体系建设是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重要组织保证,颇受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注,在每次机构改革中都强调巩固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999年颁发了国办发[99]79号文件。2006年,国务院通过试点调查,制定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2007年山西省人民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了《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晋政发[2007]34号文件于2007年10月9日印发各市县人民政府贯彻执行。本刊全文刊载,供从事农业和农机技术推广的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在学习、工作中参阅。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机化》2006,(6):58-58
2006年,昌吉州农机化节本增效达1102.15万元.农牧民人均节本15-3元。一是依托保护性耕作项目带动,大力实施免耕机械化技术,完成免耕播种面积1万hm^2,节本78.3万元;二是大力发展联合整地机械、驱动耙,减少作业工序,减少作业收费,完成面积13万hm^2,节本174.9万元;三是加大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完成精量播种面积6.7万hm^2节本169.2万元;四是大力实施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完成面积20万埘节本192.15万元;五是大力实施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完成膜下滴灌面积1.7万hm^2,节本140万元;六是大力推广玉米机收技术,完成面积4200hm^2节本347.6万元。  相似文献   

16.
推广水稻机械插秧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鲁板蒿乡康家营子村总土地面积0.73万hm^2,其中稻田面积O.09万hm^2。全村17个村民小组,1100户,总人口4230人,其中劳动力2000人。2007年粮食产量750万kg,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  相似文献   

17.
6月3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主持召开农业部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并审议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规划(2009—2011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部署了当前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农村牧区机械化》2013,(3):1-1,4,5
<正>5月2日,农业部、财政部下发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2013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进行补助。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资金使用高效,特制定本实施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泸州是著名的"中国酒城",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1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9元。泸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特别是2007年以来,泸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始并完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初步构建起一个"以县(区)为中心,乡(镇)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的农技服务网络体系。为宣传泸州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成效,笔者采访了泸州市农业局王霞局长。就泸州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助推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王霞局长向笔者娓娓道来。率先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针对基层农技推广基础不稳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手段落后、功能不强等机制性问题,2007年初泸州市全面开始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一是在机构设置上,采取以乡(镇)设站,一乡  相似文献   

20.
泸州是著名的"中国酒城",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1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9元。泸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特别是2007年以来,泸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始并完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初步构建起一个"以县(区)为中心,乡(镇)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的农技服务网络体系。为宣传泸州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成效,笔者采访了泸州市农业局王霞局长。就泸州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助推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王霞局长向笔者娓娓道来。率先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针对基层农技推广基础不稳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手段落后、功能不强等机制性问题,2007年初泸州市全面开始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一是在机构设置上,采取以乡(镇)设站,一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