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季大白菜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病毒病、白斑病、黑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这些病害一直是大白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1、软腐病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病菌从菜帮基部、叶柄、叶缘、叶球顶端伤口侵入,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叶柄或根茎处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种病害危害严重,严重影响了产量和经济效益,大白菜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炭疽病等。这些病害一直是大白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1、软腐病发生特点软腐病多发生在大白菜包心期,开始在菜帮基部或短缩茎上产生水渍状病斑,由外向内扩展,有时短缩茎腐烂后由内向外蔓延。发病初期,外叶萎蔫,早晚尚能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外叶下垂,叶球裸露,基部腐烂,组织粘滑软  相似文献   

3.
一、发生症状 1.软腐病软腐病是大白菜主要病害之一,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均可发生.常见有3种类型:一是外叶萎蔫状,莲座期可见菜株于晴天中午萎蔫,但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面,萎垂脱落,包心暴露,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黏稠状物,稍动病株即全株倒地溃烂;二是病菌由菜帮基部伤口侵入,形成水浸状浸润区,逐渐扩大后变为淡灰褐色,病组织呈黏滑软腐状:三是病菌由叶柄或外部叶片或叶球顶端伤口侵入,引起腐烂.  相似文献   

4.
<正>大白菜软腐病是大白菜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俗称"烂疙瘩",是白菜三大主要病害之一,为细菌性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常造成减产80%以上,甚至绝收。1发病症状田间发病一般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大发生,多从外叶基部伤口处先发病,发病处呈水浸状微黄色病斑,逐渐扩大呈淡黄色  相似文献   

5.
软腐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霜霉病、病毒病和软腐病)之一。又叫脓白菜、烂疙瘩、脱帮等。是白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每年给白菜生产带来的损失巨大。高发年份常常成片死亡以致绝收。一、病害症状从白菜莲座期到包心后均可发生,初侵染时,在菜帮基部形成水浸状斑,并向上扩散蔓延。田问发病时,外围叶片基部产生水渍状淡黄色病斑,后扩大呈黄褐色而腐烂,有恶臭味,初期外围叶片在烈日下萎垂,早晚尚能恢复,随着病情发展,整株萎蔫,叶脱落,叶球外露。重病株叶柄基部或根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软腐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该病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经常引起马铃薯、番茄、辣椒、洋葱、黄瓜、莴苣、芹菜等多种蔬菜的软腐。田间发病,外叶基部产生水渍状淡黄色病斑,后扩大呈黄褐色腐烂,有恶臭味。大白菜软腐病又叫疙瘩病,臭根病,是白菜主要的病害之一。在大发生年常使白菜大量腐烂,同时在贮藏期也能造成重大损失,此病在甘篮、萝卜上为害也很严重,应引起菜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号称大白菜生产中的三大病害,对白菜的产量影响很大,病害发生时,轻则减产20%~30%,重则在50%以上。一、软腐病俗称"烂疙瘩"。发病初期白菜帮基部形成水浸状微黄色浸润区,逐渐变为黄褐色,呈粘滑软腐状,叶片萎蔫,最后使根茎部腐烂,有恶臭味。一般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大发生,该  相似文献   

8.
软腐病是大白菜的三大病害之一,流行年份可造成减产50%以上,自幼芽期到贮运期均能发病. 1 病害症状 1.1 萎蔫状 初期植株外围叶片在中午烈日下表现萎蔫,早晚恢复常态,数日后严重时基部腐烂外叶不再恢复,平瘫倒在地面露出心叶或叶球,后期叶柄基部和根茎部心髓组织变褐色完全腐烂,充满并流出灰黄色粘稠物,结球部极易脱落,稍触病株即倒,称之"脱帮"或"脱大褂".  相似文献   

9.
孙齐英  夏明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5):141-143,211
在大白菜贮藏和运输期间极易受真菌、细菌等微生物侵染而导致软腐病,鉴定软腐病的病原菌是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重要前提。对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蔬菜市场大白菜软腐病进行病原鉴定。从大白菜软腐病病部分离并培养病原物,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回接试验、致病性试验及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大白菜软腐病的病原菌菌株S3菌落为灰白色,圆形,中部稍隆起,边缘呈半透明状;菌体为杆菌,革兰氏阴性菌;不产酸,不能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甲基红(M.R.)试验为阴性,乙酰甲基甲醇(V.P.)试验为阴性,不产H_2S,容易从伤口侵入。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细菌的16S rDNA序列的一致性为99.40%,说明该病原为假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10.
<正>白菜软腐病,也称"烂疙瘩"、"脱帮子",全国普遍发生,所有十字花科蔬菜均可受害,尤以白菜和包心菜发生严重。一般从莲作期到包心期开始发病,无论在田间、窖内都可受害。在田间,可造成大白菜成片无收;在窖内,可引起全窖腐烂,损失极大。1症状软腐病多发生在大白菜包心期,开始在菜帮基部或短缩茎上产生水渍状病斑,由外向内扩展,有时短缩茎腐烂后由内向外蔓延。发病初期,外叶萎蔫,早晚尚能恢复正常。随  相似文献   

11.
白菜软腐病     
白菜软腐病在田间从包心期开始发病,先在菜帮基部出现半透明状浸润斑,逐渐扩大变成灰色,嫩组织水渍状腐烂,老组织失水成干缩状。发病初期外叶萎蔫,晚间或阴天尚能恢复正常,病情加重后便不再立起,使叶球暴露。浸染由叶帮基部向短茎发展,引起根髓腐烂,并溢出恶臭的黄色粘稠状物质  相似文献   

12.
<正>1甘蓝软腐病。一般始于结球期,初发时外叶或叶球基部出现水渍状斑,植株外层包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外层叶片不再恢复,病部开始腐烂,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腐烂成泥状,或塌倒溃烂,叶柄或根茎基部的组织呈灰褐色软腐,严重的全株腐烂,病部散发出恶臭味,别于黑腐病。  相似文献   

13.
白菜包心期,常在叶柄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引起腐烂、脱帮,露出叶球;严重时叶柄基部和根髓都发生腐烂,从腐烂处流出黄色脓液,并带有恶臭味;病菌沿叶脉扩展,很快引起整株腐烂,即形成烂疙瘩.病菌侵染叶脉后,如果条件不适宜,暂不发病,但被带入菜窖,就会发生烂疙瘩.白菜烂疙瘩其实是由白菜软腐病所致.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流行年份可使白菜减产50%以上。结球期开始发病,植林外围叶片起初在烈日下表现萎蔫,早晚能恢复,随着病情发展不再恢复.叶球暴露。腐烂往往由叶柄伤口及生理裂口处开始,初为水渍状,  相似文献   

15.
软腐病是大白菜生长期间的主要病害。发病初期外叶中午萎蔫,早晚尚能恢复,严重时基部腐烂,外叶瘫倒在地,露出叶球,俗称“脱帮”。根髓部充满褐色粘稠物,并有腥味,严重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病害严重田块产量损失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白菜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1.1 软腐病 白菜软腐病又称烂疙瘩、臭根病,是白菜不稳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重的地块可减产30%~50%,甚至全田失去食用价值,是典型的细菌性病害,多发生在生长期和贮藏期.病部先呈黄褐色水渍状,以后组织逐渐腐烂,并有黏滑感,伴有恶臭,不能食用.发病初期叶基部腐烂,病株外叶萎垂,露出叶球;随后茎基部也腐烂,并延向髓部,使整个菜球脱落.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大白菜软腐病(一)症状大白菜软腐病又称烂葫芦、烂疙瘩、水烂等。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均有发生。在干燥条件下腐烂的病叶经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病烂处均产生硫化氢恶臭味,别于黑腐病。软腐病在储藏期可继续扩展,造成烂窖。(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在田间病株、窖藏种株或土中未腐烂的病残体及害虫体内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有机肥、昆虫等传播,从病株的伤口侵入。该病  相似文献   

18.
软腐病是大白菜的三大病害之一,其特点是流行性强、危害严重,在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在大白菜产区此病造成的损失一般都在25%以上。一、大白菜软腐病的主要症状在田间发病一般从包心期开始,初发病时植株外围叶片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恢复正常,持续数天后,外围叶片难以恢复而  相似文献   

19.
对郁金香软腐病病原细菌进行了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染色反应,2性状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该菌与大白菜软腐细菌的性状,特征完全相同,并能侵染大白菜,辣椒,马铃薯,洋葱等寄主。因此,引起郁金香软腐病的病原细菌是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胡萝卜软腐致病型。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9月下旬,笔者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新农村科技咨询办公室值班。电脑上显示出北京市大兴区一户姓郭的菜农提出的问题:"请问,大白菜烂心是什么病?如何防治?"这个季节正是大白菜软腐病发生较多的时候,常有问到这个问题的农户。我就没有多想,按照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方法回答了他。说:"烂心是大白菜软腐病的症状之一。通过根部及菜帮子引起的软腐病,一般表现为烂疙瘩。害虫在心叶取食被传播的软腐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