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疆玉米害螨种类分布及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新疆玉米害螨种类、分布地区及为害状识别.采集的200多号标本中,已鉴定出为害玉米的螨类有7种.其中截形叶螨是新疆玉米叶螨的优势种类;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朱砂叶螨在北疆各地玉米田发生为害较普遍;冰草叶螨、敦蝗叶螨则在南疆玉米田发生较普遍,且为害也严重,而细突叶螨和玉米岩螨是首次在玉米上发现为害,属新疆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1黄骅市玉米螟发生情况玉米是黄骅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占粮食播种面积60%左右。黄骅市每年都发生玉米螟危害,属玉米螟三代区,春夏玉米均有受害,为害高峰主要有3个时期:第1危害高峰为春玉米心叶期,主要是第1代玉米螟为害;第2危害高峰为春玉米穗期、夏玉米苗期,第2代玉米螟为害;第3危害高峰为夏玉米穗期,第3代玉米螟为害。  相似文献   

3.
玉米蚜虫属同翅目.蚜科.苗期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和心叶造成危害。轻者造成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受害时,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苗。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随着植株生长集中在新生的叶片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边吸食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上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霉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下降。玉米蚜虫为害高峰期是在玉米孕穗期,喷药防治比较困难.影响光合作用和授粉率.造成空秆.干旱年份危害损失更大.  相似文献   

4.
形态特征:有翅孤雌蚜,体长l.6~l.8毫米,卵形,黄绿或黑绿色,复眼红褐色,触角6节比身体短;无翅孤雌蚜,体长1.8~2.2毫米,长卵形,淡绿或深绿色,上浮一层白色粉状物,复眼红褐色,触角6节,为体长的l/3。为害作物:玉米、高粱、大麦、水稻。为害症状:玉米蚜在玉米苗期群集在心叶内,刺吸为害。随着植株生长集中在新生的叶片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  相似文献   

5.
1分布为害甜菜夜蛾又名玉米叶夜蛾、贪夜蛾、白菜褐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局部地区较为严重。甜菜夜蛾食性极杂,除为害芝麻外,主要还为害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甜菜及各种蔬菜和杂草。甜菜夜蛾为害芝麻,以初孵幼虫取食叶下表面和叶肉,形成“天窗”;大龄  相似文献   

6.
玉米苗期病虫害的诊断既要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熟悉不同病虫为害的特点,又要结合地块的具体情况、前作病虫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和为害期的气象条件等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耕葵粉蚧是玉米生产上危害夏玉米幼苗的主要害虫之一,夏玉米出苗后,耕葵粉蚧以雌成虫或若虫在近地面的叶鞘内及根茎部刺吸寄主的汁液,密集为害,轻者使受害植株的茎叶发黄,生长缓慢或枯萎;重者造成植株短小细弱,  相似文献   

8.
叶螨俗称红蜘蛛,近年来已成为玉米上的主要害虫,为害损失居玉米病虫害首位.为害同心县玉米的叶螨有两种,一种是二斑叶螨[Tetranychascinnabarinus(Boisduval)],一种是朱砂叶螨(Tetranychas urtricae Koch).由于其个体小,繁殖快、体表有蜡质层保护,防治困难,短期内就可以暴发成灾,给作物造成严重损失,受其为害,一般年份玉米损失率在15%左右,严重年份损失率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玉米主要病害 (一)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苞叶。许多地区常将这两种病统称为“玉米叶斑病”。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在夏玉米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情况下发病严重。病害多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甚至为害果穗,使玉米叶片过早枯死,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玉米苗期根与叶的相关关系以及自交系的根和叶与杂交种的根和叶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玉米苗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其苗期子叶的长和宽、第1叶的长和宽、第2叶的长和宽都与初生胚根的长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第1叶的长与初生胚根的长相关关系最显著;从自交系和杂交种苗期相对应的各个叶片的长和宽及根长的作图来看,各对应叶片之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都为正相关关系;自交系与杂交种第1叶的长、第2叶的长和初生胚根的长的变化趋势基本重合。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育种时自交系和杂交种的苗期鉴定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玉米矮花叶病又称玉米花叶条纹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永定县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玉米普遍连茬种植,再加上市场上玉米品种多、乱、杂,农民随意引种,以及气候适宜等原因,近几年永定县春玉米种植区出现玉米矮花叶病,株发病率达5.6%-18.4%。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为害与蔓延扩散,提高种植效益,现将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顶腐病是玉米的一种新病害,近几年来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是玉米生产的一个潜在威胁. 1危害症状 玉米苗期感染顶腐病,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逐渐发展为叶片皱缩、扭曲.拔节后,心叶不能正常展开,卷拧成"牛尾状",俗称"甩鞭杆".剥开卷拧的心叶,常有蓟马、瑞典蝇幼虫在内危害.  相似文献   

14.
玉米大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是玉米的主要叶部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该病主要发生在气候冷凉地区,系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及南方一些高海拔地区发生较重。在严重年份,一般情况下减产20%左右,严重时减产50%以上。1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一般是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  相似文献   

15.
玉米君子兰苗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君子兰苗是由玉米旋心虫为害造成的。玉米旋心虫是当今玉米苗期的重要害虫,常造成玉米生长点损伤,引起植株矮化,叶片失绿,分蘖丛生,农民叫其"君子兰苗"。玉米旋心虫的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地块受害株率达  相似文献   

16.
<正>一、玉米褐斑病防治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描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1、流行原因一是玉米品种多、乱、杂,感病品种多。市场上销售的玉  相似文献   

17.
王震 《河南农业》2009,(7):19-19
一、玉米蓟马 玉米蓟马为小型缨翅目害虫,是华北地区玉米苗期主要害虫之一。玉米蓟马除为害玉米外,还为害麦类、稻、高梁、谷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等。  相似文献   

18.
一、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1、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许多地区常将这二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凤城市部分地块玉米在苗期出现心叶扭曲畸形,心叶卷曲在一起展不开,而形成“细捻状”和“马鞭状”、“牛尾状”,生长缓慢,部分地块心叶紧裹成葱假茎状,内部心叶不能抽出,导致后期雄蕊抽不出来,难以授粉结穗。  相似文献   

20.
玉米红蜘蛛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玉米是叶城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玉米红蜘蛛在玉米田普遍发生,已成为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 1 生活习性 玉米红蜘蛛又称玉米叶螨,除危害玉米外,还危害棉花、豆类、花生、瓜萎等,以成、若螨聚集植株叶背刺吸叶片汁液,被害处呈现失绿斑点或条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变白干枯.玉米出苗后,在杂草上危害的玉米红蜘蛛陆续向玉米田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