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东省清远市,仅砂糖橘的种植面积就有3.33万公顷,占广东省种植面积的37%,柑橘业已成为当地的农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清远市柑橘黄化树日趋严重,成为当地果树产业的难题之一,恢复柑橘黄化树是柑橘生产的当务之急。为破解难题,清远市农业局总结几年来黄化树的实践经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恢复柑橘黄化树关键技术。1柑橘黄化树形成的原因经过几年的调查、试验结果分析,柑橘黄化树形  相似文献   

2.
《果农之友》2009,(3):48-48
果树黄化,是让许多果农头痛的一大难题.如何及时挽救黄化树,以下介绍一些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前永春县芦柑树黄化率在1%以下;本世纪以来,黄化现象日趋严重,经调查,2002年底全县芦柑黄化树比例约2%,2003年底就扩大至4.94%,2005年底普查,全县芦柑黄化树比例剧增至18.39%.许多果农放任失管或砍树毁园,严重威胁到永春芦柑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月桔”黄化与正常植株的矿质养分及果实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十月桔”(沙糖桔)叶片黄化现象目前有增加的趋势.以同一果园中正常树和严重黄化树为试材,测定分析其根际土壤和叶片矿质养分、叶片养分的DRIS值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与正常树果实相比,黄化树果实变小,着色变差,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还原糖的含量提高,风味偏酸;供试果园土壤偏酸并处于缺镁、缺钙和缺锌状态,正常树与黄化树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差异以有效钙最大;黄化树叶片中钙与锌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树,其余无显著差异;在叶片镁明显不足的背景下,再严重缺钙和一定程度缺锌是导致黄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我们农场位于渤海岸边,有一块二百多亩的盐碱地。据测定,一般总盐量在0.1~1.2%之间,个别地段最高达到1.5%。经过我们四个冬春的奋斗,成功地造出150多亩的葡萄园,栽了葡萄16000多株,一九七八年总产量达到3万多斤。四年生葡萄平均亩产2558.4斤,最高株产46.4斤。  相似文献   

6.
渝津橙植株叶片黄化及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渝津橙,又名78-1锦橙。用卡里佐枳橙作砧木,幼树叶片出现黄化,特别是高温加剧植株叶片黄化。1黄化主要症状始于老熟叶片的叶尖,后逐渐向主脉、侧脉延伸,严重时全叶和全树叶片发黄,枝梢丛生状,黄化树的根系较正常树生长弱,须根偶有褐变。  相似文献   

7.
海城县东四公社哈达大队果树队,于1956年利用沙丘废地建立了26.6亩山楂园,共491棵,株行距为6×6米。由于加强了综合性技术管理,山楂产量逐年提高。1981年产量为6万斤,比1980年总产3.9万斤,增产36%。平均株产为122.2斤,最高株产为251斤,获得了山楂的丰产丰收。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8.
我圃地处黄河故道,是一个新果区。不少果园株行距偏大(一般7~8米),加上管理较差,果树结果晚,前期产量低。同时,树冠高大,管理不便。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圃于1972年春试验定植了苹果密植园,综合运用农业“八字宪法”,针对密植园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试验园三年结果,四年生亩产1000斤,五年生亩产5571斤,1977年即六年生亩产达到10797.8斤,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密植试验园土壤属黄河故道粉沙壤土,土壤pH值7.5左右,总面积为3.64亩,分两个密度:2×3.3米的1.49亩,每亩100株,共149株,品种为金帅110株,红星27株,青香蕉4株,大国光1株,国光7株; 3.3 …  相似文献   

9.
1988年11月8日,我们在张力田先生的指引下,到湖北恩施车坝河水库考察了该地温州蜜柑黄化症。 据当地技术员介绍,发病园树定植于1984年春,1986年开始结果,当时发现有4株树出现黄化症。到1987年除靠水塘边一行桔树未发生黄化症外,其余桔树均出现不同程度黄化现象,10月底黄化叶开始脱落,但未发现枯枝。而1988年发生的黄化枝开始出  相似文献   

10.
紫金春甜桔是广东紫金县农业局、紫金县科委合作,于1965年冬从“三月红”中选出的甜桔优良株系,经在紫金县内多年多点试种,表现较好,遗传性状稳定。其主要特点是: 1.生势健壮,早结丰产。定植第二年即始花;第三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可达26斤,最高42斤;7—8年生树株产可达70—80斤,最高120多斤。  相似文献   

11.
为摸索苹果密植丰产技术,我场一九七四年春建立了1.82亩的苹果乔砧密植试验园。密度包括2×2、2×3以及3×3米丛栽三种;品种主要是金帅、鸡冠,夹有部分国光、青香蕉。 试树1974年春定植一年生苗,1975年有70%植株开花,收苹果125斤,最多一株金帅结42个果。1976年鸡冠、金帅全部结果,总产2714斤,平均亩产1491.2斤。金帅最高株产47斤,丛产70斤,鸡冠最高株产40斤。 试验树栽时挖了大穴,施足底肥;栽后,地下适时追肥合理用水;树上轻剪多用、拿枝 顶。长树促花,树壮果早。目前,树已见密,今后如何控制、利用,尚待在实践中学习、摸索。 山东省德州市…  相似文献   

12.
枳砧本地早,在我省一些地区表现树冠矮化,树势衰弱,接穗与砧木亲和性不良,叶片黄化,易落叶枯枝,甚至早衰和死亡。1980年,我们在镇海县邬隘公社湖塘山林队,试用蟹橙靠接13年生枳砧本地早黄化树,收到良好效果。1980年3月上中旬,选一、二年生蟹橙砧苗,  相似文献   

13.
<正> 巨峰葡萄系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1974年冬,我们从山东果树所引进,1975年春扦插定植。株距3米,行距5米,计35株。1976年开始结果。1977年平均株产30.5斤,1978年平均株产91.8斤,达到“一年壮苗,二年挂果,三年丰产”。1979年平均株产105.5斤,1980年为118.5斤,最高株产165斤。经多年栽培和观察,巨峰葡萄在安徽也保持了丰产、优质的特性。一、引种地的自然条件和巨峰生长结果的表现引种试验地处淮河边,气候较温暖,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因缺铁而引起的叶片失绿黄化是新疆塔里木盆地钙质土壤栽培的‘库尔勒香梨’一种严重的生理性病害。通过分析‘库尔勒香梨’叶片黄化与木质部汁液p H值以及铁素含量的相关关系,探索基于质外体p H和铁素分析进行‘库尔勒香梨’黄化症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微电极测定了‘库尔勒香梨’木质部质外体汁液的p H值,并分析了不同部位木质部汁液和叶片中总铁和有效铁含量。【结果】‘库尔勒香梨’各器官木质部质外体汁液的p H值在生长季大多保持在5.0~6.0,属正常生理范围。正常树的木质部汁液p H值略高于黄化树(5.6%),但与铁失活关联度不大。同一采样部位总铁的浓度在黄化树和正常树之间无显著差异。整个年生长季,正常树各器官的有效铁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黄化树。【结论】叶片质外体p H值为叶面铁肥配制和黄化症诊断提供了重要参数,而‘库尔勒香梨’其他器官质外体p H值对黄化症诊断无直接参考价值。在‘库尔勒香梨’黄化病营养诊断时,总铁含量不能准确表征‘库尔勒香梨’植株叶片的铁营养水平,采用叶片有效铁含量作为量度指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德江县钱家公社黄土大队六家湾生产队桔农何中芝有一株37年生的红桔,树高5.50米,近地面主干直径0.40米,冠径8.12米,离地面1米高有分枝12枝,枝叶疏密适度。由于精心培植管理,深耕改土,每年分春、秋,冬三次施入混合人畜农家肥,合理修剪,严防病虫害,1979—1981年三年共收鲜果2600斤,每年平均株产716.6斤。  相似文献   

16.
陕西是猕猴桃生产大省 ,近年来 ,猕猴桃黄化病发生日趋严重 ,以渭河两岸的河滩地及低洼地果园发病最为普遍 ,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 PH值偏高 ,土壤中有效铁含量低 ,因此 ,通过补充铁素 ,是矫治猕猴桃缺铁性黄化病发生的有效途径。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本所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内进行。土壤为土 ,PH值 7.6,土壤肥力中等。供试材料为 3~ 4年生“秦美”品种 ,试验用药剂为杨凌亚特尔农化厂生产的绿叶铁王片剂。试验设 5、6、7月 3个时期进行处理 ,5、7月每期选 2 0株黄化树 ,10株对照 ,另 10株进行处理 ;6月选4 0株黄化树 ,10株对照 ,30株处理…  相似文献   

17.
<正> 山东烟台果树试验站1976年春定植本地区芽变选出的短枝型青香蕉——烟青1.33亩,株行距2.5×3米,平均每亩89株,1981年10月5—6日验收,六年生平均亩产11652.6斤,平均株产133.6斤,最高株产227斤,平均单果重188.1克,可溶性固形物12.5%,果实硬度为11.3公斤/厘米~2,一等果91.6%,二等果  相似文献   

18.
<正> 杭州大观山种猪场长命四队,于1973年春在新开荒的瘠薄丘陵7.43亩上,密植了桃单芽苗788株,其中6.2亩628株的特早熟水蜜桃在精心培育下,1974年个别单株开始结果,1975年共产8128.7斤,平均亩产1311.1斤,1976年进入盛果期,该年共产15489.5斤,平均亩产2498.3斤,平均株产23.54斤,最高株产达61斤,1977—1980年每年平均亩产保持在2400斤左右,而全队1977—1980年每年平均亩产仅1700斤。在浙江生长季多雨日交差小,夏秋高温干旱无灌溉条件下,属于中上等水平,8年每亩平均盈余636.46元。目前,全园树势与一般稀植园相同。估计1981年仍能保持原有产量。  相似文献   

19.
我场的苹果幼树是1959年冬到1960年春栽植的,计有66亩,1446株。红星为主栽品种840株,金帅380株,倭锦61株,国光62株;少量的红玉、大国光、青香蕉共103株。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场职工怀着“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雄心壮志,努力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在虚心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苹果丰产的栽培技术,根据果园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栽培技术。因而,几年来苹果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生产成本也不断降低。 这66亩果园,1971年(栽后12年)总产34万斤,平均亩产5150斤;1972年总产37.5万斤,平均亩产5680斤;1973年总产57万斤,…  相似文献   

20.
宁海县力洋区前横乡平岩村的张普森同志,今年56岁,全家5人。他在大队桔场的影响下,从1971年开始,在房前屋后自留地上种植柑桔,建成了家庭小桔园,收入3500余元,占全家总收入的45.3%。 他于1971年在门前种植20株温州蜜柑,1973年又种40株,共地4分,从1980年起开始投产,产桔3100斤,1981年3500斤,1982年4400斤,1983年4800斤,4分园地4年产桔15800斤,收入5334元,平均每年收入1333.50元。1980年他又在三分园地上密植柑桔80株,对桔树精心管理,进行拉枝,控梢摘心,薄肥勤施,促使提早形成树冠,速生丰产,1983年平均株产27斤,总产2160斤。承包生产队5分地34株9年生温州蜜柑,总产3000斤,加上早熟温州蜜柑320斤。以上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