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儋州市种植作物主要是橡胶、水稻、甘蔗、花生。我市农业处于大而不强、广而不优、粗而不精,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品牌农业的状况。而儋州有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裕的农业劳动力。按照我市"调优做精第一产业"和大力打造品牌农业的指导思想,选择发展红肉蜜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着重做好强服务、壮产业、优结构、铸品牌、增收入、夯基础的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推动建基地、强管理、重投入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努力寻求三个方面的突破,即:在注重拓展农业新领域上求突破;在机制和体制创新上求突破;在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竞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192-193
广西是农业大省(区),但农业发展"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阐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广西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广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从推进生产高标准、实施绿色引领、积极打造品牌、强化科技创新、培育经营主体等方面进行具体对策研究,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顶层设计、评价考核、宣传推介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甘肃农业》2016,(2):60-61
正扶正药业,地道的陇药企业,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一个把打造陇药航母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使命的土生土长的现代陇药企业!"到2020年,把以中药为主导的陇药产业发展成千亿总量的支柱产业",这是甘肃省委、省政府拟定的战略性目标。作为陇药企业中唯一的国家农业化重点企业,甘肃扶正药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全新的经营理念和超强的战略聚合策略,以其"多而优"的产品品种体系、"优而精"的产业规模体系、"精而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上海农场始终坚持"有健康·更美好"的品牌理念,以"农道·耕种信任"为使命,坚持"产业链中高端,产品中高档"的定位,以"一强(品牌强)、二优(产品质量优、服务质量优)、三高(市场化程度高、信息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为工作重点,夯实产品、打响品牌、深耕渠道,推动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公司品牌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29%;其中在线上渠道的销售收入是去年同期的14倍。  相似文献   

6.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全局,以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稻米产业,优化农业结构,做精做活特色产业,调优品牌,发展标准化生产,壮大龙头,推进产业化经营,建立起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框架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高库存使吉林省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区域,面临着"一粮独大,牧业乏精,特产欠优,杂粮粗放,加工不深"5个方面结构不优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确立"市场导向、稳粮优粮、农民增收、提质增效、协调互动、绿色发展"6项原则。在区域布局调整框架上,东部山区突出"弱粮强特",中部地区突出"优粮",西部地区突出"扩饲增杂"。在农林牧渔结构调整框架上,重点突出农牧结构优化,确立"农牧结合,以牧稳粮,以农优牧"的思路。在"三产"融合发展的构架上,坚持"以工强农,以商兴农,三产联动"的思路。在路径选择上,深化制度改革、净化农业产能、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率、促进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的加速期,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消费者对中高端农产品和生态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从农业供给方面来看,低端农产品过剩、中高端农产品尤其是老百姓信得过的农产品供给不足这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产品品种丰富,却多而不优;农业品牌多,却杂而不亮;农业体量大,却大而不强。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优质、个性化、特色农产品供应。2018年是我国的"质量安全年",实现质量兴  相似文献   

9.
声音     
《北京农业》2014,(1):7
银蛇蛰伏藏瑰宝,骏马腾飞起宏图。刚刚过去的2013年,昌平区农业围绕"转型发展""强二优三精一"的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形成了以"一花三果"为主导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集群,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2013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28.6亿元。2014年,昌平区委、区政府以打造"精一"品牌为目标,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打造特色精品农业,继续巩固"一花三果"特色产业的示范引领地位,大力推动都市型现代  相似文献   

10.
沂年来,我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着重做好强服务、壮产业、优结构、铸品牌、增收入、夯基础的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推动建基地、强管理、重投入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努力寻求三个方面的突破,即:在注重拓展农业新领域上求突破;在机制和体制创新上求突破;  相似文献   

11.
品牌强,农业强。近年,河南省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坚持“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着眼消费升级,大力调优品种河南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种养结构,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全面推进“四优四化”;启动23 个单项行动推进种养产业升级,着力做强肉制品、做优面制品、做精油脂制品、做大乳制品、做特果蔬制品,推动食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优质蔬菜、优质花木、优质茶叶、优质食用菌、优质中药材、优质水产品“十大”优势产业,集中打造豫农优品。2020 年,全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533 万亩,居全国第一位,订单率达86.9%;优质花生面积超过1850 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新增肉牛30.2 万头、奶牛5.3万头;优质林果面积1410 万亩,年均增长率超10%。农产品优“产”出来,为品牌打造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玉麟"牌西瓜是我市农技人员和瓜农经过多年培植而成的一个拳头产品,瓜型适中、皮薄、质脆甜、糖度递度小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享誉省内外,尤其风靡上海、广州、深圳、福州、杭州等大中城市,成为知名的精品瓜、品牌瓜.2001~2004年连续四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绿色食品、浙江省名牌产品、绿色农产品奖和农业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勤县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响品牌农业、做精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等作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的直接抓手,通过做精产业布局、做强农业园区、做优结构调整多业并举,积极创建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本文对该区域特色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探析,以期对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工产业有更加深入具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我市按照省农委要求和部署,以"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整体推进型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信息技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打造12316农业信息统一服务品牌,不断提高12316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有效促进农业信息服务整体联动,提升了新时期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提出要增强品牌意识,力争使农业品牌规模、质量、含金量、影响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当前,我国农业正在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迈进。尽管我国不少农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农业品牌杂而不亮,缺少一批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竞争倒逼品牌意识正在觉醒生活中,用EMS发送快件的人不在少数,可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江苏农垦临海农场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品牌发展战略,通过校企合作交流,将品牌建设与发展经济、造福民生有机衔接,着力打造具有新时代特点、江苏农垦特色、临海农场特质的"银城牌""临海五龙口""绿农园"特色产品品牌,切实做优、做强、做精、做响品牌,逐步把临海建设成绿色生态、和谐美好的现代化农场。  相似文献   

17.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盐城作为江苏的农业大市,高效农业比例偏低、规模效益不高、外向度不够、加工增值率不高、产业链价值链不长、优质品牌不多,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竞争力弱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章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盐城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进行了总体设想,并提出了科学统筹规划、着力培育新型主体、重点建设调整载体、加快推进融合发展、全面提升装备科技、切实加强支持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来,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步显现,有效缓解了农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为农业农村工作落实新发展理念找到了抓手。但是,农业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品牌杂而不亮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产业融合水平不高,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脱节,产业的互联互通性不强;农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19.
在"桥头堡"建设推动建水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总要求,通过优化资金、土地、科技、人才、政策等资源配置,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做优特色农业,做强品牌农业,把建水建设为面向东南亚的农产品基地。  相似文献   

20.
在"桥头堡"建设推动建水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总要求,通过优化资金、土地、科技、人才、政策等资源配置,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做优特色农业,做强品牌农业,把建水建设为面向东南亚的农产品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