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重点阐述了越西杂交水稻生产现状及2014年中籼早熟水稻品种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9个杂交水稻中籼早熟品种,于2014年3月30日播种,9月13~19日成熟,生育期为168~174天,平均量产591.78kg/667m2,比对照增产的有7个品种,其中最高产量672kg,比对照增产27.5%;减产的有1个品种,其中最低产量488kg,减7.4%,各品种均能在海拔1 650m的山区正常生长发育,2015年有两个品种通过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耐寒性较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应用于贵州山区水稻生产,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通过杂交和复交途径,聚合多个材料的优异性状,育成新的水稻恢复系R546,并利用自育水稻三系不育系G98A与R546杂交,育成新组合奇优546。2012—2013年参加贵州省水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0.06kg/667m2,比对照(黔早优2017)增产8.77%;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94.33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4.97%;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于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4012号),适宜贵州一季中籼早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自育水稻恢复系黔恢5819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不育系安丰A组配,育成三系杂交中籼水稻新组合安优5819,并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3号)。该组合在2012年、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589.27kg/667m2和646.26kg/667m2,分别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8.66%和8.80%,2年累计16点次中增产15点次;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84.81kg/667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2.31%。安优5819表现高产、抗病、优质和熟期适中,适宜贵州中高海拔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用自育水稻恢复系黔恢5819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水稻不育系安丰A组配,育成三系杂交中籼水稻新组合安优5819,并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3号)。该组合在2012年和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 839.05和9 696.90 kg/hm2,分别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8.66%和8.80%,2年累计16点次中增产15点次;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772.15 kg/h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2.31%。安优5819表现高产、抗病、优质和熟期适中,适宜贵州中高海拔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延稻1号"是以彩稻为母本,延粳22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早熟新品种。2013—2014年吉林省2年8点次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525.9kg/hm~2,比对照上育397增产8.7%;2014年4点次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460.2kg/hm~2,比对照上育397增产8.6%。"延稻1号"的主要特点是熟期早、优质、高产、稳产,并于2015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安徽省广德县及周边地区种植的优良中籼水稻新组合,为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杂交中籼新组合比较试验.本文以汕优63为对照,对引进的12个中籼组合(品种)的产量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述,其中11个品种比对照产量高,一个品种比对照产量低.丰两优6号、协优469、03S/安选6号比对照增产10%以上,适宜于本生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浙杭优820是由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中粳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浙杭优820系利用早熟高异交中粳不育系浙杭10A与恢复系F4120配组选育而成的强优势早熟高产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区域试验每667 m2 2 a平均产量为678.365 kg,比对照平均增产34.32 kg,生产试验产量每667 m2为647.49 kg,比对照增产44.89 kg。2 a区域试验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3.3。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马铃薯品种类型,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大西洋作母本、米拉作父本进行杂交,于2014年育成马铃薯新品种毕薯6号(黔审薯2014001-1),该品种在贵州省2012—2013年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038.41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45.65%;2013年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115.2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35.65%。适宜贵州省海拔495~2 450m地区及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安徽省广德县及周边地区种植的优良中籼水稻新组合,为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杂交中籼新组合比较试验。本文以汕优63为对照,对引进的12个中籼组合(品种)的产量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述,其中11个品种比对照产量高,一个品种比对照产量低。丰两优6号、协优469、03S/安选6号比对照增产10%以上,适宜于本生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国审品种杂稻内5优907引种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5优907系四川丰禾种业有限公司用内香5A×川恢907组配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黔东南州农科院引进该品种进行高产连片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分蘖力强、不易倒伏、株型适中、后期熟色好、大穗等特点。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22.5 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4%;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量604.3 kg,比Ⅱ优838增产6.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13.4 kg,比Ⅱ优838增产6.3%。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21.2 kg,比Ⅱ优838增产7.6%。201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10。  相似文献   

11.
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与推广的桥梁,是品种审定的基础,通过试验,鉴定新育成水稻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11个常规籼稻品种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除八宝谷15号、17号,其余9个品种产量都高于对照,云航籼3号产量最高,亩产756.50 kg,比对照增产28.11%;其次文稻30号亩产743.50 kg,比对照增产25.91%。通过试验,水稻品种的结实率、成穗率、千粒重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吉单53是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2013~2014年参加吉林省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759.1kg/hm~2,比对照吉单27增产3.3%;2014年参加吉林省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102.1kg/hm~2,比对照吉单27增产8.5%。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品质较好。该品种在各类试验中表现为抗逆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中早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3.
晋北谷子春播早熟区品种的筛选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当地主要种植的9个品种进行田间种植对比试验,记载谷子的品种特性和生长发育情况并测定产量,筛选出适合晋北春播的早熟谷子品种。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8个谷子品种,有3个品种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增幅为0.48%~14.95%,其中大同32号的产量为7 171.64 kg/hm~2,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14.95%,产量居第1位;大同34号产量为6 514.93 kg/hm~2,比对照增产4.43%,产量居第2位;晋谷39号产量为6 268.66 kg/hm~2,比对照增产0.48%,产量居第3位。综合筛选和评价得出,大同32号和大同34号是目前适宜在晋北谷子早熟区大面积推广的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谷子播种面积逐年上升,但种植的品种单一,退化严重,产量极低,品种更新迫在眉睫。北京市密云县种子执法监督站引进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在旱作条件下进行试验,鉴定各品种的产量、抗性、生育期等性状,筛选谷子新品种。2006年试验结果:对照132谷产量131.5kg/667m2,比对照132谷增产的品种10个。其中,朝新谷2号、冀谷21产量分别为251.9kg/667m2、241.4kg/667m2,比对照132谷分别增产91.53%、83.55%,达显著水平。2007年试验结果:对照132谷产量146.8kg/667m2,比对照132谷增产的品种有9个。其中,朝谷12、冀谷21、朝谷14、冀谷20、朝新谷2号产量分别为272.9kg/667m2、263.0kg/667m2、216.0kg/667m2、205.0kg/667m2、200.0kg/667m2,比对照132谷增产分别为85.90%、79.14%、47.15%、39.68%、36.25%,达显著水平。经过2年的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北京市密云地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朝新谷2号、冀谷21。  相似文献   

15.
苏两优295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优质两系不育系29S与籼型恢复系苏恢795配组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0和2011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区试,产量分别为8 435.5和8 683.6kg·hm~(-2),分别比对照Ⅱ优084增产5.98%和5.52%,2012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生产试验,产量为9 384.0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8.48%。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江苏省中籼稻区推广种植,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谷子播种面积逐年上升,但种植的品种单一,退化严重,产量极低,品种更新迫在眉睫。北京市密云县种子执法监督站引进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在旱作条件下进行试验,鉴定各品种的产量、抗性、生育期等性状,筛选谷子新品种。2006年试验结果:对照132谷产量131.5kg/667m2,比对照132谷增产的品种10个。其中,朝新谷2号、冀谷21产量分别为251.9kg/667m2、241.4kg/667m2,比对照132谷分别增产91.53%、83.55%,达显著水平。2007年试验结果:对照132谷产量146.8kg/667m2,比对照132谷增产的品种有9个。其中,朝谷12、冀谷21、朝谷14、冀谷20、朝新谷2号产量分别为272.9kg/667m2、263.0kg/667m2、216.0kg/667m2、205.0kg/667m2、200.0kg/667m2,比对照132谷增产分别为85.90%、79.14%、47.15%、39.68%、36.25%,达显著水平。经过2年的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北京市密云地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朝新谷2号、冀谷21。  相似文献   

17.
德宏州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速德宏州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推广,引进泰优159、内香6A/蜀恢852等11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试验,以宜香优99E-4为对照。结果表明,参试的11个水稻品种中泰优159、川谷优7329、玉优1号和内香6A/蜀恢852等9个品种比对照增产,增幅为0.2%~14.5%,产量最高的是川谷优7329为11 157 kg/hm2;有2个品种比对照减产,减产0.6%~1.5%,产量最低是川农1A/蜀恢852为9 592.5 kg/hm2。增产5%以上的品种有川谷优7329增14.5%,玉优1号增9.3%,这2个品种在4个试验点均增产,可在德宏州范围内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8.
7个玉米早熟新品种在安定区旱作区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定区海拔2150 m的旱区对引进的7个玉米早熟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9月中旬前成熟,其中武科早304折合产量最高,为8 737.4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 186.9kg/hm~2,增产率为15.7%;武科早303折合产量8 611.1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 060.6 kg/hm~2,增产率14.0%;金穗607、金穗606分别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3.7%、12.4%。建议这4个玉米品种在安定区海拔2 100~2 300 m区域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9.
垦育20号是利用具有日本、意大利和河北省育成品种丰富遗传基础的"品一"作母本,与早熟、丰产、优质父本"冀粳13号"杂交,后代通过连年自交定向选择育成的。2003~2004年河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232.5 kg/hm2,较对照品种垦育12号增产6.41%,达显著水平;2004年河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176.6 kg/hm2,较对照品种垦育12号增产9.42%。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和多抗特点,综合表现优异,最突出表现为抗水稻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20.
2002-2004年在甘南州高寒阴湿区进行的7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杂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 585 kg/hm2,比对照增产26.5%;其次是华协1号,折合产量为2 950 kg/hm2,比对照增产4.1%,互丰010、912折合产量均为2 915 kg/hm2,均较对照增产2.8%。青杂2号增产潜力大,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甘南州洮河、大夏河、白龙江沿岸川水地大面积种植,华协1号、互丰010、912等可作为搭配品种推广种植。青杂3号因生育期短,表现早熟,可作为海拔2 800 m以下白菜型油菜的替代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