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造林试验中对苗高和地径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间在苗高、地径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苗高遗传力为0.71,地径遗传力0.88;通过苗高单性状选择,初步选出15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2.
台湾桤木11个无性系苗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1个台湾桤木无性系苗期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显示该无性系群体未来有一定选择潜力;地径生长、苗高生长具有较高的重复力,地径、苗高的重复力高达0.895 00、.865 8,开展以地径、苗高为主的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漳平五一国有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苗期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生物量 (地上、地下、全苗 )等 7个性状研究表明 :上述 7个性状在家系间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各性状相关分析发现 ,苗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生物量、全苗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 ,主根长与地下部分生物量、侧根数与苗高之间有显著相关 ,侧根数与地径、侧根数与生物量 (地上、地下、全苗 )无显著相关 ;通过对各性状的等级划分和全苗生物量的LSR检验 ,初步筛选出 4个优良家系 ,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引进的105个嫁接白云杉(Picea gluca)无性系苗期6年生苗期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接穗基径、苗高、接穗高、新梢、一级侧枝、主干侧枝、冠幅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接穗高极显著差异;接穗高与苗高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0,而接穗基径与冠幅相关系数次之,为0.90,接穗高与基径相关系数为0.88;接穗高无性系的重复力为0.74;聚类分析,分为5个类型;综合评价接穗高、基径及生长的生长状况选19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5.
墨西哥落羽杉优良单株无性系苗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97个墨西哥落羽杉优良单株无性系(包括速生型、奇特株型和金叶类型)为试验材料,开展无性系苗期比较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苗高、地径无性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地径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267 3和0.202 9,表明开展速生型无性系选择是可行的。通过构建包括地径、苗高两生长性状的选择指数,以10%的入选率,复选出墨西哥落羽杉速生型无性系77个,奇特株型无性系8个,叶色金黄型无性系5个。  相似文献   

6.
利用386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一年生苗高、地径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发现,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24.47%、40.48%,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25.77%、41.52%,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0、0.95,均较大,说明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各性状变异广泛,主要受遗传控制,可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分别以中菏1号、I-69和T-66为对照,采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对美洲黑杨无性系苗高、地径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77个优良无性系,其群体苗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6.14%、8.19%,现实增益分别为6.46%、9.09%,选择效果显著。筛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可进一步营造区域化试验林,进而选育高产优质、适地适品种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30个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在张掖市肃南县塔尔沟苗圃开展苗期试验,测定5a生苗期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等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家系间苗高、地径、新梢长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变异系数较高,均在19.76%以上,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指标的家系遗传力均较大,均在0.830以上;苗高与地径、新梢长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地径与新梢长、侧枝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2)以苗高为首要选择指标,按照1倍标准差选择出158#、106#、160#、154#、109#、119#6个优良家系,各性状值高于30个家系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8.
以黑杨派无性系014杨、111杨、177杨、LX-6和中辽1号为试验材料,对其1年生幼苗的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杨树无性系苗高与地径年生长符合"S"型生长曲线;014杨、177杨、111杨和中辽1号速生期为7月19日至8月28日,LX-6速生期则为6月29日至8月28日;各无性系平均叶面积9月27日为最大值,各无性系单株总叶面积9月7日为最大值;苗高与地径、单株总叶面积及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地径与单株总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柳树无性系苗期遗传测定与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引进的45个柳树无性系在菏泽地区的苗期生长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苗高、地径的生长差异显著,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基础。无性系苗高广义遗传力为73%,遗传变异系数为7.78%;地径广义遗传力为72.2%,遗传变异系数为9.3%;以苗高、地径年生长量为指标,应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选出表现好的柳树无性系9个,其苗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8.1%,10.5%。  相似文献   

10.
以55个核桃楸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进行苗高、地径等性状的方差分析,并估算出其遗传相关和遗传力及指数选择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5年生核桃楸优树的优良无性系分别为1-6号、河南1号、河南2号。这3个核桃楸优良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72和0.76,苗高和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23.90%和36.04%。核桃楸优良无性系的苗高和地径受到亲本优树选择影响非常有效,优良无性系的选育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1.
开展林木优良无性系选择,以获得最大遗传增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针对桤木优良半同胞家系中的优良个体,通过扦插繁育技术建立了476个无性系,观测苗高和地径苗期生长性状,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利用隶属函数法结合主成分分析赋予各性状权重值,对各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无性系间的苗高和地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据两个性状的隶属函数值的均值,将无性系划分为7个等级,其中3个无性系被确定为1级,这些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的均值较整个群体均值分别提高了224.3%和82.3%;被评为2级的无性系有9个,被评为3级的无性系有45个,可作为增加桤木遗传多样性候选对象。  相似文献   

12.
从北京林业大学引进近几年培育出来的青杨多倍体无性系29个,以当地天祝青杨为对照,开展了苗期测定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参试29个多倍体青杨无性系间在苗高、地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苗高、地径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26.23%、25.71%,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24、0.56。通过苗期表现性状的综合评定,筛选出9个生长速度快的无性系,其苗高、地径的群体遗传增益分别为14.8%、6.7%。各无性系间的苗高、地径均受强遗传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做好川西南二半山区杨树无性系初步选育工作,进一步满足当地造林需求,加快杨树产业发展,分别引进28个杨树无性系,选取布拖县开展苗期试验;以地径和苗高两个主要苗期生长量为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宜在该区域生长的优良无性系。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1年生各杨树无性系间苗期生长性状差异较大,以地径和苗高两因素为依据,南林312苗期表现最优,从而为杨树优良无性系在川西南二半山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苗期生长节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嫁接后8个月苗高和基径的生长状况,可知苗高和基径的年生长趋势均为典型的"S"型曲线,即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苗高和基径的生长主要集中在8月份以前,8月份以后苗高和基径的生长变化不明显。在11月份落叶时,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的苗高可以达到35.3cm-95.1cm,基径可以达到1.03cm1.59cm。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和基径的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建立了不同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和基径苗期的生长曲线拟合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对拟合的Logistic曲线方程进行二次求导得出的速生期进行分析,香椿嫁接后基径比苗高更早进入速生期,基径最早嫁接后一个月左右就可进入速生期,而苗高最早则需要45d左右。香椿基径的速生期也比苗高长,可维持在大概75d~90d,占到了总生长期的1/3左右,而苗高的速生期仅有45d~60d,苗高和地径的速生期生长量均超过了总生长量的一半以上。而不同无性系不但进入速生期的时间点有着明显的差异,且其速生期的长短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本地无性系最早进入速生期,且其速生期也最长。  相似文献   

15.
在优选的20个榔榆实生单株上采集接穗,嫁接在榔榆砧木上,对其苗期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各无性系苗高平均值为1. 78 m,变幅为1. 2—3. 0 m;地径平均值为1. 47 cm,变幅为1. 0—2. 4 cm。无性系苗高重复力为0. 388,地径重复力为0. 319。采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对榔榆苗高和地径加权评定,选出优等无性系5个。结合遗传增益估算选出JN-02和JD-08具有速生潜力,苗高遗传增益分别为7. 12%和6. 39%,地径遗传增益为5. 71%和4. 70%,可为后续榔榆无性系造林试验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从西藏川藏公路沿线收集300个藏川杨优株的穗条,以黑杨为砧木进行嫁接,经扦插繁育后形成114个无性系,通过对1年生的藏川杨无性系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藏川杨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差异极显著,无性系间生长差异大,选择潜力大。结合苗高和地径主要苗期生长性状,选择出11个生长快速的无性系,并发现藏川杨不同无性系间分枝习性、叶片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以叶片、叶柄、分枝等性状为参数,当欧氏距离阈值为10时,可将藏川杨无性系分为6类。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通过筛选的2个木麻黄抗逆无性系与当地生长较好的惠2无性系进行水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差异不大,方差分析均未达显著水平。从遗传参数来看,3个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均为中等,分别为0.486和0.557,方差分量也不大,分别为66.06%、69.27%,苗高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小,其值为14.23%,而地径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其值为18.22%,利用苗高和地径指标对木麻黄抗逆品系和对照进行比较,不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2)不同无性系在侧根数、主根长、总干质量/总鲜质量等指标上均未达显著水平,且变异系数不大,仅为25.26%、13.70%、9.28%;但在地下部分干质量/地上部分干质量指标上达极显著水平,且变异系数较大,达46.42%。从苗木根系性状和生物量的遗传变异分析,木麻黄抗逆品系和对照没有什么差异。  相似文献   

18.
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个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的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生长量和育苗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胸径、成活率4个性状均受强遗传控制。3个生长性状间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和综合评定,选出31个生长量较大、育苗成活率较高的无性系,可参与区域化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19.
摘要:本文以57个楸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通过苗期测定,初步选择出12个楸树优良无性系。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地径的重复力分别为61.40%和29.82%。无性系说明苗高的遗传潜力大于地径,利用指数选择法,苗期选择了12个楸树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亚美马褂木优良无性系,并进一步提高杂交育种效率,以30个亚美马褂木半同胞杂交子代优良单株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造林后连续3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并采用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和加权系数法对30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和早期选择.结果表明:造林3 a时亚美马褂木无性系苗高和地径平均值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