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和实践表明,对饲养家禽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是一项切实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为做好禽流感防控,2004年起,深圳市开始实施对家禽免费强制免疫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研究和实践表明,对饲养家禽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是一项切实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为做好禽流感防控,2004年起,深圳市开始实施对家禽免费强制免疫的政策。在这项政策支持下,龙岗区一直坚持对辖区内的饲养家禽实行禽流感H5疫苗强制免疫,并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持续监测。同时,为防止疫源从外地传入,亦持续对辖区内的三鸟批发市场的家禽进行免疫抽样检测。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生产。实行强制免疫是我国防控H5亚型禽流感的一项重要措施,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禽流感抗体是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的主要手段。随着H5亚型禽流感疫苗种毒株的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物检疫》2006,23(10):42-42
国家农业部尹成杰副部长通报了近期全球禽流感疫情,指出当前全球禽流感疫情仍在扩散和蔓延,我国有的地方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秋冬季禽流感防控任务仍相当繁重,必须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当前我国有些地方防疫机构不健全、队伍薄弱,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仍存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隐患。对此,尹成杰副部长要求各级兽医部门要做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按照免疫技术规范和要求,提高免疫密度,制订当地免疫实施方案,乡、村、户均要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对漏免、新补栏或已到免疫期家禽及时进行补免或强化免疫,提高免疫密度,定期进行免疫抗…  相似文献   

5.
《饲料广角》2008,(9):1-1
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政策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研讨了全球和中国禽流感流行病学机理、监控策略与实践、免疫和扑杀及中国禽流感防控长期策略等议题。会议旨在通过分析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形势,交流相关国家禽流感防控战略、应对措施和经验,为完善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并确定中长期防控的优先领域。与会专家全面分析和回顾了中国近几年来实行的一系列防控政策和措施.一致认为中国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5病毒频发,对我国的养禽业造成了很大损失,并且有一部分人已被传染禽流感病毒,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国内针对禽流感的流行传染特点,实施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并对禽流感H5施行强制性免疫.本文主要针对南安市近两年的禽流感防控状况进行分析调查,检测H5抗体合格率,监测南安市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对不同乡镇进行抽样检测并进行评价,以便有效掌握禽流感免疫效果和疫病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行业动态     
国内要闻农业部专家称禽流感不会出现大范围暴发流行2009年1月8日,从农业部获悉,针对当前正值禽流感高发季节,禽流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农业部要求各地采取强化免疫、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加强活禽市场监管、强化流通环节检疫监管、抓实春节期间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等五项措施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在国内外频繁发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除了良好的管理措施外,战胜疾病的重要途径就是预防。因此,做好家禽疫苗免疫工作是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笔者通过在化验室对多批次、多批量的家禽进行禽流感抗体监测情况,发现一些家禽养殖专业户的禽流感免疫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笔者就禽流感免疫水平低下的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在国内外频繁发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做好畜禽疫苗免疫工作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笔者在化验室对多批次、多批量的家禽进行的禽流感抗体监测情况来看.一些家禽养殖专业户的禽流感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进行分析和探讨,就禽流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作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国际兽医局(OIE)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划分为A类疾病。我国《动物防疫法》要求,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采取强制免疫的措施。从2004年开始,我国采取强制免疫的政策,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起到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但禽流感在我国仍然时有发生,并且因为病毒的变异,导致免疫失败,疫苗研发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病毒的变异速度。为此,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将浅谈一下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月8日,从农业部获悉,针对当前正值禽流感高发季节,禽流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农业部要求各地采取强化免疫、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加强活禽市场监管、强化流通环节检疫监管、抓实春节期间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等五项措施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2.
疫苗免疫是预防禽流感疫情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是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要工作之一。很多研究表明,不同家禽品种、在不同饲养条件下、采用不同免疫程序,均会对免疫效果造成明显差异。广东省佛山市是家禽养殖大市,自2004年开始推行了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全面免疫措施。本次采取定点监测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禽群的免疫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区域控制重点环节--抗体监测应用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和不同日龄蛋禽群首次免疫效果对比探讨,摸索出适合本地区的禽流感免疫方案;通过对不同疫苗厂家的产品免疫效果的测定,选出了本地区防控禽流感的适宜疫苗;通过对不同品种禽群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探讨了不同品种禽群对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应答;并探讨了禽流感阻击战中的防控措施和抗体监测的重要性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牧业通讯》2005,(7):31-31
本刊讯 :3月27日 ,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 ,朝鲜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 ,造成数十万只鸡死亡。辽宁省丹东、本溪、大连等与朝鲜接壤的边境地区受到严重威胁。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紧急召开防控工作会议 ,周密部署 ,在全省范围内采取7项措施阻击高致病性禽流感。一、强化免疫工作 ,提高免疫密度。要普遍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工作。对散养家禽和达不到免疫保护效价的立即开展免疫 ;对水禽、20日龄以内的商品肉鸡、适合免疫和观赏鸟类 (包括鸽 )一律进行免疫 ,免疫率要达到100 % ,实现免疫全覆盖 ,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对免疫的禽类建立免疫…  相似文献   

15.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是家禽养殖场预防禽流感流行的关键措施之一,但是在疫苗选择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疫病防控带来了诸多隐患,笔者根据基层临床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疫苗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旨在共同提高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确保鸡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我国的养鸡业以及人类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已有人类感染H7N9的报道,因此,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措施需要不断的强化,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分布范围广、病毒重组以及交叉感染等特点,应积极处置病情,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使用正确的免疫方式。该文结合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要点等,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体系建设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应用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免疫接种是目前防控禽流感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实际应用中发现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免疫效果良莠不一。为摸清不同免疫时间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准确掌握各种家禽最适的免疫时间,以便使之获得良好的抵抗力,试验以前期H5亚型禽流感免疫现状调查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同时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国家指定厂家生产的H5亚型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对鸡、鸭、鹅进行免疫接种分组试验,试图了解这些肉禽H5亚型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最适免疫日龄与次数,从免疫措施方面为防控H5亚型禽流感提供技术依据,解决防疫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大疫病,尤其是高致病力的病毒感染可引起家禽极高的死亡率,是造成养禽业巨大经济损失的疫病。世界各国对禽流感的防控措施不尽相同。我国则采取以扑杀、强制免疫和生物安全相结合为主的防控措施。目前全球禽流感疫情呈扩散蔓延态势,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禽流感疫情频繁发生,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不断增加,禽流感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这严峻的禽流感防控形势,我们针对丹家家鸡饲养时间较长这一特点,按正常鸡免疫程序免疫,对其免疫抗体消长规律作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项目研究背景:禽流感是当今对养禽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全世界各国政府都对此非常重视,并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了具体的防控措施。我国也是受禽流感威胁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对禽流感的防控采取扑杀和免疫并举的措施,取得了举世的成绩。尤其是我国在禽流感疫苗研制方面的领先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是家禽养殖场预防禽流感流行的关键措施之一,但是在疫苗选择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疫病防控带来了诸多隐患,笔者根据基层临床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疫苗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旨在共同提高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确保鸡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