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为了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北京,丈夫开出租车,她摆修鞋摊,想不到时间不长,丈夫就因为车祸不幸去世。如果带着孩子回老家,经济压力会减轻不少,但为了孩子的前途,她还是咬着牙留了下来,仅凭着修鞋挣来的微薄收入支撑这个家。后来她听说天安门和故宫一带由于人流量大,修鞋的生意比较好,她便辗转到了那里,收入的确比  相似文献   

2.
1866年的春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但对于生活在瑞典莫尔巴卡庄园的8岁女孩塞尔玛来说却是一片阴霾。因为她和别的孩子不同,3岁半时得了一种莫名的怪病,导致双脚完全麻痹不能行走。她的情绪一直很低落,有时还很狂躁,骂自己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那天,父亲说:孩子,我们全家一起乘船去哥得兰岛旅行吧,那里风光秀丽,环境幽雅。女孩默不作声,她其实很不想去,她怕陌生人鄙夷的目光。父亲知道,  相似文献   

3.
1985年年初,出生仅3个月的她被诊断出脑瘫,医生断言,这孩子长大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可能连父母都认不出来,这种病基本上属于不治之症。当时就有人好心劝其父母:放弃吧,再要一个孩子。但她的父母没有这样做,而是将所有精力倾注在这个没有希望的孩子身上。为了那近乎零的希望父母付出了百倍的努力,一直到今天从没中断过。从她一岁多开始,爸爸就每  相似文献   

4.
宋丹丹在《家,N次方》里所扮演的角色文楠以及她做妈的方式,相当值得称道。辣妈文楠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她分得清孩子的事她啥时该管、啥时不该管。对于不该管的,她坚决不管,比如她儿子楚牧毕业实习,自始至终她没问一句,儿子交女朋友和不交女朋友,她都  相似文献   

5.
带孩子回家,跟母亲说我要下厨露一手,便把正学步的孩子交给母亲照看。等我在厨房做完饭菜出来,正听见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小脸上全是眼泪,再看母亲,一脸的不安和愧疚,一个劲地向我解释:我扶她走路没扶好,她就一下子摔在地上了,我真是没用,连个孩子都看不好了……  相似文献   

6.
吴淡如是台湾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和畅销书作家。近年转战内地的她,著作遍地开花,被亲切地称为最知性的才女作家。比起写作在最初屡被退稿,她的爱情婚姻也曾遭遇被退稿。吴淡如的家庭并不温暖,从孩提时,她就过早目睹了父母的纷争。看到同龄的孩子享受着父  相似文献   

7.
1973年,在上海出生后没多久,她的父母就被分配到安徽淮北的一个县城工作,她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在上海外公家生活时,她的舅舅们还没有孩子,加上外公外婆,七个大人每天都围着她一个人转。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公主。7岁那年,她的幸福童年画上了句号。这一年,父亲把她接到了自己身边,原以为,自己会受到  相似文献   

8.
近日,安徽省芜湖县某村青年舒某和妻子在油菜地面打菜籽,带去的3岁女儿玩着玩着便睡着了,其妻让孩子睡在打过的油菜秸旁,为遮阳光,她就抱了一些油菜桔遮在孩子的头上。 时至中午,舒妻因赶着回家做午饭,就由孩子睡着,打算做完饭后,唤丈夫吃饭时一并抱回孩子。岂料丈夫打完油菜籽后见  相似文献   

9.
1993年,当时还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孤山子小学任教的孙月光,遇到了9岁的聋哑儿童梁海。这天,梁海的母亲一边向她讲述聋儿的病史,一边用祈求的目光看着她说:谁能救救我的孩子,他不能一辈子做哑巴。泪眼中透出的无助和渴望,梁海那天真的眼神,他母亲那让人心碎的呼救,震撼了她的心灵,大大刺痛了她的心,她的眼泪夺眶而出。这天,  相似文献   

10.
三个简单的汉字,也许从我们常人的嘴中吐出连0.1秒都用不到;就是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或许短短的一年也能清晰说出。可是,他却用了13年,而她则等了13年。1996年之前,他和她无疑是令人艳羡的一对,虽然已经年届不惑,但他们并没有要孩子,这并不能妨碍他们爱情的甜美。有一次,他出差到厦门,处理完公事以后,他去看了大海。回家后,他把在海边礁石上拍的照片让她看,他说:等有了机会,我一定领着你再到厦门  相似文献   

11.
薛照河 《农村电工》2004,12(1):45-45
花好月圆,是一颗颗善良的心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秋佳节之夜,下岗女工春丽却没能和丈夫一起共享佳节的喜悦。自丈夫任滕州市供电公司大坞供电所所长后,他难得在家过上一个团圆节。皎洁的月光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睡梦中的笑脸,春丽在这个温馨的团圆之夜,却思绪万千。结婚6年了,丈夫难以抽身陪她去公园、逛商场。在她的记忆中,丈夫除了每月把工资交到她手里外,几乎从没问过家里任何事情。女儿都已5岁多了,丈夫可从没接过孩子一次,过去她工作忙,顾不上接孩子时,都是亲戚朋友帮着去接。为了这个家,春丽有过两次无奈的抉择。第一次是他们结…  相似文献   

12.
1954年她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朗克斯区一个低保户家庭。父亲是一名只有小学三年级水平的电焊工,母亲在一家戒毒所当护士。那时候,在美国,这样的底层家庭混个小康就是最大的梦想。她9岁那年,积劳成疾的父亲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全家重担一下子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为了让她和弟弟接受更好的教育,母亲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把孩子送进学费低廉但学风涣散的公立学校,而是把他们送到一所昂贵的私立  相似文献   

13.
儿子车冕半岁时,还软软地躺着,母亲刘浩文意识到,孩子可能有问题。带着车冕去医院检查,做脑CT以后,医生说孩子没有问题,发育不正常是缺钙造成的。过了几个月,车冕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刘浩文开始分析,孩子缺钙可以发育不良,或者生长滞后,怎么可能哪个部位都不行?着急中,她抱着车冕去儿童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说,孩子是先天性脑瘫,将面临终身瘫痪。  相似文献   

14.
吓吓他     
小汤的母亲疼子心切,在送小汤上小学的第一天就向小汤的老师要求不能惩罚小汤。老师警告她,这样子对小孩子没帮助,只会宠坏了他。她想了一会儿后,说:“好吧,如果小汤做错了什么事,就惩罚他邻座的孩子吓吓他好了。”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来说,个子矮了一些就是畸形了。可不,1983年初在省队挑选队员时她被视为了畸形,也就被拒之于门外。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在她父亲邓大松另类的爱下,她的心灵与球技并非畸形。一直以来,她比同龄的孩子要矮。可父亲有父亲的办法,因为他熟知有关乒乓球的行规,那就是国家队在选拔队员时要求:特点突出,技术全面,没有明显漏洞。而且女儿特别喜欢乒乓球,兴趣是成功的基石,在女儿两岁  相似文献   

16.
笑掉大牙     
一笔糊涂帐精神病院新任院长走到一个病人面前,问他何以入院。病人回答到:“是这样的。我娶了一个有成年女儿的寡妇,我父亲娶她的女儿为妻,所以我太太成了她公公的岳母,她女儿成了我的继女和继母。继女生了个儿子,这个孩子成了我的弟弟和我太太的外孙。我也有了一个儿子,他成了  相似文献   

17.
那天,她来到后院,只见女儿梁司渝双手沾满泥巴,小脸蛋上也有几处泥迹。看着变成了一只小花猫的女儿,她笑了,那些泥巴是为了鼓励女儿学习,她专门花钱买来的。是的,她就是伏明霞。自打女儿2003年出生的那一刻起,伏明霞就有了一个目标,将女儿培养成真正的名门闺秀。梁司渝一岁多时,就能认20多个字,伏明霞大受鼓舞,在一番详尽的考察后,她决定将女儿送到九龙塘的一家幼儿园。可人家不收3岁以下的孩子,于是她死磨硬缠,女儿总算被收下了。  相似文献   

18.
一名狠毒的妇人只因与丈夫发生争吵,就亲手将自己的两名亲生幼儿活活掐死。当她作为杀人嫌疑犯被刑摹拘留时,她却说:“我太爱我的两个小孩,我怕自己死后,我丈夫和他的家人对孩子不好,所以就将两个孩子掐死了!”  相似文献   

19.
她说,她很喜欢家教这个词,因为它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能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一种长期的自然人格。她的理论依据是《论语》有关内容,即孔子的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应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入则孝,出则悌,即家庭教育;第二阶段,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即社会教育;第三阶段,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是说前两  相似文献   

20.
漫画与幽默     
选词 一天下班回家,我发现妻子在摇半岁的女儿,嘴里反复念道:“爹——爹。”我心里感到美滋滋的,她选择了“爹爹”这个词首先教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