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野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薤白、野小蒜、小根蒜、山蒜、菜芝、小根菜。盐山县境内野蒜资源十分丰富。植株高可达70cm,鳞茎近球形,粗1~2cm。全株皆可食用,生食、熟食皆可。其味甘甜辛辣,风味独特,鳞茎有健胃、润肠、祛痰、解毒的功效。可起到三辛杀菌作用,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有“菜中灵芝”之美誉。  相似文献   

2.
<正>在大蒜生产上,常常见到很多不正常的鳞茎,而影响了大蒜的品质和产量。独头蒜、复瓣蒜及散瓣蒜,就是其中的几种主要的不正常现象。 独头蒜 指其鳞茎不分蒜瓣,只有一个圆球状的蒜瓣。产生独头蒜的原因有;①由次生鳞茎产生。因为次生鳞茎个体小,易形成独头蒜;②用小蒜瓣繁殖引起。由于蒜瓣很小,以致在鳞茎形成开始时期,生长量小;③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肥水不足或叶子有病虫危害,致使鳞茎形成开始时期生长量小。克服的办法有:首先选择较大的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大蒜汁对四种不同指示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汁浓度越大,抑菌效果越明显;大蒜汁p H值在5.4~6.6范围内时,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大蒜汁温度为35℃时,其抑菌效果最好,当温度高于35℃时,其抑菌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大蒜汁对不同浓度的不同菌株的抑菌效果依次为:酵母菌>大肠杆菌>曲霉>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4.
减少畸形蒜方法要得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头蒜,指其鳞茎不分蒜瓣,只有一个圆球状的蒜瓣。产生独头蒜的原因有:①由次生鳞茎产生。因为次生鳞茎个体小,易形成独头蒜;②用小蒜瓣繁殖引起。由于蒜瓣很小,以致在鳞茎形成期生长量小;③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肥水不足或叶子有病虫危害,致使鳞茎形成期生长量小。 克服的办法有:①选择较大的蒜瓣留种用;②在蒜生长过程中,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促使鳞茎形成期有较大的生长量。 复瓣蒜,指鳞茎的侧芽形成蒜瓣后,再次发芽又形成次一级的蒜瓣。这种次一级的蒜瓣很小,同时使整个鳞茎分为几个蒜头。尽管蒜瓣及蒜薹数比正常的多得多,但都很…  相似文献   

5.
姚芹  宋浩  宋京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93-10594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不同处理方法蒜液抑菌效果及大蒜素最低抑菌浓度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为进一步利用大蒜素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大蒜提取蒜液为材料,定硫法测定其中蒜素含量,研究大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大蒜液中含有的大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过机械破碎或挤压得到的蒜液抑菌效果比蒸煮后蒜液好,紫蒜抑菌效果优于白蒜,蒜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2 mg/ml。细菌生长曲线表明,对数生长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蒜素敏感,而稳定期的菌体抑制作用较弱。[结论]大蒜素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通过计算抑菌率,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生熟大蒜汁对常见的3种细菌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蒜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熟蒜与生蒜的抑菌率差异达到了极显著,即生蒜的抑菌作用极显著高于熟蒜,而熟蒜也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不同浓度生蒜汁的抑菌率差异极显著,即高浓度生蒜汁的抑菌作用比低浓度抑菌作用强。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宁夏南部地区西芹种植轮作倒茬问题并筛选出适合种植的优良蒜苗品种,通过引进甘肃酒泉紫蒜、白蒜及甘肃张掖市民县蒜种、青海乐都蒜种、山东济宁金蒜3号和山东济宁金蒜7号等6个蒜苗品种,以西吉当地蒜种为对照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甘肃酒泉紫蒜的综合表现最佳,具有生育期短、生长旺盛、苗高适中、苗径粗大、叶片肥厚和鳞茎不膨大等特点,产量达4 063.1kg/667m~2,产值比当地蒜种高0.12万元/667m~2,适合在宁夏南部地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彭州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大蒜种植历史悠久,现常年种植大蒜16.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左右,年外销蒜苗3000万公斤、蒜薹7500万公斤、蒜头5500万公斤。彭州大蒜鳞茎外皮淡紫色或紫红色,品种分薹瓣兼用蒜(以食蒜薹为主,兼食青蒜苗)和无薹蒜(以食青蒜苗为主)两类,其蒜头包瓣匀  相似文献   

9.
<正>野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薤白、野小蒜、小根蒜、山蒜、菜芝、小根菜。盐山县境内野蒜资源十分丰富。植株高可达70cm,鳞茎近球形,粗1~2cm。全株皆可食用,生食、熟食皆  相似文献   

10.
种植小根蒜     
小根蒜包括大地蒜、野蒜两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0cm,主要以成熟的地下鳞茎药用,以未成熟时的全株食用,有葱蒜味.鳞茎卵圆形,有2-3个凸起.叶互生,半筒状狭线形,下部鞘状包茎,长18-30cm.  相似文献   

11.
庄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30+9256
[目的]研究浸种温度及时间对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种子发芽的影响,确定适合其发芽的温度和用水浸种的时间。[方法]采用普通培养皿发芽法。浸泡温度试验中小根蒜种子在8、14、22、26℃下用蒸馏水浸泡40 min;浸泡时间试验中小根蒜种子分别于22℃下用蒸馏水浸泡10、20、30、40、50、60 min,不浸泡种子为对照(CK)。[结果]影响小根蒜种子发芽的因素主要是温度。14℃有利于小根蒜种子发芽,低于或高于14℃均不利于其种发芽。浸种20 min以上都能提高小根蒜种子的发芽率,而浸种40 min的小根蒜种子发芽率是最高的。[结论]在14℃下用蒸馏水浸种40 min后小根蒜种子发芽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2.
小根蒜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小根蒜的生物学特征、营养价值及其医疗保健功效的研究现状,并对小根蒜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番茄的应用价值及其转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志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64-1865
介绍了番茄的生物学特征和应用价值,并且阐述了其转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karyotype of 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in Laizhou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Method] The root tip of A.macrostemon was pretreated with 8-hydroxyquinoline solution, fixed, dissociated and stained for preparing the glass slide to reveal the chromosome number via th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the sparse cells with good chromosome morphology were photographed under microscope. [Result] 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in Laizhou City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was triploid; its somatic chromosome number was 24 and karyotype formula was K(2n)=3x=24m(2SAT)+1Bs, thus the karyotype belongs to 1A type. One of the chromosome No. 3 contained satellite, and chromosome deletion may be existed in one of the chromosome No. 5. In addition, B chromosome was observed in some cells. [Conclusion] This introduction of triploid A.macrostemon found in China was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5.
杜守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22-1023
[目的]研究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种子发芽特性,为其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O、30、60、120、180、240、300、360、420、480d不同贮藏期处理研究小根蒜种子休眠期和寿命。用贮藏60d的种子,设15、20、25、30、35℃5个温度处理研究小根蒜种子适宜发芽温度。用贮藏30d的种子,研究1、2、3、4、5、6、7、8mg/LGA,溶液浸种12h和低温处理1、2、3、4、5、6、7d对小根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小根蒜种子有60d左右的休眠期,寿命为1年左右。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25℃。解除种子休眠可用4—5mg/L的GA,浸种12h或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5~6d。[结论]A.-Y-.栽培小根蒜的适宜种植时间为日平均气温20~25℃。在山东气候条件下,适宜的播种时间为9月上中旬。人工栽培要用当年采收的种子,贮藏1年以上的陈种子不能作种。  相似文献   

16.
1材料与方法 供试薤白取自山东省莱州市郊外。取薤白的根尖用0.002mol/L 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4h,卡诺氏液在冰箱中固定24h,以1mol/L的盐酸60℃解离6~9min,再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后制片。镜检并统计染色体数目,然后选用染色体形态好且分散的细胞,在配有Olympus DV70数码摄像头的多功能系统显微镜(Olympus BX50)下拍照分析。核型分析按照李懋学、陈瑞阳报道的标准进行,核型分类参照Stebbins GL的方法划分。  相似文献   

17.
薤白EPSP基因对亚麻的转化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薤白EPSP基因编码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对除草剂草甘瞵具有一定的抗性.利用该基因构建植物表达重组体.薤白EPSPcDNA重组到植物表达载体pWM101中,构建成35S启动子控制的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亚麻,经过潮霉素筛选获得了抗性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后获得了亚麻苗.经特异引物的PCR扩增,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亚麻基因组中,对转基因亚麻愈伤组织及幼苗进行的草甘膦抗性检测表明,转基因亚麻对草甘膦的耐受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棉田杂草薤白(Allium macrostemon Bunge)抗草甘膦的分子机理,开发利用其草甘膦抗性特性。【方法】运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分离克隆了薤白中草甘膦作用的靶酶EPSP合成酶(EPSPs)基因cDNA,并将其构建成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和鉴定其抗性。【结果】薤白EPSP合成酶基因cDNA序列全长1 821 bp,编码一段522个氨基酸的推导蛋白质。经BLAST及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具有EPSPs的特征序列,并与已报道的EPSPs序列有高同源性,确认克隆的cDNA序列即是薤白EPSPs基因序列,命名为EPSPsA。将该cDNA与原核表达载体pRSET-A重组后,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RSET-A-EPSPsA,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了目标蛋白的高效表达。经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该蛋白的分子量约为55 kD,与预期大小一致。通过草甘膦对表达细菌处理,表达菌对草甘膦的抗性显著提高。【结论】薤白EPSPs对草甘膦具有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19.
干燥室气体中O2含量对干制薤白茎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护色液Zn(CH3COO)2含量的影响次之,护色时间的影响最小;干制薤白茎叶叶绿素保留率最高的因素水平组合为500mg·L-1Zn(CH3COO)2、护色时间16h、干燥室气体的O2体积分数9%.薤白CO2降氧干燥过程主要由升温段和降速干燥段组成,用指数函数关系式拟合的干制薤白茎叶叶绿素保留率(y)随干制时间(t)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88.644e-0.155t,方程显著水平P<0.01,相关系数r为-0.9766.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山东莱州居群的薤白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取薤白根尖,用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后,固定、解离、染色后制片,镜检并统计染色体数目,然后选用染色体形态好且分散的细胞,在显微镜下拍照分析。[结果]莱州居群薤白为三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4,核型公式为K(2n)=3x=24 m(1SAT)+1Bs,属于1A型。3号染色体中的1条具有随体,5号染色体中的1条可能出现缺失现象。另外,部分细胞内还发现B染色体的存在。[结论]三倍体薤白的存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