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玉米太谷1号、泽玉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高温处理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指标、种子活力、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45±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条件下,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活力等逐渐下降,短时间的高温老化对玉米的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影响不大,长时间高温老化种子活力和各项发芽指标迅速下降;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玉米品种的电导率均逐渐上升。两个玉米品种种子在老化处理过程中,种子的多项发芽指标的高低与种子活力的强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温处理对4个大豆品种种子发芽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晋豆19、晋大53、晋大74以及黑珍珠4个大豆品种种子为材料,通过高温[(54±1)℃]、高湿度(100%相对湿度)密闭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指标、种子活力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品种种子的发芽指标,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均逐渐降低,短时间(36 h以内)老化处理种子的发芽指标变化不明显;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4个品种种子活力变化均表现为先下降而后逐渐上升。种子电导率则逐渐上升,但并非等速率上升,在某处理时间段则下降。试验还表明,4个品种耐老化能力存在差异,晋大53号品种相对耐老化,而其他品种耐老化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温(54±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加速种子老化的方法,对晋豆19、晋大53两个大豆品种进行种子老化处理,测定老化过程中,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变化,明确老化处理对种子发芽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短时间老化处理(12~36h),种子发芽指标均比其对照升高,种子活力也升高。随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指标迅速下降,种子活力降低,种子细胞膜透性加大。试验还表明,晋大53耐老化能力强于晋豆19。  相似文献   

4.
以623×276、7501×283高粱杂交种及其三系亲本种子为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种子活力、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54±1)℃高温、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处理,时间低于36h,种子的多项发芽指标、种子活力下降不明显。当处理达24h,623×276、623B、283R的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比其对照明显升高。处理达36h623A比其对照也明显升高。(2)种子在老化过程中,随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的电导率并不一定等速率升高,在某处理时间段则下降。(3)从种子的发芽,活力、电导率变化综合分析,两个品种及其三系种子耐老能力存在差异,632×276、623A、623B、283R、7501×283相对较耐老化而其它三系种子抗老化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科学》2015,(2):11-15
以玉米品种吉农大578和新白单31当年收获种子为试材,通过高温(45±1)℃、高湿(相对湿度95%)老化处理,研究老化种子的发芽特性、活力特性及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品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均表现为降低趋势;两品种种子活力指标则从24h开始即下降;萌发后的幼苗表现为老化时间越长苗高越矮、根系越短,且对根系的影响更加显著;不同老化时间的玉米种子主要化学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百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另外种子发芽指标、活力指标同子粒的淀粉和脂肪含量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不同老化程度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标、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玉米种子的生理生化、生命活力因人工老化而发生的变化,为玉米种子老化机制及种子活力修复研究奠定基础。以桂单0810和桂单162 等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温高湿(48℃、相对湿度95%)的人工老化方法,研究人工老化对玉米种子发芽指标、幼苗形态指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证实了逐步增加老化时长,除2个品种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同步上升之外,其余生理指标如过氧化物酶活性、发芽指数、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均同步下降,老化10 d时,桂单0810和桂单162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60.32%和62.54%、55.44%和62.68%、49.52%和54.33%、65.63%和70.00%,而MDA含量大幅升高90.91%和93.20%,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降低60.16%和83.04%。相关性分析表明,MDA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人工老化方式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其活力,影响幼苗的生长。相对电导率...  相似文献   

7.
电导法测定小麦种子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工加速老化的3个小麦品种种子为材料,测定20℃恒温条件下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浸泡液电导率,对电导法测定小麦种子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芽率有较大差异的小麦种子浸泡24 h后的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电导法可作为快速测定小麦种子活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大麦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与生理生化的变化情况,指导大麦种子的合理贮藏,通过人工老化处理(45℃,90%RH 高温高湿)大麦种子,对其种子发芽指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OD 和 CAT 活性、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老化进程加剧,大麦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可溶性蛋白、POD 和CAT 活性逐渐降低。2)在大麦种子的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均与种子的老化及劣变密切相关,其中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可溶性蛋白含量、POD 和 CAT 活性与种子活力下降的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9.
PEG引发对老化大豆种子发芽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晋豆19号、晋大53号和晋大74号3个大豆品种种子为试材,在高温((45±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条件下,对大豆种子进行老化处理;再对老化种子用10%,20%和30%PEG进行引发处理;然后对各处理种子的发芽指标、种子活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3个大豆品种种子测试的4项发芽指标都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种子活力先下降而后又逐渐上升。不同浓度PEG引发3个品种种子后,提高了种子活力,增强了种子抗性;但10%PEG引发效果不是很好;而用20%,30%PEG引发后,当老化程度不是很严重时,可显著提高大豆种子的多项发芽及活力指标,有效提高大豆种子的抗老化能力;同时20%PEG对晋大53号种子的引发效应较好,而30%PEG可能更有利于对晋豆19号和晋大74号种子的引发。  相似文献   

10.
人工老化对红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宾红3号红花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40℃,95%RH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种子发芽指标、幼苗鲜质量、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红花种子各发芽参数(发芽指数、发芽率与发芽势)降低,同时芽长、根长、活力指数以及幼苗鲜质量也有所下降;而红花种子相对含水量、平均发芽时间(MGT)、根生长抑制率、芽生长抑制率和相对电导率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含水量的增加使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导致细胞膜被破坏,膜透性增加,种子内部物质的新陈代谢紊乱,最终降低了种子活力,加深了种子老化程度,抑制了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砂引发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以皖玉10号、安甜3号两个甜玉米品种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含水量的砂基质引发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砂引发处理均能明显提高甜玉米种子幼苗生长测定的发芽势、芽长、苗鲜重、苗干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减少种子的平均发芽日数,同时,明显提高低温处理试验的芽鲜重、芽干重和简化活力指数.砂引发对甜玉米种子电导率的影响,两个品种的表现不同,皖玉10号的电导率与活力指数、模拟田间出苗率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安甜3号种子则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两个甜玉米品种种子砂引发基质的最适水分含量均为7.4%.  相似文献   

12.
以金钱松种子为材料,采用超干燥和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处理种子,定期测定其发芽率、活力指数、电导率及其他指标,研究种子劣变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室温硅胶干燥法将金钱松种子含水量降至4.2%不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但降至3.3%时,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明显下降,种子发生损伤;人工老化过程中,含水量4.2%~6.4%的种子电导率增加幅度最小,O2.-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含水量的种子,与其他含水量种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含水量4.2%~7.5%的种子MDA含量明显低于未经过超干处理的种子,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吸胀萌发前,含水量较高的种子抗氧化酶活性较高,且在人工老化过程中的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以高油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了标准发芽、电导率测定、脱氢酶活性测定、丙二醛含量测定活力检测方法,对人工老化获得的高油玉米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进行了各项活力指标的测定,对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获得的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进行了各项活力指标的测定;同时进行田间种植,测定不同活力水平高油玉米种子的田间出苗率。通过各活力室内测定指标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分析,以确定高油玉米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指标和方法。结果表明:高油玉米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为标准发芽试验、电导率测定试验。  相似文献   

14.
NaCl和PEG引发对甘蓝种子发芽及其质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晚丰一代、中甘11号甘蓝品种为材料,用100 mmol.L-1NaCl和25%PEG-6000在20℃下进行种子引发处理,研究了引发处理对种子发芽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5%PEG-6000对两个甘蓝品种进行引发处理24 h,可促进种子迅速发芽、出苗,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用100 mmol.L-1NaCl对中甘11号种子进行引发24 h,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种子发芽,但对两个品种种子的伤害也较明显。供试的两个甘蓝品种耐逆性存在差异,中甘11号耐盐性要强于晚丰一代。用100 mmol.L-1NaCl引发两个甘蓝品种的种子24 h、25%PEG-6000引发48 h,都显著地降低了种子的相对电导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发芽、田间出苗、同工酶、电导率和TTC含量的分析,研究了粉皮冬瓜种子的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种子活力的遗传差异明显,粉皮冬瓜种子有较好的贮藏性能,同时发现经逆境处理的种子其活力表现两种情况:长时间、高强度逆境处理,种子活力降低;短时间、低强度逆境处理,种子活力提高,此外作者提出了关于种子潜在活力及其表现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电导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快速预测种子活力,以23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在40℃、85%相对湿度条件下,分别老化0、14、28、42、56 d,共115个种子样本,形成了宽广的种子活力水平范围,研究电导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带壳)浸泡液电导率大于糙米(去壳)浸泡液电导率。与种子浸泡液电导率相比,糙米浸泡液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间的关系更密切。然而,糙米浸泡液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间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其线性回归模型R2分别为0.045 2、0.026 3、0.036 7,不宜用来预测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大麦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研究不同品种的最佳收获期。【方法】选取不同成熟度的P13-3和甘啤4号大麦种子,恒温发芽试验测定电导率。发芽前测定不同成熟度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鲜重、千粒干重和含水量等物理指标,发芽过程中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幼苗根长、幼苗鲜重和幼苗干重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两个大麦品种种子均为先增长,后增宽,最后增厚;千粒鲜重、千粒干重、含水量和电导率差异显著,含水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下降并趋于平稳的趋势;苗长、根长、幼苗鲜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除幼苗干重外,其余活力指标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论】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有较大影响,其中千粒干重、电导率、幼苗鲜重、苗长和根长可作为检验种子活力的参考指标。P13-3种子在开花后36~42 d,甘啤4号种子在开花后30 d活力相关指标较好,幼苗质量较好,为适宜收获期。  相似文献   

18.
亚精胺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杜红阳  王进  刘怀攀  杨青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09-11010
[目的]探究多胺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农大108玉米(Zea mays L.)品种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检测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鞘长度和α-淀粉酶活性。[结果]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着亚精胺浸种浓度的升高,被检测的这些指标也逐渐升高,当亚精胺浓度达到0.1 mmol/L时,这些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而过高浓度的亚精胺处理,则这些指标低于对照。[结论]适宜浓度的亚精胺浸种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该研究为多胺在大田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种子发芽特性与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农大108和鲁单981两个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和不同温度下不同玉米品种萌发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各样品的发芽率、活力指数、苗高、根长、苗干重、根干重等指标在17.5~27.5℃范围内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达到一定温度后出现下降趋势;在水分等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不同玉米品种萌发的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略有不同,对于同一品种,低温影响种子的萌发进程,延缓种子出苗,特别是低活力的种子。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低活力的种子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宜的播期。  相似文献   

20.
To ascertain the genotypic difference of cadmium tolerance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maize, effects of cadmium stress on the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index, vigor index, root length and fresh weight, and shoot length and fresh weight of seeds of 12 main varieties of maize widely cultivated in central Huna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dmium stress had small impact on the germination rate and germination index of maize seeds, but it had obvious effects on the vigor index, root and shoot growth of maize seeds, and the inhibition effects on the roots were more obvious than the shoots. Among the 12 varieties of maize, Qiandan 12, Dushiliren, Nuobatianxia and Nongda 3138 were tolerant to cadmium stress, while Tianguan 218 was sensitive to cadmium stress, and the tolerance of other varieties of maize to cadmium stress was mode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