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文摘     
小麦条锈病与吸浆虫混合为害损失估计/杨之为…(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712100)∥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8(1).—49~531992年(一般年)和1994年(旱年)田间试验研究,小麦吸浆虫每穗虫量(Z,头)与穗重(W,g)呈显著的曲线相关,相...  相似文献   

2.
尼龙纱淘土法调查小麦吸浆虫房巨才,邵珠鹏,胡树香(山东单县植保站,274300)(菏泽地区植保站)小麦吸浆虫是本地小麦重要害虫,在成虫期防治,时间较短,需掌握好施药时间。一般是通过田间取土样,用淘土法来了解此虫的密度与发育进度。但过去淘土方法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在1990年首次发现小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ehin)。现分布于监沂等地市的30余县。小麦吸浆虫以幼虫在小麦扬花期侵入麦壳,吸食刚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甚至绝产。 该虫在山东每年发生一代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区小麦红吸浆虫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申春玲(河南安阳市植保站455000)张来存(林州市植保站)小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anaGehin)是为害小麦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近年来,小麦红吸浆虫在我市部分地区发生严重,造成减产。为此...  相似文献   

5.
小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属瘿蚊科。2002年首次在丰润区发现。小麦红吸浆虫是1种毁灭性害虫,其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吸食麦粒浆液,  相似文献   

6.
豫中南小麦粘虫动态防治指标的探讨张国彦(河南省植保植检站郑州450002)陈松莲刘淑帆(鲁山县植保植检站)张翠翠(河南省农校)小麦粘虫是豫中南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虽然其防治指标是三龄前幼虫15头/m2,但在测报防治实践中,应根据寄主、天敌、气象等因...  相似文献   

7.
小麦吸浆虫在甘肃东南部俗称麦蛆,有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和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Kirby)]两种.通常两种吸浆虫混合发生,以水浇地及二阴低洼地发生较重.幼虫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汁液,致使籽粒秕瘦、空壳,造成减产.为更好指导防治,笔者对小麦吸浆虫的产卵习性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观察.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郭予元院士在小麦害虫预测和治理上的重要贡献,主要包括:在20世纪70-90年代,创新了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有机结合方法,显著提升小麦害虫预测技术水平。从宏观到机理,突破了多项小麦害虫治理关键技术,包括小麦品种抗吸浆虫鉴定技术与抗吸浆虫机制,创新性提出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及穗期保护策略;利用田间开放式控制虫量的办法建立小麦蚜虫防治阈值及复合防治指标;麦田天敌资源的保护及利用。面向小麦生产实际,创建小麦吸浆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吸浆虫穗期保护策略和技术、蚜虫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等研究成果一直传承至今,列入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本文还介绍了在后续小麦吸浆虫、蚜虫预测与防控研究与实践中,传承与发展郭予元院士的学术思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毒死蜱防治小麦红吸浆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红吸浆虫是河南省安阳市小麦的主要害虫。20纪80年代中期曾得到有效控制,90年代后期起在部地区虫量显著回升,发生面积达4.5万hm2,为害严,每年有5~10hm2小麦田绝收。2000年,安阳市植保进行了48%毒死蜱乳油防治小麦红吸浆虫试验。蛹用量为300ml/667m2,拌土10kg,撒施,成虫期用量0ml/667m2对水2.5kg,用工农—16型喷雾器均匀喷雾,防效达90%以上。与用6%林丹粉剂3kg/667m2和50%甲基对硫磷乳油50ml/667m2防效相当。毒死蜱防治小麦红吸浆虫试验@王朝阳$河南省安阳市…  相似文献   

10.
不同小麦品种(系)对小麦吸浆虫田间抗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一套较完整的小麦吸浆虫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我国主要小麦产区推广或即将推广的 5 2 5分优良品种及材料对小麦吸浆虫的抗性在田间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不同小麦品种 (系 )对小麦吸浆虫抗性有显著差异 ,抗性较好的品种(系)有62份 ,其中高抗占2.85%、中抗3.04%、低抗5.90%。S山东928802、百农12、河农8424、郑农8号、豫展1号、中麦9号6个品种对小麦吸浆虫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小麦吸浆虫近年来在我区连续发生,为摸清它的消长发生规律,探索防治适期,制定防治策略和有效防治措施,根据全国植保总站和省植保总站的统一部署,按照全国小麦吸浆虫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协作方案的具体要求,在大面积防治区进行了全面地调查与考察,开展了比较系统的观测研究,现将1986—1987年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麦红吸浆虫越冬幼虫分布格局与抽样技术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研究昆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经典方法,通过对3块地6个样点各l00个样方连片逐一取样调查、频次分布拟合和5种聚集指标分析表明,麦红吸浆虫越冬幼虫的田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最适合奈曼分布型,其次适合负二项分布型.聚集强度因田块和样点而异;聚块面积为10cm×10cm或10cm×20cm,从而从理论上证明了目前小麦吸浆虫调查中所采用的31.85πcm2×20cm或10cm×l0cm×20cm取样单位是合理的.室内模拟"Z”字形、棋盘式、双对角线和平行线4种抽样方法各5、10、15个样方抽样结果比较表明,以双对角线15个样方抽样的代表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李昌炽 《植物医生》1996,9(2):24-25
粉多威防治小麦赤霉病蚜虫田间药效李昌炽(四川乐至县植保植检站641500)在省农牧厅植保站的安排下,我站今年在93、94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探讨了37.5%粉多威可湿性粉剂在小麦期“一枪药”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及蚜虫的防效和有效剂量的田间药效试验,为我...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漯河市召陵区发生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为害重的,减产40%~80%,甚至绝收。20世纪50年代后期郾城县(召陵区2004年从郾城县区划出来)就有小麦吸浆虫发生,通过推广应用抗虫品种和"六六六"药剂处理土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甘、宁、青三省(区)小麦吸浆虫分布区及发生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宁、青三省(区)小麦吸浆虫主要分布区为海东及临夏发生区,陇中半干旱引黄灌区发生区,宁夏引黄灌区发生区,六盘山阴湿山地及塬区发生区和渭水上游及岭南微成盆地发生区共5个主要发生区。三省(区)小麦吸浆虫的动态发生呈“马鞍形”过程,其主要原因是:小麦品种的更换、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农田灌溉条件的改善等农业生态条件的变化,加之防治工作滞后等,应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小麦吸浆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中耕松土是玉米田栽培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具有疏松地表土层 ,增温保墒的效果 ;且能使地表干燥 ,不利吸浆虫越冬幼虫活化上升、破茧出土 ,从而达到有效防治吸浆虫的目的。为明确中耕松土对吸浆虫化蛹、羽化的影响 ,1999年开展了该项研究。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药剂40 %甲基异柳磷EC(石家庄化工厂生产)。1.2试验地点及概况试验设在井泉灌区的武威市清源镇东槽村 ,选上年吸浆虫危害较重、前茬为小麦玉米带田、长势较好的小麦玉米带田为试验地。1.3试验方法试验设中耕松土施毒砂、中耕松土不施毒砂、不中耕不施毒砂(CK)…  相似文献   

17.
小麦红吸浆虫淘土调查方法两点改进意见陈新民(安徽省太和县旧县镇农技站236626)在淮北地区,小麦红吸浆虫作为一种可以造成毁灭性为害的害虫,每年春季对其发生的预测预报工作显得极为重要。根据多年的淘土调查实践,就其淘土调查具体方法提两点改进意见,以供参...  相似文献   

18.
稻茬麦田硬草的发生特点及其化除对策袁树忠(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杨州225001)赵成美,魏强,顾立元,颜国强,袁英(江苏省国营大中农场大丰224135)硬草为越年生禾本科杂草,在江苏部分麦田危害严重。春季硬草田间密度达2000-6000茎/米2,可使小麦...  相似文献   

19.
小麦吸浆虫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杀虫剂、不同防治时期、施药方法和次数防治小麦吸浆虫的试验表明,在小麦吸浆虫化蛹率达50%时,应用50%甲胺磷乳油、50%甲基异柳磷乳油、50%对硫磷乳油和6%林丹粉剂配成毒土于麦田撒施,均可有效控制小麦吸浆虫危害,穗、粒被害率均比对照降低80%以上;在小麦吸浆虫成虫羽化始盛期,用55%林丹胶悬剂0.4g/66.7m2、0.6g/66.7m2防治,防效达91.86%、94.95%,在这几种杀虫剂中防效最好;小麦播种前施药防治小麦吸浆虫幼虫效果并不理想。小麦吸浆虫的药剂防治策略应是蛹期防治为主,成虫期扫残。  相似文献   

20.
小麦吸浆虫在河北定兴县危害严重小麦吸浆虫分为两种,即小麦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均属双翅目、瘿蚊科,分布于全国麦区。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的一种重要害虫,1994年在河北省定兴县发生面积达1300多hm2,严重地块减产9成,一般减产2~3成,危害之重,在定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