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志静 《植物医生》1998,11(4):22-22
随着果树种植面积扩大,天牛的危害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成虫啃食枝干嫩皮,幼虫蛀食主根、主干、主枝及枝条,削弱树势,可导致树干枯死。危害严重的可导致成片果园毁灭。危害苹果树的天牛主要有星天牛、桑天牛和苹果天牛。不同天牛危害果树的部位也不尽相同。星天牛主要...  相似文献   

2.
苹果桑天牛和星天牛的发生及防治李国元秦仲麒(湖北孝感师专林特系432100)(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天牛是苹果园内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管理粗放的果园受害最重。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造成许多孔洞,幼虫蛀食虫道,使果树生长衰弱,叶色变黄,严重时枝干枯死。由...  相似文献   

3.
松墨天牛成虫在思茅松上的补充营养和产卵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饲养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成虫,观察其在思茅松上的补充营养和产卵习性.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羽化后0.5~2h开始进行补充营养,集中取食1~3年生枝条的细嫩树皮,1头成虫一生平均取食面积为2279 mm2.雌成虫交尾2~3d后集中选择多年生枝条或0.5~6cm直径的木段产卵,每头雌成虫一生平均产卵61粒,产生产卵刻痕87个,有30%的产卵刻痕内没有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花椒台湾狭天牛生物学习性的观察和调查,明确了其在当地1年发生1代,幼虫从花椒树干的皮层逐渐蛀入木质部,并以幼虫在木质部内越冬;成虫喜静息于枝叶上,产卵于衰弱或半枯死的枝条上,成虫种群数量在田间的消长呈单峰型,发生高峰期为6月上旬。对台湾狭天牛成虫种群发生消长与温度、湿度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成虫的发生与温、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桑天牛寄主选择行为策略及不同环境条件对其繁殖行为的影响,在室内选择和非选择性条件下测试了桑天牛对不同补充营养材料的行为响应,在人工模拟环境条件下观察桑天牛交配行为和产卵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桑天牛在选择性条件下取食量以构树最多,单头雌虫总产卵量以杨树最高,卵孵化率在不同补充营养材料之间无显著差异;非选择性条件下取食量以桑树最多,而构树上着卵量达最高,桑树和杨树次之,对乌桕和苦楝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极少.卵孵化率在构树、桑树和杨树之间无显著差异.以桑树和构树为补充营养材料的桑天牛成虫寿命最长.桑天牛成虫交配行为节律表现出19:00-24:00及08:00左右是其交配行为高峰期.在人工模拟室外环境条件下,确定了桑天牛交配和产卵行为活性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36℃,相对湿度40%~50%,光照时间8 h.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松褐天牛成虫对马尾松和湿地松不同龄级枝条的取食情况,结果表明:取食马尾松的松褐天牛成虫日平均取食量为196.6mm2.头-1.d-1,主要取食一年生枝条;取食湿地松的成虫日平均取食量为163mm2.头-1.d-1,主要取食二年生、多年生枝条和产卵木,较少取食一年生枝条。在选择取食的情况下,松褐天牛成虫主要取食马尾松,并且以一年生和二年生枝条为主,对湿地松的取食量较少。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淮北市栽植的行道树柳树、国槐和法国梧桐受到天牛的为害,天牛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造成枝枯叶黄,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使整枝、整株枯死。天牛的为害导致柳树生长衰弱,个别老国槐树干被蛀空,濒临死亡,蛀干害虫的排泄物,还影响园林绿化效果和环境。花绒坚甲是天牛类蛀干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对光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油茶蓝翅天牛在南方油茶各主产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通过对江西油茶三大主产区蓝翅天牛产卵情况的系统调查,从生态角度分析研究了油茶枝条、林分因子等对蓝翅天牛成虫产卵选择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油茶蓝翅天牛成虫在产卵部位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最喜欢选择在枝龄5~6年、枝角小于60°、枝径1.5~2.2 cm、枝高...  相似文献   

9.
瓜藤天牛又叫蛀藤虫 ,是潜山县瓜蒌上发生的主要害虫之一。瓜藤天牛主要以幼虫钻蛀为害 ,啃食藤茎 ,致使植株生长受阻。为害重时 ,蛀孔上部藤茎枯死 ,瓜果不能成熟 ,造成产量锐减。1 发生特点本县地处长江中、下游 ,瓜藤天牛 1a发生 1代 ,主要以幼虫在葫芦科作物的藤茎内越冬。每年 4月下旬开始化蛹 ,化蛹高峰在 5月上、中旬 ,蛹羽化盛期在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先羽化的成虫为害瓜苗 ,成虫为害可持续到 7月底 8月初 ,卵散产于瓜蒌的藤茎上。卵 5~ 7d后孵化 ,孵化出的幼虫从节部侵入 ,啃食藤茎 ,蛀成不规则的隧道 ,被蛀食处有黏液外流 ,并…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营林卫生伐措施,清理遭受病虫危害的松树病枯死树、衰弱木、被压木、枯枝等,分析比较长年清理、集中清理和不清理等不同处理方式对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动态和松病枯死树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3年的处理,3种处理方式对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动态和松病枯死树数量变化差异明显。松墨天牛成虫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别为:长年清理为94.09%和94.62%、集中清理为52.82%和57.03%,不清理(CK)天牛成虫虫口数量增加9.91%;松病枯死树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别为:长年清理为100%和100%、集中清理为69.28%和86.53%,不清理(CK)松病枯死树数量增加128.02%。  相似文献   

11.
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为预防松材线虫病发生,峡江县凤凰山林场开展了枯死松木清理工作,选择已清理枯死松木和未清理枯死松木的马尾松林各1块,利用A-3型松墨天牛引诱剂进行诱捕松墨天牛成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省峡江县松墨天牛成虫羽化期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羽化盛期为6月中下旬。清理枯死松木林分中诱集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只有未清理枯死松木松林的21.7%。根据松墨天牛在峡江县的发生规律,清理枯死松木最佳时间应该在当年10月至翌年3月底。笔者认为,诱捕松墨天牛和彻底清理枯死松木两项措施相结合是切断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2.
黑蚱蟬在我县过去多见其危害林木,柑桔上偶见个别枝条因成虫产卵造成的“爪”状卵窝而枯死的小枝。1989年6-8月此虫发生严重,睛天,房前、屋后、道旁绿化林木蟬鸣震耳欲聋,直至9月上旬仍有蟬鸣声,道旁树上虫蜕到处可见。本所柑桔园因其成虫产卵造成枯枝的株被害率达20—30%。尤其是下洋一片600多株7年生的柑桔几乎每株都有被害造成的枯枝2—3枝,个别株达5—6枝。 黑蚱蟬为害柑桔除了以雌成虫产卵蛀伤树枝,被害枝条多数枯死外,还以若虫入土吮  相似文献   

13.
意杨 [加杨 Populusx canadensis Moench cy ( - 2 1 4) ]是一种桑天牛的诱饵树 ,在与桑树插花种植的情况下 ,其诱桑天牛成虫产卵的能力是桑树的 1 0~ 1 0 0倍。而桑天牛对嗜菌异小杆线虫 H eterorhabditisbacteriophora 840 6十分敏感 ,此线虫含有红色发光的共生细菌 Photorhabdusluminescens。在桑园中采用种植意杨诱桑天牛集中产卵 ,然后用嗜菌小杆线虫防治 ,防效可达 89%~ 1 0 0 % ,从而代替农药防治 ,且具有方便、简单、费工少、减少污染的优点。方法是 :在桑园田基边每隔 2 0 m种一株意杨 ,或桑园间每 5m见方混种一株意杨 ;人工…  相似文献   

14.
1964年4月中旬,我们在福建省永太县城关公社里岛大队的小麦地里(正当小麦乳熟后期),发现拟吉丁天牛[Niphona furcata(Bates)]雌成虫一只,紧抱麦秆上部靠近麦穗基部处啃食麦秆,啃成很大破孔。当时我们即将此虫捕回室内继续饲养观察,仍见其在被害处继续啃食,证实该成虫确能为害麦秆。这在天牛科中尚未见过。 此虫隶属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Lamnae)。过去国内文献记载仅知为害竹,而食害小麦尚属初次发现。  相似文献   

15.
桑天长牛长尾啮小蜂的寄主搜索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kutaiMiwa et Sonan)对桑枝条的气味反应敏感,受桑天牛危害的桑枝条比未受害的桑枝条对长尾啮小蜂有更强烈的引诱作用;刻槽的形状对长尾啮小蜂对寄主卵的搜索行为也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而卵对长尾啮小蜂的引诱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利用松褐天牛产卵对诱木趋性,研究了松褐天牛产卵刻槽、幼虫侵入孔和成虫羽化孔在诱木树干上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松褐天牛产卵刻槽、幼虫侵入孔、成虫羽化孔的数量与诱木的胸径和树高显著相关,并可根据相关方程估算出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侵入孔和羽化孔的数量。松褐天牛的产卵刻槽、侵入孔和羽化孔主要集中于树干的中、下部。但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与产卵刻槽数相比,松褐天牛在诱木上的侵入孔数和羽化孔数次第下降,侵入孔数、羽化孔数总体分别下降了41.36%、29.72%。但不同树高上的下降率有所差异。松褐天牛幼虫侵入孔、成虫羽化孔在诱木上的分布型均属于聚集分布,且聚集度随密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松材线虫是我国林业重大外来有害生物,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研究通过在松材线虫病疫区布设诱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集中产卵,翌年在下一代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前清理林中诱木和枯死木,以及在诱木布设区同时释放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等措施,探讨对松材线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林间设置诱木和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枯死木和衰弱木数量较对照显著下降,防治效果分别为71.27%和90.25%。防治后诱木处理区和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携带松材线虫的病木数量以及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也显著降低。释放天敌的样地和未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松褐天牛的寄生率分别为38.34%和3.92%,二者差异明显。室内人工接种天敌的测定结果表明,天敌与害虫数量比例为1:1~4:1的寄生率为12.5%~40%,不同比例的处理寄生率无显著差异。每根木段释放10头花绒寄甲成虫比释放4头成虫的处理松褐天牛的寄生率明显要高,分别为19.45%和4.11%。表明天敌在林间对松褐天牛种群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从而阻止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扩散传播。  相似文献   

18.
李仁烈 《植物保护》1980,6(3):27-27
防治柑桔星天牛大致采取三方面措施:一为捕捉成虫及刮卵,二为钩捉或在虫孔中施药毒杀幼虫,三为主干刷白灰防止成虫产卵。但由于成虫羽化期长(5月中旬—8月中旬)捕捉和刮卵不能彻底;消灭幼虫方法麻烦,钩虫技术不熟练者还会有伤树干;至于主干刷白灰防止成虫产卵其作用则不大明显也没有达到消灭天牛的目的,尤其在天牛为害严重的老桔区和杂木较多的新桔区用上述三方面的措施来防治天牛,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较为困难,因此寻找一种操作简便,药效较长,能毒杀成虫兼治幼虫的防治方法实为迫切。  相似文献   

19.
果树桑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又名褐天牛、粒肩天牛,是近年来豫北地区害果天牛的优势种群。主要危害苹果、无花果、桑、樱桃、梨、桃、杏等,也危害榆叶梅,月季,榕等木本花卉及杨、柳、榆等用材林木。一、危害特点成虫喜食嫩枝皮,造成枝皮破碎...  相似文献   

20.
桑白蚧是古田县柰、李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果农因未掌握其发生规律,往往错过防治适期,防治药效很差,常造成柰、李树树势衰退,枝梢枯死,严重的整株死亡。为此,笔者于1995~2001年在城关附近柰园取样观察,随机剪取有虫枝条于室内镜检雌成虫产卵情况,各代成、若虫出现始期、盛期、终期,以及为害习性和天敌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发生规律桑白蚧在本县1a发生4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柰、李树上越冬。翌年2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产卵(暖冬年份2月中旬中可见产卵)。卵产于雌虫介壳下,4月上旬产卵结束。若虫一般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