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坡耕地是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国家启动实施首批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一年多来,试点地区出色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但仍面临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要加快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搞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目标,理清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着力把握和重点处理好典型带动与整体推进、重点治理与生态保护、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工程建设与管理维护这五个关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前期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建设管理、搞好后续维护、营造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简讯     
<正>四川省领导调研广安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2012年4月19日,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到广安区2011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现场进行了调研,对广安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工程规模大、质量高、效果好、有形象、有亮点,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泰市莲花区于2011年被列为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项目立项以来,各级政府加强组织协调,采取有效措施,统一规划、规模治理,严抓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通过试点工程建设,优化了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介绍了新泰市莲花区实施坡耕地治理试点工程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就新泰市坡耕地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水土流失严重,尤其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30%以上,坡耕地已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制约着山丘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2010年以来,国家先后安排商城、陕县等7个坡耕地面积较大的县启动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河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主要特点和实施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在配备水源工程、培育特色产业、规模开发、集约经营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0年,永和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县。7年来,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龙头,规划建设了309 km2的芝河源头区高效生态精品农业园区,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0.86 km2。介绍了工程建设成效与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兴县2011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工程实施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主管部门立足规划抢抓前期工作,严格工程建设管理,强化建设进度督导,克服占地、串地难题,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取得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减缓、蓄水保土能力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等良好效果。为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占地补偿难度大、定额标准过低、地方配套资金落实难等问题,建议建立健全坡耕地工程占地、串地补偿机制,尽快调整水土保持概算定额,加大中央投资力度并进一步降低或者取消地方配套资金。  相似文献   

8.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经验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坡改梯和淤地坝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坚持预防为主、依法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坚持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建设水土保持大示范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水土流失量大面广、侵蚀严重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搞好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应突出搞好淤地坝建设,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工程前期工作,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二是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与协调,加快淤地坝建设步伐;三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加强淤地坝建后管护,确保工程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明确治理目标,立足"三注重、四突出",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加强了治理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山丘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总结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中的主要经验、做法和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是珠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有水土流失面积13003.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5.4%。试点工程自2003年底开展以来,共实施了85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做法有:分类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集中多渠道资金,实施县域治理;尊重群众意愿,实施群众参与式治理;实施人工措施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注重工程建设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加强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强化预防监督,保障综合治理成效;加强水土保持监测。  相似文献   

11.
车玉萍  杨林章  李旺盛 《土壤》2002,34(1):21-26
黑莓是90年代从美国新引进的小果类品种,其果可鲜食,也可制成系列食品或食用色素,含有多种维生素,适宜于丘陵山区种植。本文试图通过不同肥料处理了解肥料对黑莓生长与品质及不同肥料处理对黑莓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播期、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鹰嘴豆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适宜东北地区鹰嘴豆种植的播期和密度,本试验于2018—2019年选用‘白鹰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播期(3月29日、4月7日、4月16日和4月25日)和4个密度(16.7万株·hm~(-2)、11.1万株·hm~(-2)、8.3万株·hm~(-2)和6.7万株·hm~(-2))处理,通过测定鹰嘴豆干物质含量、叶面积指数、产量性状以及叶绿素、可溶性糖、粗淀粉和全氮含量,对不同播期鹰嘴豆的生育进程、光合特性、群体质量、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鹰嘴豆的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均推迟,生育期缩短,单株荚数先增加后减少。随着生长发育的推进,不同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先上升后下降。早播的鹰嘴豆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低于晚播,晚播能够提高花后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高密度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低于低密度,减小密度能促进可溶性糖转运量及其转运率上升,同时提高花后氮素积累量。产量与单株荚数呈正相关。播期(X1)、密度(X2)与产量(Y)的回归方程为Y=-150.288 9+47.169 3X1+464.092 5X2-1.499 9X12-11.376 4X22+1.292 2X1X2。综上所述,中晚播鹰嘴豆的干物质积累量高于中早播。延后播期导致花前可溶性糖积累量和籽粒淀粉含量下降,而茎、叶的花前贮存氮素转运率和转运量则先上升后下降,花后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上升。中低密度鹰嘴豆的花前物质积累对产量影响较大,花后氮素积累量较高,而中高密度鹰嘴豆的花后物质积累对产量影响较大。中早播、中密度或中晚播、高密度的鹰嘴豆可以提高花前贮存氮素转运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在本试验条件下,‘白鹰1号’选择播期4月23日、密度7.64万株·hm~(-2)的栽培方式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在生产中,可根据当地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玉米苜蓿间作的蓄水保土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种植作物的同时减少水土流失,采用玉米苜蓿间作的种植模式,研究其蓄水保土效益。试验对玉米苜蓿间作与单作玉米的土壤含水量,径流量以及产沙量进行观测,进而研究两者的蓄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玉米苜蓿间作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玉米单作地的土壤含水量;玉米苜蓿间作的径流量和产沙量均小于玉米单作,说明了玉米苜蓿能够有效地减少径流的冲刷侵蚀,具有良好的拦沙性能;经计算得出玉米苜蓿间作的蓄水效益为87%,保土效益为98%,表明玉米苜蓿间作的蓄水保土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The study, which was carried out both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arts of Denmark, describes the use made of roadside verges by birds, and makes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ir importance.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summer mowing on the bird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parts of the road verges are used for foraging and that the skylark Alauda arvensis more often forages on road sides than on the adjacent fields. The verges are also important as a nesting site for some species, for example the skylark, which prefers to nest in this habitat rather than in adjacent fields. Mowing in summer has no decisive effect on the number of birds or their distribution on road verges.  相似文献   

15.
横坡垄作是一种常见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它通过增大坡面拦蓄和入渗能力,进而影响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为揭示黄土坡耕地养分流失特征,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利用投影面积为4.5 m×1.5 m的径流小区,设计降雨强度(90 mm·h-1)、5个地表坡度(3o、5o、10o、15o、20o)以及横坡垄作和平整坡面两种坡面处理,探究横坡垄作对不同坡度坡耕地产流产沙特性及其携带的氮磷养分流失情况。结果表明:(1)坡面坡度小于20o时,横坡垄作能明显降低降雨过程中坡面的产流产沙量,产流量和产沙量最大分别可降低95%和99%;而当坡度增大至20o时,横坡垄作坡面发生断垄,横坡垄作对径流和泥沙的控制效应随之减弱,产流和产沙量会接近或大于平整坡面。(2)横坡垄作对养分流失浓度的影响较小,但对养分流失量具有明显影响。坡面坡度小于20o时,横坡垄作具有较好的控制坡面养分流失量的效果;当坡度增大至20o时,横坡垄作控制养分流失的作用减弱。径流中全氮的流失量始终大于全磷的流失量;除横坡垄作10o坡面外,泥沙中全磷的流失量均大于全氮的流失量。(3)坡面养分流失量主要由坡面径流量和泥沙量决定。径流养分流失率和产流速率、泥沙养分流失率和产沙速率满足线性正相关关系。横坡垄作对径流和泥沙中养分减少效益分别可以达到45%~100%、59%~100%。整体上而言,横坡垄作是控制坡面土壤侵蚀及减少养分流失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冻融作用引起水土流失,造成磷分等无机污染物流到下游江河湖泊等水体,引起非点源污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首先从农田土壤磷分、植物体内磷分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磷3方面介绍冻融作用对磷分转化迁移的影响;然后对冻融作用磷流失的防治提出增施有机肥、合理密植、恢复并改良植被、封育、退耕还林(草)等建议;最后,提出我国未来冻融作用对磷分转化迁移研究在土壤磷分水平、垂直方向上迁移转化机制,植物体内磷分迁移转化机制,微生物生物量磷迁移转化机制,以及冻融过程磷分流失模型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果胶已经被证实可以影响脂类的消化,脂溶性的类胡萝卜素在消化阶段需要被脂滴包裹才能进入小肠形成胶束,因此果胶对类胡萝卜素的消化利用也会存在潜在影响。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果胶对脂类和类胡萝卜素消化利用影响研究进展,主要分为果胶对消化液黏度的影响、对消化酶的影响、与钙离子的相互作用、与胆盐的结合作用以及对脂滴的包裹作用这5个方面。该文为后续分析如何提高果蔬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利用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灌溉和施肥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覆膜滴灌施肥条件下,通过温室小区试验研究了灌溉上限和施肥量对番茄产量和果实的一些品质指标(Vc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施肥量对番茄产量影响最大,灌溉上限与施肥的交互作用次之,灌溉上限的影响不显著,与当地习惯施肥量相比,适当的降低施肥量可以提高番茄产量.番茄果实品质各指标受灌溉上限和施肥量的影响各异,适当提高灌溉上限、增加肥料习惯施用量可以显著地提高番茄果实的品质.为更好地协调番茄产量和品质对灌溉和施肥的要求,适宜的水肥管理方式为施肥量为N 286.88 kg·hm-2、K2O 286.88 kg·hm-2,灌溉上限和灌溉下限土壤水吸力分别为10 kPa(pF 2.0)和30 kPa(pF 2.49).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light intensity and pH on growth and acetylene reduction in three strains of Azolla filiculoides and one strain of A. pinnata cultivated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in Naples, Italy. A. pinnata showed maximum growth and acetylene reduction activity at 65% of natural light intensity (82 Klux) and at pH 5–7. In contrast, three A. filiculoides strains showed maximum values in a wider range of light intensity (50–100%) and pH (5–9). All optimal growth conditions of light intensity and pH were obtained from the determination of doubling time for dry and fresh weight increases. The lowest doubling time for all strains was in the range 2.7–3.3 days. Under thes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acetylene reduction activity rates were 46 nmol ethylene h–1 mg–1 dry weight for two strains of A. filiculoides from California, and 90 nmol for A. filiculoides from Naples and A. pinnata from Tanche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se values correspond to those reported for strains of A. filiculoides and A. pinnata cultivated in areas outside Italy where the use of Azolla as biofertilizer has resulted in increased crop production. Therefore, the strains studied here may have a similar potential in Southern Italy as a source of biomass, dry matter and nitrogenous compounds.Research work supported by CNR, Italy. Special grant I. P. R. A. Sub-project 1. Paper No. 814  相似文献   

20.
汞在泥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批次法研究了汞在三江平原泥炭和吉林双阳泥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及温度、pH值对吸附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三江平原泥炭对汞的吸附速率小于吉林双阳泥炭;温度升高加快泥炭吸附汞的反应速度;两种泥炭对汞的吸附速率受pH值的影响明显且都在pH6.0左右具有最大的吸附量;在酸性介质内,介质的pH值升高,利于泥炭对汞的吸附;两种泥炭对汞的吸附动力学用Hill方程描述最为合适。湿地泥炭土壤较高的吸附容量,以及湿地低温和适当的pH都利于湿地对汞的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