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或hog cholera HC)是严重危害我国和世界各国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国际兽役局将其列为A类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根据粮农组织-国际兽疫局-世界卫生组织(FAO-OIE-WHO)<动物卫生年鉴>(1992年)公布的资料,全世界仍有44个国家存在猪瘟.近年来,该病在美洲、亚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呈现广泛流行的趋势,一些宣布已消灭了猪瘟的国家如法国、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又见猪瘟复发的报道[1].  相似文献   

2.
张清均  谭萍 《兽医导刊》2011,(Z1):224-225
一、前言猪瘟(CSF)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美洲、亚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呈现复发的趋势,一些宣布已消灭猪瘟的国家(如法国、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又见猪瘟复发的报道。国内通过广泛采用以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曾一度有效控制了CSF的大规模流行,但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  相似文献   

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目前该病依然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猪瘟流行严重,每年因猪瘟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本市始终将猪瘟免疫工作作为防控该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常年免疫密度保持在94%以上.因长期以来生猪多以农村散养为主,饲养环境条件差,流通交易频繁,猪瘟时有发生.首次对本市近几年的猪瘟免疫抗体变化情况及CSF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猪瘟在本市发生的主要病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我国养猪业危害相当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猪瘟于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首先发现,在世界养猪国家有不同程度流行,我国最早于1925年发现该病,从1950开始使用猪瘟结晶紫疫苗对猪进行免疫,对控制当时猪瘟流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4种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是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16种传染病之一,我国亦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是发生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动物传染病之一.由于长期贯彻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坚持广泛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防治措施,该病在我国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基本停止[1].2009年,一些猪场发生典型的猪瘟,给猪场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2],致使许多兽医工作者和养猪业主对我国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了怀疑,从而给我国猪瘟的防制工作带来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4年我国研制成功的猪瘟兔化弱毒苗控制猪瘟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使该病得到根本性控制.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猪瘟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流行和发病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一类动物传染病.由于该病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将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因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复杂性,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为了防范非洲猪瘟病毒传入我国,根据该病毒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性,尽可能的降低该病的感染和传播途径.并应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无感染性的诊断方法快速、灵敏的检测该病毒,从而将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导致的急性、传染性高的疾病,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该病病程短,但死亡率高达100%,对猪养殖产业的危害巨大。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猪瘟的发病原因和流行病学等,论述了非洲猪瘟的临床诊断和预防控制,以有效防控该病。  相似文献   

9.
猪瘟(Hog cholera,HC或Swine fever,SF)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A类传染病.其病原为猪瘟病毒(HCV或SFV),在分类学上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stivirus)成员,为二十面体.有囊膜的正链RVA病毒[1],猪是该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自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Ohio)首先发现猪瘟以来,一直呈世界性分布,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成功地净化了该病毒.目前没有该病的国家有: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冰岛、新西兰、葡萄牙、北欧国家、西班牙、瑞典和美国[1].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病在我国流行也极为普遍.60年代后期,经过广大兽医工作者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我国在猪瘟防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猪瘟大面积流行已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以出血性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疾病.非洲猪瘟的病原为非洲猪瘟病毒(ASFV).这是一种双链DNA病毒,主要在细胞质中复制.该病最早在非洲发现,迄今仍是非洲地区影响最大的一种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1.
猪瘟(HC)是猪的一种热性、烈性传染病,被认为是引起猪只死亡的主要疾病.随着猪瘟强制免疫措施的落实,临床上典型猪瘟已不多见,而是呈非典型化、阶段性发病为主,为没有实验室诊断条件的基层兽医确诊该病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12.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世界各国首要防范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该病曾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因广泛使用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使该病得到  相似文献   

13.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又称猪霍乱或烂肠瘟,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发热性、出血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欧洲为区别"非欧猪瘟"(非洲猪瘟)而将其统称为"古典猪瘟"[1]。该病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猪瘟的概况、实验室诊断、猪瘟病毒(HCV)基因组结构、猪瘟疫苗研究等四个方面介绍,阐述了猪瘟病毒及其诊断和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研究预防该病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瘟的诊断及其科学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呈世界范围流行,常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世界各国严格检疫防控的重点传染病.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防制措施等方面对猪瘟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7,(5):961-964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可通过软蜱传播,感染野猪后可造成其长期无临床症状下排毒且无有效疫苗可用,故该病属于很难根除的疫病。1978年该病传入巴西,巴西政府在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代价后,历时7年最终根除该病。为此作者就巴西非洲猪瘟根除计划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由于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对于养猪产业的发展可造成巨大影响。近几年,我国对于猪瘟的防控采取了诸多措施,有效的控制了该病的流行和发生,但是在一些地区仍有暴发。现针对当前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猪瘟防控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实现猪瘟的有效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又名蓝耳病,该病主要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和断奶仔猪呼吸系统症状,并能干扰猪正常免疫系统,易造成猪瘟免疫失败,从而形成猪蓝耳病和猪瘟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要闻     
<正>非洲猪瘟防控政策磋商会召开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北京联合召开"非洲猪瘟防控政策磋商会",就全球关注的非洲猪瘟防控政策进行研讨。农业部兽医局副局长王功民、FAO驻华副代表张忠军出席会议。非洲猪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典规定的法定通报动物疫病,猪死亡率可达100%,该病一旦发生,难有效根除,防范成本高,社会影响大。近年来,该病  相似文献   

20.
两种不同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研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世界动物卫 生组织(OIE)将此病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它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各个年龄阶段的猪群, 不分品种对该病均易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 济损失.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疫苗免疫是唯一有效预防该病的手段[1 ],但 只有选择最佳疫苗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才能发挥疫苗对猪群的最大保护作用.本文选用 成都精华生产的猪瘟脾淋组织苗和猪瘟弱毒组织灭活疫苗对仔猪进行免疫,检测比较猪体内 猪瘟免疫抗体消长情况,为养猪场制定最佳免疫程序及疫苗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