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个广谱抗真菌天然产物的快速鉴定及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湖北咸宁地区山坡土样中分离得到的1株放线菌HBERC-31270的发酵提取物进行快速鉴定及活性评价。[方法]对HBERC-31270进行发酵与提取,并对发酵提取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紫外吸收光谱(UV)分析及活性评价。[结果]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备组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活性部位在14~21 min。根据HPLC-MS及UV确定其主要成分为一个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分子离子峰,经天然产物数据库比对及文献调研,确定其主要活性成分为9-甲基链米酮。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多种作物真菌性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试验结果为放线菌HBERC-31270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月腺大戟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酸乙酯对月腺大戟进行提取,结合生物活性追踪对其抑菌活性成分进一步细分,通过反复的硅胶柱层析和HPLC分析,最终得到一种纯化合物,根据理化数据和光谱学分析,确定此化合物为3-呋喃甲酸。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乙酸乙酯对月腺大戟根进行提取,结合生物活性追踪对其抑菌活性成分进一步细分,通过反复的硅胶柱层析和HPLC分析,最终得到一种纯化合物,根据理化数据和光谱学分析,确定此化合物为3-乙酰基-α-香树脂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3-乙酰基-α-香树脂醇对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黄中防治黄瓜白粉病活性物质的提取及组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黄提取液对黄瓜白粉病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振荡提取2 d活性明显增强,但随时间延长,其防效与振荡2 d的无显著差异,说明振荡2 d基本将活性物质提取完全,且防病效果达88.97%;通过HPLC分析与标准品对照比较及生物测定,初步验证大黄酚为大黄提取液的活性成分之一,而大黄酸为其非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在新农用抗生素的筛选过程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放线菌.经测定,其代谢产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及害虫、杂草靶标有良好的活性.时产生菌进行常规分类鉴定及分子鉴定后,确定其为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s)的一个菌株.对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生物测定,经HPLC及MS分析,根据紫外光谱、分子量及碎片峰的分析,确定其活性物质为巴菲霉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柳叶腊梅是我国特有品种,在民间常被畲族人民用于治疗感冒及肠胃不适,曾被誉为江西四大著名药材之一.柳叶腊梅叶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柳叶腊梅叶中含量较高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之一.通过鉴定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组成,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确定其中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等,为柳叶腊梅叶的功能作用提供依据.[方法]柳叶腊梅叶经超声提取、聚酰胺树脂纯化得到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利用LC-MS对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推测出可能的成分后,采用HPLC比对标准品,并通过加标实验确定其具体成分.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定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利用HPLC测定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的主要活性物质.[结果]利用LC-MS和HPLC共定性及定量测出9种黄酮类物质,包括芦丁(2.612±0.275)μg/mg、金丝桃苷(5.308±0.093)μg/mg、异槲皮苷(13.301±0.072)μg/mg、山奈酚-3-O-芸香糖苷(1.321±0.097)μg/mg、木犀草素-5-O-葡萄糖苷(13.479±0.041)μg/mg、紫云英苷(13.959±0.025)μg/mg、阿福豆苷(9.781±0.033)μg/mg、槲皮素(45.489±1.206)μg/mg、山奈酚(51.293±0.715)μg/mg等9种黄酮单体物质.其中,山奈酚-3-O-芸香糖苷和阿福豆苷在柳叶腊梅叶总黄酮中首次发现.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体外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54.588±4.117)μg/mL和(28.053±1.778)μg/mL.柳叶腊梅叶总黄酮在20μg/mL至120μg/mL的选定范围内,铁还原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利用HPLC测定出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的主要活性物质为槲皮素和山奈酚.另外,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3种黄酮单体物质,也具有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作用,但活性作用明显弱于槲皮素和山奈酚.[结论]利用LC-MS和HPLC鉴定出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9种成分.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且主要活性物质为槲皮素和山奈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茶叶儿茶素HPLC指纹图谱与其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70%甲醇对绿茶、白茶、闽北乌龙、闽南乌龙、红茶5类共25批次样本进行提取;以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研究自由基清除活性;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获取指纹图谱数据并对所获取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研究HPLC指纹图谱与DPPH清除活性的谱效关系,结合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获取25批次样本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8个儿茶素类化合物,成功构建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R2=0.900 9。结果表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与DPPH清除力相关性最强,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没食子酸(GA)与DPPH清除力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HPLC指纹图谱信息可预测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篦子三尖杉内生真菌gyzy-9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洁  赵杰宏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449-2452
为研究濒危药用植物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内生真菌gyzy-9的发酵产物及其抑菌活性,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HPLC分析,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纸片法检测,同时还对菌株gyzy-9的ITS序列进行了聚类分析。HPLC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yzy-9能够产生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其发酵液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效果较强,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5 mm。对gyzy-9菌株ITS序列的系统发育聚类分析结果表明,gyzy-9为平革菌属(Phanerochaete sp.)真菌。对此菌株的研究为进一步研发生产三尖杉药用活性成分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从链霉菌702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抗尖孢镰刀菌的活性成分.以抗尖孢镰刀菌活性为导向,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测定和综合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链霉菌702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个多烯大环内酯化合物,经鉴定为制霉色基素(Fungichromin),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尖孢...  相似文献   

10.
紫花地丁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紫花地丁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通过抑菌试验进行活性部分追踪,运用化学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其抗菌活性成分,并用紫外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最后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分离纯化所得的化合物为黄酮类,纯度为97.50%;该化合物对沙门氏菌和乳房炎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39,156,156,312及39μ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625,312,312,312,625及312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