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孜州农业绿色发展系统优化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孜州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农业生态系统由自然、经济与社会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甘孜州人地关系矛盾突出,表现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为实现甘孜州农业绿色发展,通过对甘孜州人地关系现状以及甘孜州农业绿色发展调控目标的研究,提出了绿色经济调控、社会调控、农业资源调控等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地质遗迹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建设是地质遗迹保护的有效方式.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已建立各级地质公园8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地质公园5处、市级地质公园1处;国家矿山公园4处.在当前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新形势下,认真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分析北京市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地质公园的长远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旅游资源评价是对旅游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旅游规划的前提。为更好的保障以地质遗迹为基础的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适用于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评价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类,11个亚类,31个指标,并划分为四个旅游资源等级。利用该体系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对野三坡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野三坡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加上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开发潜力非常大,适宜扩大开发生态旅游、地质旅游。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野三坡地质公园开发的一些对策:坚持以保护为前提,与周边景区合作开发区域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品牌,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菲律宾中部民都洛岛的保护区——伊格里特·巴科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园内芒扬土著社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提出相应措施以提高土著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利用资源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协调社区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区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Bossel可持续发展基本定向指标框架,研究了其协调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模型.最后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甘孜州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具备发展农业的基底条件,甘孜州农业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经济与社会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为更好地发展甘孜州的绿色农业,针对甘孜州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面临的问题,利用耗散结构理论,从新视角对甘孜州农业绿色发展进行研究。在对甘孜州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耗散结构与熵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减少熵增,引入负熵流的对策措施,促使甘孜州农业生态系统朝着有序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REE系统模糊多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区域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为目标,从循环经济视角出发,建立区域资源、环境、经济(REE)循环复合系统。构建区域REE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和熵值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进行权重分析,构建模糊多级综合评价模型,为政府区域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是指以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通过对湿地资源的全面保护和科学恢复,开展湿地宣传教育活动,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指导湿地公园开发建设经营,促进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技术文件,是行业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当地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更加符合通过建立湿地公园发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宣传教育功能、旅游休闲功能的初衷.我国的湿地公园建设快速发展,湿地保护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在规划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绿色发展视域下提高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质量的路径:构建规划成果质量的绿色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制度;建立规划成果质量定期稽查制度;建立行业内职业诚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区域持续土地利用趋势与协调性评价——以蒙城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是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维生和演化,是各子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趋势评价和协调性评价两方面研究了县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态,同时以主成分分析法对蒙城县持续土地利用趋势,以协调度函数法对土地利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80-1999年期间,蒙城县的土地利用综合水平在波动中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四个子系统之间处于基本协调状况,而资源与经济、经济与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0.
推进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正确处理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中国海水养殖业破除发展瓶颈,由海水养殖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中之重。本文在构建中国海水养殖业资源-环境-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其协调发展程度。结果表明:2011~2018年中国海水养殖资源与环境发展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经济发展指数则在振荡中上升;中国海水养殖复合系统处于低发展水平下的高耦合中级协调状态,资源-环境及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呈濒临失调的振荡下降态势,资源-经济系统呈振荡增长态势,复合系统协调度地理分布呈北高南低发展态势。建议各地区聚焦发展短板,加强养殖技术创新,以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期推进海水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