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0):1467-1475
西拉是一个古老而优质的酿酒葡萄品种,改良其种植技术与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葡萄植株水分含量的测定与控制对其种植与收获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寻找其快速简便且非破坏性的测量方法十分重要。为了探究实现对葡萄藤叶水分含量的无损且简便快捷的测量方法,用热成像技术与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对叶片水分进行检测,并找出其与叶片含水量之间的相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使用热成像技术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分别测量葡萄藤叶片水分含量参数CWSI与IG,可以通过计算得出二者均与叶片水分丢失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热成像技术与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可以用来较为精确地测量叶片水分含量,同时做到快速无损。  相似文献   

2.
应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接触式无损植物叶片检测仪,建立了机械机构的三维模型,对检测仪的控制系统创建了数学模型,对无损植物叶片检测仪的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设计的无损植物叶片检测仪,解决了现有非接触式植物叶片测量时受环境影响大、测量结果不准确、传统接触式测量易损伤叶片的缺点;确定了植物叶片厚度无损检测仪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气孔是植物水分散失的通道,其与叶片厚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为对植物叶片气孔进行活体观测,采用长工作距离金相物镜加变焦显微镜头作为光学显微系统,千分尺导轨作为微调机构,结合CCD图像采集传感器,通过设计并制作适用于叶片活体观测的机械支架,搭建了植物叶片气孔活体观测装置。利用该装置对温室栽培的花生叶片进行监测,可直接获得叶片气孔面积百分比(气孔开度)的实时变化情况,采集到气孔的日变化规律,对花生叶表气孔开度与叶片厚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生叶片厚度与气孔开度的相关系数为-0.82,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粮食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培育新的作物品种是解决粮食危机的一种有效途径。传统的作物表型测量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不能为育种学家提供充足的数据,阻碍了育种的发展,因此改进表型测量方法是十分迫切的。育种学家多关注作物的形态学参数和生理学参数,多种传感器已经被应用于作物的参数测量。本文对一些表型参数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包括作物高度、叶片参数、株间距、叶绿素含量、水分胁迫指数、生物量等。同时,也对一些可用于多种参数测量的复合测量平台进行了总结。此外,本文指出了表型测量中的不足,应该改进当前的一些测量方法,以降低表型测量的成本,提高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5.
构建茶园环境信息监测系统,研究作物水分胁迫指数、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等与光合参数的关系,为茶树灌溉管理、长势估计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直接灌溉方式,使得4个水分池土壤湿度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90%、80%、70%、65%;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各水分池的冠层温度、空气温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进行测量,并根据Idso提出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经验公式,计算CWSI和CWSI/PAR;利用SYS-GH30D光合作用仪测得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研究数据间相关性,基于随机采样一致性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利用决定性系数r2对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进行评估。通过茶园环境信息监测系统采集环境数据,并计算CWSI与CWSI/PAR。结果显示,Pn、Tr、Gs与CWSI、CWSI/PAR均呈负相关,CWSI/PAR较CWSI与光合参数更具相关性,能够实现光合参数的估计。CWSI/PAR能够同步反映茶树Pn、Tr、Gs参数的变化状况。通过对冠层温度、空...  相似文献   

6.
为了精确判断茶树水分胁迫情况,以Idso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模型中的参数为监测对象,研制了一套茶树水分胁迫田间参数自动采集系统,实现对表征茶树发生水分胁迫的茶树自身生理参数及茶树田间物理环境参数的自动监测.系统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节点分别监测茶树的冠层温度、田间的土壤湿度和土壤热通量、太阳净辐射、风速及空气温湿度.通过所采集的上述参数,结合CWSI模型,便可精确计算出茶树水分胁迫指数,用于指导灌溉,避免茶树发生干旱胁迫或过度灌溉.系统充分利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便捷性,各传感器节点所采集的参数以多跳的方式无线传输至远端的上位机节点,上位机节点可以本地存储参数,也可通过串口,输送至电脑上.系统经过重新标定,也可用于监测其他作物的水分胁迫情况.  相似文献   

7.
茎直径微变化诊断作物水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株茎直径的收缩和膨胀与作物体内水分状况密切相关,茎直径变化测量参数能实时、灵敏地反映作物水分亏缺程度。与其它水分诊断方法相比,基于茎直径微变化监测的方法具有简便、稳定、无损、连续监测和自动记录的优点。通过对作物体内水分的动态监测,并与计算机应用相配合,可以用于温室和大田条件下指导适时灌溉。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山前平原农田水分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中科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的田间灌溉试验为基础,以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发的土壤-水分-大气-作物系统模拟软件SWAP软件为工具,应用试验站的土壤、水分试验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该地区不同降水水平年、不同灌溉定额下的多种灌溉方案,并应用SWAP软件模拟了各种方案的农田水分平衡情况,提出了在当地平水年份下冬小麦灌水5次,夏玉米灌水1次的灌溉指导方案,其研究结果对该地区的农田水分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设施塑料棚中固定灌溉、常规灌溉、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水方式对茄子生长量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生长前期,常规灌溉处理株高最低,固定灌溉处理株高最高;常规灌溉处理茄子的叶片数最少、叶面积最小、叶绿素含量最低,而交替隔沟灌溉处理的叶片数最多、叶面积最大、叶绿素含量最高.生长后期,交替隔沟灌溉处理的株高最低,常规灌溉处理的最高;光合速率是固定灌溉最低,交替隔沟灌溉的最高;叶片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前期基本相似.交替隔沟灌溉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3 044.25 kg/hm2,比固定灌溉和常规灌溉分别增产19.74%和15.72%.交替隔沟灌溉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3.18%,分别比固定灌溉和常规灌溉提高24.89%和148.71%.经检测,交替隔沟灌溉处理茄子的品质最优,各项品质指标大都比固定灌溉和常规灌溉偏高.  相似文献   

10.
三维表面轮廓的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用于三维表面轮廓测量的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了实体光栅法、正弦波相位调制法和白先相移干涉法三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的原理。提出了用白光相移干涉法进行三维表面轮廓测量应采用的系统结构和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