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高干开心形、小冠疏层形和纺锤形树冠外层、中层和内层光照强度以及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动态和日变化规律及其与果实品质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干开心形红富士树冠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光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小冠疏层形和纺锤形,且冠层光照分布均匀。不同树形的单株产量和品质也存在显著差异,高干开心形树形果实与其他2种树形相比,着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收获时平均单果重显著高于小冠疏层形和纺锤形,且冠层内、中、外果实个体差异较小,但高干开心形树体产量低于传统树形。  相似文献   

2.
渭北产区苹果不同树形光照分布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13年生自由纺锤形、小冠疏层形和中干开心形红富士果树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树形冠层的光照分布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中干开心形树冠光照分布均匀良好,果实品质优良,好于自由纺锤形和小冠疏层形,是优质苹果生产优先选择的树形。  相似文献   

3.
“红富士”不同树形冠层微生态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树形冠层微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果实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树形冠层微生态环境存在差别,高干开心形冠层光照强度、昼温、昼夜温差显著高于小冠疏层形和纺锤形,而空气相对湿度最低.由于不同树形冠层微生态环境对果实生长发育影响不同,高干开心形果实较其它两种树形单果重显著增加,着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收获时单果重较小,冠疏层形增加了31.96%,而较纺锤形增加了31.28%.  相似文献   

4.
在影响红富士苹果树冠不同部位果实品质的因素中,光照是最主要的因素。由于光照分布不同,果实品质和营养成分有所不同。本文是在一定光照条件下,选择不同树形(高干开心形和自由纺锤形)的红富士苹果树,对其树冠不同部位的果实进行品质考评和营养成分分析,运用综合指标法,通过对单果重、果实体积、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5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得出品质较好的果实,其树形树冠层次都较好,采用高干开心形的红富士果树,可以提高果实品质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4年树龄的主干形和小冠疏层形的香梨为试材,研究了香梨两种树形光照分布与果实品质的比较。结果表明:主干形和小冠疏层形不同层次光照强度日变化差异明显,树冠内不同层次光照强度表现为:从下层到上层,从内膛到外围逐渐增强。小冠疏层形香梨的单果重、果点密度、硬度、叶绿素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大于主干形,两种树形果实果形指数相近,主干形果柄稍长于小冠疏层形,果柄粗度、着色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小冠疏层形,主干形可溶性糖含量、硬度随结果部位上移依次增大,可滴定酸含量则相反,主干形上层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树形丰水梨的生长和果实品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8月,调查了山东中西部梨主产区的丰水梨采用单层开心形、棚架形和小冠疏层形的树体生长和结果情况。结果表明,树形对树体的生长和果实品质均有影响。单层开心形主干粗度最大,新梢生长量较小,成枝数较少;小冠疏层形主枝数目多,新梢生长量最大;棚架形主干粗度最小,成枝数最多;单果重以棚架形的最大,单层开心形的居中,小冠疏层形的最小;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棚架形的最高,单层开心形的居中,小冠疏层形的最低。  相似文献   

7.
不同枝量类型富士苹果光强分布及产量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陇东改良纺锤形富士苹果3种枝量类型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树冠不同部位光照分布特征、果实产量、产量分布特征及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枝量过多型树冠内小于30%的相对光照强度比例最大,枝量合理型次之,枝量不足型最小。枝量合理型、枝量不足型、枝量过多型小于30%的相对光照体积所占树冠总体积分别为32.23%、24.19%、49.53%;产量分别为3 195、1 555、2 098 kg/667m2;果实品质各项指标枝量不足型略高于枝量合理型,但二者均达到了优质苹果的要求,确定出陇东地区富士苹果优质高产的最适留枝量为84 000/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8.
<正>河北省兴隆县是冀北山地乔砧大苹果(主要是红富士和国光)栽培区,多为上世纪90年代以后栽植,株行距多为3 mx4 m属中度密植。树形多为疏散分层延迟开心形、小冠疏层形和自由纺锤形。进入盛果期后由于树冠郁闭产量明显下降质量明显降低。1高干、高位、小冠开心形的概念高干是指干高和过去的6080 cm相比现在提高到120180 cm.高位开心是指落头开心部位和过去在第1层主枝上落头相比,把落头开心部位上移到第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9):197-198
目的:研究富士苹果改良高干开心形树冠郁闭的评判参数,为苹果郁闭园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年生改良高干开心形富士苹果为材料,以树干为中心,将树冠分成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0.
以‘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树冠进行分格,对冠层内不同部位的光照强度、果实产量与品质进行测定,分析光照强度及产量品质差异,以期探讨‘库尔勒香梨’冠层内不同部位光照强度差异及其与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为树冠整形修剪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从内膛到外围逐渐增大;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树冠下部。果实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1.5~3.0m冠层内,果实单果重、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果实产量、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果实产量和良好品质因素所需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产量72.48%、单果重62.33%、果形指数52.88%、硬度45.91%、维生素C含量52.2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9.53%以及可滴定酸含量66.44%;因此,冠层内的光照分布与果实的产量品质密切相关,光照强度较高的树冠中上层和外围果实产量较高、品质较好;该试验表明,调节树冠内光照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商品率。  相似文献   

11.
红枣直播建园不同树形产量与品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十四师224团直播建园的骏枣为试材,采用圆柱形、小冠疏层形永久株、小冠疏层形永久行、三主枝中干形4种树形方式,研究了不同树形对枣树结构发育、果实产量构成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树形树冠大小差异大,小冠疏层形树冠最大;不同树形的单株枣股数、枣吊数、每个枣吊枣数、单果重有所差别,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树冠100~150 cm产量明显高于50~100 cm,单株产量依次为小冠疏层形永久株>小冠疏层形永久行植株>三主枝中干形>圆柱形;4种树形果实性状特征与层次有关,有随果实着生部位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与果实着生方向无明显关系;不同树形、不同层次果实营养品质有所差异,果实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着生部位的升高而增加,有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维生素C含量小冠疏层形下层果实的较高,而圆柱形和三主枝中干形上层果实的较高;果实营养品质以圆柱形树形的较高,小冠疏层形永久行植株较低.树冠北向果实营养品质较低.  相似文献   

12.
苹果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分别占世界面积和产量的40%以上。过去我国苹果栽培以乔化密植方式为主,树形多采用疏散分层形、纺锤形和小冠疏层形。这类树形的苹果园进入盛果期后,就会光照郁蔽,造成我国苹果生产出现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从2000年开始张显川、高照全等人率先将日本开心树形用于我国苹果的大树改造,彻底解决了传统树形光照郁蔽问题,苹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显著提高,这项技术在我国很多苹果主产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是苹果开心形有何特点,改造后应该如何整形修剪,开心形形成后如何修剪……,成为当前困扰果农的难题。为此我们特邀请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高照全博士根据日本苹果开心形管理技术,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大树改造经验,总结了开心形改造后的整形修剪技术要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据《果树学报》2008年第2期报道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农业发展办公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12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改良高干开心形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的分布、季节动态变化与枝叶数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成龄苹果树形改造对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成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应用壕沟法研究小冠疏层形改造成高干开心形对根系分布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分布上,改造树总根数增加,直径小于2mm的吸收根密集分布于20~40cm土层,而对照则分布于0~20cm;改造树和对照树水平分布最高峰分别出现在距树干100~120cm和60~80cm处。改造树根干重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13.4%。可见,小冠疏层形改造为高干开心形后,根数目、干重增加;根系向下延伸,向外扩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棚架形黄金梨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和枝(梢)叶的关系,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系统研究了冠层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的变化、枝(梢)叶空间分布特征和果实品质差异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和枝(梢)叶关系。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树冠上部的相对光照强度大于树冠下部,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树冠下部;枝(梢)垂直方向上分布主要在树冠的1.0 ~2.0 m 冠层内,水平方向分布从树冠内膛到外围差异较小;产量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1.0 ~2.0 m冠层内,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相对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相对光照强度和枝(梢)叶量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佳梨果实品质因素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单果质量的最佳相对光强为42.17%,可溶性固形物为78.98%,硬度为70.12%,可滴定酸为59.97%;获得了整个树冠最低相对光照强度大于42.17%时,每公顷总枝(梢)量约为42.95万条,长枝、中枝、短枝的比例分别为2.61℅:6.59℅:90.8℅。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矮砧苹果园优质丰产树体结构和光照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分析北京地区矮砧苹果园优质丰产树体结构和光照状况,【方法】应用树冠立体分区法,调查了高纺锤形矮化中间砧富士(宫藤富士/SH6/八棱海棠,Malus domestica Borkh cv.Red Fuji)优质丰产园树冠内枝(梢)数量和比例、冠层内相对光照强度、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分布特点。【结果】高纺锤形矮化中间砧富士树体高度3.32 m,冠径2.45 m,覆盖率54.44%,树高/行距为0.74,总枝(梢)量7.83×105条.hm-2,短枝(梢)比例为66%,优质短枝(梢)比例为38.4%;树冠内小于30%相对光照强度的树冠体积占整个树冠体积的4.17%;果实产量79.55 t.hm-2,平均单果质量为299.79 g,大于200 g的果实占总产量的97.9%,果实平均着色面积为97.5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60%。【结论】北京地区矮砧苹果园提高幼树期覆盖率、增加树冠上层的枝(梢)数量是充分发挥矮砧富士苹果早果、优质高产潜力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金梨棚架树体结构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为了探明棚架栽培黄金梨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和枝(梢)叶的关系,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系统研究了冠层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的变化、枝(梢)叶空间分布特征和果实品质差异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和枝(梢)叶关系.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树冠上部的相对光照强度大于树冠下部,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树冠下部;枝(梢)垂直方向上分布主要在树冠的1.0~2.0 m冠层内,水平方向分布从树冠内膛到外围差异较小;产量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1.0~2.0 m冠层内,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相对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相对光照强度与枝(梢)叶量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佳梨果实品质因素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单果质量的最佳相对光强为42.17%,可溶性固形物的为78.98%,硬度的为70.12%,可滴定酸的为59.97%;整个树冠最低相对光照强度大于42.17%时,每公顷总枝(梢)量约为42.95万条,长枝、中枝、短枝的比例分别为2.61%、6.59%和90.8%.  相似文献   

18.
乔砧富士苹果树冠枝梢数量和分布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20年生改良高干开心形乔砧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研究了透光和郁闭树冠内长、中、短枝(梢)的数量、比例与产量和品质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枝(梢)数量、类型与比例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透光和郁闭树冠枝(梢)总量分别为104×104和124×104条·hm-2,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的比例分别为41.87%、42.83%、15.30%和10.00%、36.92%、53.08%;透光树冠的折合产量为63.30t·hm-2,显著高于郁闭树冠的47.96t·hm-2,并集中分布在树冠1.0~2.5m的层次高度,透光树冠每层的果实产量均大于郁闭树冠;透光树冠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分别比郁闭型树冠高11.84%、18.01%和68.22%。典型相关与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了影响果实品质因素的主要枝(梢)类型和重要程度,长枝(梢)数量与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呈显著正相关,短枝(梢)数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线性规划得到了乔砧富士苹果优质的总枝(梢)量为96.57×104~103.68×104条·hm-2,长、中、短枝(梢)比例分别为9.41%~10.62%、14.12%~15.00%、74.57%~76.47%。  相似文献   

19.
 以13年生‘红灯’甜樱桃(Prunus avium L.)为试材,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研究了树冠透光和郁闭两种冠型内相对光照强度及其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差异,以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均自下而上逐渐增高,透光和郁闭树冠小于30%的相对光照区域分别占树冠总体积的25.23%和52.78%。透光树冠果实分布均匀,主要集中在树冠1.5~2.5 m的高度;而郁闭树冠果实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在树冠的外围和上部;产量分别是9.02t.hm-2和3.53t.hm-2。果实品质因素与相对光照强度的回归分析表明樱桃单果质量、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最佳的相对光照强度值分别为76.52%、46.84%、100.00%、41.63%和75.77%。  相似文献   

20.
以主干形、30°双株V字形和60°双株V字形3种树形的‘燕红’桃树为试材,采用以树干为中心用竹竿将树冠分成不同层次、方位的50 cm×50 cm×50 cm的立方体的方法,同时按冠层高度将树冠分为下部、中部和上部,研究了6—8月不同树形的冠层光照分布的动态变化,并于果实成熟期测定了各树形的产量及果实品质,以期更加全面了解不同树形的冠层光照分布,为生产中桃树树形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主干形树形冠层相对光照强度在30%~80%的范围内所占比例最高;对于同一树形,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光照强度所占比例随着垂直高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大于80%的光照强度随高度增加呈递增趋势;3种树形的果实产量主要分布于冠层的中部和上部,主干形各部位果实产量高于其他2种树形;各树形果实品质随着树体高度的降低而降低,且各部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各部位的光照强度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主干形各部位果实品质优于其他2种树形。对于单干形‘燕红’桃树品种,主干形‘燕红’桃树在冠层有效光分布、果实产量以及品质上均优于30°和60°双株V字形,且树势健壮,冠层光照分布合理,可作为适宜树形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