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将难开花的果蔗(热带种)和甘蔗栽培品种置于12.25小时光照处理下,每天以蓝光和远红光于上午6:00-8:00和下午4:00-6:15,在光周期室作补助光照,以代替露天的阳光。1991年7月1日至12月20日进行此种处理,结果首次在地处亚热带的福建省漳州市(北纬24°30',东经117°39')诱导福建地方优良果蔗──同安果蔗以及甘蔗栽培品种(CP65-357、赣蔗65-542、闽糖81-235和粤糖65-906等分别于12月上中旬开花。1992年6月23日至1993年1月9日,又用此种方法,并经适当改进,进行处理,结果又诱导福建省另一优良地方果蔗品种──马鞍果蔗开花,同安果蔗也再次被诱导开花,福建省大面积的栽培品种闽糖70-611、闽糖703、闽糖76-2和闽糖81-335等首次被诱导开花。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 1999年度云南省甘蔗研究所光周期诱导难开花甘蔗亲本开花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以 4月 1日和 6月 1日两种起始处理时间 ,12小时 2 5分和 12小时 15分两种固定日长处理 ,于10月 1日起递减光 30秒至抽穗时止的光周期诱导技术分别对 9个难开花亲本进行了开花诱导研究。结果 :在高纬度、高海拔的开远地区 ,首次诱导了热带种克林斯它林那、越南牛蔗开花 ,4 8Mouna、拔地拉孕穗 ;另外 ,粤糖 57/ 4 2 3、Co4 19、闽糖 70 / 6 11在 1998年的基础上 ,继续被诱导开花 ,且始花期提早 ,平均抽穗率提高。本文还讨论了在光周期处理一致的条件下 ,温度可能是影响难开花亲本开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优良甘蔗难花亲本的开花诱导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进行了甘蔗难花亲本的开花诱导,结果表明经过光周期诱导的难花甘蔗亲本材料,抽穗率和开花率比对照大田显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难花亲本品系的杂交难题。  相似文献   

4.
光温条件影响黑纹粉蝶夏季滞育和冬季滞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周期,光脉冲和温度对黑纺粉蝶Pieris melete Menetries夏季滞育和冬季滞能发生,维持与终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黑纹粉蝶的光周期反应属于中间型,即只有在日照时数12h-13h15min范围内,才有部分越夏蛹或越冬蛹不滞育而正常发育;在日平均气温为20.5℃的秋季,其自然种群的临界光周期为12h30min;3龄末与4龄初的幼虫为感尖光周期最敏感的时期.2.断光扣第10-  相似文献   

5.
全国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85~1993年在全国进行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采集到甘蔗亚族(Saccharinae)内9个属18个种的无性系共824份,种植在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昆明黑龙潭),建立了甘蔗资源圃。考察了甘蔗属(Saccharum)、蔗茅属(Erianthus)、河八王属(Narenga)和芒属(Miscanthus)中主要野生种的地理分布、开花期、形态特征、繁殖方式、生态适应性、锤度和种质流失的情况。探明了割手密(S.spontaneumL.)和斑茅(S.arundinaceumRetz)的开花期与原产地纬度和海拔的相关,探索了割手密与蔗茅(E.fulvusNees)茎秆锤度与地理分布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大学1984年甘蔗亲本品种的光周期诱导。经六种不同的光周期处理,97个亲本品种有93个抽穗开花,其中80%的品种抽穗开花时间集中在三周内,有利于杂交组合的选配。这些结果说明温带地区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可以顺利开展甘蔗的有性杂交育种,对我国闽浙赣云贵川等甘蔗产区的新品种选育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云南甘科所(23°37'N,海拔1050米)3年来的光周期诱导技术研究。1991-1993年,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开花的66个甘蔗品种,经过光期诱导后,有22个抽穗开花,从44个杂交组合中获得52个杂交花穗及大量的实生苗,其中,43个是割手密和斑茅的F1代花穗。结果说明: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可以成功把进行甘蔗光期诱导开花和有性杂交育种。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当地影响诱导开花的因素及其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枣尺蠖(Sucrajujuba Chu) 是枣树的重要害虫之一, 其分布与寄主较为广泛, 近年来在我省为害极其严重。该虫在我省一年发生一代, 以蛹在枣树下土壤中和枯枝落叶层中越冬, 翌年4 月上旬羽化, 羽化高峰期为4 月8 日至17 日, 一日内以上午7∶30 ~9 : 30 和下午6 :30 ~8 : 30羽化最多, 形成两次明显的羽化高峰, 羽化率为75-4 % 。雌雄性比为2-4∶1。成虫交配高峰期为黑暗期1-5~2-5 h, 交配持续时间在正常光周期下多数为3 ~7 min , 在控制光周期(14L: 10D)下多数为15 ~30 min。每雌平均产卵量为645 粒  相似文献   

9.
甘蔗种质资源杂交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道了云南甘蔗研究所1998-2002年甘蔗种质资源杂交利用研究进展状况。经过几年的研究,了解掌握了不同亲本材料诱导开花所需的株龄和甘蔗种质资源的光周期诱导技术,不仅使热带种开花率逐年提高,还促使开花迟的F1花期提早,难开花的F1、BC1能够开花,且提高了花粉发育率。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杂交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了花穗杂交有效率,并从热带种、地方种、常用亲本与野生种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一批含热带种和野生种血源的F1、BC1优异创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于1992-1995年观测了应用固定日长加蓝光与远红光作辅助光照成功诱导难开花甘蔗亲本的开花习性,并初步探讨了斑茅花粉贮存技术。结果表明:(1)同安果蔗、马鞍果蔗和闽糖70—611的始花期较其它亲本迟一个月,开花率也相应较低;(2)除果蔗外,其余参试亲本均可作父母本兼用,但闽糖70—611作母本需先去雄;(3)当采用硅胶干燥法,鲜花粉含水量<35%时,去湿2h即可,否则以5h为宜,低温(-16~22℃)和超低温(-196℃)贮存花粉均可延长其生活力40d,且后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辣椒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与5个自交系组配的30个测交组合进行育性和结籽调查,结果表明,当组合中每个单株的育性为3级和4级,单株结果和果实形状正常,单果种子数多时,该组合为恢复组合,相应父本为恢复系。初步确定S7、S9、S10和S19共4个组合为恢复组合,相应父本R12-3、R12-5、R12-6、R22-2为恢复系。这4个恢复组合果实性状表现较好,符合育种需求;其中以恢复组合S19的折合产量最高,为74 478.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椒2号增产36.7%,其余3个恢复组合均较对照减产。  相似文献   

12.
光周期对‘泰山-橙黄’万寿菊花芽分化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泰山系列橙黄色万寿菊为试材,以雅安地区自然光周期(长日照)为对照,通过遮光处理,研究不同光周期(昼夜8/16 h、10/14 h、12/12 h)对‘泰山-橙黄’万寿菊花芽分化和开花的影响。结果显示:8/16 h处理的花芽分化起始和完成分别在处理后第5天和第2天,较10/14 h处理分别提前了2和5 d,较12/12 h处理分别提前了2和7 d,较对照分别提前了5和16 d;短日照处理使万寿菊开花提前及花期明显延长,其中8/16 h处理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短日照处理下万寿菊的鲜花产量显著增加,而盛花期的舌状小花数和花径均显著减小;随着日照时间的减少,株高、基茎、株幅和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以上结果表明,光周期处理可以有效地调节‘泰山-橙黄’万寿菊花芽分化和开花进程,日照时间越少,开花越早,花期越长,而植株长势越弱。  相似文献   

13.
7个谷子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抗旱品种是降低干旱导致减产的最重要途径。为评价7个谷子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抗旱性,调查并检测谷子植株在拔节期、抽穗前期、盛花期3个时期离土12 h的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根冠比(root top ratio, R/T)、产量的抗旱指数(desiccation index, DI)等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长杂谷466、长杂谷333和17-400在植株离土12 h后不同时期的RWC均值都较高,分别为5690%、5452%和5427%。在干旱胁迫下,17-400、长杂谷333和长杂谷281的R/T平均值较大,分别为0223、0218和0217。杂交种在3个生育时期根冠比(R/T)在干旱胁迫处理与对照处理的差值(D)幅度最小的为长杂谷466,D值平均为0015,其次是长杂谷281和17-400,D值平均为0031和0032;父本的D值幅度基本与其杂交种的D值幅度一致(相关系数为0818 5)。小区产量抗旱指数最高的杂交种为长杂谷466,DI值为1019,抗旱级别为强,抗旱性级别中等的杂交种有17-400、长杂谷281、长杂谷333。杂交种的抗旱性与父本的抗旱性有一定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抗旱谷子杂交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60)Co诱变晋大78后代贮藏蛋白亚基相对含量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晋大78号种子进行60Co辐射处理,以后代M3代为材料,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晋大78及诱变后代贮藏蛋白亚基的组成基本相同,但是各亚基相对含量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大于10%,变异类型丰富;11S/7S与11S球蛋白呈极显著正相关,11S与7S球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109,P<0.05),根据11S/7S的比值将诱变后代群体分为比值高(>2.6)、比值较高(2.0~2.6)、比值中等(1.0~2.0)以及比值低等(<1.0)4类,为选育11S/7S高的大豆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cDNA-AFLP技术筛选菊花开花相关基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6.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和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合肥地区自然条件下,对7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和育性转换特性及开花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粳型7001S、N5088S和31111S不育性稳定,不育期花粉败育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99.82—99.96%、0.00—0.03%,育性转换明显,转换期自9月5—6日先后开始,可育期花粉败育率27.82—41.72%,自交结实率20.92—44.00%,作为两系杂交稻的母本应用可行。粳型N5047S、籼型W7415S基本具有与上述3个粳型核不育系相似的育性稳定性和育性转换特性,用作母本基本可行。籼型W6154S、8801S不育期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低温,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次数的育性波动,应用风险大。粳型7001S、N5088S、31111S和W6154S开花完全(颖花开花率较高),张颖时间较长或中,花时高峰早且集中,或花时分散但午前花率较高,利于制种,N5047S、W7415S、8801S开花率低,盛花时迟或颖花张颖时间短,制种困难。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于1994年在海南甘蔗育种场进行,采用拔地拉和一些地方竹蔗品种(福建竹蔗、广东竹蔗、江酉竹蔗和广西竹蔗)为材料,3种固定日长(12小时,12小时15分钟和12小时25分钟)和2种日长递减率(15秒/天和30秒/天)。结果表明:12小时25分钟的固定日长更有利于拔地拉和竹蔗开花;15秒/天和30秒/天的日长递减率分别适合于拔地拉和竹蔗的开花诱导。拔地拉和竹蔗作母本与斑茅、割手密等杂交产生了大量的后代。竹蔗还发现有少量可育的花粉,自交产生了一些实生苗,表明竹蔗将来可望作为杂交父本。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he dormancy characteristics of Malus ‘Snowdrift’ in long-day treatment were studied, and 6-BA was used to break the dormancy, with the aim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flowering in autumn. [Method] The new shoots of ‘Snowdrift’ in long-day treatment were conducted with hydroponics to investigate their dormancy time. And cytokinin 6-benzyladenine(6-BA)was used to treat the dormant shoots, to investigate the budding, flowering and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Result] The shoots in long-day treatment entered endodormancy after August 7~(th) and the shoots in the natural daylight entered endodormancy before July 18~(th). In long-day treatment, 116 buds, 198 flowers were observed after 6-BA spraying. [Conclusion]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6-BA was 300 mg/L. And the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of ‘Snowdrift’ in long-day treatment was faster than those in natural daylight after 6-BA spraying.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 ,研究了叶青双DMF液、叶青双晶态在紫外光(300nm)和日光下的光解动态。叶青双在溶液体系(DMF、甲醇、丙酮)中的光解比晶态快得多 ,其光解半衰期分别为47.39min(DMF ,紫外光)、22.37h(晶态 ,紫外光)、15.73min(DMF ,日光)、53.52h(晶态 ,日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