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拓展玉米产业经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同刚  王凌汉  付春 《玉米科学》2004,12(3):113-115
玉米是我国乃至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独具“粮-饲-经”三元结构属性。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由二元型向三元型转换调整中,玉米获得了稳定发展。玉米产业经济横跨农业之一、二、三产业,牵动整个农村经济。拓展玉米产业经济是全面建设我国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各位专家、学者,与会的同志们: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玉米的生产、贸易大国。在加入WTO的今天,玉米产业作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的焦点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中国作物协会、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今天在这里隆重举办“全国玉米产业发展论坛”,聚集众多学者、专家,深入研讨我国玉米产业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粮食主产区(吉林省)玉米转化与利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饲料工业、玉米深加工工业和食品工业是玉米转化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转化潜力和增值分析,提出玉米转化途径的重点选择以及发展玉米经济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之一,经济用途多,在全球范围的需求量都较大。玉米产业作为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对我国玉米产业政策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建设,本研究以"玉米"为检索词,选取相关网站对政策法规进行采集,以其为基础资源对政策的特点和来源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玉米产业政策法规体系的组成,将体系分为良种补贴政策、价格保护政策、保险补贴政策、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农业税收政策、农业经营许可政策共六大类,形成我国玉米产业政策法规的资源体系。文章通过对我国玉米产业政策体系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为我国玉米产业政策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源。  相似文献   

5.
鲜食玉米产业市场广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苏北地区,因种植习惯、经济基础等原因,鲜食玉米发展规模不大。该文概括了鲜食玉米的主要类型,总结了苏北地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特点,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等,并分析了其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曹艺腾  王艳华 《玉米科学》2022,30(1):182-190
围绕鲜食玉米产业链,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DEMATEL-ISM模型诊断制约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吉林省具有种植鲜食玉米的资源优势,但并没有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模型结果显示,根源制约因素为劳动力素质偏低和产业集聚度不高,直接因素为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和品牌价值不大.根据上述制约因素,提出重视...  相似文献   

7.
今年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决定,通过5~10年的建设,吉林玉米产业要实现种植区域化、品种专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加工系列化、产品优质化。吉林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玉米经济产业,将配套建设10个较大型的玉米加工企业,年加工工业原料及玉米食品500万t。优先发展玉米食品工业,重点开发速冻鲜食玉米、多功能玉米粉、玉米色拉油、速溶玉米胚芽乳粉、玉米胚乳高纤维食品、玉米膨化食品、玉米糖、食品添加剂等系列产品。发展支撑畜牧业的玉米饲料工业,重点开发浓缩、蛋白、全价复混料等。发展玉米轻、化工工业,重点开发玉米变性淀粉…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反馈 ,我国入世后 ,玉米产业将面对国外集团化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竞争。而目前我国玉米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分散经营的农户 ,面对玉米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 ,规模小、效率低、缺乏竞争能力等问题将日益突出。因此 ,我国玉米产业要根据国际化的需求 ,改变重农轻商的特点 ,顺应市场需求 ,寻求发展。首先 ,国外大型粮食企业玉米贸易一般采取全球统一价格 ,东南亚统一价格的销售策略。而国内玉米由于供应的周期性 ,明显存在淡旺季价格 ,并且由于南北交通、经济的差异导致南北方玉米市场和价格存在不同的层次性。我国玉米市…  相似文献   

9.
《玉米科学》2002,10(Z1)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反馈 ,我国入世后 ,玉米产业将面对国外集团化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竞争。而目前我国玉米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分散经营的农户 ,面对玉米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 ,规模小、效率低、缺乏竞争能力等问题将日益突出。因此我国玉米产业要根据国际化的需求 ,改变重农轻商的特点 ,顺应市场需求 ,寻求发展。首先 ,国外大型粮食企业玉米贸易一般采取全球统一价格 ,东南亚统一价格的销售策略。而国内玉米由于供应的周期性 ,明显存在淡旺季价格 ,并且由于南北交通、经济的差异导致南北方玉米市场和价格存在不同的层次性。我国玉米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玉米经济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顾莉丽 《玉米科学》2010,18(3):160-164
玉米经济是玉米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玉米经济问题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对目前主要的代表性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我国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和产业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罗振锋  李晓辉 《玉米科学》2006,14(4):004-006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玉米消费结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饲用和加工比例明显增加,导致玉米将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显著增加玉米产量,满足不断增长的玉米需求是玉米研究的主要课题,而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综述了我国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转基因玉米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加快玉米生产发展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玉米生产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和多产业,形成独特的产业链条。玉米现代技术产业体系的建立必将大大加快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本文论述了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的内涵、玉米种质创新、育种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玉米产后加工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今后的几十年,我国玉米需求面临巨大的压力,育种目标的核心是继续提高杂交种的生产潜力和利用价值。但品种资源的狭窄制约我国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为了实现玉米生产的可持续以展,拓宽品种资源,加强对种质的改良、扩增、创新是当务之急。玉米种质产业的发展要在种质扩增、改善品质和应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玉米真菌性病害在玉米病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玉米真菌性病害抗性遗传、基因定位与克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玉米基因组学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黎裕  王天宇 《玉米科学》2003,11(3):003-008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由于玉米在美国是第一大作物,研究基础非常雄厚,美国政府和科学界对玉米的基因组学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迄今为止,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另外,欧洲也在玉米的基因组学研究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但与美国相比,还相差很远.对目前国际上玉米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介绍,并提出我国在这个前沿领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玉米品种长城706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为基础,对玉米品种长城706的高产稳产性、生产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城706是一个适应性较广、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它在环境指数4500kg/hm2以上时,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推广开发前号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7.
玉米具有广泛的用途,玉米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同时也是重要的加工原料。淀粉、蛋白质、脂肪是玉米子粒中最主要的3种营养物质。三者之间在含量及机构上相互影响,不仅影响玉米子粒产量,同时影响玉米的营养品质。因此,深入了解玉米子粒不同的化学成分含量及其相互关系,可以为玉米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系统阐述玉米子粒中淀粉、蛋白质、脂肪的结构组成和合成途径以及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为玉米子粒品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淮海区玉米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洪飞 《玉米科学》2008,16(1):059-061
玉米育种的基础在于种质的改良、扩增和利用,根据杂种优势模式原理建立商业化育种流程,可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玉米穗腐病抗性机制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穗腐病是由病原菌侵染引起果穗或子粒病变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世界玉米种植区域普遍发生。本文总结玉米穗腐病研究最新研究进展,从病原菌类型及生理小种、抗性种质资源筛选、抗性机制、抗性遗传、抗性基因与分子标记定位等方面对玉米穗腐病进行全面综述,结合当前玉米穗腐病研究现状进行展望,为玉米穗腐病的抗病分子机制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Maize (Zea mays L.) use, mostly as poultry and fish feed,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in Bangladesh – a densely populated country with a rice-based agri-food system. Domestic maize production has increased despite land scarcity but failed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with imports making up the shortfall. The present study contextualizes Bangladesh’s domestic maize production potential and examines the determinants of current maize cultivation using data from 1.12 million farm households. We found maize cultivation to b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farm resource endowments (favoring medium and large farms) and a favorabl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availability of registered seed dealers and land suitable for maize cultivation. Resource constraints still undermined the uptake of commercial maize cultivation by smallholders. Still, there remain good prospects for further expansion of maize production in Bangladesh and increased inclusion of smallholders. This call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a concerted effort to enhance maize’s social inclusiveness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country’s food and nutritional security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