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黑农7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高油、高产品种垦农18为母本,高油、广适应品种黑农4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4年被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定名黑农70,审定编号号:国审豆2014002。特征特性黑农70为亚有限荚习性品种,株高88.0 cm。圆叶,白花,灰毛,籽粒圆形,  相似文献   

2.
京福2优70是用不育系京福2A与恢复系明恢70配组育成的三系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分别通过福建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京福2优70的亲本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京福2优70是用不育系京福2A与恢复系明恢70配组育成的三系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2月分别通过福建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京福2优70的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太130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2003年以外引优良材料920560为母本、本课题组选育的太6212(晋麦70)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8年5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80066。1特征特性太1305为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66d,与  相似文献   

5.
春两优长70是长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选用籼型两系不育系春6S与恢复系长恢70组配育成的籼型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倒伏、米质优等特点。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冀豆12号(HB-2)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于1986年以油83-14为母本,晋大7826为父本,人工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96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河北省及原国家科委列入1998年-2002年重点推广新品种项目。一、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  相似文献   

7.
金山优70是福建农林大学用自育优质三系不育系金山A-1与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恢复系明恢70配组育成的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晋春15号(原名878-80)是原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和高寒作物研究所1993年以墨西哥小麦品种YecorarF70为母本、晋春9号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和集团混合选择法,经过7年多生态南繁北育、异地加压定向选择而成的高产、稳产、广适、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黄麻“179”是我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品种,其成熟期比粤圆5号早,原麻产量亦超过粤圆5号。但自推广以来,在我省有些地方死苗现象较为严重。据石桥乡调查表明,一般死苗率为20%左右,重的田可达70~75%,甚至有的重播仍难全苗。为了促进“179”的推广应用,近年来特在死苗较重的杭州市石桥乡进行  相似文献   

10.
超甜玉米金菲于2004年5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沪农品审玉米2004第005号)。该品种属早熟类型.上海地区春播生育期83d左右,秋播70d左右.较对照粤甜3号早熟4~5d、  相似文献   

11.
黑农7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的高油、高产、广适应国审品种,该品种以垦农18为母本,以黑农45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经各级产量试验,多年品质鉴定和抗病性鉴定,表现高产、高油、适应性广、抗性好。2014年由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域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吉林省、内蒙、新疆的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新陆中49号是新疆石河子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中熟陆地棉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2007年参加新疆早中熟杂交棉区试试验,2010年4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新农审2010年47号]。南疆棉花产量约占全疆的70%,自育常规杂交种新陆中49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将为南疆棉花增产增收提供优良品种支持。  相似文献   

13.
超甜204是浙江省东阳市种子公司用东20为母本、甜04为父本杂交而成的甜玉米品种,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出苗至鲜穗适收期春播约85 d,秋播70~75 d,株高210~240 cm,穗位高85 cm.在品比、区试等试验中表现大穗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全省种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46 500株为宜。  相似文献   

14.
对2003-2011年通过江西省审定早稻品种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江西省审定早稻品种的平均产量随着年度推进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产量为6.98t/hm^2,变幅为6.04~7.70t/hm^2;杂交早稻产量高于常规早稻;迟熟组平均产量高于早中熟组和优质组;高产品种仅24个,平均产量7.09t/hm^2。在一定范围内,早稻品种的生育期和株高与其单产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马铃薯》2013,(2):127-128
‘克新2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2002年用‘克新4号’为母本,‘Aula’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一个早熟鲜食型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日数70 d左右(由出苗到茎叶枯黄),一般公顷平均产量33 028 kg。淀粉含量10.37%~14.67%,维生素C含量11.70~21.13 mg/100 g鲜薯,粗蛋白含量2.25%~2.29%。适应黑龙江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水稻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T207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杂交 ,将广亲和基因和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重组 ,选育出偏籼型广亲和强恢复系 T2 0 70。经与籼型三系不育系配组鉴定 ,其组合表现为杂种优势强、穗大粒多、耐肥抗倒、丰产性好。配制的 优 2 0 70组合已于 1 999年 3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云杂3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云杂3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1996年利用引自重庆市作物所选育的温光敏两用核不育系C49S-87组配、筛选出的第一代温光系两系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C49S-87/98YR5),到2002年已累计制种70hm~2,制种纯度95%以上,示范900余hm~2。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中棉16(中375)系我所以211(中10选系)×辽4086,杂种后代经海南连续加代选育而成,1990年先后被河南、山东两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麦田夏套棉推广品种。该品种株型有紧凑与松散两种。株高70~80厘米。茎杆较硬,主茎日光红明显,第一果枝着生5~6节,果枝节间较短,结铃性强,叶片中等大小,叶层分布匀称,透光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是棉花的主产区,其中南疆产量约占新疆的70%,全国的20%.新陆中51号(K215)是新疆石大科技公司、石河子大学棉花所和巴州一品种业公司共同选育的早中熟高产陆地棉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2011年8月经农业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新农审2011年46号).新陆中51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将为南疆棉花增产增收和发展优质棉提供优良品种支持.  相似文献   

20.
D70 2优多系 1号 (D70 2A×多系 1号 )是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高产强再生力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通过全国审定。引入福建后可作中稻、单晚、连晚和再生稻种植 ,具有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米质优、再生力强等优势 ,2 0 0 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在尤溪县作再生稻栽培示范 2 0 0 5hm2 ,验收头季稻 70 .7hm2 ,平均单产 10 .6 6t hm2 ,最高单产 12 .86t hm2 ,验收再生季 2 0 1.9hm2 ,平均单产达 6 .0 7t hm2 ;全年平均单产达 16 .73t hm2 。介绍了该组合在福建的种植表现及常规栽培和作再生稻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