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5%嘧菌酯悬浮剂对柑橘病害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测定25%嘧菌酯悬浮剂800~2 500倍液对柑橘炭疽病和疮痂病有较好防治效果,以800和1 250倍液为佳,对除蒂腐病之外的贮藏病害也有较好的效果。可用来防治柑橘炭疽病和疮痂病,以提高果实品质、减少落果,降低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2.
张胜 《湖北植保》1999,(6):15-16
1本地柑桔园病虫发生情况与特点本地柑桔以脐橙为主,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疮颁病、招腐病、树脂病,以上各种病害除相腐病外,均可危害。叶、果、枝、干等,此外部分地方存在裂皮病、日灼病、烟煤病等病害。虫害主要有危害果实的大实蝇、矢尖欧、桃蛀螟、吸果夜蛾等,危害叶面有红黄蜘蛛、蚜虫、恶性叶甲、潜叶甲、凤蝶、潜叶娥等,危害花主要为花蕾蛆,此外姓干害虫有天牛、吉丁虫等。纵观本地常见柑桔病虫害,有种类多,发生条件各不相同,危害持续时间长三大特点,此外,根据观察结果常见病虫害种类在不断增多,对化学药剂抗药性在不…  相似文献   

3.
董亮  刘玉升 《植物医生》2002,15(2):14-14
我国桃园的主要病虫害有蚜虫、蝽象、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桃蛀螟、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疮痂病和炭疽病等。在我国北方桃园 ,对蚜虫、蝽象、食心虫、桃蛀螟 ,是每年必须防治的。在较多雨的年份要考虑对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疮痂病和炭疽病的防治 ;在南方果园 ,病害突出 ,对虫害也不能忽略。在桃园 ,既有一些主要的病虫害 ,也有一些次要的病虫害 ,而且种类繁多 ,采用单一的防治方法 ,往往很难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 ,必须进行综合防治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关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要注意下列问题 :1.加强栽培管理。彻底清园 ,…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新推广大豆品种病害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以及传统的植物病害鉴定方法,在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广东省新推广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的病害种类、发生危害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发现病害共有12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分别是锈病、霜霉病、红冠腐病、丝核菌叶枯病、炭疽病、白绢病、白粉病、镰刀菌根腐病和煤烟病;细菌性病害、线虫病害和病毒病害各1种,分别为细菌性叶斑病、根结线虫病和花叶病.主要病害为锈病、霜霉病、红冠腐病、花叶病、丝核菌叶枯病和炭疽病等.不同季节大豆的主要病害发生情况不同.春大豆以霜霉病发生较为严重;而夏大豆则以红冠腐病、锈病、花叶病毒病和丝菌核叶枯病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柑橘贮藏期的病害主要有青(绿)霉病、炭疽病、蒂腐病、黑腐病、干疤病等。  相似文献   

6.
棉花铃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疫病、炭疽病、红腐病、角斑病和黑果病等主要棉花铃病的发生特点、为害症状及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辣椒病害及防治罗林钟,莫昌寿(四川省合川市科协631520)辣椒的病害有疮痂病、炭疽病和白绢病,多在高温多湿的季节发生。辣椒疮痂病又名细菌性斑点病,常引起大量落叶、落花、落果。叶片发病初期,呈水浸状黄绿色小斑点,扩大后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暗褐色且...  相似文献   

8.
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疮痂病发病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红 《植物保护》1997,23(3):30-31
辣椒疮痂病为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的重要病害。辣椒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开花结果期危害最重,影响最大。辣椒疮痂病的发生受辣椒品种、种子带菌、土质、田间湿度、生育期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菜椒品种较感病,种子带菌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文中针对病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辣椒疮痂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辽宁花生疮痂病发生调查及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年作者对辽宁省花生疮痂病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花生疮痂病在辽宁发生轻重不一,阜新、锦州、葫芦岛地区发生严重,沈阳地区零星发生,铁岭地区尚未见发生.花生疮痂病已从次病害上升为辽宁省花生产区主要病害.作者结合花生疮痂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及病害调查情况,分析了该病害严流行的原因并对防治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鄂平 《植物医生》2003,16(2):24-24
烂脚病又称脚腐病 ,是近年来荔枝、龙眼果园受害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受害植株主干基部树皮腐烂 ,发病部位一般离地面 2 0~ 30cm。1 危害症状烂脚病发病初期病部皮层变粗糙 ,逐渐变褐色 ,不定形湿腐 ,常流出树液 ,病部深达木质部 ,高温多湿时病部迅速向纵横扩展 ,引起主干、主根、侧根 ,甚至须根腐烂 ;干燥时病部干枯开裂、脱皮 ,严重时似环剥状。植株被害后部分叶片变黄 ,容易脱落 ,落叶枝容易干枯 ,重病时常引起果树早花 ,挂果少 ,果实变小变酸 ,若病部环绕主干一周 ,上部叶片严重黄化 ,枝条大量干枯 ,以至全株枯死。2 发病条件在夏…  相似文献   

11.
<正>宜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兼有山区、岗地和平原,温光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温州蜜柑生长的适宜区。2014年柑桔栽培面积2.1万hm2,产量62万t,柑桔系列产值27亿元。柑桔是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我市今年柑桔疫霉病大发生给柑桔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1柑桔疫霉病的危害柑桔疫霉病果实发病称褐色腐败病或褐腐病,树干发病称脚腐病或裙腐病。  相似文献   

12.
柑橘在宜昌市栽植历史悠久且规模大的果树,柑橘疮痂病是影响柑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病害。通过设立防治区与非防区,调查统计不同处理区的疮痂病发生危害情况,对比分析产量结果,明确受害产量损失的情况,以评估疮痂病的为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焦瑞莲 《植物医生》2004,17(6):16-17
经2002年在晋中市榆次、太谷、祁县20多个种植有油桃的温室调查发现,危害油桃一般有4大主要病害,即桃细菌性穿孔病、桃灰霉病、桃缩叶病、桃疮痂病.现将其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贵州柑橘主要真菌病害种类,采集柑橘病害标本,并分离鉴定其中的真菌病原。结果表明,贵州柑橘常见的真菌病害有炭疽病、白粉病、煤污病、树脂病、脚腐病、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黑星病,分别由刺盘孢菌、白粉菌、煤炱菌、球壳菌、镰刀菌、意大利青霉菌、指状青霉菌、丝梗孢菌和茎点霉菌引起。  相似文献   

15.
由半裸镰刀病菌(Fusarium semitectum)引起的香蕉冠腐病是香蕉采后仅次于炭疽病的主要病害,发病严重时果腐率达18·3%,轴腐率高达70%~100%[1]。目前,对香蕉采后病害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但化学杀菌剂容易对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且对消费者具有潜在的健康危害,所以采用非化学的方法如生物防治控制采后病害是今后香蕉保鲜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人们的迫切要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68菌株是从海南儋州市香蕉园中筛选获得的一株拮抗细菌,无论是菌液处理还是无菌滤液处理,均对香蕉冠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为了分析拮抗细菌B6…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2年~2014年对漳州南靖县山城镇山边村大棚辣椒病害的调查及鉴定结果,发现大棚辣椒病害种类主要有细菌性病害5种,即青枯病、疮痂病、溃疡病、软腐病与细菌性叶斑病;真菌性病害8种,即黄萎病、疫病、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茎基腐病、枯萎病与白粉病;病毒性病害4型,即花叶型、黄化型、坏死型与畸形型。  相似文献   

17.
王宇  杨畅  杨晓  善文辉  杨芳  王琦 《植物保护》2021,47(3):242-246
本研究在云南、四川、贵州、陕西、重庆5个省(市)共18个县市进行葡萄酸腐病、炭疽病和黑曲霉病害调查,调查发现,5省市葡萄酸腐病发生严重,在陕西省和重庆市部分地区发病率可达到35%以上;葡萄炭疽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四川省成都市和重庆市璧山县,其发病率分别达到49.0%和45.0%,并且重庆市璧山县炭疽病的病情指数高达32.6;葡萄黑曲霉病发生普遍,陕西省西安市、四川省、重庆市发病率均高于20.0%,其中陕西省西安市发病率已达46.0%。5省市针对葡萄病害防治药剂主要集中在18种杀菌剂,主要防治葡萄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和白粉病,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防治技术比较缺失。通过调查,期望给当地提供合理的病害防控及药剂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8.
番茄疮痂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平 《植物医生》1999,12(5):15-15
番茄细菌性疮痂病又称斑点病,分布于全世界60多个国家,90年代初在我国不断蔓延,现已成为番茄上一个重要病害。近二年,该病在偃师市危害严重,影响生产很大。一、症状该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及果实,近地面老叶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形成水渍状暗绿色小斑,逐渐扩展成圆形或连接成不规则黄色病斑,病斑表面粗糙不平,周围有黄色晕圈,后期叶片干枯质脆。茎部感病先在茎沟处出现褪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展后形成长椭圆形黑褐色病斑,裂开后呈疮痂状。果实上主要危害着色前的幼果和青果,果面先出现褪绿色斑点,后…  相似文献   

19.
2009年甘肃省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9年对甘肃省9个市的21个县、区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采集病害标样,进行病原分离。调查结果表明,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在全省各玉米种植区均普遍严重发生,病田率100%,病穗率和病株率平均为63.57%和34.47%。初步分离结果表明,全省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和轮枝镰孢菌,但在地区间的分布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生物有机肥 GSJ -1对连作马铃薯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分布影响及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本试验进行了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含量测定、马铃薯疮痂病病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在盛花期之前向根际富集,盛花期之后向匍匐茎和薯块富集。施用生物有机肥 GSJ -1显著降低了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含量,比对照下降了19.6%~74.9%,且改变了土壤中疮痂病病原菌原有的分布规律:从连作处理的根际多于非根际改变为生物有机肥 GSJ -1处理的根际少于非根际,且对疮痂病的防效达到4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