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于1980、1990年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轩试验场进行虾塘混养海湾扇贝及在不同密度生长速度对比试验,已取得较好效果。实践证明,虾塘混养海湾扇贝是可行的,产量高、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对虾与缢蛏混养,是综合利用虾塘资源,水中养虾,塘底养蛏。根据虾蛏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使两者在同一水体中生活成长。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巩固和稳定发展。一、虾塘的条件要求对虾与缢蛏混养的虾塘,应选择具备以下条件:1.虾塘底质应是泥沙质或沙泥质为佳,软硬适当,过软则对蛏子生长不利;2.虾塘的水深应保持滩面  相似文献   

3.
自1993年以来,我们在常规虾塘和乐清湾浅海水域网箱分别进行不问海水鱼品件与对虾混养防治虾病的效果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红鳍东方红、黑绸、挽状黄姑鱼、钞鱼、中华乌塘续、河鳗与对虾混养具有明显的抑制或控制虾病发生的效果,而辎鱼与对虾混养不能有效抑制虾病的发生,现详沐如下:1996年在10.66公顷的虾塘混养红给东方鲑35万尾,放养长毛对虾苗160万尾,4个a后对虾长至、11~12cm。同期未混养的虾塘则放养对虾苗20余天后就发病死亡。1994年在1.53公顷虾塘混养黑钢6000尾,放养虾苗60万尾,两个月后对虾生长至7.Zcm,而同期…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温岭县江下乡东门村赵富连联合体,1993年承包了沙山盐场虾塘50亩,经过虾塘整修、清淤清污等准备工作,4月上中旬开始投放贝虾类苗种,进行养殖,不料4、5月份开始,出现虾病,致使一季虾几乎全部死光,损失惨重。面对困境,他们认真学习别人“立体开发、混养轮养、高产高效”的成功经验,加强了中后期养殖管理,采取了“以虾促贝、以贝补歉”的生产措施,取得了成效。虾塘综合总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 1982年,舟山地区水产研究所在普陀对虾塘里放养了鲻鱼,探索对虾与鲻鱼混养的途径。当时有人耽心,混养后对虾会被鲻鱼吃掉,对虾饵料会被鲻鱼抢  相似文献   

6.
对虾塘立体混养贝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养殖是浙江省80年代海水养殖开发的主要产业,目前全省养殖面积已达8000余公顷,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出口创汇多、经济效益好,也是沿海渔民致富和缓解城乡“菜篮子”的重点工程之一。为了综合利用虾塘水体,增加经济效益,普陀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于1985年起开展虾塘立体混养贝类试验。初获成功后,1986~1988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连江大官坂垦区3.5 hm2虾塘对虾、梭子蟹和贝类多茬生态混养技术。利用虾、蟹、贝和外源天然饵料及虾塘内的浮游生物组成食物链,进行生态养殖。生态混养过程基本未出现病害,不用抗生素,产品风味天然。虾蟹贝生态混养,不仅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而且各养殖品种的代谢产物得到循环利用,从而改善了虾塘养殖的生态环境,是一种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8.
长毛对虾与锯绿青蟹双季混养的技术探讨我县水产局承担“虾塘稳产、优质、高效综合养殖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1995年11月23日,省、市、县有关同行专家,对该项目长毛对虾与锯缘青蟹混养的双季养殖示范塘一口,面积70亩,进行现场验收;该塘总投放长毛对虾苗7...  相似文献   

9.
虾蟹混养生态环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5年7月至10月对连江大官板垦区三口实验虾塘调查监测数据,对虾蟹混养实验过程中的营养盐、浮游生物、细菌总数、底质硫化物以及虾塘的整个生态环境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黑鲷、对虾、缢蛏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虾贝生态养殖是优化养虾池塘生态结构的一种有效途径。近年来 ,我们在乐清湾沿岸虾塘实施千余亩黑鲷、对虾、缢蛏(或泥蚶)生态混养技术示范 ,取得了平均亩产9~12厘米体长对虾50公斤、黑鲷20公斤、缢蛏500公斤或泥蚶250公斤的产量 ,每亩毛利润6000元。现将其生态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虾塘选择与改造沿岸进排水比较方便的常规虾塘均可以作为生态混养场所 ,面积以5~30亩大小为宜。待上年虾塘养殖产品收获完毕 ,就可对池底进行翻耕、曝晒、耙平 ,并按黑鲷、对虾、缢蛏(或泥蚶)生态混养对养殖生态地形的要求改造常…  相似文献   

11.
吴树敬 《福建水产》1992,(3):82-83,81
虾塘中混养泥蚶效益较显著,本文根据浙南地区多年来推广虾塘混齐泥蚶的成功经验与技术要点,谨供沿海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东营市加快“海上东营”的建设步伐,加大海水滩涂的开发整合力度,大力实施“精品池塘”工程,海水养殖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探索海水池塘高效利用模式,提高虾塘的综合经济效益,我们多年来致力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滩涂池塘虾贝混养技术的研  相似文献   

13.
推广虾塘综合利用(混养),也需有一套优化的养殖模式,用科学的养殖方法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进行养殖。几年来,我镇陈厝、南城、柯屿、垦区、农场7000多亩虾塘推广混养、套养和改养(土池养鳗)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人结合几年来的实践主要探讨虾贝混养的一些做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在福建沿海滩涂围塘有近90%养殖对象均是对虾,因此,滩涂围塘一直也被称为“虾塘”。近年来,养殖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金刚虾)以及日本对虾成为水产养殖业的聚焦点,也是福建沿海围塘养殖主要的优质养殖种类。围塘的生态混养技术在某种程度已相当成熟,文献[1-10]简述了虾、鱼、贝多方式混养技术的机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虾与缢蛏混养,对虾的粪便及残饵能促进塘内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缢蛏提供丰富的鲜活饵料,缢蛏的滤食作用,又净化了水质,为对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虾蛏混养,能综合利用虾塘水体,既增加产量,又提高虾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全球性病毒性虾病使对虾养殖陷入困境,闽东区沿海虾农谈虾色变,不少虾塘抛荒“改行”,为了恢复元气大伤的养虾业,福建宁德地区面对现实不松劲,地县水产部门多次派人到沿海乡镇生产点调查研究、研讨对策,动员虾农相信科学,增强信心,重整旗鼓。沿海四县从调查养殖模式、品种结构入手,推行封闭式立体生态养殖,开展虾塘综合利用,虾贝、虾鱼、虾蟹混养、轮养、套养、稀养等新的养殖方式,使濒临夭折的养虾业柳暗花明。全区共放养东方,长毛、墨吉、斑节对虾58220亩,其中虾贝,虾鱼,虾蟹混养套养33300亩,推行封闭式蓄水立体生态养殖21000亩,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福鼎县12000亩虾塘在3月底已基本落实租赁工作,虾塘改造及养成准备有秩序地进行。他们采  相似文献   

17.
虾贝混养,有利于净化虾塘水质和生态平衡,挖掘虾塘生产潜力,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江苏省赣榆县1999年实施虾蛏混养面积9800亩,收获缢蛏1638吨,对虾410吨,亩增加收入1800元。 本项生态农业技术模式适宜在泥质或泥沙底质的虾塘泥滩推广;其模式建设的技术要点如下: 一、虾塘选择与清整 1.水质水源:以自然纳潮为主,水质无污染,海水比重1.008~1.022之间,最适1.010~1.015,水温3~32℃,最适15~25℃, pH值7.5~8.4。 2.虾塘底质:以软泥质或泥沙混合质为佳,纯沙质…  相似文献   

18.
温州沿海渔民自80年代中期以来率先打破虾鱼不能同塘混养的禁区,且取得了高产、高效的效益。目前对虾与青蟹混养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养殖新格局,据统计:今年全市对虾与青蟹混养面积近1万亩,上半年已产出青蟹近500吨、产值达3000万元。现将虾塘混养青蟹的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虾塘环境: 对虾与青蟹虽为两种不同生物,却有其共性和个性,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创造一个适应对虾与青  相似文献   

19.
<正>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中最具活力的养殖产业之一。在闽南地区除有排污条件的高位池及棚室工厂化养殖模式外,传统的土塘养殖目前仍然是虾类主要养殖方式。闽南沿海地区主要养殖的虾类为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金刚虾(斑节对虾),适宜采用鱼、虾、贝混养模式。在虾塘混养合适的鱼和贝类不仅可以清除病虾、抑制虾病发生,提高虾的成活率,还可增加混养种类的收入。漳州沿海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对虾海水养殖地区之一,本文对几个对虾养殖区的不同混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最佳的海水虾塘混养方案,以供对虾养殖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惠雄 《河北渔业》2004,(1):27-27,39
近年来,对虾病毒性暴发病的频繁发生导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不高,各地均在探索虾塘增效的途径。目前,我区虾塘采用对虾、青蛤混养的养殖模式已获成功,但是对于大多泥质底的虾塘采用这种养殖模式却不理想。根据青蛤的生态习性,我站利用平海湾北江垦区的一口泥沙质海水池塘进行对虾、青蛤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