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草地》2002,24(3):32-35
在新疆喀什地区复播种植新品种“新多”青贮玉米,对其物候期、生长速度、茎叶穗、鲜草产量以及通过对其不同播种期、不同种植密度和“新多”青贮玉米与“京早8号”玉米产量比较等3个实验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多”系列青贮玉米在南疆喀什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夏播种植后,适应性很强,各种性状与当地主栽品种“京早8号”玉米相比均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喀什地区复播种植新品种"新多"青贮玉米,对其物候期、生长速度、茎叶穗、鲜草产量以及通过对其不同播种期、不同种植密度和"新多"青贮玉米与"京早8号"玉米产量比较等3个实验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多"系列青贮玉米在南疆喀什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复播种植后,适应性很强,各种性状与当地主栽品种"京早8号"玉米相比均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Zea mays L.)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影响,2017-2019年以‘北农青贮368’、‘冀青贮1号’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5个种植密度,测定了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农艺性状、饲用品质,并利用Milk2006对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吨干物质产奶量和公顷产奶量均影响显著。6月5日播种时,3个青贮玉米品种平均生物产量和公顷产奶量均最高,分别达到19.29 t·hm-2和27.57 t·hm-2。不同种植密度下青贮玉米吨干物质奶产量在7.50万株·hm-2时最高,饲用品质最优。综合评价认为: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播种期在6月5日左右,种植密度为7.50~8.25万株·hm-2,为降低成本,减少倒伏风险,建议适宜种植密度7.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青贮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目前新疆青贮玉米Zea mays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青贮玉米品种不断更新的现状,引入多个青贮专用玉米品种种植,通过对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调查,选择出适于新疆地区种植的青贮品种新沃2号和TY30291。  相似文献   

5.
青贮玉米为我国南方农区最重要的青贮饲料制作原料,本试验用南方农区应用较广泛的4个国内青贮玉米品种和引进的4个国外青贮玉米品种,在江苏南京地区研究其生长适应性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国内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普遍好于国外引进品种,其中国内品种科多4号、白顶1号和新青2号生物产量均较高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但新青2号叶片宽大,叶片数多,叶茎比高,植株高度适中,抗倒伏能力强,综合表现优良,适于南方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新多2号青贮玉米是由自交系黄玉S-5—5(原母本代号为新多79—2)为母本,TG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单交种。原子粒颜色为F。黄色,F2呈紫红色,株高210~230cm,茎粗为4em左右。作青贮种植生育期为110~120d。一般单产60t/hm^2,比当地品种增产23.7%~130.9%,其增产潜力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品种于1990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经农业部批准登记为育成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青贮玉米为我国南方农区最重要的青贮饲料制作原料,本试验用南方农区应用较广泛的4个国内青贮玉米品种和引进的4个国外青贮玉米品种,在江苏南京地区研究其生长适应性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国内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普遍好于国外引进品种,其中国内品种科多4号、白顶1号和新青2号生物产量均较高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但新青2号叶片宽大,叶片数多,叶茎比高,植株高度适中,抗倒伏能力强,综合表现优良,适于南方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播量、品种二因子,进行了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引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种植投入比常规地膜玉米低330元/公顷,籽实产量和秸秆产量分别高895.5kg/hm^2、11145kg/hm^2,生物量折合粗蛋白质比地膜玉米高1514.7kg/hm^2,种植效益提高20.84%。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不仅生物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加工调制成青贮饲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应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大庆地区青贮玉米品比与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黑龙江大庆地区种植和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对15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引种品比,研究不同品种鲜重、干重、株高、茎粗、总叶片数、绿叶数、穗位高的指标差异性,并对品种产量与农艺学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单32号和北玉青贮1号2个品种综合表现最好,产量可达63000kg/hm^2以上,穗位高和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果可为大庆地区青贮玉米种植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0cm×43cm的种植密度下,进行白顶2号、农大3138、中原单32三个青贮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能在闽清地区生长良好,以白顶2号青贮玉米表现较佳。它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叶片数多,干草产量高达18·8t/hm2,粗蛋白质含量为8·96%,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一个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1.
经过2年(1999-2000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科多四号、科多八号青贮玉米在景泰荒漠绿洲区有很好的适应性。鲜体产量科多四号是为139125kg/hm^2,科多八号为127200kg/hm^2,表现出很高的生产潜力和优良品质,有重要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0个青贮玉米品种随机区组排列种植,进行系列指标的观察测定,结果显示华农1号分枝多穗玉米和东陵白表现较好,株高达3 m以上,产量高,抗病虫害,干物质产量分别达36 948 kg/hm2和35 84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玉米品种,但两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经对10个玉米品种8项农艺性状与干物质产量相关分析显示,株高(r=0.799**)、穗位高(r=0.726*)和穗数(r=0.731*)与产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10个青贮玉米品种随机区组排列种植,进行系列指标的观察测定,结果显示:华农1号分枝多穗玉米和东陵白表现较好,株高达3m以上,产量高,抗病虫害,干物质产量分别达36948kg/hm2和35840kg/hm2,显著高于其他玉米品种,但两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经对10个玉米品种8项农艺性状与干物质产量相关分析显示,株高(r=0.799)、穗位高(r=0.726)和穗数(r=0.731)与产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牡丹江市地区种植“京多一号”青贮玉米的效果观察吴祥贵,董国,朱仍然,李洪胜(牡丹江市第一奶牛场·牡丹江·157014)继1991年引种试播10亩“京多一号”玉米之后,于1992年又试种“京多一号”青贮玉米1800亩,现就效果报告如下。1自然概况我场...  相似文献   

15.
粮饲兼用型玉米全株饲用营养价值及其调控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和燎原青贮玉米2号及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旨在筛选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收获时期.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较高,其中以雅玉8号表现最优;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27 500株/hm2;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青贮饲料的适宜收获时间与作为粮食收获籽粒的时间一致,抽丝后35~42 d左右收获,新青2号在抽丝后28 d收获可获得最佳的青贮玉米饲料价值,在抽丝后35 d收获可获得较高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黑龙江省内目前推广的十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小区对比试验,经新复极差方法分析表明,黑优289号,黑优05号和龙牧6号青秸产量高,都在78.7t/hm^3以上,质量好,籽实能成熟,产量也高,是理想的青贮玉米品种,适合在黑龙江省各地区推广。同时对各品种的生育期,生长速度,茎叶比,营养成分等性状作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引进英国饲用玉米进行了试种观察,并同目前推广品种中单2号、Sc-704玉米进行了性状对比观测,其鲜草产量Sc-704玉米最高达13.44吨/公顷、中单2号12.65吨/公顷、饲用玉米11.44吨/公顷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青贮玉米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目前四川青贮玉米Zea mays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青贮玉米品种较少的现状,对国内9份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研究。通过对各玉米品种生育期、产草量、株高、生长速度等生育指标调查,选择出产量较高、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且适应性强的再生性青饲玉米品种饲草1号,及干物质和粗蛋白产量最高、增产潜力弱但有利于提高四川农区复种指数的早熟品种晋单2号。  相似文献   

19.
青贮玉米科多八号和科多四号具有分蘖力强,产量高,营养价值好等特点,是优良的青贮玉米品种。在林西县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大垄双行覆膜种植和直接播种,覆膜播种采用铺膜点播机进行,施足基肥,播种量45kg/hm2,大垄距近70cm,小垄距25cm,播种深度为4~6cm,每亩保苗4 500~5 000株。在林西县生长100~110d既可收获。鲜物质产量可达151.3吨/hm2;直接播种不覆膜,条播行距30~35cm,播种量为37.5kg/hm2,鲜物质产量达146.8吨/hm2。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牧业通讯》2000,(12):40-41
随着新疆阿克苏地区农区畜牧业兴起和发展,冬季对饲草料的需求急剧增加,使得全区冬季普遍缺料无草。为改变这一矛盾,阿克苏地区草原站科技人员从新疆畜科院引进优良优质饲草——多穗玉米“新多2号”,通过1999年试验种植和2000年推广,此品种适合阿克苏地区种植,为畜牧业带来可观效益。2000年阿克苏地区种植多穗玉米1.2万亩,按亩产秸秆6吨计算,每亩产秸秆7.2万吨,可制做青贮饲料5万吨,能提供37万头羊冬季三个月的饲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